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看著前方隱藏在白雲深處的古刹,分明就在眼前,卻仿佛覺得自己走一步那古刹就退一步似的,怎麽也到不了盡頭。
方才一路上已經被拒絕了許多次的趙子嫿依然想要說服她:“我娘親一直擔心我在書院裏會和同舍之人相處不好,昭昭你若是能夠去我府上做客,露上一麵的話,我娘一準兒就放心了。”
“那我到時候找個普通旬休日子拜訪就是,我與你那大哥素不相識,貿然去參加他的婚禮實在是太不合適了。”昭昭麵不改色道。
趙子嫿原本性子冷淡、朋友極少,此番卻是因為這幾日與昭昭相處下來頗為投契,更何況今日昭昭又翻山越嶺地陪她去看鳳凰台,一時隻想尋了由頭請昭昭去自己家裏作客再親近幾分才好。聽了昭昭的話語後方才知曉自己有些失了分寸了,一時有些赧然,隻低著頭向山頂寺廟走去。
昭昭見她一人悶頭趕路,怕是因為自己拒絕的緣故令她心裏不舒服了,忙上前幾步挽住趙子嫿的手臂。兩人俱不是甜言蜜語之人,隻相視一笑便也就互相理解了,竟是連言語解釋也用不上了。
其實兩人的友誼發展迅速也是多虧了袁四小姐的推波助瀾。
那袁四小姐也進了明德女學就讀,因為她與昭昭兩人都是自霸州來的,更兼早有齟齬,她便時常私下裏詆毀昭昭的名譽。可是趙子嫿卻聽不得她胡謅的那些汙言穢語,親自為昭昭出了頭。
近來幾日,那袁四小姐卻是沒有什麽動靜了,據說好似是被接迴家中去了。原先昭昭還奇怪呢,後來聽說了袁四小姐的父親袁大人被罷官之事,她方才意識到,應該是前世的事情發生了。
不多時,她們一行人終於站在了龍泉寺的山門前。
龍泉寺算得上是前朝第一古刹,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山門前兩株遒勁翠柏已逾百年,院牆斑駁、林木深深。
眾人向西行,走過牌林,路經一片放生池,又過了一座獨孔古石橋後方才到了毗盧殿,而鳳凰台更在毗盧殿以後。
那毗盧殿在清涼台上,原為寺內僧人翻譯、誦讀佛經之處,現如今龍泉寺香客寥寥、高僧殞落。
寺院已然衰敗,草木橫生,一路上也都並無引路的小沙彌。一行人路過一側佛牆上的詩壁,隻見壁上詩雲:蘭台畫閣碧玲瓏,皓月清風古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爽籟落空濛。
這便是到了清涼台了。
昭昭抬眼望去,霧氣嫋嫋之中,隻見清涼台上坐了一個年輕僧人。那僧人一身簡素僧袍,不思容華,但眉心一點朱砂痣,卻是說不盡的勾魂攝魄。
這哪裏像是古刹僧侶?分明應該是個世家公子才對!
此時卻聽身旁趙子嫿驚唿一聲:“宮也哥哥?”
那端坐在清涼台上誦經的僧人聞聲卻並沒有睜眼,他的聲音涼涼的,如山裏的溪澗:“貧僧法號澄觀。”
趙子嫿凝眉看了他半晌,固執道:“你就是宮也哥哥!怎麽竟是在這寺院裏出了家?宮伯父可知曉?還有,我大哥呢?他……”
澄觀聽她提及趙子孟,眼睫微顫,緩緩睜開了眼。他的眼神淡漠空靈,仿佛紅塵倦過眼,又好似世事皆洞明。
“自去歲隆冬宮變日一別,貧僧便再也不曾見過趙施主。”
趙子嫿聞言眼眸中隱隱有淚光閃動。她原想依著大哥的這般智謀,即使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生死不知,但也該是無恙的。現如今府中那出衝喜的鬧劇發展著,她以為大哥聽聞了風聲怎麽也該迴來露個麵,卻誰知……
“那天……宮變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麽?大哥他當日不是和你一同入的宮嗎?現如今太孫早已迴宮,你也……我大哥他身在何方?”趙子嫿一邊說著一邊淚珠滾滾。
昭昭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心道,趙子孟在霸州過得好著呢,現如今想來已經將抗遼的地下工事全都重啟了,估計是在暗中籌謀著什麽呢。昭昭真想告訴趙子嫿她大哥沒事,可又怕那人的隱瞞另有深意……
“阿彌陀佛,趙施主自當無恙。”
趙子嫿聞言止住了眼淚,破涕為笑道:“我就知道憑大哥的本事肯定是不會有事的!可是依著大哥的神機妙算,太孫怎麽竟是錯過了迴宮的時機?宮也哥哥,你不知道現在京中狀況,聖上之前竟然將太孫軟禁在皇宮裏!可憐太孫仁善恭謙……”
澄觀麵上無悲無喜,他輕垂下眼瞼,口中念了一句佛偈。
此時,忽聞極遠處隱隱有沉沉的悠遠撞鍾之聲傳來。一聲,一聲,又一聲,這鍾聲竟似是連綿不絕一般。
昭昭心中默默數著,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她微微蹙眉,難道是天授帝駕崩了?可是這才是天授元年呀!這輩子怎麽竟然提前了整整一年?
天授帝無子。這麽說,太孫就要登基了……
澄觀久久望著京城方向,神色間不辨悲喜。
他的思緒仿佛迴到了那個冬夜。
那日建元帝猝然駕崩,袁家的軍隊控製了禁宮。太子枉死宮中,袁家假借清查前朝餘孽之名直入東宮,意欲為七皇子鏟平一切阻礙謀奪帝位。他與趙子孟等人護送太孫出逃,半途遇楊悸鹿相助。
趙子孟將他們帶至一陳姓匠人家中,言說此人可信,要他與太孫兩人藏匿此間等待大長公主救援。
他武舉出身,時任翊麾校尉,一身武藝自是能護得太孫周全。之後,趙、楊兩人以太孫之替身為餌,引追兵北上,欲至淤口關借調楊家軍迴京。
那陳姓匠人乃是一個鏡匠,他家鋪子恰在人煙湊聚的汴河沿岸,前麵是鋪麵,後麵的院子裏住人。夜間鋪子早己關了門,兩人被安置在鋪子後一個隱蔽的藏貨的隔間裏。陳匠人善製纏枝花草官工鏡,隔間裏擺放著幾麵鏡子。此種鏡子的鏡身較薄,裝飾以弱枝細葉交相纏繞的花紋樣式,有迎風浥露之感,在京中頗有薄名。
趙子孟離去後,那陳匠人道:“我每晚都會去前邊腳店打酒吃,今日若是不去怕別人會起疑心。委屈二位公子稍後片刻,我去去就迴。”
宮也抱拳道:“多謝老伯仗義收留,何來委屈之說?您且去便是。”
陳匠人起身進了內院,許久之後才匆匆往外走。
宮也與太孫對坐許久,兩人俱是習過武藝的,忽聽聞內院有磨刀霍霍之聲傳來。太孫道:“此聲可疑,且去探聽看看。”
太孫說罷起身,悄無聲息地潛入內院,宮也亦是躡足護衛太孫。
隻聽院中有一婦人道:“捉住他們,一刀切了脖子便是。”又有一男人道:“就怕血濺得到處都是。”一個年輕婦人道:“相公竟是連我還不如,你隻管去殺,到時候我來清洗便是。”
太孫道:“他們果然有殺心,我們應先下手為強。”然後拔劍就殺入後院,不論男女老少,連殺五人,一婦人、一男子、一女子、一雙幼兒,竟是一個活口也沒有留下。
誰料太孫年幼,那婦人體態豐滿,竟一劍未死,拿了小刀欲從背後砍殺太孫。宮也見狀,情急之下忙上前補了一劍。兩人搜索內院,恐有漏網之魚,卻見廚房裏綁了兩隻肥母雞欲宰殺。
原來卻是太孫多疑,他們這是誤殺了好人了!
宮也欲離去,太孫卻道先不急。不多時,陳匠人提著一小壇酒和一些菜點迴來了。陳匠人道:“我還叫那店家與我做了特色糕點哩,可惜購買之人太多,需等候多時,我便……”話未說完就被太孫一劍砍殺。
宮也心中惻然。
太孫道:“待他入得內院看見此間景象,如何肯善罷幹休?”
宮也默然,隻覺他不肖獻章太子溫厚仁愛,疑心之重竟是絕類其祖。
後來,他護送太孫自汴河乘船而下,藏匿多時。後來,他們終於聯係上了大長公主,那時候卻已太遲了。他始終忘不了死在他劍下的那個婦人。再後來,他於龍泉寺落發出家。
不語。澄觀。
方才一路上已經被拒絕了許多次的趙子嫿依然想要說服她:“我娘親一直擔心我在書院裏會和同舍之人相處不好,昭昭你若是能夠去我府上做客,露上一麵的話,我娘一準兒就放心了。”
“那我到時候找個普通旬休日子拜訪就是,我與你那大哥素不相識,貿然去參加他的婚禮實在是太不合適了。”昭昭麵不改色道。
趙子嫿原本性子冷淡、朋友極少,此番卻是因為這幾日與昭昭相處下來頗為投契,更何況今日昭昭又翻山越嶺地陪她去看鳳凰台,一時隻想尋了由頭請昭昭去自己家裏作客再親近幾分才好。聽了昭昭的話語後方才知曉自己有些失了分寸了,一時有些赧然,隻低著頭向山頂寺廟走去。
昭昭見她一人悶頭趕路,怕是因為自己拒絕的緣故令她心裏不舒服了,忙上前幾步挽住趙子嫿的手臂。兩人俱不是甜言蜜語之人,隻相視一笑便也就互相理解了,竟是連言語解釋也用不上了。
其實兩人的友誼發展迅速也是多虧了袁四小姐的推波助瀾。
那袁四小姐也進了明德女學就讀,因為她與昭昭兩人都是自霸州來的,更兼早有齟齬,她便時常私下裏詆毀昭昭的名譽。可是趙子嫿卻聽不得她胡謅的那些汙言穢語,親自為昭昭出了頭。
近來幾日,那袁四小姐卻是沒有什麽動靜了,據說好似是被接迴家中去了。原先昭昭還奇怪呢,後來聽說了袁四小姐的父親袁大人被罷官之事,她方才意識到,應該是前世的事情發生了。
不多時,她們一行人終於站在了龍泉寺的山門前。
龍泉寺算得上是前朝第一古刹,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山門前兩株遒勁翠柏已逾百年,院牆斑駁、林木深深。
眾人向西行,走過牌林,路經一片放生池,又過了一座獨孔古石橋後方才到了毗盧殿,而鳳凰台更在毗盧殿以後。
那毗盧殿在清涼台上,原為寺內僧人翻譯、誦讀佛經之處,現如今龍泉寺香客寥寥、高僧殞落。
寺院已然衰敗,草木橫生,一路上也都並無引路的小沙彌。一行人路過一側佛牆上的詩壁,隻見壁上詩雲:蘭台畫閣碧玲瓏,皓月清風古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爽籟落空濛。
這便是到了清涼台了。
昭昭抬眼望去,霧氣嫋嫋之中,隻見清涼台上坐了一個年輕僧人。那僧人一身簡素僧袍,不思容華,但眉心一點朱砂痣,卻是說不盡的勾魂攝魄。
這哪裏像是古刹僧侶?分明應該是個世家公子才對!
此時卻聽身旁趙子嫿驚唿一聲:“宮也哥哥?”
那端坐在清涼台上誦經的僧人聞聲卻並沒有睜眼,他的聲音涼涼的,如山裏的溪澗:“貧僧法號澄觀。”
趙子嫿凝眉看了他半晌,固執道:“你就是宮也哥哥!怎麽竟是在這寺院裏出了家?宮伯父可知曉?還有,我大哥呢?他……”
澄觀聽她提及趙子孟,眼睫微顫,緩緩睜開了眼。他的眼神淡漠空靈,仿佛紅塵倦過眼,又好似世事皆洞明。
“自去歲隆冬宮變日一別,貧僧便再也不曾見過趙施主。”
趙子嫿聞言眼眸中隱隱有淚光閃動。她原想依著大哥的這般智謀,即使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生死不知,但也該是無恙的。現如今府中那出衝喜的鬧劇發展著,她以為大哥聽聞了風聲怎麽也該迴來露個麵,卻誰知……
“那天……宮變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麽?大哥他當日不是和你一同入的宮嗎?現如今太孫早已迴宮,你也……我大哥他身在何方?”趙子嫿一邊說著一邊淚珠滾滾。
昭昭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心道,趙子孟在霸州過得好著呢,現如今想來已經將抗遼的地下工事全都重啟了,估計是在暗中籌謀著什麽呢。昭昭真想告訴趙子嫿她大哥沒事,可又怕那人的隱瞞另有深意……
“阿彌陀佛,趙施主自當無恙。”
趙子嫿聞言止住了眼淚,破涕為笑道:“我就知道憑大哥的本事肯定是不會有事的!可是依著大哥的神機妙算,太孫怎麽竟是錯過了迴宮的時機?宮也哥哥,你不知道現在京中狀況,聖上之前竟然將太孫軟禁在皇宮裏!可憐太孫仁善恭謙……”
澄觀麵上無悲無喜,他輕垂下眼瞼,口中念了一句佛偈。
此時,忽聞極遠處隱隱有沉沉的悠遠撞鍾之聲傳來。一聲,一聲,又一聲,這鍾聲竟似是連綿不絕一般。
昭昭心中默默數著,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她微微蹙眉,難道是天授帝駕崩了?可是這才是天授元年呀!這輩子怎麽竟然提前了整整一年?
天授帝無子。這麽說,太孫就要登基了……
澄觀久久望著京城方向,神色間不辨悲喜。
他的思緒仿佛迴到了那個冬夜。
那日建元帝猝然駕崩,袁家的軍隊控製了禁宮。太子枉死宮中,袁家假借清查前朝餘孽之名直入東宮,意欲為七皇子鏟平一切阻礙謀奪帝位。他與趙子孟等人護送太孫出逃,半途遇楊悸鹿相助。
趙子孟將他們帶至一陳姓匠人家中,言說此人可信,要他與太孫兩人藏匿此間等待大長公主救援。
他武舉出身,時任翊麾校尉,一身武藝自是能護得太孫周全。之後,趙、楊兩人以太孫之替身為餌,引追兵北上,欲至淤口關借調楊家軍迴京。
那陳姓匠人乃是一個鏡匠,他家鋪子恰在人煙湊聚的汴河沿岸,前麵是鋪麵,後麵的院子裏住人。夜間鋪子早己關了門,兩人被安置在鋪子後一個隱蔽的藏貨的隔間裏。陳匠人善製纏枝花草官工鏡,隔間裏擺放著幾麵鏡子。此種鏡子的鏡身較薄,裝飾以弱枝細葉交相纏繞的花紋樣式,有迎風浥露之感,在京中頗有薄名。
趙子孟離去後,那陳匠人道:“我每晚都會去前邊腳店打酒吃,今日若是不去怕別人會起疑心。委屈二位公子稍後片刻,我去去就迴。”
宮也抱拳道:“多謝老伯仗義收留,何來委屈之說?您且去便是。”
陳匠人起身進了內院,許久之後才匆匆往外走。
宮也與太孫對坐許久,兩人俱是習過武藝的,忽聽聞內院有磨刀霍霍之聲傳來。太孫道:“此聲可疑,且去探聽看看。”
太孫說罷起身,悄無聲息地潛入內院,宮也亦是躡足護衛太孫。
隻聽院中有一婦人道:“捉住他們,一刀切了脖子便是。”又有一男人道:“就怕血濺得到處都是。”一個年輕婦人道:“相公竟是連我還不如,你隻管去殺,到時候我來清洗便是。”
太孫道:“他們果然有殺心,我們應先下手為強。”然後拔劍就殺入後院,不論男女老少,連殺五人,一婦人、一男子、一女子、一雙幼兒,竟是一個活口也沒有留下。
誰料太孫年幼,那婦人體態豐滿,竟一劍未死,拿了小刀欲從背後砍殺太孫。宮也見狀,情急之下忙上前補了一劍。兩人搜索內院,恐有漏網之魚,卻見廚房裏綁了兩隻肥母雞欲宰殺。
原來卻是太孫多疑,他們這是誤殺了好人了!
宮也欲離去,太孫卻道先不急。不多時,陳匠人提著一小壇酒和一些菜點迴來了。陳匠人道:“我還叫那店家與我做了特色糕點哩,可惜購買之人太多,需等候多時,我便……”話未說完就被太孫一劍砍殺。
宮也心中惻然。
太孫道:“待他入得內院看見此間景象,如何肯善罷幹休?”
宮也默然,隻覺他不肖獻章太子溫厚仁愛,疑心之重竟是絕類其祖。
後來,他護送太孫自汴河乘船而下,藏匿多時。後來,他們終於聯係上了大長公主,那時候卻已太遲了。他始終忘不了死在他劍下的那個婦人。再後來,他於龍泉寺落發出家。
不語。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