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航海霸業之古帝國的崛起 作者:野生QQ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533年9月10日,有哈布拉德王國及薩伏依、皮埃蒙特、瑞士聯邦、皮亞琴察和帕爾馬、米蘭等諸侯共同商討簽署的《尚貝裏條約》正式出爐了。
反哈同盟的一方遭受重大挫折,薩伏依家族失去了日內瓦,其任命的日內瓦主教被革職驅逐,新教共治會派出瑞士人卡洛斯擔任新主教,並宣布城市自治。
皮埃蒙特從薩伏依家族獨立,但戴烏斯一世卻失去了他的統治基礎,同時還被從公爵的位置上趕走。他的頭銜被哈王授予查理?波旁,埃特弗裏茨則被冊封為其下的阿斯蒂伯爵。
皮埃蒙特公國平原廣闊,糧產豐饒,且是倫巴第首先采用三圃製進行農業生產的地區,他們的灌溉水平領先法、西約100年。這是一處薩伏依公國可稱作命根子的地區,現在卻不得不拱手出讓。
皮埃蒙特軍隊凡不服從新公爵統治的,當然隻有死路一條。都靈人原先還企圖用市議會的命令掩蓋新公爵的政令,但當他們遇到“殘暴”的塞拉弗一世的鐵蹄政策,並且授首無數之後,就突然間乖得像群綿羊一般,顫抖匍匐、不敢動彈。
米蘭同樣成為波旁家族的新領地。
查理在沒有參與訂約的情況下,已經不知不覺當中成為了“米蘭和皮埃蒙特公爵”,這個頭銜的分量比起查理一世頒賜的“米蘭總督”,或者“普羅旺斯公爵”要重無數倍,自然,對於一貫不靠譜的家夥的胡言亂語,大家都不會信以為真。
兩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陛下,都忘記了“金口玉言”、“君無戲言”的道理。
這種水平,也想稱王稱帝,著實令人笑倒大牙!
斯福爾紮家族隻能繼續**了,好在他們還有波蘭可去,那裏除了氣溫冷點以外,口糧還是很有保證的,同時波蘭王後的影響力足可籠罩其父,令一直誌大略疏、野心勃勃的老人家可以安安生生地度過晚年。
在哈軍駐紮日內瓦之後,瑞士裏昂德納斯家族發生政變,老王,也是那位企圖暗殺塞拉弗一世的薩爾騎士的父親,裏維瑞斯?裏昂德納斯侯爵,宣布退位,他的次子約翰登上族長寶座,便立刻派人向哈軍求和。他許諾出讓家族在倫巴第的一些實際控製區,包括提契諾領馬焦雷湖、盧加諾湖及科莫湖等地。
塞拉弗對那一帶的情況非常滿意,不但是打獵、遊覽的好地方,同時還避免了像羅納?奇斯這種人再次利用山區的防禦漏洞,從瑞士境內直插倫巴第,威脅哈軍後勤線的情況發生。
這些山地、湖泊縱橫的所在,塞拉弗不客氣地接收了,當然名義上還屬於米蘭和皮埃蒙特公爵的管轄範圍。
皮亞琴察和帕爾馬公爵的領地也有所擴大,不過法爾內塞家族出於謹慎,拒絕了哈國關於將其領地往北拓展到瑞士伊塞奧湖這樣驚世駭俗的提議,那樣不但會得罪聯邦,更重要的是必須占據部分米蘭公爵的領地克雷莫納,哪怕隻是小小的一塊,他們也不敢輕易染指。
誰不知道查理?波旁與陛下的親密戰友關係?要不然他豈能獨領方麵?
條約中各勢力宣布,將緊密團結在哈國周圍,分片布防、共同約束各自的軍事行動,在哈國需要時,他們將迅速提供武裝力量以供驅使,當然,前者要付出的僅僅是黃澄澄的一般等價物。
《尚貝裏條約》可以說將哈國在倫巴第利益徹底確定下來,同時其隱性內容還擔保了意大利地區此後不再受到法、西勢力的侵擾,這無疑對久曆戰火的意大利人來說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據說簽訂條約後的薩伏依的卡洛三世公爵再也無複當年意氣風發的模樣了,連走路都要靠人攙扶,真不知道他是否也會步戴烏斯一世公爵的後塵,在某處避世的修道院中了此殘生……
條約的某個附款中,赫然有針對薩沃納伯爵的內容,如果這一篇文字得到切實的履行,那麽羅納?奇斯及其軍隊,不但無法從條約簽署國中獲得補給、勞役與武器,更會引發直接的圍剿戰爭!這樣看來,他逃到法蘭西去,真是非常明智的舉措。
十天之後,熱那亞共和國的統治者喬瓦尼?安德烈亞?多裏亞在哈軍重兵圍城,塞拉弗一世、米蘭公爵親臨前線,水陸交通全部中斷的情況下,宣布投降。
隨著共和國旗幟的降下,熱那亞各支軍團在城門處列陣,並被解除武裝。
樂隊奏響《哈布拉德王國國歌》,升諸星十字旗,升特立尼達王室旗及海陸軍軍旗。
查理?德?波旁全副鎧甲,騎乘白色夏爾馬,馬頭上裝飾著一捧長長的紅色鳥尾,極其炫目。
集團軍副總司令巴勃羅則穿著米蘭式全身鎧,騎一匹同樣高大的棗紅馬,跟隨主帥行動。
他們共同陪著乘坐一架輕型雙轅馬車的塞拉弗一世,完成了對儀仗隊的檢閱。哈軍的入城式持續整天,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350門大炮咆哮著,震耳欲聾,雖然是空包彈,但據說距城牆過近或靠在山崖邊的房屋都大受影響,很多地方開裂傾塌。
當然也有許多小朋友因此受到驚嚇,嚎啕大哭。
熱那亞公國也在哈軍軍事典禮完成的當日宣告成立,首任公爵也是在威尼斯領有現役職俸的沙爾勒伯爵。不用說,這是位和哈國簽有秘密協定的家夥。
他吸納了許多熱那亞舊臣,包括很受前執政官信任的帕特裏克將軍,以及在哈國高層中頗有名聲的桑伯特勳爵等,組成中樞。
按照塞拉弗的意思,從前在查理一世時期支持帝國對熱那亞統治的舊貴族勢力,則麵臨新公爵的強力清洗。
在武力震懾下,沒有哪個家族敢不開眼反對沙爾勒的上位,這位閣下原本在共和國就頗有勢力,隻不過因薩沃納伯爵之故被執政官排擠了而已。順便要提一下那位摩納哥親王吉羅拉莫?格裏馬爾迪,在被人曝出他的家族可能與羅納?奇斯的身世有關後,他就由苦無天日的羈押,變成了緊急移送,由哈王在熱那亞監獄中親自對之進行審訊。
最終的結果不是很好,塞拉弗沒有從這位特殊犯人處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失望之餘,陛下命令將之轉押到科西嘉,在那裏至少親王殿下可以享受一點“自由奔跑的樂趣”。
此時,艾美拉宮額外籌措的200萬尼爾特別戰爭經費,首批款項價值93萬的各類金銀貨幣已經順利運抵設在阿雅克修的“中央銀行”歐洲分行地下金庫。
隨之而來的,還有大批糧食、彈藥和新裝備,戰略運輸第18艦隊指揮官亞吉爾拉中將不但為陛下帶來了各種亟須的物資,還帶來了人手,陸軍新編第14軍的2個師共15232人,番號為新469師和新471師,都是純印第安步兵師。
按照統帥部指示,國防部新列陸軍編製共計50萬人,分成60個師。各軍區和地方配屬規劃如下:首都衛戍區,新增10個加強師,番號從新430-439;巴拿馬軍區,新增8個步兵師,番號新440-447;亞馬遜南方軍區,新增12個步騎師,番號新448-459;巴塔哥尼亞軍區,新增6個步騎師,番號新460-465;歐洲戰役集團軍區,新增10個師,番號新46***75;遠東戰役集團軍區暫不增加編製;此外,應墨西哥王國梅加爾魁克的要求,在墨新增8個步兵師,駐紮邊疆尤其是亞特蘭大陸“落基山脈”沿線,番號新47***83;印加王國新增6個山地師,番號第26-第31。
此次增派前往歐洲的陸軍師團皆屬輕型二線師團,而且都進行過比較完整的海陸協同訓練,雖然礙於船運限製人數不多,不過他們都有一定的戰場經驗,屬於隨時都可以更換標準番號的部隊。
像大名鼎鼎的第22師,前身就是“新編第412師”,師長比恰克恰爾。在大軍區製實施後,還曾是“委內瑞拉戰略戰役集群”的成員,這個戰鬥集群由曾經的陸軍第3師、第4師和第22師組成,它還有個很熟悉的稱謂,即“第3集團軍”!
由於感覺到自己的榮譽遭到汙瀆,第3集團軍的兩位印第安指揮,也是深受陛下器重的埃德瓦、圖爾乍特兩位少將在被勒令停職期間自盡身亡,這也是震驚朝野的一樁軍界大案。事後,塞拉弗一世親自為兩位恢複了清白名譽的將軍舉行了國葬。
如今,經費湊手,更兼兵強馬壯,塞拉弗?朱?特立尼達的戰略目標就更加清晰了,那就是趁此機會徹底擊敗法蘭西、西班牙兩國,建立起以諸多哈國代理人政權為主體的歐洲一體化集團,使王國在歐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他在熱那亞僅僅呆了一天一夜,會見了包括杜亞脫?巴爾波查在內的地中海艦隊高層,便即告別了查理?波旁、沙爾勒公爵、桑伯特勳爵等,帶新編組的軍團返迴倫巴第了。
此時在阿斯蒂,已經有一大幫使者在焦急地等待中了。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人心懷鬼胎。
西班牙政府派來的使者,一位是帝國上層知名的政治家和戰略專家岡薩勞?科麥斯伯爵,另一位是哈國政府的老熟人,專業外交官哈恩伯爵伯利茲。
法蘭西派來的使者,則體現了弗朗索瓦一世的態度梅裏卡伯爵奧利爾?德?阿爾薩斯,此人曾經在帕維亞之前和特立尼達家族談妥過共同對付西班牙人的協議,事過境遷,現在又需要他出來做事了。而被弗朗索瓦一世寄予厚望的姐姐瑪格麗特,則拒絕出使哈國,她聲稱自己需要撫養年幼的女兒,還要照顧丈夫,根本沒時間去國外考察!
說到底,她是被自家弟弟的一係列做法氣壞了。當安茹公爵夫人(路易絲)死後,弗朗索瓦一世很明顯地犯了許多政治路線上的錯誤,他開始輕敵、放縱,同時驕傲自大。也許查理一世才能讓他提起挑戰的欲望,但後者不幸陷入尼德蘭革命的沼澤,這令法王大喜之下,錯誤地判斷了形勢,反而把握了一次非常糟糕的時機!
瑪格麗特沒少勸說過自己的弟弟,讓他不要輕易去挑釁哈國,塞拉弗一世的可怕之處,別人不知道,難道她還不知道嗎?瑪格麗特會以自己的人格保證,那位君主是自她有生以來打過交道的最洞察人心的談判對手,沒有之一!他的政治功底之深,旁人根本無從探究;他的博學多識,他的文采風度,都會令人生出黯然神傷的感覺異性尚有如此感受,況乎同性?
因此,法蘭西宮廷中最有權力的女人,從很早就意識到弗朗索瓦一世但若挑釁,必將遭到慘痛的迴擊。但是她渾沒料到,這種迴擊會來得如此猛烈,如此辛辣!
法蘭西宮廷原先對於再次“進入”意大利持有相當曖昧的態度,國王不置可否,整日打獵泡妞,日子過得不知多麽愜意。
吉斯家族進攻加來失敗,這並沒有引起國王的關注,在他心裏,大陸就應該是法蘭西的領土,絲毫沒有給予外人的可能性。雖然一時失誤,並不代表著今後會一直丟失這片領地。
等到尼德蘭戰爭開始,弗朗索瓦一世又赫然驚覺,自己仿佛可以趁機真正掌握意大利了!那不勒斯已然臣服,那麽羅馬呢,佛羅倫薩呢,米蘭呢?
吉斯和羅納?奇斯有什麽秘密交易,這早就不是法王會去關心的東西了,他現在需要攫取富庶的倫巴第,再趁勢拿下整個意大利……世界清淨了,再也沒有誰敢在他耳邊聒噪了,無論是該死的美第奇教皇,或是以羅馬皇帝自居的查理一世,他們必須,且必然要拜伏在他的禦座之下!
可是他忘記了一點,國家之事非私務可比,無論巨細,都要充分做好預案的。如果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樣順利怎麽辦?或者其中有突然的變故又該如何處理呢?
在這大半年中,若說這位陛下焦頭爛額,似乎已不足形容!
首先是那不勒斯,起初形勢一片大好,蒙莫朗西公爵在對帝國的戰鬥中頻頻告捷,甚至用“驅逐了黑森泥腿子”之類的解氣字眼,國內也大唱讚歌,稱頌太平,弗朗索瓦一世被高高戴起了明君的帽子。
可轉眼間,法屬那不勒斯王國被顛覆了!王室總管、朗克道克省總督昂?德?蒙莫朗西公爵被俘了!遠征軍全軍覆沒了!
蒙莫朗西公爵剛剛上了一篇密奏,要討伐王室叛臣查理?德?波旁,筆墨未幹,自己卻身陷對方的囹圄之中,真是可悲可歎!
聽說正是那位準備從海路前往北歐的塞拉弗一世,居然令人始料未及地殺了個迴馬槍,而法蘭西王國最大的叛逆頭子,蒙莫朗西公爵聲稱要討伐的對象查理?德?波旁也從旁搖旗呐喊……
接下來的風雲變幻,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了。波旁逆臣率領大軍勢如破竹般攻進了熱那亞,其後一支偏師竟然還打下了土倫!而大陸北邊一直以來仇深似海的英格蘭人也動了,他們以芭芭拉女公爵為首,糾集了一支強大艦隊,帶著刀利矛尖的精銳士兵,殺到了加來,並趁著法軍北上救援的機會,以艦隊偷襲的方式逆塞納河而上,攻下了王國北部重鎮魯昂!
一時間,南北東三線告急。不要看意大利戰爭曠日持久、死傷無數且耗資不菲,國庫都空了,但查理一世的人馬畢竟未曾打到過法蘭西本土上來啊?現在的局麵,雖然還不像百年戰爭最危急的時刻巴黎和大部分國土淪喪但也到了該敲響警鍾的時候了!
尤其是哈軍的規模、戰力,都遠遠不是當初英王愛德華三世指揮克雷西戰役時的軍隊可比。
首先英軍的人數不多,其次他們是由大貴族率領的有軍餉的家臣隊伍,以及同樣領取薪餉的自由農民所組成,這跟哈國陸軍編組方式完全兩樣,後者完全是在執行義務兵製度!
弗朗索瓦一世在這種時候,方才如夢初醒,他一麵下旨申斥旺多姆-波旁、吉斯兩位公爵的“私自行動”,一麵密令他們緊急迴援;隨即他才召集重臣連日開會,終於撈到了最後一根稻草,即法哈兩國的聯姻!
他當即派出諸次出使有功的梅裏卡伯爵,若不是姐姐不願意去麵對那個新大陸雄獅,他應當讓瑪格麗特去好好誘惑那家夥的。當年,路易十二不是也讓自己年輕的妻子寫了封情意綿綿的信給蘇格蘭王的嗎?關鍵時候,女人都要派上用場的,她們都是用來出賣的!不管是妻子,還是姐姐!
且不說阿斯蒂迎來龐大“使者群體”的事情,在法蘭西北部的魯昂,那位最新的統治者,年輕漂亮的卡蜜拉公主正身著盛裝,從魯昂城堡門前的紅毯上走過,道路兩側,俱是“熱烈歡迎”的百姓。
卡蜜拉傲然地抬著頭,根本無懼人群中可能的刺客,她的身邊隻有一位幹瘦駝背的老者隨侍,兩隻迷惘無神的眼睛,微微眯虛著,看上去像沒睡醒一樣。
為了這次入城儀式,軍隊排練了好久。
無數披甲執銳的戰士,無不銀光閃閃,係著傳統的紅色天鵝絨披風,極為瀟灑,他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像一具具鋼鐵傀儡,盡顯哈軍的霸氣。
魯昂城的碼頭已經全部戒嚴,人們可以看到有幾艘身姿雄偉的巨艦,停泊在大河中間。影響這些船隻通行的所有橋梁都被拆除了,魯昂人要過河,則必須擺渡。
諾曼底司法總督,可能是當地職務最高的官員;他代表法王在諾曼底地區行使職權,現在卻是跪伏在地,乖乖地交上了城門鑰匙。想當年,狄安娜的丈夫路易?布雷澤,就是這家夥的前任,於此處稱王稱霸慣了,隨後便在帕維亞戰役之中突然銷聲匿跡當然因為這場有點莫名其妙的官司,塞拉弗甚至還狠狠抽了公主殿下一記鞭子……
胡思亂想的卡蜜拉稍稍一顫,步子也不禁遲滯起來,那位老隨侍卻敏銳地感覺到異狀,伸手一托,笑道:“主子,注意腳下。”
卡蜜拉輕輕頷首,吸了口氣,重新驕傲地走起來,她都沒有讓跪倒的貴族們站起來的意思,徑自從他們身邊走過,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人群忽然鴉雀無聲。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卡蜜拉的身上,她開始緩緩從內城陡峭的階梯走上了衛牆,來到麵對寬敞道路的城門之上。她從哨壘的陰影中出來,站到了亮處,兩手張開,俯視人群。
“我,特立尼達王室的公主,安大略、芭芭拉、赫布裏底和德斯蒙德的女公爵,代表吾王塞拉弗一世陛下,向各位致意!”
她輕盈地施了一禮,隨即再度正色,大聲道:“現在我統治著這裏。當然不管我說什麽,可能都有些人會嘲笑我文過飾非。他們認為我永遠是侵略者,而他們才永遠是正義的一方,這很可笑,是的,很可笑!我剛剛走過來,就聽見有人在罵我,說我是英格蘭人的女兒!別以為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意思。百年戰爭時此地為英王所得,有多少貴族光頭跣足跪倒在愛德華三世的膝下!但是你們想過沒有,英格蘭仍然是法蘭西人的一員,就憑這裏,這片諾曼公國的領土,在這裏出現過一位偉大的公爵,同時也是英格蘭王國的國王,威廉!英格蘭人的兒子或女兒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你們並不知道為什麽會如此,為什麽非要在同族間進行肮髒血腥的戰爭!你們的那位滑稽可笑的國王,不去忙著追逐女人的裙子,卻來趁著我國傾力進行尼德蘭戰爭的時機,襲擊我們的後方!這是盟友的行為嗎?虧得我們出錢出人,幫你們打仗,甚至幫你們那位該死的君主贖身,最終又讓我們得到了什麽?沒有,任何一點報酬都沒有!我現在帶著士兵,帶著武器,帶著侵略者的身份,站在這座城市上,我要大聲地問你們,法蘭西人,你們到底要不要還債?”
卡蜜拉說完話,便故意地打了個哈欠,索然無味地離開了。
別說她這一走,城牆下的眼珠子那是掉了一地啊!還債?這分明是國王的積欠啊,跟老百姓有一個銅子的關係嗎?
好在當日公告中,卡蜜拉公主隻宣布要在占領區內征收貴族稅,將按照貴族位秩、領地、人口、富庶程度來區別征收,隻要交了稅,就可以享有原先的一切待遇,同時可以得到哈國提供的低價食品、優質糧種及出口貿易份額。當然,逾期不交的也有相應待遇,即“抄家滅族”。
卡蜜拉此次到魯昂,就是想要留下自己印跡的!她在尼德蘭戰場,因為無所作為被父親免職,結果屈居人下,隻擔任後勤總補給官和戰場聯絡官這種可有可無的職務,差點令她汗顏無地。好在還有人比她更慘,那就是曾經軍中公議可晉元帥之位的希達?維坎那,這位將軍在戰後便欲辭職,卡蜜拉連忙勸阻、吸納了此人。
包括原先佛羅倫薩“鋼鐵衛隊”首任指揮,現在**軍團的第105師長官普裏莫少將等人,也跟隨著老長官希達離開了尼德蘭,離開了莉拉司令的直接指揮序列。當然,以上也不無卡蜜拉利用公主殿下的身份威壓、協調的結果。
打贏了尼德蘭戰爭的莉拉自然也不會跟前者做這等無謂的意氣之爭,而她在戰時刻意嘲諷挖苦希達將軍,也有不得不為之的道理,此時當然不願意再度擴大兩人之間既有的矛盾了!於是便大度地放他們離開,反倒體現了歐戰軍區司令的廣闊*懷。
莉拉為卡蜜拉公主舉行了一場歡送儀式,順便跟希達等將領們善意地溝通了一番。殿下表麵上笑眯眯的,實際已憋屈得不行,她甚至感到歡送儀式也是那個撒克遜女人特意弄出來嘲弄她的東西,整場劇幕的焦點毫無疑問是贏得輝煌勝利的司令,而不是她這個醜角般的後勤部長。
不能不說,女人的小心眼都是天生的。
帶著一股火氣來到法蘭西的卡蜜拉殿下,當然會使無數無辜的諾曼底人遭殃。
她先是派出重裝軍團,從加來往南緩緩攻堅,以吸引法軍的增援。隨後,她派出快速艦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弗朗西斯科普裏斯即塞納河入海口的北岸重鎮,這座始建於1517年,名稱來自弗朗索瓦一世的城市便毫無意外地陷落了!
2艘重型**艦及10多條其他戰艦參加的圍攻,很快就將整條法軍塞納河防線打得支離破碎,幾乎所有的橋梁、水閘關卡和索鏈浮漂都被摧毀,哈軍還首次大規模征發了當地勞役,炸礁排險、疏浚河道,根本就不顧夏季漲水的不利情況,這更加體現了哈國公主的決心。
從弗朗西斯科普裏斯至翁弗勒爾、哈弗勒爾等港口城市,再到逆流經過的所有戰略要點,卡蜜拉都命令首先用大炮“發出聲響”!因此在炮擊魯昂之前,所有諾曼底人都知道了這位女大公的心狠手辣,甚至攻擊尚未開始,就有人私自翻下城牆,揮著白**向哈軍部隊投降。
卡蜜拉對此次進軍計劃催促甚急,這也造成北線軍團傷亡2000餘人;混編艦隊擱淺戰艦2艘,人員盡數戰死的諸多不必要的損失。
但另一方麵,北方軍團於攻拔魯昂前後,就消滅了法軍1.35萬人,這種淩厲兇猛的戰果讓敵人震怖的同時,也造成法蘭西北方大部分地區的防守空虛。卡蜜拉在入城式上敢於發表如此囂張的演講,也正因於此,應當說,她在城頭上跺一跺腳,連巴黎都要震三震!
循著昔日英格蘭國王入侵法蘭西的道路,卡蜜拉占據了魯昂,卻並未立即開始南下攻略。相反,她與北海艦隊、第5艦隊達成協議,先派出大量船隻運輸各種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皆從馬恩島儲備中心調出,沿塞納河沿線開築數個綜合補給點,全部有高牆和炮壘的保護。
這副架勢一看就是要應付長期作戰的,當然收到相關情報的法蘭西宮廷卻是一片失色。哈國人似乎在用奧斯曼軍隊的老辦法,沿河建壘、步步為營、層層推進,對於國力不足、資金匱乏、兵力見肘的法蘭西王國來說,不啻於最艱難的考驗。
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公開露麵並發表了演講,稱“國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他號召貴族、市民們都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拱衛首都、抵禦敵人的侵略,再伺機收複河山。
不消說,他的麵子還是能鎮得住場子的,別看這位國王貪花好色、風流成性、政治軍事等方麵素質平平,但偏偏法蘭西貴族們就吃他這一套!他四處借款申貸弄出來的許多文藝複興式偉大建築,購買的大量藝術品以及豢養的許多藝術家,都在無形中使之聲望大噪。對這位國王,法蘭西人民是沒有多少好感的,但總的來說,他不會比幾代先王的名頭更小。
這一次,他終於籌集到了4萬大軍,由色當領主、布永公爵、法蘭西元帥羅伯特?德?拉馬克率領,同時組織了超過10萬的仆從、民兵隊伍,其中有大量壯丁,包括許多破產失業人員以及地痞、流氓、惡霸、土匪,陣容空前強大。總之,他將能抽調出來的迎戰力量全部擺開到位,準備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
反哈同盟的一方遭受重大挫折,薩伏依家族失去了日內瓦,其任命的日內瓦主教被革職驅逐,新教共治會派出瑞士人卡洛斯擔任新主教,並宣布城市自治。
皮埃蒙特從薩伏依家族獨立,但戴烏斯一世卻失去了他的統治基礎,同時還被從公爵的位置上趕走。他的頭銜被哈王授予查理?波旁,埃特弗裏茨則被冊封為其下的阿斯蒂伯爵。
皮埃蒙特公國平原廣闊,糧產豐饒,且是倫巴第首先采用三圃製進行農業生產的地區,他們的灌溉水平領先法、西約100年。這是一處薩伏依公國可稱作命根子的地區,現在卻不得不拱手出讓。
皮埃蒙特軍隊凡不服從新公爵統治的,當然隻有死路一條。都靈人原先還企圖用市議會的命令掩蓋新公爵的政令,但當他們遇到“殘暴”的塞拉弗一世的鐵蹄政策,並且授首無數之後,就突然間乖得像群綿羊一般,顫抖匍匐、不敢動彈。
米蘭同樣成為波旁家族的新領地。
查理在沒有參與訂約的情況下,已經不知不覺當中成為了“米蘭和皮埃蒙特公爵”,這個頭銜的分量比起查理一世頒賜的“米蘭總督”,或者“普羅旺斯公爵”要重無數倍,自然,對於一貫不靠譜的家夥的胡言亂語,大家都不會信以為真。
兩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陛下,都忘記了“金口玉言”、“君無戲言”的道理。
這種水平,也想稱王稱帝,著實令人笑倒大牙!
斯福爾紮家族隻能繼續**了,好在他們還有波蘭可去,那裏除了氣溫冷點以外,口糧還是很有保證的,同時波蘭王後的影響力足可籠罩其父,令一直誌大略疏、野心勃勃的老人家可以安安生生地度過晚年。
在哈軍駐紮日內瓦之後,瑞士裏昂德納斯家族發生政變,老王,也是那位企圖暗殺塞拉弗一世的薩爾騎士的父親,裏維瑞斯?裏昂德納斯侯爵,宣布退位,他的次子約翰登上族長寶座,便立刻派人向哈軍求和。他許諾出讓家族在倫巴第的一些實際控製區,包括提契諾領馬焦雷湖、盧加諾湖及科莫湖等地。
塞拉弗對那一帶的情況非常滿意,不但是打獵、遊覽的好地方,同時還避免了像羅納?奇斯這種人再次利用山區的防禦漏洞,從瑞士境內直插倫巴第,威脅哈軍後勤線的情況發生。
這些山地、湖泊縱橫的所在,塞拉弗不客氣地接收了,當然名義上還屬於米蘭和皮埃蒙特公爵的管轄範圍。
皮亞琴察和帕爾馬公爵的領地也有所擴大,不過法爾內塞家族出於謹慎,拒絕了哈國關於將其領地往北拓展到瑞士伊塞奧湖這樣驚世駭俗的提議,那樣不但會得罪聯邦,更重要的是必須占據部分米蘭公爵的領地克雷莫納,哪怕隻是小小的一塊,他們也不敢輕易染指。
誰不知道查理?波旁與陛下的親密戰友關係?要不然他豈能獨領方麵?
條約中各勢力宣布,將緊密團結在哈國周圍,分片布防、共同約束各自的軍事行動,在哈國需要時,他們將迅速提供武裝力量以供驅使,當然,前者要付出的僅僅是黃澄澄的一般等價物。
《尚貝裏條約》可以說將哈國在倫巴第利益徹底確定下來,同時其隱性內容還擔保了意大利地區此後不再受到法、西勢力的侵擾,這無疑對久曆戰火的意大利人來說是個再好不過的消息。
據說簽訂條約後的薩伏依的卡洛三世公爵再也無複當年意氣風發的模樣了,連走路都要靠人攙扶,真不知道他是否也會步戴烏斯一世公爵的後塵,在某處避世的修道院中了此殘生……
條約的某個附款中,赫然有針對薩沃納伯爵的內容,如果這一篇文字得到切實的履行,那麽羅納?奇斯及其軍隊,不但無法從條約簽署國中獲得補給、勞役與武器,更會引發直接的圍剿戰爭!這樣看來,他逃到法蘭西去,真是非常明智的舉措。
十天之後,熱那亞共和國的統治者喬瓦尼?安德烈亞?多裏亞在哈軍重兵圍城,塞拉弗一世、米蘭公爵親臨前線,水陸交通全部中斷的情況下,宣布投降。
隨著共和國旗幟的降下,熱那亞各支軍團在城門處列陣,並被解除武裝。
樂隊奏響《哈布拉德王國國歌》,升諸星十字旗,升特立尼達王室旗及海陸軍軍旗。
查理?德?波旁全副鎧甲,騎乘白色夏爾馬,馬頭上裝飾著一捧長長的紅色鳥尾,極其炫目。
集團軍副總司令巴勃羅則穿著米蘭式全身鎧,騎一匹同樣高大的棗紅馬,跟隨主帥行動。
他們共同陪著乘坐一架輕型雙轅馬車的塞拉弗一世,完成了對儀仗隊的檢閱。哈軍的入城式持續整天,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
350門大炮咆哮著,震耳欲聾,雖然是空包彈,但據說距城牆過近或靠在山崖邊的房屋都大受影響,很多地方開裂傾塌。
當然也有許多小朋友因此受到驚嚇,嚎啕大哭。
熱那亞公國也在哈軍軍事典禮完成的當日宣告成立,首任公爵也是在威尼斯領有現役職俸的沙爾勒伯爵。不用說,這是位和哈國簽有秘密協定的家夥。
他吸納了許多熱那亞舊臣,包括很受前執政官信任的帕特裏克將軍,以及在哈國高層中頗有名聲的桑伯特勳爵等,組成中樞。
按照塞拉弗的意思,從前在查理一世時期支持帝國對熱那亞統治的舊貴族勢力,則麵臨新公爵的強力清洗。
在武力震懾下,沒有哪個家族敢不開眼反對沙爾勒的上位,這位閣下原本在共和國就頗有勢力,隻不過因薩沃納伯爵之故被執政官排擠了而已。順便要提一下那位摩納哥親王吉羅拉莫?格裏馬爾迪,在被人曝出他的家族可能與羅納?奇斯的身世有關後,他就由苦無天日的羈押,變成了緊急移送,由哈王在熱那亞監獄中親自對之進行審訊。
最終的結果不是很好,塞拉弗沒有從這位特殊犯人處得到多少有用的消息,失望之餘,陛下命令將之轉押到科西嘉,在那裏至少親王殿下可以享受一點“自由奔跑的樂趣”。
此時,艾美拉宮額外籌措的200萬尼爾特別戰爭經費,首批款項價值93萬的各類金銀貨幣已經順利運抵設在阿雅克修的“中央銀行”歐洲分行地下金庫。
隨之而來的,還有大批糧食、彈藥和新裝備,戰略運輸第18艦隊指揮官亞吉爾拉中將不但為陛下帶來了各種亟須的物資,還帶來了人手,陸軍新編第14軍的2個師共15232人,番號為新469師和新471師,都是純印第安步兵師。
按照統帥部指示,國防部新列陸軍編製共計50萬人,分成60個師。各軍區和地方配屬規劃如下:首都衛戍區,新增10個加強師,番號從新430-439;巴拿馬軍區,新增8個步兵師,番號新440-447;亞馬遜南方軍區,新增12個步騎師,番號新448-459;巴塔哥尼亞軍區,新增6個步騎師,番號新460-465;歐洲戰役集團軍區,新增10個師,番號新46***75;遠東戰役集團軍區暫不增加編製;此外,應墨西哥王國梅加爾魁克的要求,在墨新增8個步兵師,駐紮邊疆尤其是亞特蘭大陸“落基山脈”沿線,番號新47***83;印加王國新增6個山地師,番號第26-第31。
此次增派前往歐洲的陸軍師團皆屬輕型二線師團,而且都進行過比較完整的海陸協同訓練,雖然礙於船運限製人數不多,不過他們都有一定的戰場經驗,屬於隨時都可以更換標準番號的部隊。
像大名鼎鼎的第22師,前身就是“新編第412師”,師長比恰克恰爾。在大軍區製實施後,還曾是“委內瑞拉戰略戰役集群”的成員,這個戰鬥集群由曾經的陸軍第3師、第4師和第22師組成,它還有個很熟悉的稱謂,即“第3集團軍”!
由於感覺到自己的榮譽遭到汙瀆,第3集團軍的兩位印第安指揮,也是深受陛下器重的埃德瓦、圖爾乍特兩位少將在被勒令停職期間自盡身亡,這也是震驚朝野的一樁軍界大案。事後,塞拉弗一世親自為兩位恢複了清白名譽的將軍舉行了國葬。
如今,經費湊手,更兼兵強馬壯,塞拉弗?朱?特立尼達的戰略目標就更加清晰了,那就是趁此機會徹底擊敗法蘭西、西班牙兩國,建立起以諸多哈國代理人政權為主體的歐洲一體化集團,使王國在歐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
他在熱那亞僅僅呆了一天一夜,會見了包括杜亞脫?巴爾波查在內的地中海艦隊高層,便即告別了查理?波旁、沙爾勒公爵、桑伯特勳爵等,帶新編組的軍團返迴倫巴第了。
此時在阿斯蒂,已經有一大幫使者在焦急地等待中了。當然,其中也有不少人心懷鬼胎。
西班牙政府派來的使者,一位是帝國上層知名的政治家和戰略專家岡薩勞?科麥斯伯爵,另一位是哈國政府的老熟人,專業外交官哈恩伯爵伯利茲。
法蘭西派來的使者,則體現了弗朗索瓦一世的態度梅裏卡伯爵奧利爾?德?阿爾薩斯,此人曾經在帕維亞之前和特立尼達家族談妥過共同對付西班牙人的協議,事過境遷,現在又需要他出來做事了。而被弗朗索瓦一世寄予厚望的姐姐瑪格麗特,則拒絕出使哈國,她聲稱自己需要撫養年幼的女兒,還要照顧丈夫,根本沒時間去國外考察!
說到底,她是被自家弟弟的一係列做法氣壞了。當安茹公爵夫人(路易絲)死後,弗朗索瓦一世很明顯地犯了許多政治路線上的錯誤,他開始輕敵、放縱,同時驕傲自大。也許查理一世才能讓他提起挑戰的欲望,但後者不幸陷入尼德蘭革命的沼澤,這令法王大喜之下,錯誤地判斷了形勢,反而把握了一次非常糟糕的時機!
瑪格麗特沒少勸說過自己的弟弟,讓他不要輕易去挑釁哈國,塞拉弗一世的可怕之處,別人不知道,難道她還不知道嗎?瑪格麗特會以自己的人格保證,那位君主是自她有生以來打過交道的最洞察人心的談判對手,沒有之一!他的政治功底之深,旁人根本無從探究;他的博學多識,他的文采風度,都會令人生出黯然神傷的感覺異性尚有如此感受,況乎同性?
因此,法蘭西宮廷中最有權力的女人,從很早就意識到弗朗索瓦一世但若挑釁,必將遭到慘痛的迴擊。但是她渾沒料到,這種迴擊會來得如此猛烈,如此辛辣!
法蘭西宮廷原先對於再次“進入”意大利持有相當曖昧的態度,國王不置可否,整日打獵泡妞,日子過得不知多麽愜意。
吉斯家族進攻加來失敗,這並沒有引起國王的關注,在他心裏,大陸就應該是法蘭西的領土,絲毫沒有給予外人的可能性。雖然一時失誤,並不代表著今後會一直丟失這片領地。
等到尼德蘭戰爭開始,弗朗索瓦一世又赫然驚覺,自己仿佛可以趁機真正掌握意大利了!那不勒斯已然臣服,那麽羅馬呢,佛羅倫薩呢,米蘭呢?
吉斯和羅納?奇斯有什麽秘密交易,這早就不是法王會去關心的東西了,他現在需要攫取富庶的倫巴第,再趁勢拿下整個意大利……世界清淨了,再也沒有誰敢在他耳邊聒噪了,無論是該死的美第奇教皇,或是以羅馬皇帝自居的查理一世,他們必須,且必然要拜伏在他的禦座之下!
可是他忘記了一點,國家之事非私務可比,無論巨細,都要充分做好預案的。如果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樣順利怎麽辦?或者其中有突然的變故又該如何處理呢?
在這大半年中,若說這位陛下焦頭爛額,似乎已不足形容!
首先是那不勒斯,起初形勢一片大好,蒙莫朗西公爵在對帝國的戰鬥中頻頻告捷,甚至用“驅逐了黑森泥腿子”之類的解氣字眼,國內也大唱讚歌,稱頌太平,弗朗索瓦一世被高高戴起了明君的帽子。
可轉眼間,法屬那不勒斯王國被顛覆了!王室總管、朗克道克省總督昂?德?蒙莫朗西公爵被俘了!遠征軍全軍覆沒了!
蒙莫朗西公爵剛剛上了一篇密奏,要討伐王室叛臣查理?德?波旁,筆墨未幹,自己卻身陷對方的囹圄之中,真是可悲可歎!
聽說正是那位準備從海路前往北歐的塞拉弗一世,居然令人始料未及地殺了個迴馬槍,而法蘭西王國最大的叛逆頭子,蒙莫朗西公爵聲稱要討伐的對象查理?德?波旁也從旁搖旗呐喊……
接下來的風雲變幻,更是令人瞠目結舌了。波旁逆臣率領大軍勢如破竹般攻進了熱那亞,其後一支偏師竟然還打下了土倫!而大陸北邊一直以來仇深似海的英格蘭人也動了,他們以芭芭拉女公爵為首,糾集了一支強大艦隊,帶著刀利矛尖的精銳士兵,殺到了加來,並趁著法軍北上救援的機會,以艦隊偷襲的方式逆塞納河而上,攻下了王國北部重鎮魯昂!
一時間,南北東三線告急。不要看意大利戰爭曠日持久、死傷無數且耗資不菲,國庫都空了,但查理一世的人馬畢竟未曾打到過法蘭西本土上來啊?現在的局麵,雖然還不像百年戰爭最危急的時刻巴黎和大部分國土淪喪但也到了該敲響警鍾的時候了!
尤其是哈軍的規模、戰力,都遠遠不是當初英王愛德華三世指揮克雷西戰役時的軍隊可比。
首先英軍的人數不多,其次他們是由大貴族率領的有軍餉的家臣隊伍,以及同樣領取薪餉的自由農民所組成,這跟哈國陸軍編組方式完全兩樣,後者完全是在執行義務兵製度!
弗朗索瓦一世在這種時候,方才如夢初醒,他一麵下旨申斥旺多姆-波旁、吉斯兩位公爵的“私自行動”,一麵密令他們緊急迴援;隨即他才召集重臣連日開會,終於撈到了最後一根稻草,即法哈兩國的聯姻!
他當即派出諸次出使有功的梅裏卡伯爵,若不是姐姐不願意去麵對那個新大陸雄獅,他應當讓瑪格麗特去好好誘惑那家夥的。當年,路易十二不是也讓自己年輕的妻子寫了封情意綿綿的信給蘇格蘭王的嗎?關鍵時候,女人都要派上用場的,她們都是用來出賣的!不管是妻子,還是姐姐!
且不說阿斯蒂迎來龐大“使者群體”的事情,在法蘭西北部的魯昂,那位最新的統治者,年輕漂亮的卡蜜拉公主正身著盛裝,從魯昂城堡門前的紅毯上走過,道路兩側,俱是“熱烈歡迎”的百姓。
卡蜜拉傲然地抬著頭,根本無懼人群中可能的刺客,她的身邊隻有一位幹瘦駝背的老者隨侍,兩隻迷惘無神的眼睛,微微眯虛著,看上去像沒睡醒一樣。
為了這次入城儀式,軍隊排練了好久。
無數披甲執銳的戰士,無不銀光閃閃,係著傳統的紅色天鵝絨披風,極為瀟灑,他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像一具具鋼鐵傀儡,盡顯哈軍的霸氣。
魯昂城的碼頭已經全部戒嚴,人們可以看到有幾艘身姿雄偉的巨艦,停泊在大河中間。影響這些船隻通行的所有橋梁都被拆除了,魯昂人要過河,則必須擺渡。
諾曼底司法總督,可能是當地職務最高的官員;他代表法王在諾曼底地區行使職權,現在卻是跪伏在地,乖乖地交上了城門鑰匙。想當年,狄安娜的丈夫路易?布雷澤,就是這家夥的前任,於此處稱王稱霸慣了,隨後便在帕維亞戰役之中突然銷聲匿跡當然因為這場有點莫名其妙的官司,塞拉弗甚至還狠狠抽了公主殿下一記鞭子……
胡思亂想的卡蜜拉稍稍一顫,步子也不禁遲滯起來,那位老隨侍卻敏銳地感覺到異狀,伸手一托,笑道:“主子,注意腳下。”
卡蜜拉輕輕頷首,吸了口氣,重新驕傲地走起來,她都沒有讓跪倒的貴族們站起來的意思,徑自從他們身邊走過,連眼皮都不抬一下。
人群忽然鴉雀無聲。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卡蜜拉的身上,她開始緩緩從內城陡峭的階梯走上了衛牆,來到麵對寬敞道路的城門之上。她從哨壘的陰影中出來,站到了亮處,兩手張開,俯視人群。
“我,特立尼達王室的公主,安大略、芭芭拉、赫布裏底和德斯蒙德的女公爵,代表吾王塞拉弗一世陛下,向各位致意!”
她輕盈地施了一禮,隨即再度正色,大聲道:“現在我統治著這裏。當然不管我說什麽,可能都有些人會嘲笑我文過飾非。他們認為我永遠是侵略者,而他們才永遠是正義的一方,這很可笑,是的,很可笑!我剛剛走過來,就聽見有人在罵我,說我是英格蘭人的女兒!別以為我不知道那是什麽意思。百年戰爭時此地為英王所得,有多少貴族光頭跣足跪倒在愛德華三世的膝下!但是你們想過沒有,英格蘭仍然是法蘭西人的一員,就憑這裏,這片諾曼公國的領土,在這裏出現過一位偉大的公爵,同時也是英格蘭王國的國王,威廉!英格蘭人的兒子或女兒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你們並不知道為什麽會如此,為什麽非要在同族間進行肮髒血腥的戰爭!你們的那位滑稽可笑的國王,不去忙著追逐女人的裙子,卻來趁著我國傾力進行尼德蘭戰爭的時機,襲擊我們的後方!這是盟友的行為嗎?虧得我們出錢出人,幫你們打仗,甚至幫你們那位該死的君主贖身,最終又讓我們得到了什麽?沒有,任何一點報酬都沒有!我現在帶著士兵,帶著武器,帶著侵略者的身份,站在這座城市上,我要大聲地問你們,法蘭西人,你們到底要不要還債?”
卡蜜拉說完話,便故意地打了個哈欠,索然無味地離開了。
別說她這一走,城牆下的眼珠子那是掉了一地啊!還債?這分明是國王的積欠啊,跟老百姓有一個銅子的關係嗎?
好在當日公告中,卡蜜拉公主隻宣布要在占領區內征收貴族稅,將按照貴族位秩、領地、人口、富庶程度來區別征收,隻要交了稅,就可以享有原先的一切待遇,同時可以得到哈國提供的低價食品、優質糧種及出口貿易份額。當然,逾期不交的也有相應待遇,即“抄家滅族”。
卡蜜拉此次到魯昂,就是想要留下自己印跡的!她在尼德蘭戰場,因為無所作為被父親免職,結果屈居人下,隻擔任後勤總補給官和戰場聯絡官這種可有可無的職務,差點令她汗顏無地。好在還有人比她更慘,那就是曾經軍中公議可晉元帥之位的希達?維坎那,這位將軍在戰後便欲辭職,卡蜜拉連忙勸阻、吸納了此人。
包括原先佛羅倫薩“鋼鐵衛隊”首任指揮,現在**軍團的第105師長官普裏莫少將等人,也跟隨著老長官希達離開了尼德蘭,離開了莉拉司令的直接指揮序列。當然,以上也不無卡蜜拉利用公主殿下的身份威壓、協調的結果。
打贏了尼德蘭戰爭的莉拉自然也不會跟前者做這等無謂的意氣之爭,而她在戰時刻意嘲諷挖苦希達將軍,也有不得不為之的道理,此時當然不願意再度擴大兩人之間既有的矛盾了!於是便大度地放他們離開,反倒體現了歐戰軍區司令的廣闊*懷。
莉拉為卡蜜拉公主舉行了一場歡送儀式,順便跟希達等將領們善意地溝通了一番。殿下表麵上笑眯眯的,實際已憋屈得不行,她甚至感到歡送儀式也是那個撒克遜女人特意弄出來嘲弄她的東西,整場劇幕的焦點毫無疑問是贏得輝煌勝利的司令,而不是她這個醜角般的後勤部長。
不能不說,女人的小心眼都是天生的。
帶著一股火氣來到法蘭西的卡蜜拉殿下,當然會使無數無辜的諾曼底人遭殃。
她先是派出重裝軍團,從加來往南緩緩攻堅,以吸引法軍的增援。隨後,她派出快速艦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弗朗西斯科普裏斯即塞納河入海口的北岸重鎮,這座始建於1517年,名稱來自弗朗索瓦一世的城市便毫無意外地陷落了!
2艘重型**艦及10多條其他戰艦參加的圍攻,很快就將整條法軍塞納河防線打得支離破碎,幾乎所有的橋梁、水閘關卡和索鏈浮漂都被摧毀,哈軍還首次大規模征發了當地勞役,炸礁排險、疏浚河道,根本就不顧夏季漲水的不利情況,這更加體現了哈國公主的決心。
從弗朗西斯科普裏斯至翁弗勒爾、哈弗勒爾等港口城市,再到逆流經過的所有戰略要點,卡蜜拉都命令首先用大炮“發出聲響”!因此在炮擊魯昂之前,所有諾曼底人都知道了這位女大公的心狠手辣,甚至攻擊尚未開始,就有人私自翻下城牆,揮著白**向哈軍部隊投降。
卡蜜拉對此次進軍計劃催促甚急,這也造成北線軍團傷亡2000餘人;混編艦隊擱淺戰艦2艘,人員盡數戰死的諸多不必要的損失。
但另一方麵,北方軍團於攻拔魯昂前後,就消滅了法軍1.35萬人,這種淩厲兇猛的戰果讓敵人震怖的同時,也造成法蘭西北方大部分地區的防守空虛。卡蜜拉在入城式上敢於發表如此囂張的演講,也正因於此,應當說,她在城頭上跺一跺腳,連巴黎都要震三震!
循著昔日英格蘭國王入侵法蘭西的道路,卡蜜拉占據了魯昂,卻並未立即開始南下攻略。相反,她與北海艦隊、第5艦隊達成協議,先派出大量船隻運輸各種武器裝備和糧草物資,皆從馬恩島儲備中心調出,沿塞納河沿線開築數個綜合補給點,全部有高牆和炮壘的保護。
這副架勢一看就是要應付長期作戰的,當然收到相關情報的法蘭西宮廷卻是一片失色。哈國人似乎在用奧斯曼軍隊的老辦法,沿河建壘、步步為營、層層推進,對於國力不足、資金匱乏、兵力見肘的法蘭西王國來說,不啻於最艱難的考驗。
弗朗索瓦一世在巴黎公開露麵並發表了演講,稱“國家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他號召貴族、市民們都行動起來,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拱衛首都、抵禦敵人的侵略,再伺機收複河山。
不消說,他的麵子還是能鎮得住場子的,別看這位國王貪花好色、風流成性、政治軍事等方麵素質平平,但偏偏法蘭西貴族們就吃他這一套!他四處借款申貸弄出來的許多文藝複興式偉大建築,購買的大量藝術品以及豢養的許多藝術家,都在無形中使之聲望大噪。對這位國王,法蘭西人民是沒有多少好感的,但總的來說,他不會比幾代先王的名頭更小。
這一次,他終於籌集到了4萬大軍,由色當領主、布永公爵、法蘭西元帥羅伯特?德?拉馬克率領,同時組織了超過10萬的仆從、民兵隊伍,其中有大量壯丁,包括許多破產失業人員以及地痞、流氓、惡霸、土匪,陣容空前強大。總之,他將能抽調出來的迎戰力量全部擺開到位,準備堂堂正正地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