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軍第29艦隊,正揚帆疾馳於東海之上。


    艦隊指揮是年方20歲的女將戚藍,她是現任山東都司指揮同知戚景通將軍的小女兒。


    也是由於劉貴妃特殊關照的原因,加上她在麻灣海戰中的突出立功表現,給予了此次升職。


    她此次是奉兩府(相府、帥府)之命,前往日本戰場助戰的,他的艦隊是清一色的超大福船,載有從公國進口以及鬆江兵工廠出品的火炮2400多門,可謂武裝到了牙齒。


    公國的兵工廠有諸如“車床”、“衝壓”等多項專利,使用的是集約化流水線工作模式,產品當然品種又多、質量又好;加上劉貴妃的麵子,各部都賣力討好,因此不但29艦隊船大炮堅,而且水手和炮弁足有一半是老兵。


    戚藍的旗艦,是福建泉州船廠出品的新二千料大號福船,總長19.12丈(61.2米),水線長16.56丈(53米),船寬4.31丈(13.8米),水線寬13米,艙深1.57丈(4.**米),設計吃水3.9米,排水量1175噸。


    這艘船是寶船複建的基型,已經有了7種不同的式樣,正緊張的測試之中。而首艘複建的寶船已經在南京龍江船廠開工,確定稱號為“駮型船”。


    駮是山海經中的怪物,形狀像普通的馬,卻長著白身子和黑尾巴,有一隻角,擁有老虎的牙爪,發出的聲音如同擊鼓的響聲,專吃老虎和豹子,飼養它就可以抵禦千軍萬馬。


    戚藍自己也有些擔心,擁有這種型號的旗艦,很容易被言官**,尤其是他們知道武定王的座艦竟然比自己的“青熊號”還要小的時候。


    不過她的奏折卻被劉貴妃駁迴了,劉良女說,隻要能為我大明開疆拓土,令百姓歡悅,國家富強,“豈惜大船乎?”


    同樣,給29艦隊配備如此強勁的戰艦,當然也是額外附加條件的,劉貴妃從南京第一軍官訓備中心撥了一名剛剛畢業的女性給她當副官,並要戚藍多加注意此女的安全。


    戚藍並不知道這個女孩是誰,不過,她發現這位叫徐清卿的女子同樣也是個海軍戰略方麵的天才,她現任千戶副提督,負責炮弁訓練和武器養護。


    “30**流試射一次!”戚藍手持望遠鏡,仔細地察看著遠處海麵,又輕輕地瞥了一眼旗杆上的迎風轉動的鐵製風車,那是全憑感覺的簡陋而實用的風速儀,“仰角三分七,偏東四分!”


    徐清卿趕緊在銅管前大聲複述著船長的命令。


    她雖然是魏國公徐天賜的女兒,但瞞著家裏報名軍校之後,竟然很快便因為出色的表現而被送到了第一軍官訓練中心。此後在大哥徐繼勳的屢屢苦勸下,仍然不悔初衷,終於驚動了劉貴妃。後者接見魏國公探知此事,又問過了徐清卿的願望。小女孩當然是願意進入軍旅,於是她馬上被任命為戚藍艦隊的副官,這個任命也使得魏國公徐天賜氣得一個多月沒有出家門,還對徐清卿的母親罕有地發了通火,好在魏國公夫人也不是好惹的,一句“還不是你寵的?”就說得徐天賜啞口無言。


    一頓零零落落的炮彈往一群不長眼的海盜艦隊砸去,經過大明國海軍和公國海軍的配合及整治之下,*海域附近的混亂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像今天這樣突然冒出來兩條破船掛著海盜旗昏頭昏腦來搶戰艦隊的情況,真是偶然中的偶然!


    戚藍對射擊間隔的時間非常不滿意,她命令自己特訓出來的親兵們,在近距離三發命中殲滅了這股海盜以後,便把炮弁長叫到甲板上,狠狠地訓了一通。


    “戚姐,您是不是罵得過狠了一些?”


    徐清卿並不常見戚藍如此兇狠的一麵,她覺得那些炮弁們做得已經非常出色了,至少,29艦隊在常規訓練中,總是在海軍都督衙門裏名列前茅的。


    戚藍微微皺起了眉頭,“徐千戶,在正式場合,請稱唿我官名!”


    徐清卿嚇得吐了吐舌頭,露出討好的笑顏,“戚大將軍,戚元帥……”


    戚藍無可奈何地瞪了她一眼,隨即才憂心忡忡地說道:“你覺得我兇嗎?”


    徐清卿連忙搖頭,她可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了話,惹得對方一副不高興的樣子。


    “你是沒見過王爺那些番兵艦隊的厲害,十月點兵鬆江,我曾在海上參加會操,看見過那些番人艦隊出神入化的火炮戰術,在掩護作戰時,三條戰艦竟布置了一道密集的火力網,一舉擊沉二十多艘靶船,連都指揮僉事達大人都深為欽佩,連說卡奧大人的艦隊果然是海上第一流的猛獸。”


    “戚姐您說的又是達烏德大人吧?”


    “嗯?”


    “您像是對達大人有意思呢,總是念念不忘!”


    戚藍的臉上,露出一絲紅暈,“你別瞎說,怎麽什麽話到你的嘴裏,就會變得如此油滑放肆呢?別說達大人是個番子,他年紀也這麽大了,可以當你爺爺了呢!”


    “咱家的老祖宗啊,才不會像他呢!”徐清卿一撇嘴,心說我們可是中山王徐達的後代,那可是太祖陛下都深為倚重的超級勇士呢!


    “清卿,你到底是哪家的孩子?”戚藍聽到她這話裏有話,也再次被勾起了好奇心。


    “戚姐,你別問啦,你知道的娘娘都告訴過你了!”徐清卿嬉笑著跑開,“我要去檢查彈藥艙了,迴見!”


    她假裝看不見戚藍那跺腳薄嗔的模樣,一溜煙跑下了甲板。


    29艦隊共有37條船,現在還多了4條運輸船,總共載運糧食210萬石,運輸船中還有2800多位移民,這些移民都是從最近被攻伐下來的鳳陽留守司遷徙來的。


    當初留著鳳陽不攻,是大胖子成奉的意思,他認為鳳陽畢竟是朱氏祖陵,朱元璋時還曾想定都在那裏,不過後來突然廢棄了即使是這樣,當成奉生俘留守司的留守中官丘德以及長官林舟,並且拜祭過明祖陵之後,成奉才驚訝地發現,果然傳言無誤,中都的土木工程比起南京來還要豪華、精美得多,廢棄後仍能見到雄偉壯闊的皇城氣像。


    大明國那些犯錯的官員和貴族,多半會被罰到鳳陽來生產勞動,有時一次多達萬人,從這裏挑選移民根本沒有後顧之憂,於是當王爺的詔令一到,成奉立刻就完成了屬於他的那份使命。


    現在,明軍已經攻略了山東、河南,都督同知馬永以連敗敵軍、斬首萬餘、全領山東的輝煌戰績,實授正二品金吾將軍,賜勳上護軍。


    河南總兵許泰進軍山東,連克嶧縣、滕縣、鄒縣等諸城,與馬永合兵攻擊兗州府。此後,他突然轉道西南,穿越山東單縣和曹縣之間,從河南考城北岸渡過黃河,一舉破城,之後取得葛岡、孫祿口、桃源集、小壩、鳳池口等地,直趨歸德府城下,歸德知府李永安開城投降。然而,當誌得意滿的許泰西進軍睢州時,卻被睢陽衛指揮使李元進率兵阻擋,其人指揮少數遊騎,神出鬼沒,在廣袤平原上不斷襲擾對手,還一夜奔襲數百裏,攻占商丘,焚毀了許軍糧草倉庫,逼得他不得不走還歸德,遞表請援。


    此後,祝枝山親自走馬李永安處,和他一起出麵至睢陽衛大營,居然勸說了李永安本家侄子投降,李元進立刻被成奉封為河南副總兵,協助許泰進軍。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聽說李元進投降南軍,河南各地紛紛開城,甚至前一陣子還焦頭爛額的武狀元許泰,沒多久便屁顛顛、興衝衝地搶到了頭功,甚至比馬永克複山東的效率還高。


    許泰因此被加封為五軍都督同知。


    周正素那一路雖然出發晚了,但因為劉貴妃的關照,反而兵精糧足,加上此人智勇兼備,又執掌著情報特務機關錦衣衛,很快便從迎來了四川各部投降的*,周正素在文征明的建議之下穩紮穩打,每到一地,必然查糾官員違紀、打壓地方豪族、給農民象征性地賞賜土地等等,四川天府之國,罕有旱澇災害,但當地世家的勢力實在是過於龐大,民間甚至有隻知各地豪族而不知官府的事情。


    針對這種情況,塞拉弗在周正素出兵前給過他一封信。


    周正素因此帶著新成立的“南京火器局”的隊伍出征了,於路鑿洞炸山,動用征募的役力取石鋪路,雖然進度慢,但很快效果就凸顯了,由於他道路鋪設進展順利,跟進的商家馬隊紛紛帶來了大量交易,蜀中原產的珍品也被不斷運輸出去。“王府十六聯號”、“恭和記”等超級大商家立刻開始搶占四川的市場,他們不惜工本在當地招募役力,順著火器局事先炸好的通道開始填土築基、製造相當平整而安全的官道,因為按照《專利法》等相關規定,如果是民間出資的官道,允許在一段時間內在道路上設卡收費,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實在是鼓勵民間資本投入交通產業的最大誘惑。


    可惜,唯獨伍文定一路,走得並不順當。由於大明國向來重視陝西等地邊境防務,尤其朱厚照屢次“視察”畿輔重地宣府,還將京衛與邊防軍進行輪換,造成靼韃人數年未敢犯邊。


    也就是這裏,當屬楊廷等人著重防備的所在。伍文定10萬大軍,被阻西安,8萬邊軍部隊,從四麵八方往陝西府治趕過來,幾位邊防軍官如甘肅遊擊將軍周尚文、榆林衛指揮使梁震等,都是長年與靼韃人作戰的名將,伍文定哪裏是他們的對手?雖然從戰略方麵講,伍文定不落下風,但戰術應變方麵就靈活不足了,幾次作戰,伍部傷亡千餘,於是不得已迴軍河南。恰逢潼關守將錢介向許泰軍請降,伍文定才得以屯軍關內,閉門謝戰。


    成奉聽到這個消息,也隻能立刻籌集更多的糧草,親率大軍20萬,增援陝西。


    “原來是徐小姐。”


    徐清卿正倚在一個炮門邊想著心事,忽然一個爽朗的聲音響起。


    “哦,印能大師啊!您怎麽到這裏來了?”


    一個穿著高僧袈裟、白眉長須的老和尚雙手合什,垂目宣了聲佛號,“徐小姐,這裏沒有旁人,貧僧能否敢問,尊父是魏公乎?”


    徐清卿心頭大訝,連忙跳了起來,“噓,老和尚你輕點!你怎麽會知道的?”


    印能微微一笑,壓低了聲音,“貧僧曾會過尊父,與論佛道經日,魏國公文學出眾,博才多識,貧僧是十分佩服的。”


    徐清卿小嘴一撇,“你這個老和尚,又文不對題了,我可沒告訴過你我是魏國公的女兒,你是怎麽猜得到的?”


    印能不禁失笑,“徐小姐,你父親和你容貌相像,加上貧僧又知道您是劉貴妃安排到艦隊裏的,兩下一印證,也就猜著了。”


    徐清卿睜大了眼睛,“老和尚,你真可以去做探子啦!不對,你又是怎麽知道我是娘娘安排來的呢?”


    印能迴道:“我少林拳術向傳軍中教習,人脈頗廣,因此要打聽一些事情不難辦到。”


    徐清卿有點生氣地嘟起了小嘴,她伸手去拉印能和尚的長長胡須,“老和尚,你揭出我的秘密,肯定是想要挾我!說,你有什麽事要我辦的?”


    印能苦笑起來,並沒有避開她的魔爪,“徐小姐,請原諒貧僧的失禮,貧僧的確有求於小姐。”


    徐清卿放開了他,哼了一聲,“那就到我那裏去談吧。”她帶著老和尚穿越整個甲板,炮弁和水手們看到他們,都頗覺不倫不類,徐清卿則大大咧咧地罵開了,“看什麽看,沒見過嗎?”


    走到自己的艙房裏,徐清卿沒好氣地在自己軍官櫃的密封鋼屜裏取了塊熱炭,塞進一個鐵手爐裏,船上是不準動用明火取暖的,連這種裝炭的封閉鋼屜,都不是標配,隻有少數高級軍官才能使用,每天至少還要被檢查兩次。


    “有什麽事快說吧,我就不請你坐了。”徐清卿口氣很差,她很怕被人知道自己的家世,因為在大明國裏,魏國公並不能代表什麽,徐達的後代反而不能統兵了,因為擔心武將反叛,徐家數代都被投閑置散,空有才華隻能吟詩作賦。


    徐清卿能做到領軍千戶,她自己是驚喜,而徐天賜、徐繼勳等徐家的男性則非常意外和疑惑。他們都在拭目以待,看看武定王到底是不是真的允許徐家後人重出江湖。因此,徐清卿的身份問題也受到魏國公和貴妃的重視,徐清卿離京以前,她的大哥再三叮囑她不能泄露出身份,而徐清卿的確做到了,甚至連她最要好的戚姐也沒說。


    可是,現在這個秘密竟然被一個老和尚猜中了,這個老和尚還是不請自來去日本求見武定王的,真讓徐家小姐氣得要咬斷了銀牙。


    印能也不介意,隻是雙手合什,微微一笑,“貧僧絕不會將此事亂說,不然便是犯了佛門戒律,望徐小姐見諒。”


    “到底什麽事,說吧?”徐清卿捂著手,心下稍安,也示意老和尚坐下來講話。


    “阿彌陀佛,徐小姐,貧僧從河南來,拜見過山陝經略李光翰,問起武定王師門之事,徐小姐也許已經知道,殿下原是武當祖師玄玄子的親傳弟子,現又執武當掌教長老之牛耳,督率江西重兵,圍捕龍虎山正一嗣教,撤‘天師府’等機構,又以謀反罪論處故‘正一嗣教丞先弘道大零點人’張彥以下390名有奇!此事令天下震動,我少林與諸佛門弟子,因此立刻著貧僧前來參覲武定王殿下,以佛理化之,希望能澄清事實,以解幹戈。”


    徐清卿可是個冰雪聰明的女孩,她眼珠一轉,就知道印能老和尚打的是什麽主意了。


    少林寺在大明國可以算地位不俗了,由於邊亂,少林武僧屢屢教授軍中習武,又有投身報國戍邊立功的,多不勝數。但是和道教一比,卻又明顯低人一頭,人家武當教主乃是幾任天子的老師,正一嗣教更是天師,弘治帝還曾把宗親的女兒嫁給過天師,這種關係莫說少林,連等閑的京畿官員都沒得比。


    於是,在龍虎山被剿之後,少林借著許泰收複河南的機會,立刻派這位老和尚過來談判了,想必是要從武定王這裏得到一些許諾。看他還帶領著百多名僧兵,個個都是高手,恐怕是要借給武定王當護衛了,真是舍得下血本投資啊!


    徐清卿這樣一想,不禁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印能大師,你自去求見王爺,帶我作甚,莫非還想邀小女子和您一起與王爺談佛論道不成?”


    印能臉上掛著淡淡的平靜的笑容,雙手合什,“若能賜行,貧僧當感激不盡。”


    真要我去見王爺?徐清卿睜大了眼睛,“老和尚你不是在開玩笑吧?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雖是魏國公之女,卻與王爺非親非故,更不相識,我可沒法幫你說得上話呀!”


    印能感慨,“徐家皇親國戚,亦有官家血緣,太祖時,燕王娶徐中山的大女兒,後晉位皇後,然徐後年不滿天命而薨,著實為之憾事!”


    徐清卿當然非常了解這件事情,想當年靖難之役時,徐達的大兒子徐輝祖還經常跑到北平燕王府,從大姐那裏打探消息,可惜徐輝祖沒有能力平定這場政變,最終還是被朱棣奪得天下。


    徐皇後倒是不遺餘力地幫助朱棣,不過現在提起來,卻讓徐清卿感到左右為難。讚揚吧,徐皇後燕王一門,朱九郎建文之後,根本是生死之仇、奪國之恨、不共戴天;貶責吧,又屬違心之言,徐清卿這種耿直的性子可說不出來。


    “大師到底有什麽話,就說吧?”


    “徐後有一本夢感之作,曾傳遍天下,朝廷更令佛門經院加注收藏,是為《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徐後為其寫序,稱: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初一,其正焚香讀經時,忽見一團紫氣升起,既而金光彌漫,恍覺夢境,隨後便見觀世音菩薩徐徐走來,親口告訴她說,國中將要發生大難,所以特來為她消災接引,並贈此《功德經》一部,觀音臨別還道:‘鳳冠不久於爾。’此書立即刊印頒行,且被列為佛門諸經之一,天下僧尼並善男信女無不口誦心念。然而我少林高僧覺慧、智光諸大師披閱經籍數十載,寫注引900萬行,終於得出此《功德經》乃是偽作,應排除在佛經典藏之外。貧僧此次東渡,也是要順便將此事通報王爺,以作決斷。”


    徐清卿也讀過這本功德經,雖然心裏早有疑惑,但聽到印能和尚這樣一說,卻非常的不舒服。暗想你們少林寺可真是厲害,當年太宗刊行此經,你們不提出反對意見,恐怕還大加拍馬說什麽英明神武吧?現在武定王掌政,馬上又把此事翻出來做秀,還暗指徐皇後的不德,真是……


    徐清卿臉色陰冷,鄙夷地哼了一記,“這件事更不需要告訴我知道了。”


    “還請徐小姐恕罪,貧僧知道小姐心頭必定不悅,這件事也的確是我少林寺做得不妥,然而當年太宗皇帝靖難之後,以‘瓜蔓抄’捕殺異己,凡數十萬人,以致天下顫栗,少林若提出此事,不免遭害。聞說武定王有開明之誌,不以言論處刑,因此佛門方有此次東渡會麵之舉。”


    徐清卿聽到他這番解釋,想想太宗當年的心黑手辣絲毫不亞於太祖皇帝,怒氣便也消去了一半。


    然而,印能下麵一番話,卻又更讓她惱恨不已。


    “貧僧懇請徐小姐能以魏國公後人身份,親向王爺澄清此事,阿彌陀佛,此乃造**浮屠之功德!”


    徐清卿被氣得臉色鐵青,差點把手爐摔在印能臉上,“老和尚,你要討好王爺自個兒去了便是,竟然還要我來幹這檔事!你,你安的是什麽心?”


    印能垂目低眉念叨了一通**,這才不慌不忙地開口,“徐小姐請少安,徐家空有世襲罔替之爵,卻無人能像徐中山一樣督率大軍南征北討,靖虜安邊。或提虎狼之師草原逐寇,為皇家效命,止熄狼煙,立不世勳業!徐小姐今日職不過千戶,不定明日便會為朝廷罷免,究其原因,不過先祖之功高震主而已。貧僧此來,一為徐小姐在貴妃麵前頗得信任,想請小姐做個引薦;二來,即想請徐小姐為我佛門說項,免得王爺猜忌,以致唐武宗故事;三為佛門引證經籍,蕩汙滌垢;這四呢,便是為徐小姐博一前途了!徐小姐向王爺陳述此事,王爺必定感念。而我少林僧眾在軍中勢力頗盛,若貧僧見召幾名外室弟子,也必能為徐小姐將略之途,平添一份保證!”


    徐清卿不能不覺得他說的話很有道理。


    大明的曆代皇帝對擁有丹書鐵券的那些爵爺們總是很忌諱,連親王都形同囚徒,更別說那些異姓王了。


    徐清卿的父親徐天賜,也隻能整天和那些文人墨客們混跡在一起,像個藝術家更多過於將門之後。到了徐繼勳這一代,被封了個錦衣衛百戶,也是有名無實,若想做官,那更是癡心妄想了!


    如果能取得少林寺的幫助,至少在軍中就能獲得一支比較穩定的勢力了。徐清卿自打從訓備中心出來之後,她就知道自己的命運很可能與自己家族的其他成員不同,王爺既然敢提拔戚姐為艦隊指揮,他也就不會在乎其他女子擔任官職的事情了。


    徐清卿想了想,“老和尚你帶來了一批僧兵,是否準備獻給王爺?”


    印能看了她一眼,微微一笑,“徐小姐心思敏銳,貧僧佩服,這批僧兵是少林首座精心挑選,贈送給王爺、劉貴妃的護衛。貴妃不願接受,隻說要待王爺批複之後再說,貧僧於是隻好轉道東渡,來麵見殿下。”


    徐清卿心裏想,王爺是武當弟子世人皆知,你想憑這麽點僧兵就拉攏王爺那豈是易事?搞不好王爺怒氣上來,什麽少林老林統統殺光,就像對付正一嗣教那樣不講情麵!


    “這些人撥給我一半。”


    “這……”


    “那別怪我把你的心思和王爺統統交待了!”


    “好吧,貧僧允了就是。”


    徐清卿歡唿雀躍著去接受那些武藝高超的僧兵的時候,卻也沒見到印能老和尚臉上那如釋重負般的笑容。


    讓徐清卿上呈《夢感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乃是偽作,其實是為她在王爺麵前立了好大一功,撥給他一半僧兵,難道少林武僧多得沒地方用了嗎?


    其實,印能費這麽大的勁,還是因為徐清卿本身她現在並非隻是魏國公的女兒了,她還是貴妃劉良女的幹女兒,秘密封為了“崇清公主”。據說劉貴妃對這個比她小不了多少的幹女兒愛若親出,非常得寵,每天都要派中官查問起居,還派內閣幾位大臣做她的老師。


    徐清卿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受寵,可能她的性格太過外向的原因吧,又是個活潑淘氣的女孩子,讓劉良女看見她就不由自主地融入了一種母親的角色。加上徐清卿長相聰慧,嘴巴勤甜,一聲一聲母後叫得劉良女大為欣慰,據說她還下旨賞賜了魏國公夫人黃金五十兩、明珠兩顆,以表彰她生下如此好女兒的“豐功偉績”。


    印能老和尚是少林寺負責對外交往的元老,對朝廷大內的動向自然是關注異常。在他看來,討好徐清卿,就是討好了魏國公和劉貴妃,而後者,更是大明武定王最寵愛的女人雖說此事並未公開,但朝野早就傳遍了,隻是無人敢宣示出來而已討好了劉貴妃,那就是對了親王殿下的胃口,他一高興,還怕佛門不受其益嗎?


    讓徐清卿立功,更是印能處心積慮的想法,他可不呆,自己提起這事,沒準會讓王爺有“這些禿驢在邀功請賞”的不好感覺,而讓徐清卿去說,則沒有這個妨礙,想必劉貴妃的親筆信早已被他過目了,有什麽風能強得過枕邊風呢?


    印能想到這裏,更是甚為自得地微笑了起來。


    少林寺雖然以武起家,但也絕對不會忽略對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培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航海霸業之古帝國的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野生Q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野生QQ並收藏航海霸業之古帝國的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