這是雲間活到現在感覺最被信任的一刻,宸王已經猜到這一場宮闈之變雲間從中有些作用,第一反應卻不是怪她,而是帶著她,讓她一起去見證自己的勝利,包括她的勝利。
雲間看著那隻因常年握持兵器而有些粗糲的溫厚手掌,想也沒想,飛快地跑上去把自己的手遞上去,宸王輕輕一使力,便將她放在了懷中。
浩蕩的馬蹄聲繼續向著正陽門而去,軍士們嘶吼著建功立業的熱情,撕碎微微的夜風,咯咯敲打著緊閉的窗欞,懵懂的少兒們透過縫隙窺伺著軍威,大人們低聲議論著,“宸王要造反啦。”
“不對,是慶王造反啦。”
“一定是宸王造反啦。”
“別爭了,誰輸誰就造反啦。”
……
皇宮裏卻是另一派靜謐,養清殿的大門依然緊閉,入夜之後,宮人們也不敢出來點燈,慶王隻好命人點燃了火把,火光將所有人的臉麵映得通紅,夜風浮動,陰影莫測。
“不能再等了。”副將說。
“不能再等了。”慕容仲說。
長公主聽著養清殿門外慕容仲和府兵交手的聲音,她知道自己安排的那些府兵撐不了幾時,皇後緊張地攪動衣角,安儀長公主終是站起來,走到內殿裏,用清水擦拭著南帝的臉和額頭,一遍遍輕輕地唿喚,“父皇,該醒了,父皇……”
當南帝徹底睜開眼的時候,養清殿的門已經被迫打開,內侍尹福海抖著一把老骨頭跪縮在角落裏,皇後坐在高處色厲內荏,“仲兒,你要幹什麽!”
慕容仲大步走近,還是先跪了下來,端端重重地道,“宸王率親兵無召而歸,已在城外與守城將士交火半日,請陛下暫授兵符,孫子即刻前去平亂!”
慕容仲翻來覆去都是這一句話,裏麵的人要聽到的早聽到了,皇後仍是一派不問政事的模樣,自顧攪著衣角,這件事情難就難在安儀長公主這一個人身上,因無人知道她的心究竟是向著哪一邊的。若是沒有長公主在,趁著陛下起不來,皇後假裝一時鬆動,把兵符交出來了,也不是說不過去。
可如果長公主硬要攔著這事兒,難道非得將她殺了?殺了她,便需汙蔑她是宸王同黨,可是長公主向來與這些王孫沒有瓜葛,這樣的說辭難以服眾,莫說百姓,隻安平侯師光及其餘的一幹大臣也不幹啊,就算陛下沒了,與慕容仲同輩的孫子還那麽多,搞不好就是替它人做了嫁衣。
皇後向內殿使了個眼色,慕容仲便也明白,仍需先破長公主這一關才行,殺了倒也不必,這麽多人在,先將她拿下再做疏通便是。
慕容仲站起來,正要朝內殿中走,長公主便扶著南帝走了出來,南帝張口第一句話自沒什麽可意外的。
“慶王,你要造反嗎!”
慶王又將它那正大光明的理由說了一遍,南帝自從讓慕容仲氣病了之後,便沒人告訴過他關於宸王的消息,中間他是醒來過許多次,隻是清醒的時間不長,又繼續睡去,清醒時也沒人提過。
長公主和皇後都是一派不清楚的模樣,南帝愈加警惕,懷疑這事兒根本就是慶王自己捏造出來的,隻恨當時師光幾番想要進殿勸諫,要麽安撫慶王,要麽直接殺了慶王,莫要將此事弄得模棱兩可,使他生出反骨,南帝一個字也不想聽。
直到宸王那邊的馬蹄聲已經逼近了宮城,腳下的土地感受到了震顫,有人上來通報,“殿下,宸王已經進城,不消一刻便要殺進宮門了!”
慕容仲急忙向南帝看去,“陛下!”
南帝是也有些慌了,跌坐在位子上,惶惶然道:“十、十三呢?”
這時候他口中提起的卻是十三。
長公主道:“十三公子在父皇病下後不久便出城往霍北去了,不知是因為什麽。”
該在霍北的人不在,而不該在的偏偏去了,這便意味著城中確然生變,十三公子也牽扯進來了。
南帝的眼神動了動,抬手指了指,“拿下,把這兩個逆子通通拿下!”
偌大的宮城裏,卻無一人能聽到南帝的使喚,養清殿裏的幾個內侍也隻像樣子的拔了拔刀,將南帝擋在身後護了護。
“請皇爺爺交授兵符。”慕容仲又說了一句,身體已經站了起來,向前逼近一步。
不知是誰誤會了慕容仲這一站一走的意思,一支箭羽破窗而入,正朝著南帝的位子射去,侍衛抽刀欲護,長公主情急之下,將一名護衛推開,撲在南帝身前,用後背幫他擋了這一箭。
南帝拖著女兒的身體,慌亂地,“安儀,安儀,慶王,你!”
慕容仲左右看去,不知誰放的箭,但他知道這一箭下去,除了弑君一條,他沒有出路了。宸王再可怕,他所能帶進城來的親兵也不過幾百人,火拚是拚不過慕容仲的,慕容仲隻要能拿到兵符,將這個位置守住了,殺了宸王贏的那一個還是他。
慕容仲沉沉地唿了口氣,抬起眼來,“長公主夥同宸王謀逆弑君,已被本王就地正法,請陛下授兵符。”
這一聲已不是請,而是搶了。
慕容仲很快就控製了養清殿包括南帝,隻是外麵宸王已經打了進來,正將慕容仲的兵力往後驅趕。
懷裏的女子被他護得很緊,幾乎沒有感受到一絲危險和顛簸,慕容錚之勇武比之當年的宣武戰神,似也分毫不差。
養清殿身後是皇宮內院,若一直被驅趕,則為困獸,慕容錚很快就撕開了一條口子,來到大殿外時,慕容仲也已經兵符在手,離開了養清殿,站在大殿的高台上,高舉兵符,“宸王謀逆,本王奉天子之命,攜兵符平亂!慕容錚,你已死到臨頭!”
慕容仲唇角微微一瞥,朝比大殿更高的方向看了一眼,高聲道:“未必吧。”
雲間的目光也隨之望過去,金梟閣的人已經立在大殿頂上,將慕容仲的所作所為盡收眼底,拉滿的弓出鞘的劍,全都指向慕容仲一人。
南帝說是被扶著,實際是被駕著出現在慕容仲身後,慕容仲仗著皇帝的性命在手,問下麵道:“宸王,你要弑君嗎?你懷裏的那個,可是那亡國鬼魅沈雲間,看來你已是鬼迷心竅!”
“鬼迷心竅的是你!”另一聲男聲從人群中傳來,慕容錚所帶的軍士讓開了一條道路,孫熾攜著那些在考場被圍困了整日的大臣趕來,並入宸王所在的一邊。
金陽府衙的兵力亦陸續趕到,那些重臣侯府家的府兵亦陸續增員,大殿外是塞不下了,正陽門外已擠作一團。
慕容仲適才有些慌了,孫熾忍了這麽久,到底是在最關鍵的一刻,還是將他賣了。
南帝見此狀況,無奈地歎了口長氣,幽幽地道,“仲兒,這兵符不是你想拿就拿得起的啊!”
無論兵符還是國璽,都是最高權利的象征,可試想一個平頭老板姓拿在手中,無非就是添一場殺生之禍罷了。南帝為何這樣在意所謂的民心,因一個人的力量,並不足以托起這些象征。
眼下挾天子的是他慕容仲,他就算把南帝殺了又如何,拿著兵符又如何,除非他把這些重臣都殺了。
“無人擁立輔佐的新君,不過是眾矢之的罷了。這便是慕容仲一定會選擇在大考這日造反的原因,他沒有時間將這些重臣逐一擊破,他隻能趁著他們匯聚在考場的時候,全部控製起來,待木已成舟,逼他們接受現實,就算總有那麽幾個不服的,可也總有為顧全大局而屈服的,如此他的登基之路才好平坦一些。”這是當慕容錚問起雲間,為什麽一定要擇大考當日進城時,雲間的迴答。
慕容仲無疑是會敗的,在看到孫熾倒戈的瞬間,慕容仲就已經明白了。他殺了南帝,百官自會擁立宸王,他不殺南帝,南帝經曆了這一場動亂,心中自有判斷。
後世有一句話,叫做“先撩者賤”,正能概括慕容仲失敗的核心原因。
南帝抖了抖袖子,對“扶”著自己的兩名士兵命令,“放開朕。”
那兩名士兵看了眼慕容仲頹敗的臉色,看了看頭頂上用兵刃指著自己,隨時可能飛下來掠人首級的金梟衛,手中的力氣到底是鬆了。
南帝走上前,抬手取走了慕容仲手中的兵符,歎了口氣,“跪下。”
慕容仲抬起通紅的眼,“皇爺爺!”
“跪下!”
慕容仲還是怕死的,能保他不死的,隻南帝一人而已,於是說什麽是什麽,雙膝一軟,跪了下來。
南帝將兵符托在手中,正想要說些什麽,又一支冷箭不知由誰、由何處射出,正中慕容仲背後的心口,將他略略彎曲的脊背,戳得猛得一震,一秒、兩秒、鮮血破口而出。
彌留之際,一生走馬,慕容仲忽然聽懂了閆躍林臨死之前說的那句話,“沈雲間和孫熾都是韓國人。”
“誰!誰放的箭,仲兒!”
“仲兒!”
“仲兒……”
雲間看著那隻因常年握持兵器而有些粗糲的溫厚手掌,想也沒想,飛快地跑上去把自己的手遞上去,宸王輕輕一使力,便將她放在了懷中。
浩蕩的馬蹄聲繼續向著正陽門而去,軍士們嘶吼著建功立業的熱情,撕碎微微的夜風,咯咯敲打著緊閉的窗欞,懵懂的少兒們透過縫隙窺伺著軍威,大人們低聲議論著,“宸王要造反啦。”
“不對,是慶王造反啦。”
“一定是宸王造反啦。”
“別爭了,誰輸誰就造反啦。”
……
皇宮裏卻是另一派靜謐,養清殿的大門依然緊閉,入夜之後,宮人們也不敢出來點燈,慶王隻好命人點燃了火把,火光將所有人的臉麵映得通紅,夜風浮動,陰影莫測。
“不能再等了。”副將說。
“不能再等了。”慕容仲說。
長公主聽著養清殿門外慕容仲和府兵交手的聲音,她知道自己安排的那些府兵撐不了幾時,皇後緊張地攪動衣角,安儀長公主終是站起來,走到內殿裏,用清水擦拭著南帝的臉和額頭,一遍遍輕輕地唿喚,“父皇,該醒了,父皇……”
當南帝徹底睜開眼的時候,養清殿的門已經被迫打開,內侍尹福海抖著一把老骨頭跪縮在角落裏,皇後坐在高處色厲內荏,“仲兒,你要幹什麽!”
慕容仲大步走近,還是先跪了下來,端端重重地道,“宸王率親兵無召而歸,已在城外與守城將士交火半日,請陛下暫授兵符,孫子即刻前去平亂!”
慕容仲翻來覆去都是這一句話,裏麵的人要聽到的早聽到了,皇後仍是一派不問政事的模樣,自顧攪著衣角,這件事情難就難在安儀長公主這一個人身上,因無人知道她的心究竟是向著哪一邊的。若是沒有長公主在,趁著陛下起不來,皇後假裝一時鬆動,把兵符交出來了,也不是說不過去。
可如果長公主硬要攔著這事兒,難道非得將她殺了?殺了她,便需汙蔑她是宸王同黨,可是長公主向來與這些王孫沒有瓜葛,這樣的說辭難以服眾,莫說百姓,隻安平侯師光及其餘的一幹大臣也不幹啊,就算陛下沒了,與慕容仲同輩的孫子還那麽多,搞不好就是替它人做了嫁衣。
皇後向內殿使了個眼色,慕容仲便也明白,仍需先破長公主這一關才行,殺了倒也不必,這麽多人在,先將她拿下再做疏通便是。
慕容仲站起來,正要朝內殿中走,長公主便扶著南帝走了出來,南帝張口第一句話自沒什麽可意外的。
“慶王,你要造反嗎!”
慶王又將它那正大光明的理由說了一遍,南帝自從讓慕容仲氣病了之後,便沒人告訴過他關於宸王的消息,中間他是醒來過許多次,隻是清醒的時間不長,又繼續睡去,清醒時也沒人提過。
長公主和皇後都是一派不清楚的模樣,南帝愈加警惕,懷疑這事兒根本就是慶王自己捏造出來的,隻恨當時師光幾番想要進殿勸諫,要麽安撫慶王,要麽直接殺了慶王,莫要將此事弄得模棱兩可,使他生出反骨,南帝一個字也不想聽。
直到宸王那邊的馬蹄聲已經逼近了宮城,腳下的土地感受到了震顫,有人上來通報,“殿下,宸王已經進城,不消一刻便要殺進宮門了!”
慕容仲急忙向南帝看去,“陛下!”
南帝是也有些慌了,跌坐在位子上,惶惶然道:“十、十三呢?”
這時候他口中提起的卻是十三。
長公主道:“十三公子在父皇病下後不久便出城往霍北去了,不知是因為什麽。”
該在霍北的人不在,而不該在的偏偏去了,這便意味著城中確然生變,十三公子也牽扯進來了。
南帝的眼神動了動,抬手指了指,“拿下,把這兩個逆子通通拿下!”
偌大的宮城裏,卻無一人能聽到南帝的使喚,養清殿裏的幾個內侍也隻像樣子的拔了拔刀,將南帝擋在身後護了護。
“請皇爺爺交授兵符。”慕容仲又說了一句,身體已經站了起來,向前逼近一步。
不知是誰誤會了慕容仲這一站一走的意思,一支箭羽破窗而入,正朝著南帝的位子射去,侍衛抽刀欲護,長公主情急之下,將一名護衛推開,撲在南帝身前,用後背幫他擋了這一箭。
南帝拖著女兒的身體,慌亂地,“安儀,安儀,慶王,你!”
慕容仲左右看去,不知誰放的箭,但他知道這一箭下去,除了弑君一條,他沒有出路了。宸王再可怕,他所能帶進城來的親兵也不過幾百人,火拚是拚不過慕容仲的,慕容仲隻要能拿到兵符,將這個位置守住了,殺了宸王贏的那一個還是他。
慕容仲沉沉地唿了口氣,抬起眼來,“長公主夥同宸王謀逆弑君,已被本王就地正法,請陛下授兵符。”
這一聲已不是請,而是搶了。
慕容仲很快就控製了養清殿包括南帝,隻是外麵宸王已經打了進來,正將慕容仲的兵力往後驅趕。
懷裏的女子被他護得很緊,幾乎沒有感受到一絲危險和顛簸,慕容錚之勇武比之當年的宣武戰神,似也分毫不差。
養清殿身後是皇宮內院,若一直被驅趕,則為困獸,慕容錚很快就撕開了一條口子,來到大殿外時,慕容仲也已經兵符在手,離開了養清殿,站在大殿的高台上,高舉兵符,“宸王謀逆,本王奉天子之命,攜兵符平亂!慕容錚,你已死到臨頭!”
慕容仲唇角微微一瞥,朝比大殿更高的方向看了一眼,高聲道:“未必吧。”
雲間的目光也隨之望過去,金梟閣的人已經立在大殿頂上,將慕容仲的所作所為盡收眼底,拉滿的弓出鞘的劍,全都指向慕容仲一人。
南帝說是被扶著,實際是被駕著出現在慕容仲身後,慕容仲仗著皇帝的性命在手,問下麵道:“宸王,你要弑君嗎?你懷裏的那個,可是那亡國鬼魅沈雲間,看來你已是鬼迷心竅!”
“鬼迷心竅的是你!”另一聲男聲從人群中傳來,慕容錚所帶的軍士讓開了一條道路,孫熾攜著那些在考場被圍困了整日的大臣趕來,並入宸王所在的一邊。
金陽府衙的兵力亦陸續趕到,那些重臣侯府家的府兵亦陸續增員,大殿外是塞不下了,正陽門外已擠作一團。
慕容仲適才有些慌了,孫熾忍了這麽久,到底是在最關鍵的一刻,還是將他賣了。
南帝見此狀況,無奈地歎了口長氣,幽幽地道,“仲兒,這兵符不是你想拿就拿得起的啊!”
無論兵符還是國璽,都是最高權利的象征,可試想一個平頭老板姓拿在手中,無非就是添一場殺生之禍罷了。南帝為何這樣在意所謂的民心,因一個人的力量,並不足以托起這些象征。
眼下挾天子的是他慕容仲,他就算把南帝殺了又如何,拿著兵符又如何,除非他把這些重臣都殺了。
“無人擁立輔佐的新君,不過是眾矢之的罷了。這便是慕容仲一定會選擇在大考這日造反的原因,他沒有時間將這些重臣逐一擊破,他隻能趁著他們匯聚在考場的時候,全部控製起來,待木已成舟,逼他們接受現實,就算總有那麽幾個不服的,可也總有為顧全大局而屈服的,如此他的登基之路才好平坦一些。”這是當慕容錚問起雲間,為什麽一定要擇大考當日進城時,雲間的迴答。
慕容仲無疑是會敗的,在看到孫熾倒戈的瞬間,慕容仲就已經明白了。他殺了南帝,百官自會擁立宸王,他不殺南帝,南帝經曆了這一場動亂,心中自有判斷。
後世有一句話,叫做“先撩者賤”,正能概括慕容仲失敗的核心原因。
南帝抖了抖袖子,對“扶”著自己的兩名士兵命令,“放開朕。”
那兩名士兵看了眼慕容仲頹敗的臉色,看了看頭頂上用兵刃指著自己,隨時可能飛下來掠人首級的金梟衛,手中的力氣到底是鬆了。
南帝走上前,抬手取走了慕容仲手中的兵符,歎了口氣,“跪下。”
慕容仲抬起通紅的眼,“皇爺爺!”
“跪下!”
慕容仲還是怕死的,能保他不死的,隻南帝一人而已,於是說什麽是什麽,雙膝一軟,跪了下來。
南帝將兵符托在手中,正想要說些什麽,又一支冷箭不知由誰、由何處射出,正中慕容仲背後的心口,將他略略彎曲的脊背,戳得猛得一震,一秒、兩秒、鮮血破口而出。
彌留之際,一生走馬,慕容仲忽然聽懂了閆躍林臨死之前說的那句話,“沈雲間和孫熾都是韓國人。”
“誰!誰放的箭,仲兒!”
“仲兒!”
“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