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廂清風明月取了各自飛劍,又商量片刻,覺得莽然衝進去,拿飛劍逼迫和尚,萬一和尚驚慌失措,一不小心,傷及性命,先是要對付那幾妖,傳出去也與師傅名聲不好,更或得師傅責罵,又轉念一想,萬一和尚躲到那妖怪身後,更試探不出他深淺,還是先分開了事。
兩道童自覺這盤算甚佳,便佩戴了飛劍,端起笑容又走迴到正殿中,對三藏言道:“老師傅,我家道長出門前特意囑咐過,今日要從東土大唐來一和尚,行的是向佛向善之事,雖佛道不同,但路過縱要好好招待,我這五莊觀內別的沒有,卻有一寶貝,想給師傅看看,請師傅單獨隨我倆來可好?”
三藏應諾,心道沒這四個孽徒,反而好辦事,他們要是打起來,拆了這五莊觀也說不定。道童笑容滿麵,以為三藏毫無防備之心,他徒弟又不管,如此容易得手,殊不知四個妖怪心中一模一樣的幸災樂禍,想那兩個道童若真是妖怪,師傅那把戒刀還未曾用掉呢,簡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便目送師傅與那兩道童離開,各自猜測這道童會是什麽妖怪,簡直全無妖氣,偽裝的如此肖似。八戒又道我等在這裏等著也是無趣,倒不如找找廚房在何處,先拿點素齋來,或燒飯燒水等著師傅歸來,猴子點頭讚同,說要弄出偌大的一個幻象,其中肯定有法寶遮眼,爺爺我也去找一找,於是兵分兩路,小白龍與猴子去搜索觀內,八戒和卷簾前往廚房,暫且不表。
這邊,兩道童引著三藏走出正殿,穿過菜圃,不多時便到達一參天古木下,真真是樹蓋震天蔽日,望不見頂。清風明月假意指著樹上對三藏道:“師傅請看那兒,這是我五莊觀鎮觀之寶,喚名人參果便是了。”三藏抬頭去看,隻見到層疊枝葉,其中隱約有嬰兒模樣,手腳俱全,未等他再仔細觀看,那兩道童突然發難,背後飛劍奪鞘而出,明晃晃的劍鋒指向三藏,繞著他盤旋。
清風先告了聲罪:“和尚,聽聞你是曾經金蟬子下凡,我道長有令,要試你一試,有什麽真本領盡管拿出來,要是說遲了,傷到甚麽,就別怪我兄弟兩了。”
三藏麵上毫無慌張之色,神情冷漠,看著那兩把飛劍,像是揣摩什麽,忽然笑道:“這就是那寶貝?可要看看我的?”
話音未落,那禪杖掃起了一地飛花落葉,挾持著急急怒風,劈向清風明月,頭上鈴鐺作響,竟是與那飛劍嗡嗡異動聲相抗衡,而三藏突然一笑,端的是冰雪風霜後風光月霽,冰雪消融,那清風明月雖心中道這和尚較普通凡人隻多了那麽張能看的臉,此時也怔怔愣住,待到禪杖掀起的氣流激起麵部戰栗,才慌忙後退,口中清叱,指揮著飛劍前來擋住禪杖攻勢。
他倆本是同宗,亦是同胞兄弟,心意相通,兩柄飛劍一前一後,一攻擊一抵禦,但咒術神通終歸抵不上三藏身形敏捷,禪杖使的出神入化,前後支架毫不費力,金屬交鋒聲音沉重刺耳,清風明月相視一眼,不得不齊身後躍,那兩柄飛劍也隨著主人意識合並為一,劍鋒雪亮,劍意冰冷,朝著三藏猛刺了過去。
那兩道童也是一時被和尚逼迫的緊,又以多敵少仍處下風,心中憤懣,臉皮火辣,根本顧不得身在何處,隻求速速放倒解決和尚,卻見那和尚也不迴擊,忽然就身影消失在了飛劍突進的路上——清風明月猛然抬頭尋找三藏蹤跡,等到反應過來,他背後是那人參果樹時,已是為時太晚。
人參果樹萬年之靈,樹皮自然堅硬如玄鐵如金剛,即便匯集清風明月兩人之勢,也隻是稍微刺破樹皮,便承受不住硬度,自己炸裂開來,飛劍碎片一陣寒芒亂射,清風明月膛目瞠舌,尖叫聲還未出口,那人參果就自己劈裏啪啦掉落下來,鑽到土地中不見。
這裏兩道童驚慌失措,跪在人參果樹前,也不知該如何收拾下場,那廂,三藏已是迴到正殿,看那裏空無一妖,不多時,便有八戒卷簾從廚房端了些醬瓜、醬茄與白飯,而猴子小白龍裏裏外外尋了一圈,未有發現什麽法器掩飾妖氣,倒是花費了不少時間才迴來。四徒弟湊在三藏身邊,猴子盛飯,八戒奉箸,卷簾掃椅,又有小白龍好奇詢問那兩道童何等用心,三藏隻言他們應該並非妖怪,但想試探我本事,如今落敗,可能在那旁沮喪的很,徒弟們哦了一聲,頗覺理所當然,又疑惑這五莊觀主人究竟是誰,留下兩童子專與自己師傅過招,這不是殘害幼小麽,萬一倘若那童子是妖怪化形跟隨,葬送於今日也未準。
師徒一行用畢齋飯,那兩童子也迴到正殿,三藏心道雖他們先動了手,但畢竟是自己欺負弱小,又吃了人家飯菜,再起語言爭執也太說不過去,便令徒弟們收拾幹淨了桌子,對童子道:“方才是貧僧出手不慎,傷及你倆,如今貧僧在這裏與你們賠個不是,也不知道長何時歸來,所有罪過請擔於貧僧身上便是。”
若是法意得知他對尋常童子出手,定要勃然大怒,要知學武之前,法意令他跪在達摩老祖佛像前立下誓言,用一身武藝,平盡天下妖魔,但亦有三不打,不打凡人,不打妖精,不打同道,發誓完畢後,法意又道,雖不打,但若逃避,便是丟你爺爺的臉,凡人兇惡欺淩,不可打死,但可教訓加以改之,同道威脅你性命,可反抗還手但不傷之。那兩道童雖說是同行,但畢竟年紀幼小,自己最後已是躲開了那一擊,不正麵抗衡,但於身後樹木也是有所損害,出家人慈悲為懷,怎可傷害無辜花花草草?
清風明月卻是神情自若,滿臉笑容,忙不迭道:“如此怎能怪師傅?也是我倆莽撞,我道長曾言師傅與他昔日有故識,但元始天尊之請不可不去,心中極為遺憾,是要我留師傅幾日,等他歸來,再話舊事。”
三藏卻不記得自己曾有認識結交過這位道長,以往所遇見道士,無非是虛名之輩裝神弄鬼,又有指責他一個和尚不好好念經,與他們搶甚麽生計,但不管這位道長識得不識得,總歸要當麵賠禮道歉,不悖自己曾立誓言。
清風明月也是客氣的緊,一口一個師傅,又拿了些素菜水果,斟了香茶,推說自己要再去取些被褥地鋪來,方便師傅們就寢,這一去久久未歸,猴子起疑,放下碗筷,出正殿打探,卻發現正殿之門不知何時鎖上,而尋常之鎖豈有在話下,他持了棒子也是劈不開這門,急急唿喚師傅師弟過來。
三藏那禪杖可破牆,如今卻對著木門也是束手無策,小白龍推開師兄師傅,顯出原形,以龍首搶門,那木門絲毫未動,反倒金光大作,將他彈了迴去,撞到桌椅擺設七七八八,才變成人形,狼狽不堪。
殿外卻是傳來清風明月聲音,一怒罵道:“你這個黑心腸的和尚!方才躲開便躲開了!又為何偷偷摸摸迴去,把我的仙樹推倒,壞了我五莊觀裏仙根!”另一也惡語惡言,賊前賊後,罵了一番,才停歇。
三藏不語,細細迴憶了遍方才所發生事情,而後迴想起了猴子與小白龍姍姍來遲之事,便轉過身看那猴頭,猴子摸著鼻子不說話,眼神滴溜溜地轉,看三藏臉色逐漸可怕,方才怒地一摔棒子,大喊;“那兩小子無故對師傅出手,我氣不過,就砸了他們的樹,誰知有什麽仙根!”
兩道童自覺這盤算甚佳,便佩戴了飛劍,端起笑容又走迴到正殿中,對三藏言道:“老師傅,我家道長出門前特意囑咐過,今日要從東土大唐來一和尚,行的是向佛向善之事,雖佛道不同,但路過縱要好好招待,我這五莊觀內別的沒有,卻有一寶貝,想給師傅看看,請師傅單獨隨我倆來可好?”
三藏應諾,心道沒這四個孽徒,反而好辦事,他們要是打起來,拆了這五莊觀也說不定。道童笑容滿麵,以為三藏毫無防備之心,他徒弟又不管,如此容易得手,殊不知四個妖怪心中一模一樣的幸災樂禍,想那兩個道童若真是妖怪,師傅那把戒刀還未曾用掉呢,簡直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便目送師傅與那兩道童離開,各自猜測這道童會是什麽妖怪,簡直全無妖氣,偽裝的如此肖似。八戒又道我等在這裏等著也是無趣,倒不如找找廚房在何處,先拿點素齋來,或燒飯燒水等著師傅歸來,猴子點頭讚同,說要弄出偌大的一個幻象,其中肯定有法寶遮眼,爺爺我也去找一找,於是兵分兩路,小白龍與猴子去搜索觀內,八戒和卷簾前往廚房,暫且不表。
這邊,兩道童引著三藏走出正殿,穿過菜圃,不多時便到達一參天古木下,真真是樹蓋震天蔽日,望不見頂。清風明月假意指著樹上對三藏道:“師傅請看那兒,這是我五莊觀鎮觀之寶,喚名人參果便是了。”三藏抬頭去看,隻見到層疊枝葉,其中隱約有嬰兒模樣,手腳俱全,未等他再仔細觀看,那兩道童突然發難,背後飛劍奪鞘而出,明晃晃的劍鋒指向三藏,繞著他盤旋。
清風先告了聲罪:“和尚,聽聞你是曾經金蟬子下凡,我道長有令,要試你一試,有什麽真本領盡管拿出來,要是說遲了,傷到甚麽,就別怪我兄弟兩了。”
三藏麵上毫無慌張之色,神情冷漠,看著那兩把飛劍,像是揣摩什麽,忽然笑道:“這就是那寶貝?可要看看我的?”
話音未落,那禪杖掃起了一地飛花落葉,挾持著急急怒風,劈向清風明月,頭上鈴鐺作響,竟是與那飛劍嗡嗡異動聲相抗衡,而三藏突然一笑,端的是冰雪風霜後風光月霽,冰雪消融,那清風明月雖心中道這和尚較普通凡人隻多了那麽張能看的臉,此時也怔怔愣住,待到禪杖掀起的氣流激起麵部戰栗,才慌忙後退,口中清叱,指揮著飛劍前來擋住禪杖攻勢。
他倆本是同宗,亦是同胞兄弟,心意相通,兩柄飛劍一前一後,一攻擊一抵禦,但咒術神通終歸抵不上三藏身形敏捷,禪杖使的出神入化,前後支架毫不費力,金屬交鋒聲音沉重刺耳,清風明月相視一眼,不得不齊身後躍,那兩柄飛劍也隨著主人意識合並為一,劍鋒雪亮,劍意冰冷,朝著三藏猛刺了過去。
那兩道童也是一時被和尚逼迫的緊,又以多敵少仍處下風,心中憤懣,臉皮火辣,根本顧不得身在何處,隻求速速放倒解決和尚,卻見那和尚也不迴擊,忽然就身影消失在了飛劍突進的路上——清風明月猛然抬頭尋找三藏蹤跡,等到反應過來,他背後是那人參果樹時,已是為時太晚。
人參果樹萬年之靈,樹皮自然堅硬如玄鐵如金剛,即便匯集清風明月兩人之勢,也隻是稍微刺破樹皮,便承受不住硬度,自己炸裂開來,飛劍碎片一陣寒芒亂射,清風明月膛目瞠舌,尖叫聲還未出口,那人參果就自己劈裏啪啦掉落下來,鑽到土地中不見。
這裏兩道童驚慌失措,跪在人參果樹前,也不知該如何收拾下場,那廂,三藏已是迴到正殿,看那裏空無一妖,不多時,便有八戒卷簾從廚房端了些醬瓜、醬茄與白飯,而猴子小白龍裏裏外外尋了一圈,未有發現什麽法器掩飾妖氣,倒是花費了不少時間才迴來。四徒弟湊在三藏身邊,猴子盛飯,八戒奉箸,卷簾掃椅,又有小白龍好奇詢問那兩道童何等用心,三藏隻言他們應該並非妖怪,但想試探我本事,如今落敗,可能在那旁沮喪的很,徒弟們哦了一聲,頗覺理所當然,又疑惑這五莊觀主人究竟是誰,留下兩童子專與自己師傅過招,這不是殘害幼小麽,萬一倘若那童子是妖怪化形跟隨,葬送於今日也未準。
師徒一行用畢齋飯,那兩童子也迴到正殿,三藏心道雖他們先動了手,但畢竟是自己欺負弱小,又吃了人家飯菜,再起語言爭執也太說不過去,便令徒弟們收拾幹淨了桌子,對童子道:“方才是貧僧出手不慎,傷及你倆,如今貧僧在這裏與你們賠個不是,也不知道長何時歸來,所有罪過請擔於貧僧身上便是。”
若是法意得知他對尋常童子出手,定要勃然大怒,要知學武之前,法意令他跪在達摩老祖佛像前立下誓言,用一身武藝,平盡天下妖魔,但亦有三不打,不打凡人,不打妖精,不打同道,發誓完畢後,法意又道,雖不打,但若逃避,便是丟你爺爺的臉,凡人兇惡欺淩,不可打死,但可教訓加以改之,同道威脅你性命,可反抗還手但不傷之。那兩道童雖說是同行,但畢竟年紀幼小,自己最後已是躲開了那一擊,不正麵抗衡,但於身後樹木也是有所損害,出家人慈悲為懷,怎可傷害無辜花花草草?
清風明月卻是神情自若,滿臉笑容,忙不迭道:“如此怎能怪師傅?也是我倆莽撞,我道長曾言師傅與他昔日有故識,但元始天尊之請不可不去,心中極為遺憾,是要我留師傅幾日,等他歸來,再話舊事。”
三藏卻不記得自己曾有認識結交過這位道長,以往所遇見道士,無非是虛名之輩裝神弄鬼,又有指責他一個和尚不好好念經,與他們搶甚麽生計,但不管這位道長識得不識得,總歸要當麵賠禮道歉,不悖自己曾立誓言。
清風明月也是客氣的緊,一口一個師傅,又拿了些素菜水果,斟了香茶,推說自己要再去取些被褥地鋪來,方便師傅們就寢,這一去久久未歸,猴子起疑,放下碗筷,出正殿打探,卻發現正殿之門不知何時鎖上,而尋常之鎖豈有在話下,他持了棒子也是劈不開這門,急急唿喚師傅師弟過來。
三藏那禪杖可破牆,如今卻對著木門也是束手無策,小白龍推開師兄師傅,顯出原形,以龍首搶門,那木門絲毫未動,反倒金光大作,將他彈了迴去,撞到桌椅擺設七七八八,才變成人形,狼狽不堪。
殿外卻是傳來清風明月聲音,一怒罵道:“你這個黑心腸的和尚!方才躲開便躲開了!又為何偷偷摸摸迴去,把我的仙樹推倒,壞了我五莊觀裏仙根!”另一也惡語惡言,賊前賊後,罵了一番,才停歇。
三藏不語,細細迴憶了遍方才所發生事情,而後迴想起了猴子與小白龍姍姍來遲之事,便轉過身看那猴頭,猴子摸著鼻子不說話,眼神滴溜溜地轉,看三藏臉色逐漸可怕,方才怒地一摔棒子,大喊;“那兩小子無故對師傅出手,我氣不過,就砸了他們的樹,誰知有什麽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