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為矚目的,是兩個人。
一個是王珪,那位被扒了官身的正四品官員,百姓們從來沒有想過,隻是商賈漲價這麽一件小事,竟然能把一位四品大員給拉下馬。
另外一個就是魏征了。
這位常在百姓眼中刷存在感的,真正站在大唐權力頂尖的人,被治獄,被罰了俸祿,還額外處罰了銀子。
雖然沒有被扒了官身。
但朝廷給出的說法,也隻是“念在玄成公往日有功,容許玄成公戴罪立功”。
一次處罰百多人,五品及以上的官員,足足有將近百人。
這......
是所有百姓頭一次見到的場景。
除此之外,民報更是正兒八經的探討了一下為什麽商賈漲價會受到朝廷如此之大的重視,說了一大堆道理。
百姓們大多看不懂。
不識字的也聽不懂。
但他們就記著一點,楚王殿下說商賈不顧一切的漲價是壞事,那麽他們在心裏就認定,這就一定是不可原諒的壞事。
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漲價的事。
有些是在昨天看到“趕鴨子”的場景,方才知道的這件事。
有些甚至是在今天看到邸報後,才知道的。
至於關門歇業的那些商號。
對百姓們的生活影響,其實也不算很大,畢竟現在的大部分的商號,販賣的都是胭脂、布料衣服、首飾、茶葉......
這些對普通百姓,乃至於一些小貴族來說,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民報還說,從今往後會成立一個叫做“物價局”的新部門,雖然沒說是誰提議的,但如此超前的意識、說法......
還是讓他們心知肚明。
除了楚王殿下之外,就再沒其他人能夠說出來了的。
除此之外。
在民報關於此事的報道的最後麵。
還附上了一段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番話真是讓不少百姓有些感動。
一家茶樓裏。
幾名讀書人正人手一份報紙,端看著,在慢慢摸索之後,一個人感慨了一聲:“沒想到當今聖上竟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
君舟民水,並不是什麽新鮮的說法。
在《荀子》中就早有提過。
但對一名皇帝而言,這種說法其實是很不討喜的,有些心眼小的,甚至是會很討厭這種說法。
“我是皇帝,憑什麽還要照顧百姓的想法?”
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當今聖上雖有些缺德,可本性還是不差的。”另外一名讀書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但他對百姓、對社稷都是有大功的。”
說著,他頓了一下。
“若不是因我朝出了楚王殿下這麽一位大聖人,以陛下之能,怕也是能青史留名,比肩光武。”
他嘴裏說的“缺德”,隻是單純的評價“玄武門之事”。
就在他們兩個討論李世民究竟是什麽程度的皇帝時。
又一名讀書人開口:“你們就沒注意到,民報上說的商賈之事?”
兩位讀書人為之側目。
“商賈之事有何在意之處?”
“左右不過一群趨利忘義的小人罷了,便是有楚王殿下這等好榜樣,也隻有區區四家能夠為民考慮。”
那名讀書人搖了搖頭,翻到第二版。
伸手一指其中的一句話。
“你們看,這是楚王殿下的話。”
另外兩人定睛一看。
“......隻有資本的流通、保證市場的繁榮才能夠讓百姓們使用得起更便宜、質量更好的貨品,但這並不是商賈逐利的借口,如果商賈不能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也不過是又一種換了層皮的“世家大族”罷了......”
兩個人把這句話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一個人抬起頭,皺著眉頭問道:“這句話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楚王殿下倒是有見地,一句話便指明了商賈和世家大族的共通之處,其本質都是“惡”的。”另外一個人摸了摸下巴,感慨了一聲。
那名讀書人再次搖頭,伸手又在這段文字上一抹:“不,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是這句話,資本流通、保證市場繁榮,是能夠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手段之一。”
另外兩名讀書人一愣。
“所以這是楚王殿下一直沒有放棄如意超市,反而大力經營的原因?”一個人倒吸一口涼氣,恍然大悟的說道。
另一個人點點頭:“怪不得......”
“我還以為,隻是楚王殿下舍不得自己的基業。”
“現在看來,這句話倒是真的,楚王殿下的產業越大,長安的百姓、大唐的百姓的確是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
說著,他笑了起來。
“說起來,我那鄰居,賣水的馬老三,在楚王殿下謀了個工匠的職位,現在一個月也能賺上幾兩銀子。”
“上次還請我收他們孩子為徒,束脩也是極好的。”
那名讀書人不舍得抬手,戀戀撫摸著這一段文字:“沒錯,現在想來行商賈之事也不是什麽低賤的工作。”
“左右不過是人的問題,雖然說隻有區區四家能夠堅守本心,為百姓考慮。”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在楚王殿下的影響下,竟然能夠四家商賈守住本心,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這不就成了一件好事了?”
另外兩人麵麵相覷。
一個人遲疑著說道:“你該不會是想去做商賈吧?”
那名讀書人點點頭:“沒錯,我正是有此想法。”
“你是我等中最聰慧的那個,若是參考功名,也能謀一個官身,何必自賤去做一名商賈?”一個人趕忙開口攔道。
“自賤?”
那名讀書人在嘴裏念了一下這個詞,笑了笑,搖了搖頭。
“賤的不是商賈,而是取之於民後,不想著用之於民。”
“正是因為商賈中能夠稱人的不多,所以才正需要我等投身其中,去改變那個行業,不是嗎?”
“天底下能夠當一名好官的人太多了。”
“但是能成為一名好的商賈的人太少了,我去當商賈,若是僥幸能做大做強,我能貫徹仁義禮智信,那天下商賈跟著我學,跟著楚王殿下學......”
“這不是比做官更偉大的一件事?”
一個是王珪,那位被扒了官身的正四品官員,百姓們從來沒有想過,隻是商賈漲價這麽一件小事,竟然能把一位四品大員給拉下馬。
另外一個就是魏征了。
這位常在百姓眼中刷存在感的,真正站在大唐權力頂尖的人,被治獄,被罰了俸祿,還額外處罰了銀子。
雖然沒有被扒了官身。
但朝廷給出的說法,也隻是“念在玄成公往日有功,容許玄成公戴罪立功”。
一次處罰百多人,五品及以上的官員,足足有將近百人。
這......
是所有百姓頭一次見到的場景。
除此之外,民報更是正兒八經的探討了一下為什麽商賈漲價會受到朝廷如此之大的重視,說了一大堆道理。
百姓們大多看不懂。
不識字的也聽不懂。
但他們就記著一點,楚王殿下說商賈不顧一切的漲價是壞事,那麽他們在心裏就認定,這就一定是不可原諒的壞事。
實際上,他們大部分人都還不知道漲價的事。
有些是在昨天看到“趕鴨子”的場景,方才知道的這件事。
有些甚至是在今天看到邸報後,才知道的。
至於關門歇業的那些商號。
對百姓們的生活影響,其實也不算很大,畢竟現在的大部分的商號,販賣的都是胭脂、布料衣服、首飾、茶葉......
這些對普通百姓,乃至於一些小貴族來說,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民報還說,從今往後會成立一個叫做“物價局”的新部門,雖然沒說是誰提議的,但如此超前的意識、說法......
還是讓他們心知肚明。
除了楚王殿下之外,就再沒其他人能夠說出來了的。
除此之外。
在民報關於此事的報道的最後麵。
還附上了一段話,“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番話真是讓不少百姓有些感動。
一家茶樓裏。
幾名讀書人正人手一份報紙,端看著,在慢慢摸索之後,一個人感慨了一聲:“沒想到當今聖上竟然能說出這麽一番話。”
君舟民水,並不是什麽新鮮的說法。
在《荀子》中就早有提過。
但對一名皇帝而言,這種說法其實是很不討喜的,有些心眼小的,甚至是會很討厭這種說法。
“我是皇帝,憑什麽還要照顧百姓的想法?”
有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當今聖上雖有些缺德,可本性還是不差的。”另外一名讀書人歎了口氣,搖了搖頭,“但他對百姓、對社稷都是有大功的。”
說著,他頓了一下。
“若不是因我朝出了楚王殿下這麽一位大聖人,以陛下之能,怕也是能青史留名,比肩光武。”
他嘴裏說的“缺德”,隻是單純的評價“玄武門之事”。
就在他們兩個討論李世民究竟是什麽程度的皇帝時。
又一名讀書人開口:“你們就沒注意到,民報上說的商賈之事?”
兩位讀書人為之側目。
“商賈之事有何在意之處?”
“左右不過一群趨利忘義的小人罷了,便是有楚王殿下這等好榜樣,也隻有區區四家能夠為民考慮。”
那名讀書人搖了搖頭,翻到第二版。
伸手一指其中的一句話。
“你們看,這是楚王殿下的話。”
另外兩人定睛一看。
“......隻有資本的流通、保證市場的繁榮才能夠讓百姓們使用得起更便宜、質量更好的貨品,但這並不是商賈逐利的借口,如果商賈不能夠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也不過是又一種換了層皮的“世家大族”罷了......”
兩個人把這句話翻來覆去看了好幾遍。
一個人抬起頭,皺著眉頭問道:“這句話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楚王殿下倒是有見地,一句話便指明了商賈和世家大族的共通之處,其本質都是“惡”的。”另外一個人摸了摸下巴,感慨了一聲。
那名讀書人再次搖頭,伸手又在這段文字上一抹:“不,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的是這句話,資本流通、保證市場繁榮,是能夠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手段之一。”
另外兩名讀書人一愣。
“所以這是楚王殿下一直沒有放棄如意超市,反而大力經營的原因?”一個人倒吸一口涼氣,恍然大悟的說道。
另一個人點點頭:“怪不得......”
“我還以為,隻是楚王殿下舍不得自己的基業。”
“現在看來,這句話倒是真的,楚王殿下的產業越大,長安的百姓、大唐的百姓的確是過上了越來越好的生活。”
說著,他笑了起來。
“說起來,我那鄰居,賣水的馬老三,在楚王殿下謀了個工匠的職位,現在一個月也能賺上幾兩銀子。”
“上次還請我收他們孩子為徒,束脩也是極好的。”
那名讀書人不舍得抬手,戀戀撫摸著這一段文字:“沒錯,現在想來行商賈之事也不是什麽低賤的工作。”
“左右不過是人的問題,雖然說隻有區區四家能夠堅守本心,為百姓考慮。”
“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在楚王殿下的影響下,竟然能夠四家商賈守住本心,成為一個大寫的人......”
“這不就成了一件好事了?”
另外兩人麵麵相覷。
一個人遲疑著說道:“你該不會是想去做商賈吧?”
那名讀書人點點頭:“沒錯,我正是有此想法。”
“你是我等中最聰慧的那個,若是參考功名,也能謀一個官身,何必自賤去做一名商賈?”一個人趕忙開口攔道。
“自賤?”
那名讀書人在嘴裏念了一下這個詞,笑了笑,搖了搖頭。
“賤的不是商賈,而是取之於民後,不想著用之於民。”
“正是因為商賈中能夠稱人的不多,所以才正需要我等投身其中,去改變那個行業,不是嗎?”
“天底下能夠當一名好官的人太多了。”
“但是能成為一名好的商賈的人太少了,我去當商賈,若是僥幸能做大做強,我能貫徹仁義禮智信,那天下商賈跟著我學,跟著楚王殿下學......”
“這不是比做官更偉大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