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姑娘救命之恩,不知可否現身一見?”
他是如何知道救他的人是個姑娘的?這廝白日裏果然是在裝睡!昭昭生氣地想著。她重重地將手中的藥材瓦罐放下,又重重地“哼”了一聲表示不滿,然後果斷地轉身離開了——她可不想見他!
日子就這麽平靜地過了幾日,昭昭估摸著趙子孟那廝近日裏應是快要彈盡糧絕了,便思忖著一會兒趁人不注意再去給他送些東西,但茯苓在她房裏專注地做著針線,都已經一整天了,卻還是沒有要挪動的痕跡。
昭昭不由得湊上去細瞧,問到:“茯苓,你在做什麽呢?”
茯苓一麵巧手縫製著一件胭脂紅的旋裙一麵迴道:“我上迴看楊大小姐穿旋裙騎馬的樣子真好看,便想也給姑娘做一件,去劉娘子家學了好幾日才學會的呢。正巧姑娘已經出了孝,眼見的又要過年了,穿身紅的多喜慶。”
昭昭道:“瞎說什麽呢!我如何能與楊大小姐相比。況且我又不會騎馬。”
“不會騎馬可以學嘛,反正我就是覺得姑娘穿胭脂紅的旋裙一定好看。做都做大半了,姑娘你到時候可一定得穿呀。”
“好好好,我穿就是。”昭昭應道,心中卻是知道自己短期內是穿不了這紅色衣裙了,想來這兩日建元帝駕崩的消息也該傳到霸州了罷。
茯苓得意一笑:“這旋裙前後開衩方便騎馬,據說京城裏的貴女間最是流行呢。可不是我自誇,這裙子做出來了絕對能引領咱們霸州的潮流呢!”
“是是是,茯苓的手藝最棒了,但如今天都暗了,明日裏再做吧,燭光費眼睛。”昭昭勸道。
“唉,好吧。”茯苓揉了揉眼睛,放下針線道,“姑娘可要吃些什麽宵夜?我去廚房裏要了來。”
昭昭轉念一想,那趙子孟已經吃了好幾日的幹糧了,不如就給他食些熱乎的吧,傷好得快些也好盡快離開。她於是便吩咐道:“那便去廚房拿些熱乎的吧。也不拘什麽,現成的就行,用孔明碗裝了來,我一會兒自己吃。”
“唉。”茯苓輕快地應下了,起身出去了。
那孔明碗是一種保溫的器皿,是由兩隻碗相套而成的,兩碗之間留有空隙,注入沸水便可以較長時間使碗內食物保持溫度。
密室裏,趙子孟坐在炕上思索著朝堂局勢,忽然聞到熱乎乎的羊肉羹的味道自遠而近飄來,伴隨著的是女子清淺的腳步聲。應是那個姑娘來了。
昭昭在那小門前站定,將手裏早些時候就準備好的物資放在了地上,卻對這孔明碗犯了愁。她這時方才想起來,若是直接將這孔明碗留在了地道裏,那明日裏怎麽向茯苓解釋這碗的去處呢?不然……難道她要等著趙子孟將羹湯食完再走嗎?
就在她猶豫的功夫,那門裏又傳來了趙子孟的聲音——
“在下用了上迴姑娘所送的藥材,那開藥之人心思精巧、醫術高超,不知是何許人也?”
“哼!”
趙子孟聞著那熱乎乎的羊肉羹的味道越來越遠,直到伴隨著地道關閉的聲音消失不見。他緩慢地起身開門,將那姑娘留下的東西取迴房內,苦笑著就著涼水食了口幹糧。
另一邊昭昭迴到房內,大口地吃著滋味鮮美的羊肉羹,憤憤地想著那趙子孟不知又想要試探什麽算計什麽。不過這輩子,她卻是理都不想理了。
次日傍晚,昭昭歪著身子看茯苓做針線,茯苓繪聲繪色地講著她前日裏在劉娘子家學針線的經曆。那劉娘子名喚劉貞娘,夫婿幾年前進京趕考,許是路上遭遇了什麽不測,竟是再也沒有迴來。劉娘子做得一手好針線,獨自撫養著膝下一雙兒女,日子過得很是不易。
茯苓是個心靈手巧的,極有女紅上的天賦,做的衣裳樣式花色都別致的很。前幾日鍾嬸親自提著束脩銀子上門,劉娘子算是答應收下茯苓這個弟子了。
昭昭一麵把玩著自己的頭發一麵皺著小臉思索著,這劉貞娘的名字她似乎在哪裏聽過,究竟是在哪裏呢?仿佛有什麽畫麵一閃而逝,她費力地思索著,卻怎麽都捕捉不到確切的。
就在這時,柏年慌慌張張地跑了迴來,大聲叫喊著:“不好了,不好了!姑娘,出事了!”
昭昭以為是衍哥兒出了什麽事,也顧不得什麽劉貞娘李貞娘了,趕忙急著起身。這時卻聽柏年氣喘籲籲道:“剛剛縣衙張貼告示,皇上,不,不,是先皇他駕、駕崩了!快,快把家裏的紅啊綠啊的收起來。”
茯苓打了柏年一個暴栗道:“說話也不知道好好說,還以為是少爺出事了呢,看你把姑娘嚇的。”
“少爺,少爺他其實也出事了。”柏年有些支支吾吾道。
“衍哥兒他出了什麽事?”昭昭心急地追問。
“少爺在學堂裏被人欺負了!”
“那你不在少爺身邊伺候跑迴來幹什麽?”茯苓氣得又打了柏年一個暴栗。
“姐,姐!別打我!是少爺讓我先跑迴來通知消息的,他就在後麵,應該也快到了。”
昭昭聽罷提起裙子就往前院跑去,恰在門口碰見了眼眶紅紅的衍哥兒。衍哥兒素來是個懂事早熟的孩子,還有些古板,像個小小的迂先生,今日裏卻是委屈地眼睛都紅了。
“這是怎麽了?誰欺負你了?”
“嗚嗚嗚……他們都欺負我!他們說我耳朵大,像驢耳朵!”衍哥兒癟了癟嘴,帶著哭腔道。
衍哥兒的耳朵的確是比旁人大些,有些招風,和爹爹的耳朵生得一摸一樣。但昭昭私心覺得這小小招風耳還挺可愛的,但衍哥兒卻委屈。昭昭安慰道:“你看笄冠後男子便可戴巾或者戴冠了,這大耳朵一下子就被遮住了呢!上迴咱們不是在書鋪裏看到過睢陽五老圖嗎?你還記得這五位老先生頭上都戴了什麽嗎?他們可有腦袋上空空露著大耳朵的?”
睢陽五老圖畫的是前朝五位宰輔名臣,他們致仕後都選擇了歸老睢陽,結成了名動一時的“睢陽五老社”,十分收到讀書人的推崇向往。
“可是我想當將軍!”衍哥兒想了想,期期艾艾道。
“行行行,將軍也有頭盔遮住耳朵呢,遮得還嚴實些,到時候我們昭衍一定是個威風淩淩的大將軍!”昭昭順著衍哥兒的話問道,“不過怎麽突然想當將軍了?之前不是一直打算考狀元的嗎?”
提及此事,衍哥兒更委屈了,他嗚嗚哭訴道:“他們都說我笨!我肯定是考不上狀元了。”
昭昭憤怒道:“是誰這麽說的?”
衍哥兒將臉埋入昭昭懷裏,委屈的聲音嗚嗚地傳出來:“他們,他們都這麽說……”
“這些孩子,太過分了!先生怎麽也不管管!”
衍哥兒快要哇哇大哭了:“先生,先生也覺得我笨……嗚嗚嗚……”
他們姐弟倆的確不怎麽聰明。上輩子她無才無德,很是受那些女學結業的才女們看不起。但衍哥兒卻比她好多了,而且又特別勤奮用功,十來歲的時候就是舉人了。雖說考運不佳,後來一直都沒考中進士,最後竟是心灰意冷,打算匆匆以舉人的身份入仕做個末品幕僚。
但衍哥兒哪裏是個笨的,不過是差了一口氣罷了!
昭昭是個護短的,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可是別人指著鼻子說出來卻讓人惱火了,況且衍哥兒可一點都不笨!昭昭追問道:“哪個先生說你笨了?”
“單、單先生。”
“他為什麽說你笨?”
“單先生沒說我笨,隻是他講的春秋,我總是聽不懂。”
“隻單先生的課聽不懂?別的先生講的課可還聽得懂?”
“宋先生講的課最是有趣好懂,我隻聽一遍就明白了,再多聽幾遍還會有不同的感悟呢!但是單先生的課,我聽幾遍都聽不懂,越聽便越是不懂!嗚嗚嗚,別的同學似乎都是懂的,高年級的師兄們都說單先生是特別有水平的先生,把春秋鑽研得極深。可是隻有我聽不懂先生的課,我是不是整個縣學裏最笨的人了?”
昭昭皺著眉思考著,衍哥兒單單聽不懂那一門課,想來是那先生教得過於艱深了,讓他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跟上,後來便也學得越發吃力起來。小孩子們大抵都是如此,若是先生和藹,一開始就注重激發孩童的學習興趣,則越學越有滋味,這便是所謂的學進去了。反之,若是一開始就沒跟上,那麽就越學越吃力,越來越沒有信心了,這便是怎麽也學不進的情況了。
現在,衍哥兒的春秋便是怎麽也學不進,怎麽也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了。
如此,找個擅春秋又洞悉人心的先生來家裏幫他補一補就是,可問題是永清縣這樣的邊關小縣城裏,哪裏去找這麽個先生呢?
他是如何知道救他的人是個姑娘的?這廝白日裏果然是在裝睡!昭昭生氣地想著。她重重地將手中的藥材瓦罐放下,又重重地“哼”了一聲表示不滿,然後果斷地轉身離開了——她可不想見他!
日子就這麽平靜地過了幾日,昭昭估摸著趙子孟那廝近日裏應是快要彈盡糧絕了,便思忖著一會兒趁人不注意再去給他送些東西,但茯苓在她房裏專注地做著針線,都已經一整天了,卻還是沒有要挪動的痕跡。
昭昭不由得湊上去細瞧,問到:“茯苓,你在做什麽呢?”
茯苓一麵巧手縫製著一件胭脂紅的旋裙一麵迴道:“我上迴看楊大小姐穿旋裙騎馬的樣子真好看,便想也給姑娘做一件,去劉娘子家學了好幾日才學會的呢。正巧姑娘已經出了孝,眼見的又要過年了,穿身紅的多喜慶。”
昭昭道:“瞎說什麽呢!我如何能與楊大小姐相比。況且我又不會騎馬。”
“不會騎馬可以學嘛,反正我就是覺得姑娘穿胭脂紅的旋裙一定好看。做都做大半了,姑娘你到時候可一定得穿呀。”
“好好好,我穿就是。”昭昭應道,心中卻是知道自己短期內是穿不了這紅色衣裙了,想來這兩日建元帝駕崩的消息也該傳到霸州了罷。
茯苓得意一笑:“這旋裙前後開衩方便騎馬,據說京城裏的貴女間最是流行呢。可不是我自誇,這裙子做出來了絕對能引領咱們霸州的潮流呢!”
“是是是,茯苓的手藝最棒了,但如今天都暗了,明日裏再做吧,燭光費眼睛。”昭昭勸道。
“唉,好吧。”茯苓揉了揉眼睛,放下針線道,“姑娘可要吃些什麽宵夜?我去廚房裏要了來。”
昭昭轉念一想,那趙子孟已經吃了好幾日的幹糧了,不如就給他食些熱乎的吧,傷好得快些也好盡快離開。她於是便吩咐道:“那便去廚房拿些熱乎的吧。也不拘什麽,現成的就行,用孔明碗裝了來,我一會兒自己吃。”
“唉。”茯苓輕快地應下了,起身出去了。
那孔明碗是一種保溫的器皿,是由兩隻碗相套而成的,兩碗之間留有空隙,注入沸水便可以較長時間使碗內食物保持溫度。
密室裏,趙子孟坐在炕上思索著朝堂局勢,忽然聞到熱乎乎的羊肉羹的味道自遠而近飄來,伴隨著的是女子清淺的腳步聲。應是那個姑娘來了。
昭昭在那小門前站定,將手裏早些時候就準備好的物資放在了地上,卻對這孔明碗犯了愁。她這時方才想起來,若是直接將這孔明碗留在了地道裏,那明日裏怎麽向茯苓解釋這碗的去處呢?不然……難道她要等著趙子孟將羹湯食完再走嗎?
就在她猶豫的功夫,那門裏又傳來了趙子孟的聲音——
“在下用了上迴姑娘所送的藥材,那開藥之人心思精巧、醫術高超,不知是何許人也?”
“哼!”
趙子孟聞著那熱乎乎的羊肉羹的味道越來越遠,直到伴隨著地道關閉的聲音消失不見。他緩慢地起身開門,將那姑娘留下的東西取迴房內,苦笑著就著涼水食了口幹糧。
另一邊昭昭迴到房內,大口地吃著滋味鮮美的羊肉羹,憤憤地想著那趙子孟不知又想要試探什麽算計什麽。不過這輩子,她卻是理都不想理了。
次日傍晚,昭昭歪著身子看茯苓做針線,茯苓繪聲繪色地講著她前日裏在劉娘子家學針線的經曆。那劉娘子名喚劉貞娘,夫婿幾年前進京趕考,許是路上遭遇了什麽不測,竟是再也沒有迴來。劉娘子做得一手好針線,獨自撫養著膝下一雙兒女,日子過得很是不易。
茯苓是個心靈手巧的,極有女紅上的天賦,做的衣裳樣式花色都別致的很。前幾日鍾嬸親自提著束脩銀子上門,劉娘子算是答應收下茯苓這個弟子了。
昭昭一麵把玩著自己的頭發一麵皺著小臉思索著,這劉貞娘的名字她似乎在哪裏聽過,究竟是在哪裏呢?仿佛有什麽畫麵一閃而逝,她費力地思索著,卻怎麽都捕捉不到確切的。
就在這時,柏年慌慌張張地跑了迴來,大聲叫喊著:“不好了,不好了!姑娘,出事了!”
昭昭以為是衍哥兒出了什麽事,也顧不得什麽劉貞娘李貞娘了,趕忙急著起身。這時卻聽柏年氣喘籲籲道:“剛剛縣衙張貼告示,皇上,不,不,是先皇他駕、駕崩了!快,快把家裏的紅啊綠啊的收起來。”
茯苓打了柏年一個暴栗道:“說話也不知道好好說,還以為是少爺出事了呢,看你把姑娘嚇的。”
“少爺,少爺他其實也出事了。”柏年有些支支吾吾道。
“衍哥兒他出了什麽事?”昭昭心急地追問。
“少爺在學堂裏被人欺負了!”
“那你不在少爺身邊伺候跑迴來幹什麽?”茯苓氣得又打了柏年一個暴栗。
“姐,姐!別打我!是少爺讓我先跑迴來通知消息的,他就在後麵,應該也快到了。”
昭昭聽罷提起裙子就往前院跑去,恰在門口碰見了眼眶紅紅的衍哥兒。衍哥兒素來是個懂事早熟的孩子,還有些古板,像個小小的迂先生,今日裏卻是委屈地眼睛都紅了。
“這是怎麽了?誰欺負你了?”
“嗚嗚嗚……他們都欺負我!他們說我耳朵大,像驢耳朵!”衍哥兒癟了癟嘴,帶著哭腔道。
衍哥兒的耳朵的確是比旁人大些,有些招風,和爹爹的耳朵生得一摸一樣。但昭昭私心覺得這小小招風耳還挺可愛的,但衍哥兒卻委屈。昭昭安慰道:“你看笄冠後男子便可戴巾或者戴冠了,這大耳朵一下子就被遮住了呢!上迴咱們不是在書鋪裏看到過睢陽五老圖嗎?你還記得這五位老先生頭上都戴了什麽嗎?他們可有腦袋上空空露著大耳朵的?”
睢陽五老圖畫的是前朝五位宰輔名臣,他們致仕後都選擇了歸老睢陽,結成了名動一時的“睢陽五老社”,十分收到讀書人的推崇向往。
“可是我想當將軍!”衍哥兒想了想,期期艾艾道。
“行行行,將軍也有頭盔遮住耳朵呢,遮得還嚴實些,到時候我們昭衍一定是個威風淩淩的大將軍!”昭昭順著衍哥兒的話問道,“不過怎麽突然想當將軍了?之前不是一直打算考狀元的嗎?”
提及此事,衍哥兒更委屈了,他嗚嗚哭訴道:“他們都說我笨!我肯定是考不上狀元了。”
昭昭憤怒道:“是誰這麽說的?”
衍哥兒將臉埋入昭昭懷裏,委屈的聲音嗚嗚地傳出來:“他們,他們都這麽說……”
“這些孩子,太過分了!先生怎麽也不管管!”
衍哥兒快要哇哇大哭了:“先生,先生也覺得我笨……嗚嗚嗚……”
他們姐弟倆的確不怎麽聰明。上輩子她無才無德,很是受那些女學結業的才女們看不起。但衍哥兒卻比她好多了,而且又特別勤奮用功,十來歲的時候就是舉人了。雖說考運不佳,後來一直都沒考中進士,最後竟是心灰意冷,打算匆匆以舉人的身份入仕做個末品幕僚。
但衍哥兒哪裏是個笨的,不過是差了一口氣罷了!
昭昭是個護短的,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可是別人指著鼻子說出來卻讓人惱火了,況且衍哥兒可一點都不笨!昭昭追問道:“哪個先生說你笨了?”
“單、單先生。”
“他為什麽說你笨?”
“單先生沒說我笨,隻是他講的春秋,我總是聽不懂。”
“隻單先生的課聽不懂?別的先生講的課可還聽得懂?”
“宋先生講的課最是有趣好懂,我隻聽一遍就明白了,再多聽幾遍還會有不同的感悟呢!但是單先生的課,我聽幾遍都聽不懂,越聽便越是不懂!嗚嗚嗚,別的同學似乎都是懂的,高年級的師兄們都說單先生是特別有水平的先生,把春秋鑽研得極深。可是隻有我聽不懂先生的課,我是不是整個縣學裏最笨的人了?”
昭昭皺著眉思考著,衍哥兒單單聽不懂那一門課,想來是那先生教得過於艱深了,讓他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跟上,後來便也學得越發吃力起來。小孩子們大抵都是如此,若是先生和藹,一開始就注重激發孩童的學習興趣,則越學越有滋味,這便是所謂的學進去了。反之,若是一開始就沒跟上,那麽就越學越吃力,越來越沒有信心了,這便是怎麽也學不進的情況了。
現在,衍哥兒的春秋便是怎麽也學不進,怎麽也不得其門而入的情況了。
如此,找個擅春秋又洞悉人心的先生來家裏幫他補一補就是,可問題是永清縣這樣的邊關小縣城裏,哪裏去找這麽個先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