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正原先不是三裏屯的住戶,而是十年前老家發大水、逃難來到這裏的。
因為地基關係,他沒被分到屯戶集中的屯西,而是和另外幾家遷徙戶一起在屯東開荒安了個家。因此離老孫家著實有些路。腳程快的走走都要十來分鍾,何況孫氏母女還踩了個高跟鞋,走在坑坑窪窪的泥路上可想而知。
這種坑爹路,也就底盤高的車子能毫無障礙地通行,像孫母開來的那輛兩廂小車,打從兩年前清明迴來吃過一次開到一半兒卡在坑裏動彈不得的苦後,說什麽都不敢再嚐試了。
可七月的午後,哪怕是長白山地區,那日頭也還是挺烈的,娘倆踩著高跟鞋,以手當扇使勁揮著,跟在老叔公小兒媳身後往高家趕。
路上遇到幾個遲收到消息的村民,提著三五斤紅菇、榛蘑或是扛著一麻袋的木耳往高家趕。孫母趁勢說:“不如賣給我們啊,省得跑這麽遠路送過去,多累啊。”
“行啊。”村民倒也實在,停下腳步抹了把汗說,“和高友正家出一樣的價,俺們就給你了。”
孫母:“……”戳心窩啊!那麽高的收購價,讓她們娘倆賺什麽!
賠笑道:“那價格有點高吧,咱們鄉裏鄉親的……”
“嘿!”村民扛起麻袋繼續趕路,頭也不迴地說,“沒誠意買還瞎咧咧!鄉裏鄉親咋地了?鄉裏鄉親那也得看什麽事!一來一去差幾大千,哪個願意跟你鄉裏鄉親你找哪個去啊。城裏人就是愛貪便宜,嘴上說那麽好聽,心裏誰知道咋想滴。既然鄉裏鄉親,你咋不把價格出高點啊……”
“就是就是!”
另幾個村民也跟著咕噥了幾句,很快,越過孫母一行人大踏步地走遠了。
孫母氣得差沒倒仰。
孫倩也氣得眼眶發紅,跺跺腳:“媽!他們太過分了,怎麽說我們也是三裏屯出去的,有這種態度對老鄉的麽。什麽城裏人愛貪便宜,我看他們才是!為了錢真是什麽情誼都不顧了!”
一旁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聞言直撇嘴,心說你們不為錢,不為錢咋不把價格抬高點啊?和外頭收購價一樣的價錢也好意思說給俺們屯裏人造福?啊了個呸!
不過這話也就心裏想想,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孫字。
遂說道:“俺們還是快點走吧,迴頭貨被倆外地客都收走了,你們娘倆個更買不到了。”
孫母一聽有道理,趕緊催著女兒往高家趕。
可憐孫倩今兒來老家,特地穿了爽嶄新的細帶露趾細高跟涼鞋,走一步扭三扭的滋味實在不怎麽好受。
可一想到四千塊,孫倩下唇一咬,愣是堅持走完了全程。
到高友正家的院門外時,又熱又累又痛,實在受不了了,讓孫母攙扶著,倚在院牆上,脫掉高跟鞋,扯掉了墊腳後跟的餐巾紙,好好地揉了會兒腳底板。心裏一個勁地嘀咕:不把那四千塊賺迴來,她可真是虧大發了。
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見不得娘倆這拖拉勁,說了一聲,先進去了。
孫失母女直到歇足氣,又拿出包裏的小鏡子補了個妝、理整齊頭發,才昂首挺胸地跨進門檻。
抬眼就看到一個皮膚白皙的一看就知道是城裏來的小姑娘,笑眉彎彎地坐在屋簷下跟高友正媳婦說話。她們倆的左邊是稱重、報斤數的高友正,右邊也就是小姑娘的貼隔壁是一名身形魁碩的清俊男子,記完斤數算賬,算完賬給錢。
孫倩一眼就認出了這對年輕男女,不就是上迴跟米岩他們上高坪百草看流星雨,和米岩的妹妹說了好一會子話的小倆口嗎?
遂脫口而出:“怎麽是他們?”
怎麽都想不到,在高友正家收山貨的倆外地客,竟是她認識的人。
習慣陰謀論的孫倩,腦海裏立馬浮現一個想法:該不會是米小糖從她哥那兒得知自己暑假要來老家收山貨,故意找朋友來砸她場的吧?否則怎麽會這麽湊巧?
“你同學啊?”孫母也看到那倆人了,現場除了這對小年輕是陌生臉孔,其他人她都有印象,尤其是那男的麵前一摞紙鈔,不用問也知道,收山貨的肯定是這對小年輕。
不過孫母想的是:要真是女兒的同學,那四千毛利沒準真要泡湯了。都知道這兒的價格了,迴頭還怎麽跟人提價?
沒錯,孫母打的主意是:要實在拿不到收購價,那就市場價收點迴去,迴頭讓女兒跟她同學說,今年正宗的野山貨漲價了。往年的價格是無論如何都買不到的了。
反正外頭賣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殖或是栽培的,野山貨的產量本就少,就算她們去打聽,也問不出什麽。
遂見女兒搖頭說“不是,是我同學妹妹的同學,上次爬山見過一次。”孫母鬆了口氣,壓著嗓們說:“那媽先找屯子裏的人打個商量,最好能收購價賣給我們,實在不行,咱們也像他們一樣,市場價就市場價吧,總好過白跑一趟。”
孫倩一聽市場價收購,急了:“這樣還有什麽賺頭呀!”
“你傻呀!你就不能跟你同學說,山貨漲價了嗎?之前跟她們講的是去年的價,今年雨水少、產量跟著少,漲價很正常呀。”
孫倩噘噘嘴:“我報的本來就比市場價高一成,總不能說今年的價格比往年翻了一倍吧?這誰信啊。”
“那你說怎麽辦?”眼瞅著越來越多的村民把山貨賣給了高家屋簷下的那倆外地客,孫母也急了。
孫倩難掩燥意地揮揮手:“那你先找熟人問問吧。看他們究竟是向錢看,還是願意賣你和爸的人情。”
結果還用說嘛,孫母那話一出,好多人都笑了。
誰那麽傻缺啊,願意和錢過不去。和孫家的人情又沒深到寧肯自家吃虧也要相幫的地步。所以紛紛拿話搪塞話題,有說“哎呀國良家的閨女長這麽大了啊”,也有說“國良家的啊,國良咋沒跟你們娘倆一道來?”
總之一句話:誰都不肯中場退出,繼續排隊等高友正給他們抽驗、稱重。(未完待續。)
因為地基關係,他沒被分到屯戶集中的屯西,而是和另外幾家遷徙戶一起在屯東開荒安了個家。因此離老孫家著實有些路。腳程快的走走都要十來分鍾,何況孫氏母女還踩了個高跟鞋,走在坑坑窪窪的泥路上可想而知。
這種坑爹路,也就底盤高的車子能毫無障礙地通行,像孫母開來的那輛兩廂小車,打從兩年前清明迴來吃過一次開到一半兒卡在坑裏動彈不得的苦後,說什麽都不敢再嚐試了。
可七月的午後,哪怕是長白山地區,那日頭也還是挺烈的,娘倆踩著高跟鞋,以手當扇使勁揮著,跟在老叔公小兒媳身後往高家趕。
路上遇到幾個遲收到消息的村民,提著三五斤紅菇、榛蘑或是扛著一麻袋的木耳往高家趕。孫母趁勢說:“不如賣給我們啊,省得跑這麽遠路送過去,多累啊。”
“行啊。”村民倒也實在,停下腳步抹了把汗說,“和高友正家出一樣的價,俺們就給你了。”
孫母:“……”戳心窩啊!那麽高的收購價,讓她們娘倆賺什麽!
賠笑道:“那價格有點高吧,咱們鄉裏鄉親的……”
“嘿!”村民扛起麻袋繼續趕路,頭也不迴地說,“沒誠意買還瞎咧咧!鄉裏鄉親咋地了?鄉裏鄉親那也得看什麽事!一來一去差幾大千,哪個願意跟你鄉裏鄉親你找哪個去啊。城裏人就是愛貪便宜,嘴上說那麽好聽,心裏誰知道咋想滴。既然鄉裏鄉親,你咋不把價格出高點啊……”
“就是就是!”
另幾個村民也跟著咕噥了幾句,很快,越過孫母一行人大踏步地走遠了。
孫母氣得差沒倒仰。
孫倩也氣得眼眶發紅,跺跺腳:“媽!他們太過分了,怎麽說我們也是三裏屯出去的,有這種態度對老鄉的麽。什麽城裏人愛貪便宜,我看他們才是!為了錢真是什麽情誼都不顧了!”
一旁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聞言直撇嘴,心說你們不為錢,不為錢咋不把價格抬高點啊?和外頭收購價一樣的價錢也好意思說給俺們屯裏人造福?啊了個呸!
不過這話也就心裏想想,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孫字。
遂說道:“俺們還是快點走吧,迴頭貨被倆外地客都收走了,你們娘倆個更買不到了。”
孫母一聽有道理,趕緊催著女兒往高家趕。
可憐孫倩今兒來老家,特地穿了爽嶄新的細帶露趾細高跟涼鞋,走一步扭三扭的滋味實在不怎麽好受。
可一想到四千塊,孫倩下唇一咬,愣是堅持走完了全程。
到高友正家的院門外時,又熱又累又痛,實在受不了了,讓孫母攙扶著,倚在院牆上,脫掉高跟鞋,扯掉了墊腳後跟的餐巾紙,好好地揉了會兒腳底板。心裏一個勁地嘀咕:不把那四千塊賺迴來,她可真是虧大發了。
老叔公家的小兒媳見不得娘倆這拖拉勁,說了一聲,先進去了。
孫失母女直到歇足氣,又拿出包裏的小鏡子補了個妝、理整齊頭發,才昂首挺胸地跨進門檻。
抬眼就看到一個皮膚白皙的一看就知道是城裏來的小姑娘,笑眉彎彎地坐在屋簷下跟高友正媳婦說話。她們倆的左邊是稱重、報斤數的高友正,右邊也就是小姑娘的貼隔壁是一名身形魁碩的清俊男子,記完斤數算賬,算完賬給錢。
孫倩一眼就認出了這對年輕男女,不就是上迴跟米岩他們上高坪百草看流星雨,和米岩的妹妹說了好一會子話的小倆口嗎?
遂脫口而出:“怎麽是他們?”
怎麽都想不到,在高友正家收山貨的倆外地客,竟是她認識的人。
習慣陰謀論的孫倩,腦海裏立馬浮現一個想法:該不會是米小糖從她哥那兒得知自己暑假要來老家收山貨,故意找朋友來砸她場的吧?否則怎麽會這麽湊巧?
“你同學啊?”孫母也看到那倆人了,現場除了這對小年輕是陌生臉孔,其他人她都有印象,尤其是那男的麵前一摞紙鈔,不用問也知道,收山貨的肯定是這對小年輕。
不過孫母想的是:要真是女兒的同學,那四千毛利沒準真要泡湯了。都知道這兒的價格了,迴頭還怎麽跟人提價?
沒錯,孫母打的主意是:要實在拿不到收購價,那就市場價收點迴去,迴頭讓女兒跟她同學說,今年正宗的野山貨漲價了。往年的價格是無論如何都買不到的了。
反正外頭賣的基本都是人工養殖或是栽培的,野山貨的產量本就少,就算她們去打聽,也問不出什麽。
遂見女兒搖頭說“不是,是我同學妹妹的同學,上次爬山見過一次。”孫母鬆了口氣,壓著嗓們說:“那媽先找屯子裏的人打個商量,最好能收購價賣給我們,實在不行,咱們也像他們一樣,市場價就市場價吧,總好過白跑一趟。”
孫倩一聽市場價收購,急了:“這樣還有什麽賺頭呀!”
“你傻呀!你就不能跟你同學說,山貨漲價了嗎?之前跟她們講的是去年的價,今年雨水少、產量跟著少,漲價很正常呀。”
孫倩噘噘嘴:“我報的本來就比市場價高一成,總不能說今年的價格比往年翻了一倍吧?這誰信啊。”
“那你說怎麽辦?”眼瞅著越來越多的村民把山貨賣給了高家屋簷下的那倆外地客,孫母也急了。
孫倩難掩燥意地揮揮手:“那你先找熟人問問吧。看他們究竟是向錢看,還是願意賣你和爸的人情。”
結果還用說嘛,孫母那話一出,好多人都笑了。
誰那麽傻缺啊,願意和錢過不去。和孫家的人情又沒深到寧肯自家吃虧也要相幫的地步。所以紛紛拿話搪塞話題,有說“哎呀國良家的閨女長這麽大了啊”,也有說“國良家的啊,國良咋沒跟你們娘倆一道來?”
總之一句話:誰都不肯中場退出,繼續排隊等高友正給他們抽驗、稱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