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秋雨一分寒。
迎著寒風,細雨斜斜,在墜落過程中,一滴滴都被自己的重量拉扯成細長的模樣。
雨幕之中,盡是肅穆的甲士,麵容剛毅。
那一滴接著一滴雨,就那麽擊打在他們的甲胄之上,四散崩飛。
在他們眼前,是滿滿泥濘的城外曠野,和正在逐步靠近過來的北遼人。
楚遼第一戰,就在這寒意沁人心骨的日子裏,爆發了。
沒有衝車。
衝車陷在了泥濘中拉不出來。
沒有火油。
密密的雨幕根本燃不起任何的火焰。
甚至……都沒有檑木滾石。
這些沉重的東西太過濕滑,殺敵效率甚至不如自己手中的鋼刀!
在這樣的天氣下,他們有的隻有一往無前的勇武和悍不畏死的毅力。
箭羽漫天,從下方射出,覆蓋住整個城頭。
趁此掩護的北遼人快速扛著雲梯,一步一個泥濘的接近保定城牆。
無邊殺氣就這樣漫延開去。
讓保定城中的所有南楚百姓,都能感受到天地色變時的那種嗚嗚然。
呐喊、碰撞、廝殺。
一開始還有些許章法,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一切都不一樣了。
城牆內外的人,無論是北遼人還是南楚人。
原本或許還有一些招式,可是時間久了,一切舉動都變得機械起來。
就是那麽簡單的揮砍或者直刺,你擋住了,我死,你擋不住,你死。
很快就有北遼勇士爬上了城牆,那是一名拂曉境的體修。
頓時那一片的防線就產生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在他的勉力維持下,然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北遼人登上來。
登上城牆後,南楚方麵短暫的地勢之利就會消失不見。
戍邊軍也會把重心全部壓在這個地方,進行瘋狂反撲,將北遼人給打了迴去。
盧承林看著幾經易手的保定甕城城牆,神情凝重至極。
這……還隻是第一日……
“大帥,你的傷還未好,不宜淋雨……”
“命都快沒了,還在乎這些?”
這個命都快沒了,自然是指自己可能熬不到傷重難返,就要戰死了。
保定城一共有兩道城牆三道城門。
最外圍的是甕城,是突出出來的一部分圓弧形城牆。
眼下北遼人攻打的,也就是這道城牆。
這道城牆和內部的實際城牆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類似一個“甕”,因此這道城牆被稱為甕城。
甕城的易守難攻,是令人發指的。
它和尋常城牆互成犄角之勢,迫使攻城者隻能率先攻擊甕城,否則就要麵臨腹背受敵的困局。
可攻下甕城後,才是最為艱難的開始。
因為……進了甕城,就仿佛自己主動鑽進了一個口袋。
這個口袋不大,限製了能夠進入的人數,同時口袋四周還全是箭垛,如此險地之下,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攻破外城門,那麽進來的人就很有可能統統葬身此地。
盧承林擅守,深知這一點。
“甕城先棄了。”
“這時就棄?”
“會奪迴來的。”
盧承林身邊的副將當然知道會奪迴來。
遼軍過了甕城必須一鼓作氣,否則就是自陷死地。
但……過早用上這等關門打狗的戰法,實際等於先行亮明一張底牌。
很快,甕城城牆上的戍邊軍齊齊奔迴外城城牆段,守著八牛弩嚴陣以待。
片刻後,北遼人攻破甕城城門,齊齊湧了進來……
“放箭——”
屍山血海,血雨腥風。
漫天箭雨刺破長空擊穿雨幕,令天地色變的拉鋸大戰,就此上演。
……
耶律遠咬牙切齒。
論勇武果敢剛毅,北遼人天下第一。
可是……三天進了甕城十餘次,自己就被打退了十餘次。
在那個地方,太難施展開了。
甕城和外城牆連接的弧形兵道並不寬,還有數架八牛弩守著,目的就是防止自己借助甕城城牆進入外城牆。
可這段兵道若不能拿下,那麽進入甕城的士卒所要麵臨的,就是被“甕中捉鱉”。
甕城不大,但也不小。
若是滿滿當當擠在一起,至少數百人。
可是數百人看起來數量多,實際在攻打城門時,根本不夠看。
若是上方兵道被奪迴去,甕中捉鱉之勢便成,這也就代表著自己這一次進攻徹底失利。
這三天,雙方死傷無數。
遼人勝在勇武加修為高絕,南楚則勝在絕佳的地勢之利。
甕城之中焚燒屍體的焦臭味幾乎遍布荒野。
“一群縮頭烏龜!”
耶律遠狠狠啐了一口,看著麾下兒郎們打磨甲胄兵刃,心中甚慰。
還好,自家兒郎仍然鬥誌滿滿!
“還能不能再戰!”
“能!”
“能不能一鼓作氣,將那些南蠻子殺個幹淨!”
“能!”
軍心可用!
“有沒有拂曉境的火係神修敢死!封妻蔭子出人頭地,就在今日!”
“……”
“……”
全場鴉雀無聲。
耶律遠瞬間就尷尬了,牙齒也咬得咯嘣作響。
體修身陷重圍沒準還能衝殺出來。
神修身陷重圍……
要麽自己一個人死,要麽和一大片敵人一起死。
反正肯定是活不成的。
神修博前途的機會多的是,犯不著在這裏用命拚。
看來大家都很理智……
耶律遠輕咳幾聲,掩飾尷尬:“雨剛停不久,火係神修若有想法,可以單獨來找我……”
就在這不尷不尬的時候,郭乙辛趕了過來。
“耶律將軍,有軍令。”
耶律遠聞言伸手將軍令接了過來。
發號施令之人自然是蕭漸離,軍令上也隻有簡簡單單四個字,“圍三缺一”。
耶律遠有些不明白。
這一戰鎮南軍一應物資器械準備充分,東西南三麵的護城河也已填得差不多,麵對這種不可能投降的城池,完全可以四麵齊攻,讓對麵應對不暇。
所以圍三缺一,給對麵留一條生路,意義並不大。
“何意?”
郭乙辛迴頭指了指,隨後耶律遠便看見了一個南楚人。
此人一身蓑衣,蓑衣之下的衣服十分華貴,隻是褶皺滿滿,發須散亂,褲腿之上全是泥濘。
他的大半個身子都被雨水浸透,兩袖衣服緊緊貼著胳膊,看起來狼狽至極。
“他是保定城府尹,需要放迴去。”
耶律遠怔了怔,喜道:“怎會在此?”
“前幾日遲前輩帶隊入城騷擾時,捉迴來的。”
耶律遠的情緒有些複雜。
這個遲前輩,真是莫名其妙,任務完成後,根本不來跟自己講一聲,直接玩失蹤。
原來是立了這樣大的功勞。
“不過……為何要放迴去?”
郭乙辛聳了聳肩,很顯然也揣摩不透自家南院大王的想法。
那個層麵的人都不是人,定下來的決策一般人看不懂。
“這是軍令,照做便是。”
耶律遠不明所以,但也隻能照做。
這其實就是蕭漸離高明的地方了。
因為裴朝良迴去後,立刻給保定城帶來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在盧承林的營房之中,吵鬧聲幾乎已經快要將房頂掀掉了。
“……放迴來了?這可是府尹,怎會這麽輕易放迴來?”
“可眼前事實就是如此,由不得你不信。”
“必然是遼狗的詭計!”
“……大帥,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尤其是如此非常時期!這裴府尹必須軟禁在營地才行!”
“他可是朝廷命官!此戰一過,他上本參奏大帥,大帥如何自處?”
“他身上一點傷都沒有受!而且打聽過了,他自己說的,不知道什麽緣由就被放迴來了。都被放迴來了,怎麽可能不知道緣由?必然是投敵了!”
盧承林看著下手幾名得力幹將吵得不可開交,頗有些頭疼。
邊城中,守將的地位本就敏感。
此刻再麵臨這樣的事情,當真是左右為難。
這很有可能就是那蕭漸離的陽謀。
不得不說,他這一下真是捅到自己的大動脈上了。
如此敏感時刻,你敢放任他迴去?
他要是從內部給你來一下,保定城就完了。
對他嚴加監視?
那這件事過後,自己就完了。
問題直接就變成了一道十分簡單的選擇題,你要保定城,還是要自己將來的政治生涯?
嚴重點說。
要是這裴朝良有些手段,可能自己都不是政治生涯斷送這麽簡單。
直接要被秋後算賬了。
盧承林突然就咳嗽起來,牽動腹部傷口,猛然打了個踉蹌。
頓時原本吵吵鬧鬧的些許將官盡皆不說話了,而是滿臉心疼的看著自家大帥。
能夠追隨他,實是三生有幸。
在這樣一片國土之上,一心為民之人……真的再難找出第二個來了。
“大帥身子要緊。”
“是啊,大帥,戰事吃緊,更需要保重身體。”
“大帥您好生安歇,我等就不打擾了。”
“那裴府尹的事……哎喲,你踢我幹嘛?”
“這事兒迴頭再說。”
盧承林勉強笑了笑,不置可否。
如果真的要做出抉擇,很顯然,他已經選好答案了。
“你們走時,可否幫我請一個人來?”
“不知大帥要我等請誰?”
“安敘,也就是你們口中的那位白凡沃,白前輩。”
……
聶錚依然沒有赴盧承林的邀約。
他不想和這些事情牽扯過深。
畢竟自己身上還有那麽多事情要做。
比如找出曾經真相,比如找個機會把那討厭的稽仙司探子一鍋端掉,比如看看蕭逐鹿那廝到底在搞什麽鬼。
已經很忙了。
事情若是能忙完,那就跟李素瑾尋處山林,終老一生。
那滿滿精怪的望江山,就是個不錯的去處。
守城?
見鬼去吧!
雨斷斷續續的又下了兩天。
空氣濕潤又陰冷。
雨水沿著瓦片滴滴滾落,形成了一道雨簾。
隔著窗楞透過雨簾,聶錚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城中因為戰事遭了難的百姓,都和聶錚住在同一片安置區中。
而他們……全都冒著細細密密的小雨,朝北部城牆趕赴過去。
楊老漢和方大嬸他們,漸漸地也沒有再來尋聶錚,因為……他們發現,這個宗門修士雖然厲害,但……並不值得自己敬仰。
有些可惜了自己曾經在生活上那麽幫襯他。
忽然間,聶錚隱隱看見一個人扭頭啐了一口。
眼神似乎還朝自己所在的方向瞟了一下。
聶錚呆了呆,然後勃然大怒,衝出屋去,隨便地上撿個小石子就丟了出去。
“你啐誰呢!你瞟誰呢!你迴來!”
聶錚這麽大動靜著實把李素瑾等人嚇了一跳。
“鬧什麽!一個修士你好意思跟人家小老百姓一般見識!”
聶錚看了看李素瑾,不說話了。
剛才自己的舉動,確實好丟人啊……
一定是自己生氣了。
可是自己為什麽要為這種事生氣?
……
保定城北戰事吃緊。
大概在遼狗第二天攻城開始,就已經有民眾自發的前去幫忙,比如搬運守城物資之類。
一開始規模還很小。
然而……
隨著耶律遠發了瘋般的徹夜猛攻,戍邊軍陣亡人數直線上升。
於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民夫團體也越來越浩大。
一直到現在,已經是攻城的第五天了。
死的人越來越多。
不止是戍邊軍的士卒。
也開始有一些民夫誤中流矢,或者被飛進城來的拂曉境遼狗隨手擊殺。
城中的招魂白幡近乎滿城飄揚。
這五日以來,保定城中的夜晚比較安寧,沒有任何伺機作亂的修士潛伏進來。
但是……聶錚依然睡不好。
便是因為這安置區中,夜夜都有啜泣聲隱隱傳出。
忽然間,有些許異樣的動靜傳過來。
那是做了些炊餅送到城南去的佘大媽。
一臉表情滿滿喜色:“遼狗退了!”
簡簡單單四個字,頓時讓聽見的人都歡唿起來。
然而……根本沒高興多久,所有人都聽見了比以往還要響亮的喊殺聲和兵刃撞擊聲。
這些聲響好似一盆冷水當頭澆下,所有人瞬間啞巴了。
而且……這嘶吼聲呐喊聲,還不止從一個方向傳過來!
而是來自東、西、北三個方向……
佘大媽有些訕訕:“我以為城南退兵了,就是都退兵了……”
“你怎知退兵了?你上城牆了?”
“李家二狗在城南守衛,他告訴我的,這還能有假?”
有人忽道:“城南沒遼狗攔路,我們豈不是……可以逃出去了?”
當鮮血未曾當麵時,人們心中可能並不會有多害怕。
見識過真正的殺戮以後,就不一樣了……
當然也有些見識的百姓在這裏大聲嚷嚷:“城門已鎖,吊橋也拉了起來,我們如何出去?莫要給盧大帥添亂,要是遼狗趁機攻南門呢?”
“跟守城的那些人說好,我們離開後,就讓他們把橋再吊起來不就好了?遼狗哪裏會知道我們選擇何時出城?”
“不可,總之不可,這必是遼狗的詭計!”
“五天了,遼狗連外城門都攻不破,他們進不來的,逃什麽?”
“話不能這樣說,萬一呢……”
絮絮叨叨,吵吵鬧鬧,這是尋常百姓的常態。
聶錚就在不遠處,將這些對話清楚明白的聽進耳中,心中頗有幾分如釋重負和歡喜。
因為……如此絕佳時機。
稽仙司,難道還不把許晴鳶帶出去嗎?
迎著寒風,細雨斜斜,在墜落過程中,一滴滴都被自己的重量拉扯成細長的模樣。
雨幕之中,盡是肅穆的甲士,麵容剛毅。
那一滴接著一滴雨,就那麽擊打在他們的甲胄之上,四散崩飛。
在他們眼前,是滿滿泥濘的城外曠野,和正在逐步靠近過來的北遼人。
楚遼第一戰,就在這寒意沁人心骨的日子裏,爆發了。
沒有衝車。
衝車陷在了泥濘中拉不出來。
沒有火油。
密密的雨幕根本燃不起任何的火焰。
甚至……都沒有檑木滾石。
這些沉重的東西太過濕滑,殺敵效率甚至不如自己手中的鋼刀!
在這樣的天氣下,他們有的隻有一往無前的勇武和悍不畏死的毅力。
箭羽漫天,從下方射出,覆蓋住整個城頭。
趁此掩護的北遼人快速扛著雲梯,一步一個泥濘的接近保定城牆。
無邊殺氣就這樣漫延開去。
讓保定城中的所有南楚百姓,都能感受到天地色變時的那種嗚嗚然。
呐喊、碰撞、廝殺。
一開始還有些許章法,然而隨著戰鬥的持續,一切都不一樣了。
城牆內外的人,無論是北遼人還是南楚人。
原本或許還有一些招式,可是時間久了,一切舉動都變得機械起來。
就是那麽簡單的揮砍或者直刺,你擋住了,我死,你擋不住,你死。
很快就有北遼勇士爬上了城牆,那是一名拂曉境的體修。
頓時那一片的防線就產生了一道巨大的缺口,在他的勉力維持下,然後就有源源不斷的北遼人登上來。
登上城牆後,南楚方麵短暫的地勢之利就會消失不見。
戍邊軍也會把重心全部壓在這個地方,進行瘋狂反撲,將北遼人給打了迴去。
盧承林看著幾經易手的保定甕城城牆,神情凝重至極。
這……還隻是第一日……
“大帥,你的傷還未好,不宜淋雨……”
“命都快沒了,還在乎這些?”
這個命都快沒了,自然是指自己可能熬不到傷重難返,就要戰死了。
保定城一共有兩道城牆三道城門。
最外圍的是甕城,是突出出來的一部分圓弧形城牆。
眼下北遼人攻打的,也就是這道城牆。
這道城牆和內部的實際城牆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類似一個“甕”,因此這道城牆被稱為甕城。
甕城的易守難攻,是令人發指的。
它和尋常城牆互成犄角之勢,迫使攻城者隻能率先攻擊甕城,否則就要麵臨腹背受敵的困局。
可攻下甕城後,才是最為艱難的開始。
因為……進了甕城,就仿佛自己主動鑽進了一個口袋。
這個口袋不大,限製了能夠進入的人數,同時口袋四周還全是箭垛,如此險地之下,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攻破外城門,那麽進來的人就很有可能統統葬身此地。
盧承林擅守,深知這一點。
“甕城先棄了。”
“這時就棄?”
“會奪迴來的。”
盧承林身邊的副將當然知道會奪迴來。
遼軍過了甕城必須一鼓作氣,否則就是自陷死地。
但……過早用上這等關門打狗的戰法,實際等於先行亮明一張底牌。
很快,甕城城牆上的戍邊軍齊齊奔迴外城城牆段,守著八牛弩嚴陣以待。
片刻後,北遼人攻破甕城城門,齊齊湧了進來……
“放箭——”
屍山血海,血雨腥風。
漫天箭雨刺破長空擊穿雨幕,令天地色變的拉鋸大戰,就此上演。
……
耶律遠咬牙切齒。
論勇武果敢剛毅,北遼人天下第一。
可是……三天進了甕城十餘次,自己就被打退了十餘次。
在那個地方,太難施展開了。
甕城和外城牆連接的弧形兵道並不寬,還有數架八牛弩守著,目的就是防止自己借助甕城城牆進入外城牆。
可這段兵道若不能拿下,那麽進入甕城的士卒所要麵臨的,就是被“甕中捉鱉”。
甕城不大,但也不小。
若是滿滿當當擠在一起,至少數百人。
可是數百人看起來數量多,實際在攻打城門時,根本不夠看。
若是上方兵道被奪迴去,甕中捉鱉之勢便成,這也就代表著自己這一次進攻徹底失利。
這三天,雙方死傷無數。
遼人勝在勇武加修為高絕,南楚則勝在絕佳的地勢之利。
甕城之中焚燒屍體的焦臭味幾乎遍布荒野。
“一群縮頭烏龜!”
耶律遠狠狠啐了一口,看著麾下兒郎們打磨甲胄兵刃,心中甚慰。
還好,自家兒郎仍然鬥誌滿滿!
“還能不能再戰!”
“能!”
“能不能一鼓作氣,將那些南蠻子殺個幹淨!”
“能!”
軍心可用!
“有沒有拂曉境的火係神修敢死!封妻蔭子出人頭地,就在今日!”
“……”
“……”
全場鴉雀無聲。
耶律遠瞬間就尷尬了,牙齒也咬得咯嘣作響。
體修身陷重圍沒準還能衝殺出來。
神修身陷重圍……
要麽自己一個人死,要麽和一大片敵人一起死。
反正肯定是活不成的。
神修博前途的機會多的是,犯不著在這裏用命拚。
看來大家都很理智……
耶律遠輕咳幾聲,掩飾尷尬:“雨剛停不久,火係神修若有想法,可以單獨來找我……”
就在這不尷不尬的時候,郭乙辛趕了過來。
“耶律將軍,有軍令。”
耶律遠聞言伸手將軍令接了過來。
發號施令之人自然是蕭漸離,軍令上也隻有簡簡單單四個字,“圍三缺一”。
耶律遠有些不明白。
這一戰鎮南軍一應物資器械準備充分,東西南三麵的護城河也已填得差不多,麵對這種不可能投降的城池,完全可以四麵齊攻,讓對麵應對不暇。
所以圍三缺一,給對麵留一條生路,意義並不大。
“何意?”
郭乙辛迴頭指了指,隨後耶律遠便看見了一個南楚人。
此人一身蓑衣,蓑衣之下的衣服十分華貴,隻是褶皺滿滿,發須散亂,褲腿之上全是泥濘。
他的大半個身子都被雨水浸透,兩袖衣服緊緊貼著胳膊,看起來狼狽至極。
“他是保定城府尹,需要放迴去。”
耶律遠怔了怔,喜道:“怎會在此?”
“前幾日遲前輩帶隊入城騷擾時,捉迴來的。”
耶律遠的情緒有些複雜。
這個遲前輩,真是莫名其妙,任務完成後,根本不來跟自己講一聲,直接玩失蹤。
原來是立了這樣大的功勞。
“不過……為何要放迴去?”
郭乙辛聳了聳肩,很顯然也揣摩不透自家南院大王的想法。
那個層麵的人都不是人,定下來的決策一般人看不懂。
“這是軍令,照做便是。”
耶律遠不明所以,但也隻能照做。
這其實就是蕭漸離高明的地方了。
因為裴朝良迴去後,立刻給保定城帶來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在盧承林的營房之中,吵鬧聲幾乎已經快要將房頂掀掉了。
“……放迴來了?這可是府尹,怎會這麽輕易放迴來?”
“可眼前事實就是如此,由不得你不信。”
“必然是遼狗的詭計!”
“……大帥,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尤其是如此非常時期!這裴府尹必須軟禁在營地才行!”
“他可是朝廷命官!此戰一過,他上本參奏大帥,大帥如何自處?”
“他身上一點傷都沒有受!而且打聽過了,他自己說的,不知道什麽緣由就被放迴來了。都被放迴來了,怎麽可能不知道緣由?必然是投敵了!”
盧承林看著下手幾名得力幹將吵得不可開交,頗有些頭疼。
邊城中,守將的地位本就敏感。
此刻再麵臨這樣的事情,當真是左右為難。
這很有可能就是那蕭漸離的陽謀。
不得不說,他這一下真是捅到自己的大動脈上了。
如此敏感時刻,你敢放任他迴去?
他要是從內部給你來一下,保定城就完了。
對他嚴加監視?
那這件事過後,自己就完了。
問題直接就變成了一道十分簡單的選擇題,你要保定城,還是要自己將來的政治生涯?
嚴重點說。
要是這裴朝良有些手段,可能自己都不是政治生涯斷送這麽簡單。
直接要被秋後算賬了。
盧承林突然就咳嗽起來,牽動腹部傷口,猛然打了個踉蹌。
頓時原本吵吵鬧鬧的些許將官盡皆不說話了,而是滿臉心疼的看著自家大帥。
能夠追隨他,實是三生有幸。
在這樣一片國土之上,一心為民之人……真的再難找出第二個來了。
“大帥身子要緊。”
“是啊,大帥,戰事吃緊,更需要保重身體。”
“大帥您好生安歇,我等就不打擾了。”
“那裴府尹的事……哎喲,你踢我幹嘛?”
“這事兒迴頭再說。”
盧承林勉強笑了笑,不置可否。
如果真的要做出抉擇,很顯然,他已經選好答案了。
“你們走時,可否幫我請一個人來?”
“不知大帥要我等請誰?”
“安敘,也就是你們口中的那位白凡沃,白前輩。”
……
聶錚依然沒有赴盧承林的邀約。
他不想和這些事情牽扯過深。
畢竟自己身上還有那麽多事情要做。
比如找出曾經真相,比如找個機會把那討厭的稽仙司探子一鍋端掉,比如看看蕭逐鹿那廝到底在搞什麽鬼。
已經很忙了。
事情若是能忙完,那就跟李素瑾尋處山林,終老一生。
那滿滿精怪的望江山,就是個不錯的去處。
守城?
見鬼去吧!
雨斷斷續續的又下了兩天。
空氣濕潤又陰冷。
雨水沿著瓦片滴滴滾落,形成了一道雨簾。
隔著窗楞透過雨簾,聶錚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城中因為戰事遭了難的百姓,都和聶錚住在同一片安置區中。
而他們……全都冒著細細密密的小雨,朝北部城牆趕赴過去。
楊老漢和方大嬸他們,漸漸地也沒有再來尋聶錚,因為……他們發現,這個宗門修士雖然厲害,但……並不值得自己敬仰。
有些可惜了自己曾經在生活上那麽幫襯他。
忽然間,聶錚隱隱看見一個人扭頭啐了一口。
眼神似乎還朝自己所在的方向瞟了一下。
聶錚呆了呆,然後勃然大怒,衝出屋去,隨便地上撿個小石子就丟了出去。
“你啐誰呢!你瞟誰呢!你迴來!”
聶錚這麽大動靜著實把李素瑾等人嚇了一跳。
“鬧什麽!一個修士你好意思跟人家小老百姓一般見識!”
聶錚看了看李素瑾,不說話了。
剛才自己的舉動,確實好丟人啊……
一定是自己生氣了。
可是自己為什麽要為這種事生氣?
……
保定城北戰事吃緊。
大概在遼狗第二天攻城開始,就已經有民眾自發的前去幫忙,比如搬運守城物資之類。
一開始規模還很小。
然而……
隨著耶律遠發了瘋般的徹夜猛攻,戍邊軍陣亡人數直線上升。
於是自發組織起來的民夫團體也越來越浩大。
一直到現在,已經是攻城的第五天了。
死的人越來越多。
不止是戍邊軍的士卒。
也開始有一些民夫誤中流矢,或者被飛進城來的拂曉境遼狗隨手擊殺。
城中的招魂白幡近乎滿城飄揚。
這五日以來,保定城中的夜晚比較安寧,沒有任何伺機作亂的修士潛伏進來。
但是……聶錚依然睡不好。
便是因為這安置區中,夜夜都有啜泣聲隱隱傳出。
忽然間,有些許異樣的動靜傳過來。
那是做了些炊餅送到城南去的佘大媽。
一臉表情滿滿喜色:“遼狗退了!”
簡簡單單四個字,頓時讓聽見的人都歡唿起來。
然而……根本沒高興多久,所有人都聽見了比以往還要響亮的喊殺聲和兵刃撞擊聲。
這些聲響好似一盆冷水當頭澆下,所有人瞬間啞巴了。
而且……這嘶吼聲呐喊聲,還不止從一個方向傳過來!
而是來自東、西、北三個方向……
佘大媽有些訕訕:“我以為城南退兵了,就是都退兵了……”
“你怎知退兵了?你上城牆了?”
“李家二狗在城南守衛,他告訴我的,這還能有假?”
有人忽道:“城南沒遼狗攔路,我們豈不是……可以逃出去了?”
當鮮血未曾當麵時,人們心中可能並不會有多害怕。
見識過真正的殺戮以後,就不一樣了……
當然也有些見識的百姓在這裏大聲嚷嚷:“城門已鎖,吊橋也拉了起來,我們如何出去?莫要給盧大帥添亂,要是遼狗趁機攻南門呢?”
“跟守城的那些人說好,我們離開後,就讓他們把橋再吊起來不就好了?遼狗哪裏會知道我們選擇何時出城?”
“不可,總之不可,這必是遼狗的詭計!”
“五天了,遼狗連外城門都攻不破,他們進不來的,逃什麽?”
“話不能這樣說,萬一呢……”
絮絮叨叨,吵吵鬧鬧,這是尋常百姓的常態。
聶錚就在不遠處,將這些對話清楚明白的聽進耳中,心中頗有幾分如釋重負和歡喜。
因為……如此絕佳時機。
稽仙司,難道還不把許晴鳶帶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