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明隻感覺兩個肉團在自己的臉上蹭來蹭去,陣陣香氣把自己包圍起來。
張子明張開嘴,咬了一下。
巧玉便呻吟一聲,躺了下去……
張子明第一次感到了腰疼。
原先經常聽人家說,那種事情幹多了就會腰疼,張子明一直不信,現在終於體會到了,後麵腰部發酸,打不起精神來。
迴到招待所時,是晚上十點多了。
剛進門,張子明看見司機小羅急唿唿從裏麵出來,往外走,看見張子明說了聲,縣長好,便走了出去。張子明點下頭沒有多想。轉過彎,卻見劉紅從一個房間出來了,頭發很淩亂,看見張子明站住了,說:“縣長還沒睡?”
張子明明白了什麽。有些事情不能聯想。一聯想就會聯想出故事。
“哦,出去走了走,劉主任你怎麽還在這裏,沒迴家啊?”
“我這就迴家,這就迴家。”看著劉紅的樣子,張子明感歎起來,這種事情不能說破。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彼此愛慕罷了。不過,司機小羅很年輕的,劉紅是半老徐娘了,究竟是誰先引誘了誰?
想了想張子明笑了起來。他又想起了卞之琳的《斷章》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麽一想,張子明緊張起來,不會有人看見自己跟巧玉的瘋狂吧?
剛要睡著,巧玉卻發來了一條彩信,是她自己的裸照。女人就是這樣,隻要捅破了那層紙,什麽東西都不在乎了。
張子明迴道:不要這樣,有機會我還會去的,太晚了,睡吧。
迴複之後,張子明趕緊把照片刪除了。
隻有傻子才會把這種照片存在手機裏呢。
這一覺,張子明睡得很香,要不是崔慎之來敲門,說不準還會睡下去。
今天是有一個下鄉活動的,今年秋旱,收完小麥之後就要種玉米了,可是現在古台沒有大型水庫,再過幾天就是寒露了,玉米種上沒有水就等於白種了。
太累了張子明把馬場叫來,想辦法解決。可是馬場也很為難,說:“這是老天爺跟我們古台作對啊。”
張子明問:“往年這種情況是怎麽解決的?”
馬場說:“往年,沒這種情況啊。”
“這樣吧,今天你帶我到下麵看看,我跟上麵聯係一下,看看有什麽辦法。”
馬場點頭出去了。
張子明就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沉思起來。
古台的地勢高,所以沒有水庫。一到農忙季節,就是看天氣收莊稼,。可是種莊稼要看節氣的,現在這件事情不能再等了,再等著下雨就壞了。
這種事情,不能叫老百姓埋怨自己。想到這裏,張子明馬上給馬場打了電話,說:“下鄉的事情,還是我去吧,你留在機關處理一些雜務。”
馬場說:“正巧呢,我還沒走。”
張子明實在看不透這個馬場。現在也沒時間琢磨了,匆匆到了樓下,說:“我對古台不熟悉,正好趁此機會熟悉一下情況。”
馬場便笑,說:“縣長說的是啊。”
張子明接過崔慎之遞過來的杯子,喝了一口,說:“小崔你跟我一起下鄉吧。”
崔慎之想了想,說:“既然縣長要去下鄉,電視台是不是要來一位專職記者,不能業餘的。”
劉紅在一邊,說:“對對,慎之說的沒錯,我這就給電視台打電話。”
這些講究,張子明其實很不在意。可是想到要派記者就想到了巧玉,就裝作無所謂的樣子,說:“上次采訪我的那個女記者,口齒伶俐,專業性很強,關鍵是很會問問題,就讓那個記者跟隨吧。”
張子明故意沒說巧玉的名字。劉紅脫口而出說:“那個記者叫巧玉,我這就跟台長聯係。”
劉紅在一邊打電話去了。崔慎之說:“縣長,按照安排今天要轉三個地方,一個是壇子鎮,一個是小嶺鎮,一個是東石坡鄉,這三個地方是受災比較嚴重的,路程也比較遠,我們是不是早點走,讓電視台的人來了之後,直接跟上我們就是?”
張子明點下頭,說:“好,就這樣吧。”
小羅開車。崔慎之坐在前麵。劉紅跟張子明坐在後麵。張子明的車一走,後麵農業局局長和林業局局長的車子也跟著發動起來。
出了城區之後,張子明收到了巧玉發來的短信:今天我又要采訪你了。
張子明看了看迴道:你到哪裏了?
巧玉迴道:在你後麵啊。
張子明迴道:不對,你在我後麵幹什麽?應該是我在你後麵。
第一站是壇子鎮。
鎮黨委書記魯書田和鎮長薛鬆帶領者班子人員在路口迎接。張子明問劉紅,“誰通知他們的?我們是來檢查抗旱情況的,不是來擺場子的。”
劉紅說:“是我通知的,按照工作計劃,前幾天他們就知道了。”
張子明說:“往後下來檢查工作的事情不要提前通知,這樣還檢查什麽?”
本來張子明不想下車的,可是不能不給劉紅麵子,再說下半年的人代會也需要魯書田的一票呢。張子明就下了車,同他們握握手,說:“你們辛苦了。”
魯書田很像個老農民,他膚色黝黑,握著張子明的手,說:“歡迎縣長來壇子鎮檢查工作。”
張子明便笑笑說:“你們準備怎樣抗旱呢?”
魯書田跟背書一樣,說了說壇子鎮的麵積和人口,然後又說了說這次旱災的嚴重性。最後又說:“感謝縣委縣政府對這次抗旱的正確領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旱的勝利。”
“嗬嗬。”張子明本想說幾句的,這次抗旱縣委縣政府實在沒做什麽事情,魯書田實在說客套詞。
“我們到莊稼地裏看一看吧。”“好,我來帶路。”鎮長薛鬆說道。
張子明的左邊是魯書田,右邊是兩個局長。
後麵是劉紅和崔慎之。
走了沒多久,就是一塊種了玉米的田地。張子明蹲了下來,伸手扒了幾下就扒出了幾顆玉米種子,放到嘴裏咬了幾下,很硬,跟石頭差不多了,已經旱死了,怎能發芽成活呢?
張子明蹲著,望著寬廣的田地,發出了一聲歎息……
巧玉拿著相機,對準張子明的側麵拍了下來。
張子明站了起來,對魯書田和薛鬆說:“你們不要著急,政府會想辦法的,不過明年的莊家減產是一定的,要有心理準備。”
魯書田和薛鬆忙點頭說:“知道了,知道了。”
上了車,張子明的心情確實沉重起來。
他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到年底的人代會,肖本路一定會大做文章,到時候,他這個代縣長真是叫人看笑話了,市委任命的又怎樣?人代會不通過,張子明你就迴家種地,要不就跟著二叔學算命吧。
小嶺鎮的情況跟壇子鎮的情況差不多。最厲害的還是東石坡鄉。
東石坡在古台的最西頭,與南海省接壤了。
農業局長介紹說,東石坡的土壤屬於鹽堿地,本來種不好莊稼的,現在又大旱,真是雪上加霜。
到達東石坡鄉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
張子明沒說吃飯,都沒說餓的。
倒是巧玉提醒了張子明,偷偷發短信說:你要把我這麽美麗性感的少婦餓死啊?
張子明便感激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巧玉,對劉紅說:“就在這裏吃飯吧。”
一說吃飯,都像解放了一樣說:“餓死了,餓死了。”
可是在哪裏吃呢?劉紅在車上受了張子明一頓批後,專本給東石坡的鎮長發了短信,不要來迎接了。
也沒準備什麽午餐,怎麽吃?
張子明看出了劉紅的為難之處,說:“這頓飯算是我請了,劉紅你到前麵的小買店看看有沒有饅頭,有的話買一些來,再買點榨菜,就這樣吧。”
劉紅答應著,跟崔慎之到了前麵的小賣店。還真有饅頭呢。按照張子明的吩咐,一人兩個饅頭,一包榨菜絲。多虧自己帶著礦泉水,這個不用買。
東石坡鄉的黨委書記來的時候,張子明他們剛剛吃完。
書記和鄉長連聲埋怨說:“這像什麽話,來了這裏,怎麽能叫縣長吃饅頭就鹹菜?”
張子明說:“我們來檢查工作,本來就不能在下麵吃吃喝喝,這方麵的事情不是都下過文件了?你們就不要這樣了,還是說說你們的抗旱措施吧。”
結果都是一樣的。
都在感謝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卻一點實際工作沒有幹。
張子明想多虧這次自己下來了,要不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
返迴縣城時已經很晚了。
張子明下車前,跟劉紅說:“現在就下個通知,明天上午召開縣長辦公會。”
會議時間比較早,因為事情太多。馬場還有幾位副縣長都到齊了。
張子明介紹了這次幹旱的嚴重性。沉重地說:“同誌們,這次天氣幹旱對我縣的糧食生產一定會造成嚴重損失,我們一定要把災害成都降到最低。可是,很叫我失望,這次抗旱,各個鄉鎮都沒有拿出比較好的措施來,都怪我縣沒有水庫,這樣跟怪老天爺不下雨有什麽區別呢?當然,我這個縣長是不稱職的,沒有提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現在想辦法解決,還來得及。”
張子明說完,會議室卻是一片沉靜。
說是想辦法,能有什麽辦法呢?
總不能叫人設壇求雨吧?
張子明張開嘴,咬了一下。
巧玉便呻吟一聲,躺了下去……
張子明第一次感到了腰疼。
原先經常聽人家說,那種事情幹多了就會腰疼,張子明一直不信,現在終於體會到了,後麵腰部發酸,打不起精神來。
迴到招待所時,是晚上十點多了。
剛進門,張子明看見司機小羅急唿唿從裏麵出來,往外走,看見張子明說了聲,縣長好,便走了出去。張子明點下頭沒有多想。轉過彎,卻見劉紅從一個房間出來了,頭發很淩亂,看見張子明站住了,說:“縣長還沒睡?”
張子明明白了什麽。有些事情不能聯想。一聯想就會聯想出故事。
“哦,出去走了走,劉主任你怎麽還在這裏,沒迴家啊?”
“我這就迴家,這就迴家。”看著劉紅的樣子,張子明感歎起來,這種事情不能說破。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彼此愛慕罷了。不過,司機小羅很年輕的,劉紅是半老徐娘了,究竟是誰先引誘了誰?
想了想張子明笑了起來。他又想起了卞之琳的《斷章》來,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這麽一想,張子明緊張起來,不會有人看見自己跟巧玉的瘋狂吧?
剛要睡著,巧玉卻發來了一條彩信,是她自己的裸照。女人就是這樣,隻要捅破了那層紙,什麽東西都不在乎了。
張子明迴道:不要這樣,有機會我還會去的,太晚了,睡吧。
迴複之後,張子明趕緊把照片刪除了。
隻有傻子才會把這種照片存在手機裏呢。
這一覺,張子明睡得很香,要不是崔慎之來敲門,說不準還會睡下去。
今天是有一個下鄉活動的,今年秋旱,收完小麥之後就要種玉米了,可是現在古台沒有大型水庫,再過幾天就是寒露了,玉米種上沒有水就等於白種了。
太累了張子明把馬場叫來,想辦法解決。可是馬場也很為難,說:“這是老天爺跟我們古台作對啊。”
張子明問:“往年這種情況是怎麽解決的?”
馬場說:“往年,沒這種情況啊。”
“這樣吧,今天你帶我到下麵看看,我跟上麵聯係一下,看看有什麽辦法。”
馬場點頭出去了。
張子明就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裏沉思起來。
古台的地勢高,所以沒有水庫。一到農忙季節,就是看天氣收莊稼,。可是種莊稼要看節氣的,現在這件事情不能再等了,再等著下雨就壞了。
這種事情,不能叫老百姓埋怨自己。想到這裏,張子明馬上給馬場打了電話,說:“下鄉的事情,還是我去吧,你留在機關處理一些雜務。”
馬場說:“正巧呢,我還沒走。”
張子明實在看不透這個馬場。現在也沒時間琢磨了,匆匆到了樓下,說:“我對古台不熟悉,正好趁此機會熟悉一下情況。”
馬場便笑,說:“縣長說的是啊。”
張子明接過崔慎之遞過來的杯子,喝了一口,說:“小崔你跟我一起下鄉吧。”
崔慎之想了想,說:“既然縣長要去下鄉,電視台是不是要來一位專職記者,不能業餘的。”
劉紅在一邊,說:“對對,慎之說的沒錯,我這就給電視台打電話。”
這些講究,張子明其實很不在意。可是想到要派記者就想到了巧玉,就裝作無所謂的樣子,說:“上次采訪我的那個女記者,口齒伶俐,專業性很強,關鍵是很會問問題,就讓那個記者跟隨吧。”
張子明故意沒說巧玉的名字。劉紅脫口而出說:“那個記者叫巧玉,我這就跟台長聯係。”
劉紅在一邊打電話去了。崔慎之說:“縣長,按照安排今天要轉三個地方,一個是壇子鎮,一個是小嶺鎮,一個是東石坡鄉,這三個地方是受災比較嚴重的,路程也比較遠,我們是不是早點走,讓電視台的人來了之後,直接跟上我們就是?”
張子明點下頭,說:“好,就這樣吧。”
小羅開車。崔慎之坐在前麵。劉紅跟張子明坐在後麵。張子明的車一走,後麵農業局局長和林業局局長的車子也跟著發動起來。
出了城區之後,張子明收到了巧玉發來的短信:今天我又要采訪你了。
張子明看了看迴道:你到哪裏了?
巧玉迴道:在你後麵啊。
張子明迴道:不對,你在我後麵幹什麽?應該是我在你後麵。
第一站是壇子鎮。
鎮黨委書記魯書田和鎮長薛鬆帶領者班子人員在路口迎接。張子明問劉紅,“誰通知他們的?我們是來檢查抗旱情況的,不是來擺場子的。”
劉紅說:“是我通知的,按照工作計劃,前幾天他們就知道了。”
張子明說:“往後下來檢查工作的事情不要提前通知,這樣還檢查什麽?”
本來張子明不想下車的,可是不能不給劉紅麵子,再說下半年的人代會也需要魯書田的一票呢。張子明就下了車,同他們握握手,說:“你們辛苦了。”
魯書田很像個老農民,他膚色黝黑,握著張子明的手,說:“歡迎縣長來壇子鎮檢查工作。”
張子明便笑笑說:“你們準備怎樣抗旱呢?”
魯書田跟背書一樣,說了說壇子鎮的麵積和人口,然後又說了說這次旱災的嚴重性。最後又說:“感謝縣委縣政府對這次抗旱的正確領導,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旱的勝利。”
“嗬嗬。”張子明本想說幾句的,這次抗旱縣委縣政府實在沒做什麽事情,魯書田實在說客套詞。
“我們到莊稼地裏看一看吧。”“好,我來帶路。”鎮長薛鬆說道。
張子明的左邊是魯書田,右邊是兩個局長。
後麵是劉紅和崔慎之。
走了沒多久,就是一塊種了玉米的田地。張子明蹲了下來,伸手扒了幾下就扒出了幾顆玉米種子,放到嘴裏咬了幾下,很硬,跟石頭差不多了,已經旱死了,怎能發芽成活呢?
張子明蹲著,望著寬廣的田地,發出了一聲歎息……
巧玉拿著相機,對準張子明的側麵拍了下來。
張子明站了起來,對魯書田和薛鬆說:“你們不要著急,政府會想辦法的,不過明年的莊家減產是一定的,要有心理準備。”
魯書田和薛鬆忙點頭說:“知道了,知道了。”
上了車,張子明的心情確實沉重起來。
他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到年底的人代會,肖本路一定會大做文章,到時候,他這個代縣長真是叫人看笑話了,市委任命的又怎樣?人代會不通過,張子明你就迴家種地,要不就跟著二叔學算命吧。
小嶺鎮的情況跟壇子鎮的情況差不多。最厲害的還是東石坡鄉。
東石坡在古台的最西頭,與南海省接壤了。
農業局長介紹說,東石坡的土壤屬於鹽堿地,本來種不好莊稼的,現在又大旱,真是雪上加霜。
到達東石坡鄉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
張子明沒說吃飯,都沒說餓的。
倒是巧玉提醒了張子明,偷偷發短信說:你要把我這麽美麗性感的少婦餓死啊?
張子明便感激的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巧玉,對劉紅說:“就在這裏吃飯吧。”
一說吃飯,都像解放了一樣說:“餓死了,餓死了。”
可是在哪裏吃呢?劉紅在車上受了張子明一頓批後,專本給東石坡的鎮長發了短信,不要來迎接了。
也沒準備什麽午餐,怎麽吃?
張子明看出了劉紅的為難之處,說:“這頓飯算是我請了,劉紅你到前麵的小買店看看有沒有饅頭,有的話買一些來,再買點榨菜,就這樣吧。”
劉紅答應著,跟崔慎之到了前麵的小賣店。還真有饅頭呢。按照張子明的吩咐,一人兩個饅頭,一包榨菜絲。多虧自己帶著礦泉水,這個不用買。
東石坡鄉的黨委書記來的時候,張子明他們剛剛吃完。
書記和鄉長連聲埋怨說:“這像什麽話,來了這裏,怎麽能叫縣長吃饅頭就鹹菜?”
張子明說:“我們來檢查工作,本來就不能在下麵吃吃喝喝,這方麵的事情不是都下過文件了?你們就不要這樣了,還是說說你們的抗旱措施吧。”
結果都是一樣的。
都在感謝縣委縣政府。縣委縣政府卻一點實際工作沒有幹。
張子明想多虧這次自己下來了,要不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
返迴縣城時已經很晚了。
張子明下車前,跟劉紅說:“現在就下個通知,明天上午召開縣長辦公會。”
會議時間比較早,因為事情太多。馬場還有幾位副縣長都到齊了。
張子明介紹了這次幹旱的嚴重性。沉重地說:“同誌們,這次天氣幹旱對我縣的糧食生產一定會造成嚴重損失,我們一定要把災害成都降到最低。可是,很叫我失望,這次抗旱,各個鄉鎮都沒有拿出比較好的措施來,都怪我縣沒有水庫,這樣跟怪老天爺不下雨有什麽區別呢?當然,我這個縣長是不稱職的,沒有提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現在想辦法解決,還來得及。”
張子明說完,會議室卻是一片沉靜。
說是想辦法,能有什麽辦法呢?
總不能叫人設壇求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