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這山道上何時多了一位俊俏小哥?”
“這哪裏是小哥,分明是一個少年道長!不過,模樣生的實是俊俏,就像是一個大姑娘似的……”
“老李,這少年道長,比起你家的二妞兒,還要俊上那麽一兩分,三四分吧!”
“放你的屁!這小子再怎麽好看,也是一個爺們兒!哪能與二妞兒相提並論?”
“哈哈……不如,我去問問看,要是這小子有意還俗,倒與二妞兒甚是般配……”
行向武當山的山道上,陸續走過了一群群香客,他們大多是山下附近的居民,其中也有一些遠道而來的虔誠信徒。每逢初一、十五,還有各種神靈的誕辰飛升之日,這些善男信女,便會上山進香,求神明保佑他們全家平安幸福。為此風雨無阻,不畏山路艱險。
適才的對話,乃是其中的數名香客所發。此時,離王風進觀之日,已過去三天了,今天正是隋曆朔日!而此地,離山上的第一道觀太和觀,還有十數裏山路,崎嶇難行,卻也阻擋不住這些虔誠的香客的上山腳步。
山道一旁,正有一名少年道士在靜立,隻見他手執拂塵,不動如山,山風中,一身青色的道袍隨風輕舞,直有飄逸絕塵,玉樹臨風之態。其麵容俊美,眉目如畫,而肌膚如玉,瑤鼻檀口,若是放下道髻,改為披肩長發,與一個美貌的少女,沒有什麽分別。
這個少年道士,便是綠珠所化,奉王風之令,在此佇候,實是另有任務;至於妮子,三日前二女攜手出觀,來到此處後,便分手了,直到如今,都沒見到妮子迴返,也沒她的消息傳來。
忽聽得蹄聲答答,唿喝隱隱,其中還有眾香客的驚叫聲,顯得有些雜亂。綠珠美目一閃,微微扭轉頭來,向山下的一處坳間望去,隻因被山壁所阻,瞧不清那邊的狀況。因忖道:“從聲音聽來,約有十數匹大馬馳來,如此狹隘山道,馬速甚疾,顯是來者騎術精湛,不知又是何人?”
灰塵紛揚處,果有十數人馬,成一字長蛇狀,蜿蜒自山道間疾馳而上。山道曲折,又不寬闊,難免碰著行走其間的香客,而馬上之人,也提前唿喝,讓眾香客閃開。
眾香客見騎馬之人,均是相貌粗橫,各帶兵刃,心知這些都是江湖豪客。雖被碰撞,卻也是敢怒不敢言,自認倒黴。
轉眼間,這十數匹大馬已奔至麵前。為首的一名大漢看了綠珠一眼,麵露一絲驚訝之色,遂不多加理會,欲從其身旁疾馳而過。
忽覺眼前一花,一人已靜立在馬前。那馬上大漢一驚,猛一提韁繩,大馬一陣悲嘶,兩隻前足高高抬起,卻也沒有前踏一步。就這麽一阻,餘下的十數匹馬已然趕至,然後齊齊地勒住馬頭,聚在大漢身後。
此處正是山道轉角處的一塊空地,大概是供香客們途中歇腳之用,極是平整,約有近十丈方圓,隻不過眼下被十數匹大馬塞得滿滿的,以至後來陸續而至的眾香客,隻得停步,擠在山道中,看著眼前的一切。
孤身擋馬之人,自然便是綠珠了。為首的一名大漢相貌粗豪,儼然是眾人中領頭的,適才被綠珠突然擋道,雖勒馬及時,卻也吃了一驚,當下仔細地瞧著綠珠打量不停。心道:“若非我騎術不凡,此俊美少年,定要被踩死了!”
見綠珠一身道士裝扮,那大漢猛然醒悟,翻身下馬,掉過頭來,衝著眾同伴輕喝道:“都下來罷!”眾人一言不發,紛紛下馬,手提韁繩地站在原地。
衝著綠珠一抱拳,那大漢道:“我等來自洛陽飛鷹堂,乃少林一脈。此次拜山,不知道長何以擋道?”
“洛陽飛鷹堂?少林俗家弟子?拜山?那就是挑戰嘍!”綠珠從王風那裏,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情,也通曉華夏江湖上的各種規矩和道上用語。尋常各門派之間的“拜山”,的確是帶有挑戰的含義。
“不不不!我想道長誤會了!”大漢連連擺手,神態恭敬地道:“實不相瞞,我等此次前來,是想證實一條消息!若消息屬實,我等此次拜山,當誠心誠意,否則……”
“否則怎樣?”綠珠大有興趣地問道。
“否則……嘿嘿……那我們便是道長口中的所謂‘拜山’了!”大漢富有深意地衝著綠珠一笑。
“說來說去,還是想挑戰我們武當啊!”綠珠唯恐天下不亂,心道王風料事如神,首先上山的,果然是眾武林人士。但怎樣想個辦法,既不違背王風的命令,又能好玩兒。
抑製著心中竊喜,綠珠裝模作樣地暗歎一聲,又道:“你們想證實何消息?我家大人……哦不,主持道長正在閉關當中,驚擾不便,有什麽話,對貧道說也是一樣!”
眾大漢聞言,相視一眼,為首一人道:“如此,那就叨擾了!”
神色一整,那大漢沉聲問道:“兩天前,位於江南千鶴堂總堂,被人挑了;而橫跨數省,其境內的千鶴分堂,共計一百零八座,也被悉數剔除,除了各堂主香主被誅,數萬千鶴堂弟子作鳥獸散!據目擊者透露,說出手的隻有一人,而且還是一位少年道長,自稱來自武當山。不知上述是否屬實?”
“誠也!”綠珠想都不想地脫口而出,“那少年道士正是貧道的師兄,道號上寶。因三日前,千鶴堂糾合朝廷衛士,準備血洗武當山,恰逢我師紫霄真人帶同貧道師兄弟二人迴歸道觀,令群鼠铩羽而歸……”
“但此事尚未了結。恩師帶同貧道師兄弟多年遊曆在外,得知千鶴堂臭名昭著,罪行累累,這次竟敢對我武當山下手,也算是天喪其魄!趁此機會,我武當山師出有名,當為江湖除去這一巨禍毒瘤……則武林幸甚,天下百姓幸甚!”
綠珠依著王風之前的話語,侃侃而談,絲毫不注意飛鷹堂群雄的表情,“千鶴堂連同江南主堂在內,計有一百零九座堂會,這次被貧道師兄連根拔除,從此江湖寧清,天下太平……”
“哈哈……小……道長言之鑿鑿,倒令我等更加懷疑了!”大漢哈哈大笑,一臉譏諷之色,“出家人與世無爭,戒驕戒嗔,你們道家也講究清淨無為,淡薄名利,何以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如此大張旗鼓地宣揚此事,怕是子虛烏有、欲蓋彌彰吧?”
“若是道長矢口否認此事,我等還有幾分相信,挑去千鶴堂的,正是武當絕頂高手所為……如今,嘿嘿……道門勢微,而武當更是寂沒無聞,哪裏有這等高手存在?縱有,這也不像是凡人所為啊……”
“哦?何以見得此事不是凡人所為?”綠珠聽罷大漢之言,連忙問道。
“試想一下,千鶴堂各分堂分別座落在數省之內,除去那些明麵上的,更多的是潛伏起來,伺機行事,連江湖眾多的門派聯手,無數暗探的密查,都找不出其具體所在,就憑你武當一人,便將其全部挖出,這……這可能嗎?”
“還有,千鶴堂各處分堂,最遠的相距數千裏,便是用快馬來迴,不吃不喝,日夜兼程,也得十天半月的,僅憑一人之力,如何在短短兩日內,全跑了個遍?而且還將明暗各堂盡數殲之,便是脅生雙翅,也難做到啊!除非,這人不是人,是神仙!哈哈……隻是,你武當除了傳說中的真武大帝,還有這所謂的神仙麽?哈哈……”
眾大漢仰麵大笑,放肆之極。一時聲震山穀,迴蕩不已。不遠處的眾香客,不禁麵帶駭然之色,不由地心生退意,隻想遠離這處是非之地。
“唉……”一聲輕歎,清淡悠遠,眾大漢在大笑之中,也入耳分明,宛如就在耳內響起。一驚之下,眾大漢各各動容,笑聲也戛然而止。
隻見綠珠神情平淡地道:“此事信不信由你!你們若想上山,這便請罷!不過……”說著,綠珠指了指道旁的一塊徑約數丈,幾欲與山連成一體的大石。
適才接到王風的念力傳音,頓讓綠珠想戲耍眾大漢之心化為烏有,所以她的這聲歎息,乃是由衷而發,而在眾大漢聽來,無異於耳畔驚雷,震人心魄。
眾大漢帶著疑惑,紛紛扭頭,依著綠珠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塊大石上,刻有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筆力遒勁,深逾近尺,一筆一畫,莫不暗藏真機。這三個大字,一眼望去,直有破石而出、化生高飛之態。
“解劍石?!”眾大漢雖均是武林豪傑,但也粗通文墨,立即便認出了這三個深刻石上的大字。
“這哪裏是小哥,分明是一個少年道長!不過,模樣生的實是俊俏,就像是一個大姑娘似的……”
“老李,這少年道長,比起你家的二妞兒,還要俊上那麽一兩分,三四分吧!”
“放你的屁!這小子再怎麽好看,也是一個爺們兒!哪能與二妞兒相提並論?”
“哈哈……不如,我去問問看,要是這小子有意還俗,倒與二妞兒甚是般配……”
行向武當山的山道上,陸續走過了一群群香客,他們大多是山下附近的居民,其中也有一些遠道而來的虔誠信徒。每逢初一、十五,還有各種神靈的誕辰飛升之日,這些善男信女,便會上山進香,求神明保佑他們全家平安幸福。為此風雨無阻,不畏山路艱險。
適才的對話,乃是其中的數名香客所發。此時,離王風進觀之日,已過去三天了,今天正是隋曆朔日!而此地,離山上的第一道觀太和觀,還有十數裏山路,崎嶇難行,卻也阻擋不住這些虔誠的香客的上山腳步。
山道一旁,正有一名少年道士在靜立,隻見他手執拂塵,不動如山,山風中,一身青色的道袍隨風輕舞,直有飄逸絕塵,玉樹臨風之態。其麵容俊美,眉目如畫,而肌膚如玉,瑤鼻檀口,若是放下道髻,改為披肩長發,與一個美貌的少女,沒有什麽分別。
這個少年道士,便是綠珠所化,奉王風之令,在此佇候,實是另有任務;至於妮子,三日前二女攜手出觀,來到此處後,便分手了,直到如今,都沒見到妮子迴返,也沒她的消息傳來。
忽聽得蹄聲答答,唿喝隱隱,其中還有眾香客的驚叫聲,顯得有些雜亂。綠珠美目一閃,微微扭轉頭來,向山下的一處坳間望去,隻因被山壁所阻,瞧不清那邊的狀況。因忖道:“從聲音聽來,約有十數匹大馬馳來,如此狹隘山道,馬速甚疾,顯是來者騎術精湛,不知又是何人?”
灰塵紛揚處,果有十數人馬,成一字長蛇狀,蜿蜒自山道間疾馳而上。山道曲折,又不寬闊,難免碰著行走其間的香客,而馬上之人,也提前唿喝,讓眾香客閃開。
眾香客見騎馬之人,均是相貌粗橫,各帶兵刃,心知這些都是江湖豪客。雖被碰撞,卻也是敢怒不敢言,自認倒黴。
轉眼間,這十數匹大馬已奔至麵前。為首的一名大漢看了綠珠一眼,麵露一絲驚訝之色,遂不多加理會,欲從其身旁疾馳而過。
忽覺眼前一花,一人已靜立在馬前。那馬上大漢一驚,猛一提韁繩,大馬一陣悲嘶,兩隻前足高高抬起,卻也沒有前踏一步。就這麽一阻,餘下的十數匹馬已然趕至,然後齊齊地勒住馬頭,聚在大漢身後。
此處正是山道轉角處的一塊空地,大概是供香客們途中歇腳之用,極是平整,約有近十丈方圓,隻不過眼下被十數匹大馬塞得滿滿的,以至後來陸續而至的眾香客,隻得停步,擠在山道中,看著眼前的一切。
孤身擋馬之人,自然便是綠珠了。為首的一名大漢相貌粗豪,儼然是眾人中領頭的,適才被綠珠突然擋道,雖勒馬及時,卻也吃了一驚,當下仔細地瞧著綠珠打量不停。心道:“若非我騎術不凡,此俊美少年,定要被踩死了!”
見綠珠一身道士裝扮,那大漢猛然醒悟,翻身下馬,掉過頭來,衝著眾同伴輕喝道:“都下來罷!”眾人一言不發,紛紛下馬,手提韁繩地站在原地。
衝著綠珠一抱拳,那大漢道:“我等來自洛陽飛鷹堂,乃少林一脈。此次拜山,不知道長何以擋道?”
“洛陽飛鷹堂?少林俗家弟子?拜山?那就是挑戰嘍!”綠珠從王風那裏,多少知道了一些事情,也通曉華夏江湖上的各種規矩和道上用語。尋常各門派之間的“拜山”,的確是帶有挑戰的含義。
“不不不!我想道長誤會了!”大漢連連擺手,神態恭敬地道:“實不相瞞,我等此次前來,是想證實一條消息!若消息屬實,我等此次拜山,當誠心誠意,否則……”
“否則怎樣?”綠珠大有興趣地問道。
“否則……嘿嘿……那我們便是道長口中的所謂‘拜山’了!”大漢富有深意地衝著綠珠一笑。
“說來說去,還是想挑戰我們武當啊!”綠珠唯恐天下不亂,心道王風料事如神,首先上山的,果然是眾武林人士。但怎樣想個辦法,既不違背王風的命令,又能好玩兒。
抑製著心中竊喜,綠珠裝模作樣地暗歎一聲,又道:“你們想證實何消息?我家大人……哦不,主持道長正在閉關當中,驚擾不便,有什麽話,對貧道說也是一樣!”
眾大漢聞言,相視一眼,為首一人道:“如此,那就叨擾了!”
神色一整,那大漢沉聲問道:“兩天前,位於江南千鶴堂總堂,被人挑了;而橫跨數省,其境內的千鶴分堂,共計一百零八座,也被悉數剔除,除了各堂主香主被誅,數萬千鶴堂弟子作鳥獸散!據目擊者透露,說出手的隻有一人,而且還是一位少年道長,自稱來自武當山。不知上述是否屬實?”
“誠也!”綠珠想都不想地脫口而出,“那少年道士正是貧道的師兄,道號上寶。因三日前,千鶴堂糾合朝廷衛士,準備血洗武當山,恰逢我師紫霄真人帶同貧道師兄弟二人迴歸道觀,令群鼠铩羽而歸……”
“但此事尚未了結。恩師帶同貧道師兄弟多年遊曆在外,得知千鶴堂臭名昭著,罪行累累,這次竟敢對我武當山下手,也算是天喪其魄!趁此機會,我武當山師出有名,當為江湖除去這一巨禍毒瘤……則武林幸甚,天下百姓幸甚!”
綠珠依著王風之前的話語,侃侃而談,絲毫不注意飛鷹堂群雄的表情,“千鶴堂連同江南主堂在內,計有一百零九座堂會,這次被貧道師兄連根拔除,從此江湖寧清,天下太平……”
“哈哈……小……道長言之鑿鑿,倒令我等更加懷疑了!”大漢哈哈大笑,一臉譏諷之色,“出家人與世無爭,戒驕戒嗔,你們道家也講究清淨無為,淡薄名利,何以這次反其道而行之?如此大張旗鼓地宣揚此事,怕是子虛烏有、欲蓋彌彰吧?”
“若是道長矢口否認此事,我等還有幾分相信,挑去千鶴堂的,正是武當絕頂高手所為……如今,嘿嘿……道門勢微,而武當更是寂沒無聞,哪裏有這等高手存在?縱有,這也不像是凡人所為啊……”
“哦?何以見得此事不是凡人所為?”綠珠聽罷大漢之言,連忙問道。
“試想一下,千鶴堂各分堂分別座落在數省之內,除去那些明麵上的,更多的是潛伏起來,伺機行事,連江湖眾多的門派聯手,無數暗探的密查,都找不出其具體所在,就憑你武當一人,便將其全部挖出,這……這可能嗎?”
“還有,千鶴堂各處分堂,最遠的相距數千裏,便是用快馬來迴,不吃不喝,日夜兼程,也得十天半月的,僅憑一人之力,如何在短短兩日內,全跑了個遍?而且還將明暗各堂盡數殲之,便是脅生雙翅,也難做到啊!除非,這人不是人,是神仙!哈哈……隻是,你武當除了傳說中的真武大帝,還有這所謂的神仙麽?哈哈……”
眾大漢仰麵大笑,放肆之極。一時聲震山穀,迴蕩不已。不遠處的眾香客,不禁麵帶駭然之色,不由地心生退意,隻想遠離這處是非之地。
“唉……”一聲輕歎,清淡悠遠,眾大漢在大笑之中,也入耳分明,宛如就在耳內響起。一驚之下,眾大漢各各動容,笑聲也戛然而止。
隻見綠珠神情平淡地道:“此事信不信由你!你們若想上山,這便請罷!不過……”說著,綠珠指了指道旁的一塊徑約數丈,幾欲與山連成一體的大石。
適才接到王風的念力傳音,頓讓綠珠想戲耍眾大漢之心化為烏有,所以她的這聲歎息,乃是由衷而發,而在眾大漢聽來,無異於耳畔驚雷,震人心魄。
眾大漢帶著疑惑,紛紛扭頭,依著綠珠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那塊大石上,刻有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筆力遒勁,深逾近尺,一筆一畫,莫不暗藏真機。這三個大字,一眼望去,直有破石而出、化生高飛之態。
“解劍石?!”眾大漢雖均是武林豪傑,但也粗通文墨,立即便認出了這三個深刻石上的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