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因著昨日北夏皇與眾大臣在禦書房議事,師輕青未有機會給北夏皇請安,所以一大早的便進了宮。
師輕青一路上免不了咕噥,臉色亦不佳,雖說昨日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但是仍舊抵不住對經一的怨念。
如果不是經一,何至於會與夏寒……
師輕青正沿著外圍宮牆角走著,忽見前頭一人像極了經一,不由停下了腳步細細打量。
墨發白衣,隻用一根木簪輕輕挽起,四溢飄散,身上長袍寬敞灌風而入,那人卻不管不顧,徑直走著,似乎未有不適。
如此不羈於外物之人,想必也隻有經一了吧!
師輕青示意身後的夕兒與橦嬤嬤放低了聲息,自己一路疾步跑到人背後猛的一拍,準備嚇他一嚇。
“喂,姓經的,昨天你跑到哪裏去了?”師輕青大聲囔著,準備好好與他算賬。
那人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聞聲迴頭,這下輪到師輕青傻了眼。
那人見狀淡淡一笑,似百合花開,潤物無聲,照亮了宮牆不被陽光眷顧的一腳。
“你是說經一經大公子吧?卻是常有人將我與他認錯!”秀唇輕啟,沒有半分責怪。
師輕青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幹笑了幾聲,“那個…也不是很像,就是背影像而已!”
那人未再接話,行了一禮,便告辭了!
師輕青望著他略顯清瘦地身影在晨霧中挺直的背,一陣恍惚,明明是不同的兩個人,自己怎會認錯呢!
“帝姬,帝姬?”
“啊?”
“帝姬,該去給皇上請安了!”橦嬤嬤輕聲喚道,對師輕青的失儀並未介懷。
“噢…走吧!”
一路上,師輕青腦子仍是免不了浮起那道背影,仿佛刻在了腦子裏一般,揮之不去。
師輕青搖搖頭,不想再想。
一旁的夕兒見狀,關切的問道:“帝姬,可是昨夜睡得不好?頭疼否?”
師輕青又搖了搖頭,示意沒事。
自皇極宮門通往順天殿,需得沿著九龍壁,再穿過錫慶門與崇樓相鄰的後左門,便能到了順天殿。
一路上宮人紛紛低頭疾步,十分忙碌來來往往,見著師輕青卻是不疾不徐地行跪拜禮,再繼續疾步,忙碌。
師輕青看得十分有趣,便將方才一事拋諸腦後。
與夕兒一路暢聊著進了順天殿。
“父皇可還在裏頭?”師輕青低聲詢問著昨夜值夜的宮人。
那宮人先行了一禮,還未答話。
裏頭便傳出聲來,“是青兒吧?快進來!”
師輕青聽著皇上沉厚低音中夾雜著溺愛,不由一笑,近乎跳躍地跑了進去。
絹秀清逸地裙擺輕輕劃過紫金橫木,裙擺上頭印著的蓮花頃刻綻放,開得正好。
“父皇,青兒給父皇請安,父皇萬福金安!”師輕青一進門便跪倒,身後橦嬤嬤與夕兒隻得隨之。
直把皇上逗得哈哈大笑,笑聲迴蕩在整個順天殿。
“你這孩子,也得看清楚了再拜不遲!”
師輕青還未明白皇上話語中的意思,一雙骨節分明地手慢慢伸了過來,將師輕青輕輕扶起。
仰頭望去,卻見正是方才自己認錯的那人,此時正嘴角噙著笑意瞧著自己。
這才明白自己拜錯了人,一張臉漲的通紅,師輕青覺著,耳根都快要燒透了。
竟將他認錯了兩次。
那人將師輕青扶起後,後退幾步,躬身行禮,“這位便是皇上親封的青籮帝姬吧?在下蓋清,參見青籮帝姬,青籮帝姬福澤萬年!”
半口不提方才一事,算是全了師輕青的顏麵,又算是還了一禮。
師輕青這下,發作不得卻又無法勸自己心平氣和。
淡淡瞟了一眼蓋清,心裏猶自有氣,隻作不理,便湊到了皇上身邊去。
“父皇,不許再笑青兒了,青兒也是想著好久不見父皇,一路上心心念念著就要來給父皇請安,誰知父皇還笑話青兒。”
師輕青扯著皇上的胳膊,不停晃動,將心裏的難為情也一並晃去。
北夏皇見了越發高興,“好好好,青兒說不許那就不許了!”
“那父皇為何猶自失笑?”師輕青狐疑道。
北夏皇信口拈來,“我這是見著青兒高興哪,吃了嗎?”
師輕青搖了搖頭。
一旁的蓋清見了,趁機告退,“微臣在前殿等候皇上!”
“嗯,去吧!”
“是,微臣告退!”說完,又像師輕青行了一禮,方才退了出去。
“父皇可是有要事相商?大過年的怎麽也不消停會兒?”師輕青見蓋清走了,便上前伸手扶了北夏皇自龍榻上起來,忍不住叨叨幾句。
北夏皇聞言心裏劃過一陣暖流,有些後悔為何不早些封師輕青為帝姬,自己便可以早些時候享受到師輕青的關心。
“國事繁多事不等人,今年開年便凍天,前些日子泉城上了奏折上來,說是那些大水雖治好了,但水流卻因此凍了起來,死傷無數啊!”皇上拍了拍師輕青的手臂,長歎一口氣,望著窗外的眼神深邃而蒼涼。
師輕青望著北夏皇的模樣,心裏有些慶幸,她的父皇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皇帝。
“沒有了水源了,隻怕老百姓受的不隻是凍,還要挨餓!”水乃萬物之源,若水源中斷,萬物皆傷,難怪父皇不顧夏寒的傷,要派夏寒親自前往!
北夏皇迴身對著師輕青欣慰一笑,“父皇已派了你七哥過去處理此事,你七哥他處事決斷,辦事引根據典從不會讓人失望,有著八鬥之才,此次能治好了大水亦是多虧了他!”
“能為父皇分憂想必七哥心中亦是十分有幸!”
北夏皇又讚歎了夏寒幾句,李公公便在外頭躬身請道:“皇上,青籮帝姬,早膳已備好,還請移駕!”
聞言,師輕青便準備起身去拿外衣給北夏皇穿上,被橦嬤嬤接過,“帝姬先去吧,老奴來伺候皇上更衣便是!”
師輕青心想,橦嬤嬤因著是伺候慣了皇上的,當下此等情形橦嬤嬤躬身請命,並未有所不妥。
未曾深想。
當下便應了,由一名小太監領著自己與夕兒往外頭走去。r1152
因著昨日北夏皇與眾大臣在禦書房議事,師輕青未有機會給北夏皇請安,所以一大早的便進了宮。
師輕青一路上免不了咕噥,臉色亦不佳,雖說昨日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但是仍舊抵不住對經一的怨念。
如果不是經一,何至於會與夏寒……
師輕青正沿著外圍宮牆角走著,忽見前頭一人像極了經一,不由停下了腳步細細打量。
墨發白衣,隻用一根木簪輕輕挽起,四溢飄散,身上長袍寬敞灌風而入,那人卻不管不顧,徑直走著,似乎未有不適。
如此不羈於外物之人,想必也隻有經一了吧!
師輕青示意身後的夕兒與橦嬤嬤放低了聲息,自己一路疾步跑到人背後猛的一拍,準備嚇他一嚇。
“喂,姓經的,昨天你跑到哪裏去了?”師輕青大聲囔著,準備好好與他算賬。
那人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聞聲迴頭,這下輪到師輕青傻了眼。
那人見狀淡淡一笑,似百合花開,潤物無聲,照亮了宮牆不被陽光眷顧的一腳。
“你是說經一經大公子吧?卻是常有人將我與他認錯!”秀唇輕啟,沒有半分責怪。
師輕青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幹笑了幾聲,“那個…也不是很像,就是背影像而已!”
那人未再接話,行了一禮,便告辭了!
師輕青望著他略顯清瘦地身影在晨霧中挺直的背,一陣恍惚,明明是不同的兩個人,自己怎會認錯呢!
“帝姬,帝姬?”
“啊?”
“帝姬,該去給皇上請安了!”橦嬤嬤輕聲喚道,對師輕青的失儀並未介懷。
“噢…走吧!”
一路上,師輕青腦子仍是免不了浮起那道背影,仿佛刻在了腦子裏一般,揮之不去。
師輕青搖搖頭,不想再想。
一旁的夕兒見狀,關切的問道:“帝姬,可是昨夜睡得不好?頭疼否?”
師輕青又搖了搖頭,示意沒事。
自皇極宮門通往順天殿,需得沿著九龍壁,再穿過錫慶門與崇樓相鄰的後左門,便能到了順天殿。
一路上宮人紛紛低頭疾步,十分忙碌來來往往,見著師輕青卻是不疾不徐地行跪拜禮,再繼續疾步,忙碌。
師輕青看得十分有趣,便將方才一事拋諸腦後。
與夕兒一路暢聊著進了順天殿。
“父皇可還在裏頭?”師輕青低聲詢問著昨夜值夜的宮人。
那宮人先行了一禮,還未答話。
裏頭便傳出聲來,“是青兒吧?快進來!”
師輕青聽著皇上沉厚低音中夾雜著溺愛,不由一笑,近乎跳躍地跑了進去。
絹秀清逸地裙擺輕輕劃過紫金橫木,裙擺上頭印著的蓮花頃刻綻放,開得正好。
“父皇,青兒給父皇請安,父皇萬福金安!”師輕青一進門便跪倒,身後橦嬤嬤與夕兒隻得隨之。
直把皇上逗得哈哈大笑,笑聲迴蕩在整個順天殿。
“你這孩子,也得看清楚了再拜不遲!”
師輕青還未明白皇上話語中的意思,一雙骨節分明地手慢慢伸了過來,將師輕青輕輕扶起。
仰頭望去,卻見正是方才自己認錯的那人,此時正嘴角噙著笑意瞧著自己。
這才明白自己拜錯了人,一張臉漲的通紅,師輕青覺著,耳根都快要燒透了。
竟將他認錯了兩次。
那人將師輕青扶起後,後退幾步,躬身行禮,“這位便是皇上親封的青籮帝姬吧?在下蓋清,參見青籮帝姬,青籮帝姬福澤萬年!”
半口不提方才一事,算是全了師輕青的顏麵,又算是還了一禮。
師輕青這下,發作不得卻又無法勸自己心平氣和。
淡淡瞟了一眼蓋清,心裏猶自有氣,隻作不理,便湊到了皇上身邊去。
“父皇,不許再笑青兒了,青兒也是想著好久不見父皇,一路上心心念念著就要來給父皇請安,誰知父皇還笑話青兒。”
師輕青扯著皇上的胳膊,不停晃動,將心裏的難為情也一並晃去。
北夏皇見了越發高興,“好好好,青兒說不許那就不許了!”
“那父皇為何猶自失笑?”師輕青狐疑道。
北夏皇信口拈來,“我這是見著青兒高興哪,吃了嗎?”
師輕青搖了搖頭。
一旁的蓋清見了,趁機告退,“微臣在前殿等候皇上!”
“嗯,去吧!”
“是,微臣告退!”說完,又像師輕青行了一禮,方才退了出去。
“父皇可是有要事相商?大過年的怎麽也不消停會兒?”師輕青見蓋清走了,便上前伸手扶了北夏皇自龍榻上起來,忍不住叨叨幾句。
北夏皇聞言心裏劃過一陣暖流,有些後悔為何不早些封師輕青為帝姬,自己便可以早些時候享受到師輕青的關心。
“國事繁多事不等人,今年開年便凍天,前些日子泉城上了奏折上來,說是那些大水雖治好了,但水流卻因此凍了起來,死傷無數啊!”皇上拍了拍師輕青的手臂,長歎一口氣,望著窗外的眼神深邃而蒼涼。
師輕青望著北夏皇的模樣,心裏有些慶幸,她的父皇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皇帝。
“沒有了水源了,隻怕老百姓受的不隻是凍,還要挨餓!”水乃萬物之源,若水源中斷,萬物皆傷,難怪父皇不顧夏寒的傷,要派夏寒親自前往!
北夏皇迴身對著師輕青欣慰一笑,“父皇已派了你七哥過去處理此事,你七哥他處事決斷,辦事引根據典從不會讓人失望,有著八鬥之才,此次能治好了大水亦是多虧了他!”
“能為父皇分憂想必七哥心中亦是十分有幸!”
北夏皇又讚歎了夏寒幾句,李公公便在外頭躬身請道:“皇上,青籮帝姬,早膳已備好,還請移駕!”
聞言,師輕青便準備起身去拿外衣給北夏皇穿上,被橦嬤嬤接過,“帝姬先去吧,老奴來伺候皇上更衣便是!”
師輕青心想,橦嬤嬤因著是伺候慣了皇上的,當下此等情形橦嬤嬤躬身請命,並未有所不妥。
未曾深想。
當下便應了,由一名小太監領著自己與夕兒往外頭走去。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