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心知今日自家酒樓恐怕又惹上麻煩了。
建元帝生性多疑,晚年在以台諫機構為核心的監察係統之外又設立了情報機構“拱衛司”,用以監察群臣。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建元帝特令該司掌管刑獄,又賦予其巡察緝捕之權。拱衛司直接聽命於皇帝,有權逮捕任何人。
帝位交替,如今拱衛司都尉乃是天授帝少年時的伴讀之一,出身崇義侯府的張淮。其人恃權妄為、手段狠辣,十分不好相與。
昭昭前世偶然在人群中遠遠見過那人一眼,五官早已記不分明了,但那渾身上下的森冷氣勢卻是令人過目難忘。她自紗屏後循聲望去,角落不起眼的一張桌子旁,在一眾護衛簇擁下端坐著的不是張淮卻又是誰?
昭昭心下暗道不好。那張淮執法嚴峻,上輩子因有人向他告發袁大人走私鹽鐵、通敵賣國之事,他便親自來邊關走了一趟,搜羅到了如山鐵證,其中還包括了袁大人之前和遼國許王耶律寧所通的多封信函。證據確鑿,袁大人狡辯不得,之後官家便將他貶為庶人了,雖則礙於袁將軍的麵子赦免了他死罪,但張淮與袁家的仇怨算是結下了。
可那應該是天授二年的事情呀,這才天授元年初呢,他怎麽就大搖大擺地現身霸州了?他難道不是應該悄悄地搜羅搜羅袁家的罪證嗎?這麽大搖大擺、光明正大的樣子,難不成現在就已經證據在握了?
昭昭怕得手心冒汗,底下那位可是連烈火烹油的袁家都敢咬上一口的人,更別說她潘家一個小小的商戶了。
一旁石晴低低驚唿一聲,也從那些護衛的著裝、配飾上知曉了底下那些人的身份來曆。她一側身焦急地抓住了昭昭的衣袖擔心道:“竟是拱衛司的人,這可如何是好!”
昭昭也不知如何是好,她求助的目光望向楊羚。隻見楊羚輕手輕腳地起身,推開雅間麵朝街邊的那扇窗,一個眼色示意守在下麵的楊十九上來。那楊十九像一隻輕巧的燕子一般悄無聲息地躍上二樓。
楊羚沉聲對楊十九吩咐道:“十九,你速迴府上去尋我大哥來。”
楊十九點頭應下,策馬消失在了街角。
樓下形勢頗為嚴峻,白衣、灰衣兩位書生僵立在旁,那說書人嚇得冷汗直冒。張淮緩緩走近幾人,慢條斯理道:“說說看,太宗如何不能容阮相血脈存活於世?”
此時,那說書人卻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嘴裏隻喊著饒命。
張淮也不看他,隻一字一頓複述道:“前朝宋國公趙匡胤叛亂,按律應當族誅。然周世宗念其昔年功績,使其子德芳之遺腹子惟憲免於死刑,特許德芳之妻攜繈褓中的幼子定居江南,耕讀傳家,百年內不可出仕。大周末年天災*,惟憲之孫趙世剡幼年喪父,不得已出家為僧。而後還俗,輔佐我朝太-祖征戰天下,立下不世功勳,封為成國公……嘖嘖嘖,倒是好口才,好見識!”
“小人胡說的,求大人饒命。”說書人一麵磕頭一麵求饒。
“胡說的?”張淮輕笑道,“我看你倒是知道得挺詳細。說說看,這些話都是誰教的?老成國公戰功赫赫,怎麽從你嘴裏說出來倒是成了恩將仇報之人了?哼!緬懷前朝、非議重臣,拿下!”
一旁侍衛聽命上前,一把拽起了那說書人。拱衛司有權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但誰也不知從他們審訊室裏抬出來的會不會是一具屍體。
那說書人磕得滿頭是血,衝樓上雅間大叫:“姑娘救我!姑娘救我!”
昭昭心下不忍。那說書人原本是在街邊一個簡陋的說書棚內與一些販夫走卒說書,若不是來了她豐樂樓,並無機會和書生學子妄言政治,也就沒有了禍從口出的機會。她欲起身下樓,卻被一旁的楊羚拉住了。
“羚姐姐讓我下去吧,今日這事端發生在我豐樂樓裏,本來也是要牽扯到我的,逃不掉的。”
楊羚囑咐道:“昭昭妹妹且與他言語周旋一會兒,我大哥應該馬上就能到了。”
昭昭下到了大堂,揚聲道:“慢著。”
張淮聞言迴身眯著眼睛看她:“你便是這豐樂樓的東家?”
“正是。”昭昭行了一個禮道,“敢問大人抓人所謂何事?”
“哼,之前有一個丫鬟送信稱這豐樂樓乃是前朝餘孽的活動據點,原以為是小姑娘之間的爭風吃醋、勾心鬥角,今日一見卻真有此事。大堂內的說書人竟然明晃晃地緬懷前朝,還言語暗諷先皇的心胸不若那周世宗柴榮,該當何罪!”張淮陰測測道。
昭昭溫言解釋道:“恐怕大人是有所誤會,我豐樂樓的說書人本意乃是讚頌先帝手腕果決有王者之風,不若那前朝皇帝婦人之仁。並無反意。”
“哦?”張淮瞥了她一眼嗤笑道,“鬥升小民妄談國事本就是大罪。”
昭昭急中生智辯解道:“三年前先帝曾禦駕太學,當日恰有一大儒講到《孔子家語·曲禮公西赤問》,其中有‘公儀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句。當日諸學子激辯立嫡立賢之議題,先帝廣開言路,亦不曾禁百姓之言。彼時京城內茶樓酒肆時常可以聽見此般議論,鬥升小民談國事何罪之有?”
張淮冷冷道:“巧言令色。”卻也不曾立時就令手下抓她。
氣氛似乎有稍稍的緩和。此時,那說書人卻突然大力掙紮,一麵大叫道:“大人救命啊!大人救命啊!豐樂樓的人騙我簽了身契,強迫我說書時夾帶私貨,暗暗宣揚謀逆言論。小人是被迫的,小人不是自願的!求大人救命!”
昭昭驚詫地扭頭去看那說書人。
拱衛司侍衛聞言立馬亮刀上前,欲行逮捕之事。
卻說另一邊,楊十九快馬加鞭趕到將軍府上時卻發現楊大公子剛剛出門,隻有楊二公子在府中。
楊悸鹿最近非常煩惱。作為一個唇紅齒白、目朗眉清的美少年,他覺得潘昭昭那丫頭一定是已經不可自拔地愛上他了!他自己暗搓搓地分析著各種蛛絲馬跡,再加上身邊油嘴滑舌的小廝那麽一捧,他越發肯定自己的猜測。
一大早,羚姐姐就接了潘家的帖子出了門。沒給他下帖子,但楊悸鹿料想中途那丫頭定會尋了借口要羚姐姐派了人來找他。
果然不出他所料!楊悸鹿在府中伸長了脖子等著,待看到了行色匆匆進了大門的楊十九,心中暗道,這不就來了嘛!
他慢吞吞地、矜持地起身。
今日他穿了一件緋紅色繡銀絲的素團紋錦袍,腰束一條銀色綴玉腰帶,腰帶上懸了一個錦緞荷包,上麵鑲著幾顆閃亮的紅寶石做飾扣。頭上的飾品也不曾輕忽了,一頭鴉羽般的烏發用一個精致小冠鬆鬆扣住。
一大早的,他也是打扮得別樣風騷。
建元帝生性多疑,晚年在以台諫機構為核心的監察係統之外又設立了情報機構“拱衛司”,用以監察群臣。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建元帝特令該司掌管刑獄,又賦予其巡察緝捕之權。拱衛司直接聽命於皇帝,有權逮捕任何人。
帝位交替,如今拱衛司都尉乃是天授帝少年時的伴讀之一,出身崇義侯府的張淮。其人恃權妄為、手段狠辣,十分不好相與。
昭昭前世偶然在人群中遠遠見過那人一眼,五官早已記不分明了,但那渾身上下的森冷氣勢卻是令人過目難忘。她自紗屏後循聲望去,角落不起眼的一張桌子旁,在一眾護衛簇擁下端坐著的不是張淮卻又是誰?
昭昭心下暗道不好。那張淮執法嚴峻,上輩子因有人向他告發袁大人走私鹽鐵、通敵賣國之事,他便親自來邊關走了一趟,搜羅到了如山鐵證,其中還包括了袁大人之前和遼國許王耶律寧所通的多封信函。證據確鑿,袁大人狡辯不得,之後官家便將他貶為庶人了,雖則礙於袁將軍的麵子赦免了他死罪,但張淮與袁家的仇怨算是結下了。
可那應該是天授二年的事情呀,這才天授元年初呢,他怎麽就大搖大擺地現身霸州了?他難道不是應該悄悄地搜羅搜羅袁家的罪證嗎?這麽大搖大擺、光明正大的樣子,難不成現在就已經證據在握了?
昭昭怕得手心冒汗,底下那位可是連烈火烹油的袁家都敢咬上一口的人,更別說她潘家一個小小的商戶了。
一旁石晴低低驚唿一聲,也從那些護衛的著裝、配飾上知曉了底下那些人的身份來曆。她一側身焦急地抓住了昭昭的衣袖擔心道:“竟是拱衛司的人,這可如何是好!”
昭昭也不知如何是好,她求助的目光望向楊羚。隻見楊羚輕手輕腳地起身,推開雅間麵朝街邊的那扇窗,一個眼色示意守在下麵的楊十九上來。那楊十九像一隻輕巧的燕子一般悄無聲息地躍上二樓。
楊羚沉聲對楊十九吩咐道:“十九,你速迴府上去尋我大哥來。”
楊十九點頭應下,策馬消失在了街角。
樓下形勢頗為嚴峻,白衣、灰衣兩位書生僵立在旁,那說書人嚇得冷汗直冒。張淮緩緩走近幾人,慢條斯理道:“說說看,太宗如何不能容阮相血脈存活於世?”
此時,那說書人卻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嘴裏隻喊著饒命。
張淮也不看他,隻一字一頓複述道:“前朝宋國公趙匡胤叛亂,按律應當族誅。然周世宗念其昔年功績,使其子德芳之遺腹子惟憲免於死刑,特許德芳之妻攜繈褓中的幼子定居江南,耕讀傳家,百年內不可出仕。大周末年天災*,惟憲之孫趙世剡幼年喪父,不得已出家為僧。而後還俗,輔佐我朝太-祖征戰天下,立下不世功勳,封為成國公……嘖嘖嘖,倒是好口才,好見識!”
“小人胡說的,求大人饒命。”說書人一麵磕頭一麵求饒。
“胡說的?”張淮輕笑道,“我看你倒是知道得挺詳細。說說看,這些話都是誰教的?老成國公戰功赫赫,怎麽從你嘴裏說出來倒是成了恩將仇報之人了?哼!緬懷前朝、非議重臣,拿下!”
一旁侍衛聽命上前,一把拽起了那說書人。拱衛司有權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但誰也不知從他們審訊室裏抬出來的會不會是一具屍體。
那說書人磕得滿頭是血,衝樓上雅間大叫:“姑娘救我!姑娘救我!”
昭昭心下不忍。那說書人原本是在街邊一個簡陋的說書棚內與一些販夫走卒說書,若不是來了她豐樂樓,並無機會和書生學子妄言政治,也就沒有了禍從口出的機會。她欲起身下樓,卻被一旁的楊羚拉住了。
“羚姐姐讓我下去吧,今日這事端發生在我豐樂樓裏,本來也是要牽扯到我的,逃不掉的。”
楊羚囑咐道:“昭昭妹妹且與他言語周旋一會兒,我大哥應該馬上就能到了。”
昭昭下到了大堂,揚聲道:“慢著。”
張淮聞言迴身眯著眼睛看她:“你便是這豐樂樓的東家?”
“正是。”昭昭行了一個禮道,“敢問大人抓人所謂何事?”
“哼,之前有一個丫鬟送信稱這豐樂樓乃是前朝餘孽的活動據點,原以為是小姑娘之間的爭風吃醋、勾心鬥角,今日一見卻真有此事。大堂內的說書人竟然明晃晃地緬懷前朝,還言語暗諷先皇的心胸不若那周世宗柴榮,該當何罪!”張淮陰測測道。
昭昭溫言解釋道:“恐怕大人是有所誤會,我豐樂樓的說書人本意乃是讚頌先帝手腕果決有王者之風,不若那前朝皇帝婦人之仁。並無反意。”
“哦?”張淮瞥了她一眼嗤笑道,“鬥升小民妄談國事本就是大罪。”
昭昭急中生智辯解道:“三年前先帝曾禦駕太學,當日恰有一大儒講到《孔子家語·曲禮公西赤問》,其中有‘公儀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句。當日諸學子激辯立嫡立賢之議題,先帝廣開言路,亦不曾禁百姓之言。彼時京城內茶樓酒肆時常可以聽見此般議論,鬥升小民談國事何罪之有?”
張淮冷冷道:“巧言令色。”卻也不曾立時就令手下抓她。
氣氛似乎有稍稍的緩和。此時,那說書人卻突然大力掙紮,一麵大叫道:“大人救命啊!大人救命啊!豐樂樓的人騙我簽了身契,強迫我說書時夾帶私貨,暗暗宣揚謀逆言論。小人是被迫的,小人不是自願的!求大人救命!”
昭昭驚詫地扭頭去看那說書人。
拱衛司侍衛聞言立馬亮刀上前,欲行逮捕之事。
卻說另一邊,楊十九快馬加鞭趕到將軍府上時卻發現楊大公子剛剛出門,隻有楊二公子在府中。
楊悸鹿最近非常煩惱。作為一個唇紅齒白、目朗眉清的美少年,他覺得潘昭昭那丫頭一定是已經不可自拔地愛上他了!他自己暗搓搓地分析著各種蛛絲馬跡,再加上身邊油嘴滑舌的小廝那麽一捧,他越發肯定自己的猜測。
一大早,羚姐姐就接了潘家的帖子出了門。沒給他下帖子,但楊悸鹿料想中途那丫頭定會尋了借口要羚姐姐派了人來找他。
果然不出他所料!楊悸鹿在府中伸長了脖子等著,待看到了行色匆匆進了大門的楊十九,心中暗道,這不就來了嘛!
他慢吞吞地、矜持地起身。
今日他穿了一件緋紅色繡銀絲的素團紋錦袍,腰束一條銀色綴玉腰帶,腰帶上懸了一個錦緞荷包,上麵鑲著幾顆閃亮的紅寶石做飾扣。頭上的飾品也不曾輕忽了,一頭鴉羽般的烏發用一個精致小冠鬆鬆扣住。
一大早的,他也是打扮得別樣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