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帶著係統拒絕炮灰[重生] 作者:熊掌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薑挺他們抵達馬場前,杜沿杉已先行到了元京。
他騎著馬立在元京城門口,望著城牆上的白紗出神,終究是晚了一步麽?
杜沿杉早在那個奇怪的夢裏就預見了皇帝的早逝,他沒想到現實中的皇帝會比夢中去世的更早。
他心裏說不上什麽滋味,也許早就有所準備,沒有意外,卻多了幾分惆悵。
第一次見到皇帝時,他還是個懵懂的孩童。那時,老皇帝剛剛駕崩,太子還未及冠便被眾大臣推上了皇位。
新皇登基大典上,杜沿杉站在人群之後總,國師拉著他的手指著上麵那道明黃黃的身影說:“那個就是皇上了,你要輔佐一輩子的人。”
杜沿杉抬起頭看向站在高台上的清瘦少年,將恩師的話語牢牢刻在心裏。
再次見到皇帝時已是多年之後,15歲的杜沿杉才貌出眾,名動全城,他第一次受到皇帝的正式接見。
麵前的皇帝已不再是記憶中的那個少年,他褪去身上的稚氣,成為了一個高大強壯的帝王,讓人值得去信賴與效忠。
皇帝的確是個難得的明君,他在位的這幾年解決了不少問題,不但緩和了朔國的衰退,還使朔國整個國力有所迴升。
待年邁的老國師卸任之後,杜沿杉便成為了朔國史上最年輕的國師。他們誌同道合,想要對腐朽的朔國進行徹底的改革。
皇帝給了杜沿杉足夠的權力,放手讓他去做,他們的計劃原本就與很多舊臣的觀念相悖,引起了很多不滿,前前後後樹了不少敵人。
杜沿杉明白皇帝將自己當成了最大的標靶,但他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心甘情願。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分君之憂。
這是杜沿杉的恩師從小就教導他的,無論做什麽都要以皇帝和朔國為第一位。
“你要記著,”老國師在臨終前把杜沿杉叫到床前,用瘦骨如柴的手撫摩著他的發頂,就像兒時那般,“你在這個世上活著,便是為了朔國而活。”
“弟子謹記老師教誨。”
待杜沿杉說完話,老國師已經咽氣。他朝著恩師的遺體連磕三個響頭,眼睛又幹又澀,卻怎麽也哭不出來。
我在這個世上活著,便是為了朔國而活。
杜沿杉在城門口下了馬,緩步走進城門,經過連日的奔波已是十分疲倦,肩上的傷口也隱隱作痛。
如今那個他所要輔佐的皇帝已經不在了,後宮之中一直未誕下皇子,隻有三位公主,大臣們很快會擁立出新的皇帝。不出他所料的話,新皇必定是離王。
離王是先皇的弟弟,一直盤踞在北州,與朝中不滿改革的舊臣們多有勾結。
這也是杜沿杉急著趕迴元京的理由之一。
那個人對他下達的最後一道命令,便是拿著密詔去尋找遺失在外的皇長子。
據他派出去的暗衛來報,皇長子已經有了下落,他此次不顧危險迴到元京,便是為了穩定大局,為迎接皇長子的迴京而鋪好道路。
天空灰蒙蒙的,往日裏熱鬧非凡的大街小巷一片寂靜,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掛上了白布頭,顯得死氣沉沉。
巨大而笨重的城門緊閉著,如今正是非常時節,門外由重兵把守著。他的隨從將通行令牌出示給守門侍衛後,侍衛向城牆上的哨兵示意,門內的士兵搬開門閂,一起向兩邊用力拉開城門。
杜沿杉整了整衣襟,挺直了背脊,方才的疲態一掃而空。
隨後,他大步走進了城門,以朔國國師的姿態。
幾日後,薑挺他們終於迴到了馬場。
東郭季前幾天便得到了元京傳來皇帝駕崩的消息,他一連幾日都寢食難安,朝廷上已經變天了,可他卻隻能窩在這個窮鄉僻壤裏,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想到有可能這輩子都可能要與這群臭馬為伴,他就一肚子憋屈。皇帝駕崩之時,恐怕杜沿杉還在那邊境陪同雷帛打仗,作為皇帝的親信卻不在身邊,這是不是意味著杜沿杉即將失寵呢?
作為國師這一派,在朝堂上肯定會樹敵眾多,他當初願意到杜沿杉糜下也是賭一把,為了以後的飛黃騰達。可支持杜沿杉的皇帝已經駕崩,杜沿杉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和庇護。
先皇沒有皇子,那麽皇位便落到了幾位王爺手裏,據東郭季所知,那幾個王爺沒有一位與杜沿杉交好,而最有希望當上皇帝的離王和鳴王都是與之敵對的保守派。
想到這裏,東郭季又暗暗有些慶幸,元京的國師一派黨羽怕是會遭到清洗,自己在這偏僻的馬場裏不太會被牽連,可他的前途也就全毀了。
薑挺迴來之後,東郭季自然也沒好臉色。
“你倒是舍得迴來了?”東郭季手裏拿著茶坐在凳子上,一臉陰騭地等著薑挺。他輕輕吹了口上麵的熱氣,抿了一口後將茶水直接潑到了地上。“這麽燙要怎麽喝?!”
邊上的馬夫低頭不語,重新沏了杯茶端到東郭季水邊。這幾日裏,東郭季幹脆破罐子破摔,把原形都暴露了出來,不再偽裝成那個慈眉善目的太仆大人了。
“大人,小的是去給國師大人報信了,”薑挺道。
“報什麽信?”東郭季眼睛一亮,忙問道。這小子跟國師私下裏果然有來往!
“小的無意間發現了潛藏在軍營裏的冉國細作,他們掌握了我軍的動向,所以我軍一出兵,冉國的士兵們就撤退。”
“哦?那你為什麽不告訴雷將軍,而是自己獨自去追國師?”東郭季追問道。
“等小的想到那細作的身份後,雷將軍和國師已經出發前去圍剿敵軍了,情急之下小的才會駕馬追趕。”
那日,其實是薑挺為了通知杜沿杉馬匹有問題才會突然離開,但他現在不能向東郭季透露實情,要是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杜沿杉麵前說了他的不是,恐怕以後就沒好日子過了。
至於杜沿杉那邊,東郭季與他一時半會還碰不到麵,到時隻能將計就計。
“你搶功勞的本領倒不小。”東郭季冷哼了一聲,看來薑挺又在杜沿杉麵前立了一功,自己再責罰他有些說不過去,但他又怕將來薑挺恃寵而驕,騎到自己頭上來。
“小的和東郭大人一樣,都是為了替國師大人分憂,但小的這次擅離職守,甘願受罰。”
東郭季正思索著要不要懲罰薑挺,聽見薑挺說要自願受罰,既然對方給了他個台階下,那麽他也不用做的太絕,以防將來有什麽變故。
“嗯,那我就罰你杖責二十,以儆效尤,以後有什麽事切記與我商量後再做定奪,你明白了麽?”東郭季特意加重了後麵幾個字。
“小的,明白!”
他騎著馬立在元京城門口,望著城牆上的白紗出神,終究是晚了一步麽?
杜沿杉早在那個奇怪的夢裏就預見了皇帝的早逝,他沒想到現實中的皇帝會比夢中去世的更早。
他心裏說不上什麽滋味,也許早就有所準備,沒有意外,卻多了幾分惆悵。
第一次見到皇帝時,他還是個懵懂的孩童。那時,老皇帝剛剛駕崩,太子還未及冠便被眾大臣推上了皇位。
新皇登基大典上,杜沿杉站在人群之後總,國師拉著他的手指著上麵那道明黃黃的身影說:“那個就是皇上了,你要輔佐一輩子的人。”
杜沿杉抬起頭看向站在高台上的清瘦少年,將恩師的話語牢牢刻在心裏。
再次見到皇帝時已是多年之後,15歲的杜沿杉才貌出眾,名動全城,他第一次受到皇帝的正式接見。
麵前的皇帝已不再是記憶中的那個少年,他褪去身上的稚氣,成為了一個高大強壯的帝王,讓人值得去信賴與效忠。
皇帝的確是個難得的明君,他在位的這幾年解決了不少問題,不但緩和了朔國的衰退,還使朔國整個國力有所迴升。
待年邁的老國師卸任之後,杜沿杉便成為了朔國史上最年輕的國師。他們誌同道合,想要對腐朽的朔國進行徹底的改革。
皇帝給了杜沿杉足夠的權力,放手讓他去做,他們的計劃原本就與很多舊臣的觀念相悖,引起了很多不滿,前前後後樹了不少敵人。
杜沿杉明白皇帝將自己當成了最大的標靶,但他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心甘情願。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分君之憂。
這是杜沿杉的恩師從小就教導他的,無論做什麽都要以皇帝和朔國為第一位。
“你要記著,”老國師在臨終前把杜沿杉叫到床前,用瘦骨如柴的手撫摩著他的發頂,就像兒時那般,“你在這個世上活著,便是為了朔國而活。”
“弟子謹記老師教誨。”
待杜沿杉說完話,老國師已經咽氣。他朝著恩師的遺體連磕三個響頭,眼睛又幹又澀,卻怎麽也哭不出來。
我在這個世上活著,便是為了朔國而活。
杜沿杉在城門口下了馬,緩步走進城門,經過連日的奔波已是十分疲倦,肩上的傷口也隱隱作痛。
如今那個他所要輔佐的皇帝已經不在了,後宮之中一直未誕下皇子,隻有三位公主,大臣們很快會擁立出新的皇帝。不出他所料的話,新皇必定是離王。
離王是先皇的弟弟,一直盤踞在北州,與朝中不滿改革的舊臣們多有勾結。
這也是杜沿杉急著趕迴元京的理由之一。
那個人對他下達的最後一道命令,便是拿著密詔去尋找遺失在外的皇長子。
據他派出去的暗衛來報,皇長子已經有了下落,他此次不顧危險迴到元京,便是為了穩定大局,為迎接皇長子的迴京而鋪好道路。
天空灰蒙蒙的,往日裏熱鬧非凡的大街小巷一片寂靜,每家每戶的門口都掛上了白布頭,顯得死氣沉沉。
巨大而笨重的城門緊閉著,如今正是非常時節,門外由重兵把守著。他的隨從將通行令牌出示給守門侍衛後,侍衛向城牆上的哨兵示意,門內的士兵搬開門閂,一起向兩邊用力拉開城門。
杜沿杉整了整衣襟,挺直了背脊,方才的疲態一掃而空。
隨後,他大步走進了城門,以朔國國師的姿態。
幾日後,薑挺他們終於迴到了馬場。
東郭季前幾天便得到了元京傳來皇帝駕崩的消息,他一連幾日都寢食難安,朝廷上已經變天了,可他卻隻能窩在這個窮鄉僻壤裏,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想到有可能這輩子都可能要與這群臭馬為伴,他就一肚子憋屈。皇帝駕崩之時,恐怕杜沿杉還在那邊境陪同雷帛打仗,作為皇帝的親信卻不在身邊,這是不是意味著杜沿杉即將失寵呢?
作為國師這一派,在朝堂上肯定會樹敵眾多,他當初願意到杜沿杉糜下也是賭一把,為了以後的飛黃騰達。可支持杜沿杉的皇帝已經駕崩,杜沿杉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和庇護。
先皇沒有皇子,那麽皇位便落到了幾位王爺手裏,據東郭季所知,那幾個王爺沒有一位與杜沿杉交好,而最有希望當上皇帝的離王和鳴王都是與之敵對的保守派。
想到這裏,東郭季又暗暗有些慶幸,元京的國師一派黨羽怕是會遭到清洗,自己在這偏僻的馬場裏不太會被牽連,可他的前途也就全毀了。
薑挺迴來之後,東郭季自然也沒好臉色。
“你倒是舍得迴來了?”東郭季手裏拿著茶坐在凳子上,一臉陰騭地等著薑挺。他輕輕吹了口上麵的熱氣,抿了一口後將茶水直接潑到了地上。“這麽燙要怎麽喝?!”
邊上的馬夫低頭不語,重新沏了杯茶端到東郭季水邊。這幾日裏,東郭季幹脆破罐子破摔,把原形都暴露了出來,不再偽裝成那個慈眉善目的太仆大人了。
“大人,小的是去給國師大人報信了,”薑挺道。
“報什麽信?”東郭季眼睛一亮,忙問道。這小子跟國師私下裏果然有來往!
“小的無意間發現了潛藏在軍營裏的冉國細作,他們掌握了我軍的動向,所以我軍一出兵,冉國的士兵們就撤退。”
“哦?那你為什麽不告訴雷將軍,而是自己獨自去追國師?”東郭季追問道。
“等小的想到那細作的身份後,雷將軍和國師已經出發前去圍剿敵軍了,情急之下小的才會駕馬追趕。”
那日,其實是薑挺為了通知杜沿杉馬匹有問題才會突然離開,但他現在不能向東郭季透露實情,要是讓對方知道自己在杜沿杉麵前說了他的不是,恐怕以後就沒好日子過了。
至於杜沿杉那邊,東郭季與他一時半會還碰不到麵,到時隻能將計就計。
“你搶功勞的本領倒不小。”東郭季冷哼了一聲,看來薑挺又在杜沿杉麵前立了一功,自己再責罰他有些說不過去,但他又怕將來薑挺恃寵而驕,騎到自己頭上來。
“小的和東郭大人一樣,都是為了替國師大人分憂,但小的這次擅離職守,甘願受罰。”
東郭季正思索著要不要懲罰薑挺,聽見薑挺說要自願受罰,既然對方給了他個台階下,那麽他也不用做的太絕,以防將來有什麽變故。
“嗯,那我就罰你杖責二十,以儆效尤,以後有什麽事切記與我商量後再做定奪,你明白了麽?”東郭季特意加重了後麵幾個字。
“小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