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皇曆兩千兩百零一年六月十六日,秋陽山,鐵劍門。


    石壁劍意在每個人的識海感悟中都變得略有不同,有些人身上同樣劍意唿嘯,像是與石壁劍意產生共鳴。


    從台階上往下看,廣場上空無數劍意繚繞,那些在石壁下感悟的劍修渾身透著劍氣,場麵甚是壯闊。


    轟!轟!轟!


    一道道劍光衝天而起。


    一重劍意!


    幾乎每個劍修身上都有一道形如長劍的靈力懸浮在頭頂,這是感悟了石壁中一重劍意。


    又過了一段時間,轟轟轟,又是一道道劍光衝天而起。


    又有一大部分劍修身上出現兩道長劍靈力。


    二重劍意!


    時間又過了一刻鍾,轟轟轟,有一半的劍修身上出現了三重劍意。


    再過半個時辰,身上出現四重劍意的劍修已是少數,近萬人的廣場上,悟出四重劍意的劍修不到五百人。


    又過半個時辰,轟轟轟,身上衝起五重劍意的靈修隻有近百人。


    “好,請悟出五重劍意的這些人走到前麵來。”鐵劍門老者朗聲說道,“你們將有資格參加醒劍儀式的第二輪選拔,試劍。”


    “試劍的規則,每人限用一劍攻擊這台上擺放的十個木人樁,招式不限,但隻能出一劍。”老者繼續說道,“開始吧,逐個上台。”


    第一個上台的劍修,身穿淡黃色長袍,身形消瘦,手中拿著一把細長的窄劍,那人上台麵對十個木人樁,大喝一聲,右手拔劍,一道劍光閃光,蹭蹭蹭蹭,十個木人樁倒了三個。


    老者點了點頭,示意下一個劍修上台。


    那十個木人樁旋即又恢複如初。


    第二個劍修同樣一招擊出,三個木人樁應聲而倒。


    近百劍修逐一上台,有數人一招出手,十個木人樁全部斷成兩截。


    “好厲害,一招同時攻擊十人,這有靈將境界了。”台下議論紛紛。


    “哪怕是靈將強者也想進入鐵劍門,聽說鐵劍門精英弟子最弱的將來也是初階靈王水準,大部分精英弟子都能到高階靈王境界,那些天才精英弟子甚至到達半步靈聖的境界。”有人說道。


    “聽說鐵劍門的幾位長老和堂主都是靈聖境界了。”有人說道。


    “鐵劍門是青州東域第一大宗門,靈聖強者甚至比東域五國加起來還多,不過聽說鐵劍門門規第一條就是不涉國政,所以青州東域五國才由蔣聖府統領。”有人說道。


    “可惜我們根本沒有機會進鐵劍門。”那人歎道。


    “隻能怪我們資質太差。”旁邊人說道,“別人的實力多強。”


    “你看,現在上台的這個白衣青年氣場好強。”那人指著台上數道。


    “你說他也能一劍十殺嗎?”


    “絕對能。”


    台上,白衣青年手拿一柄通體烏黑的寬麵長劍,隨手一揮,一道寒光閃起,那十個木人樁靜靜的沒有反應。


    “這?沒有倒?”有人驚訝,方才那一劍太快了,快到根本看不清。


    “裝大了,連一個都沒倒。”有人笑道。


    轟隆隆!


    話音未落,高台上十個木人樁突然都斷成三截,轟然倒下。


    “這?”台下的人更驚訝了。


    “全斷了,而且每一個都斷了三截。”


    “難道剛才那一劍,是兩劍?不然怎麽斷成三截?”有人疑惑的問道。


    “太快了,完全看不出來,那人是誰?有人認識嗎?”


    “不認識。”


    台下議論紛紛,台上白衣青年已信步走下台。


    台階上鐵劍門的幾個長老也開始接頭接耳,像是在討論什麽。


    “這位道友請留步。”突然,台上中間的老者說道。


    白衣青年停下腳步,望向台階。


    “道友,請借一步說話。”那老者親自走下台階,說道。


    白衣青年點了點頭,在台下無數人的疑惑中跟著那老者繞過台階,走進了鐵劍門大門之內。


    “其他人請繼續。”鐵劍門長老打斷眾人的疑惑,朗聲說道。


    其他劍修逐一上台試劍,等到最後一個劍修下台,鐵劍門長老站到台前,朗聲說道,“通過第二輪試劍的劍修,共有五十人,請擊倒十個木人樁的劍修們走到前來,進行第三輪選拔,對劍。”


    有五十個一劍十殺的劍修信步走上高台,開始第三輪對劍選拔。


    身穿一身白衣的古天跟著老者的後麵,剛踏進鐵劍門,那老者迴頭行了一禮,說道,“老朽是鐵劍門精英堂堂主李凡,請問道友名諱?來自何處?”


    “青州南域,古天。”古天笑道。


    “哦?道友來自青州南域?”李凡問道。


    “是。”古天說道。


    “方才見道友試劍時所用黑劍不凡,不知能否再讓老朽看看?”李凡又問道。


    古天拿出那柄漆黑的長劍,笑道,“此劍是我在一處遺跡所得,天階絕品的靈器。”說著,古天將黑劍遞了過去。


    李凡恭敬的接過黑劍,仔細端詳了許久,喃喃說道,“是它,真的是它。”


    “李堂主識得此劍?”古天問道。


    “敢問道友,此劍在青州南域哪個遺跡處所得?”李凡反問道。


    “姬聖遺跡。”古天說道。


    “姬聖府鐵劍門,是嗎?”李凡又問。


    “正是。”古天笑道,“正因為是鐵劍門,我才來貴宗門的。”


    “道友請跟我來。”李凡有些激動,帶著古天穿過一條走廊,一處花園,來到另外一處庭院中。


    “李堂主,今天不是要住持醒劍儀式嗎?怎麽來長老院了?”庭院門口,一個侍衛見到李凡,問道。


    “勞煩通報一聲,說精英堂李凡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向大長老稟報。”李凡急忙說道。


    “請李堂主稍等。”那侍衛轉身進入長老院,片刻走了出來,說道,“李堂主,請進。”


    李凡帶著古天越過門廳,直接來到長老院的大殿上。


    “李堂主。”大殿上,鐵劍門大長老李舒白和二長老李孺白端坐正堂,看到李凡進來,說了一聲。


    “李凡拜見大長老,二長老。”李凡上前行禮說道。


    “李堂主今天是醒劍儀式的主持,怎麽突然來長老院了?”大長老李舒白問道。


    “事關重大。”李凡說道,“主持暫時交給五長老了,醒劍儀式還在繼續。”


    “這位是?”二長老李孺白看了看古天,問道。


    “兩位長老先看看這把寶劍。”李凡遞過那把漆黑寶劍,李舒白接在手中,端詳許久,抬頭望著李凡,激動的說道,“這是從哪裏得到的?”


    李凡轉頭看了看古天,又向大長老李舒白說道,“這位道友名叫古天,從青州南域而來,這把寶劍是他從姬聖遺跡鐵劍門所得。”


    “青州南域?姬聖遺跡鐵劍門?”李舒白神情激動,說道,“老祖的舊地!”


    “正是。”李凡說道,“故此我不敢耽擱前來稟報。”


    “道友請上座,請上座。”李舒白對古天說道,又對旁邊侍女喊道,“上好茶。”


    “多謝大長老。”古天坐在側座上,微笑說道。


    “敢問古天道友如何從青州南域到得鐵劍門的?”李舒白問道。


    “一切也是巧合,我本來在天璿國有其他事的,偶然聽到貴宗門,便想來拜訪拜訪。”古天說道。


    “原來如此,這柄劍確實和我鐵劍門有頗深的淵源。”李舒白說道,“實不相瞞,我們鐵劍門的開山老祖正是三百年前青州南域姬聖府姬聖座下的大弟子李秋陽。”


    古天點了點頭。


    “看來古天小友也有此猜測。”李舒白說道。


    “正是。”古天笑道,“當初在遺跡中得鐵劍,又得秋陽前輩靈王傳承,受益匪淺,所以在青州東域聽聞鐵劍門倍感親切。”


    “據宗門所傳,當年秋陽老祖離開姬聖府,出青州南域,從青州西域,到北域,後來才在東域天璿國定居,後在秋陽山上開創鐵劍門。”李舒白說道,“一直以來,宗門中都有門規,見秋陽鐵劍如見老祖,但聽聞真正的秋陽鐵劍一直在青州南域姬聖遺跡不曾問世,所以如果不是親眼見到這把寶劍,我們都快忘了還有青州南域鐵劍門的事,既然古天小友是秋陽鐵劍繼承人,等門主閉關出來,我會即刻稟報,請小友在鐵劍門多待幾日。”


    “我此番前來,是想確認心中猜測,如今已然清楚,那這把秋陽鐵劍自當物歸原主,請大長老代鐵劍門收下。”古天笑道。


    “哦?”李舒白、李孺白和李凡皆是一驚,李舒白說道,“小友要將這秋陽寶劍送迴鐵劍門?”


    “正是。”古天笑道,“我在山門廣場上看到醒劍儀式上亦擺放一把寶劍,和這把秋陽鐵劍相似,隻是長度短了幾寸,那是?”


    “據老祖說,秋陽鐵劍本為子母雙劍,當初留母劍在姬聖遺跡,隻帶了子劍,小友所見那把正是本門的鎮宗之寶,秋陽子劍。”李舒白說道。


    “那這母劍更應該物歸原主了。”古天笑道。


    “這。”李舒白仍然很驚訝,說道,“那小友需要什麽,鐵劍門自當全力奉上。”


    “大長老言重了。”古天笑道,“我得秋陽前輩傳承,也算是半個鐵劍門門人,秋陽前輩一生正義,讓秋陽鐵劍迴歸鐵劍門乃我誠心實意之舉,不敢有要求。”


    “小友大義,老朽代表鐵劍門感激不盡。”李舒白說道。


    “大長老言重了,鐵劍迴歸,也算是了卻了我的一樁心事。”古天笑道,“貴宗門今日尚在舉行盛大儀式,李堂主還需主持,我就不打擾了,就此告辭。”古天說完起身和幾人告辭。


    “也好,小友想必也有要事在身,老朽親自送送小友。”李舒白也站起身,領著古天走出長老院,又親自送出鐵劍門。


    精英堂主李凡迴到醒劍儀式高台繼續主持儀式不提。


    “小友是否在此觀看本門醒劍儀式?”李舒白問道。


    “先前參加試劍就是想試試這秋陽鐵劍是否能被你們發現,如今事情已了,我也準備下山了。”古天笑道。


    “小友,請收到這塊金牌,在青州東域但凡有何困難,亮出金牌,或有轉機。”李舒白從身上拿出一塊金牌,遞給古天,說道。


    “多謝大長老了。”古天沒有客氣收下金牌,和李舒白、李孺白兩人告別,暗自和瑤芷約定好,下山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禦乾坤之問蒼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邪皇冷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邪皇冷秋風並收藏靈禦乾坤之問蒼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