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北京新家的屋子裏,我們吃的第一頓晚餐是大米飯、炒花生米、茶雞蛋和哈爾濱紅腸;還外加一瓶飲料。這些都是我們從千裏之外的老家帶過來的。當時,姐夫囑咐我說:“小草,你記住,有糧有油什麽的,到哪兒都餓不死的;最起碼立新門戶時,用不著‘抓瞎’”。炊具(電飯煲)是兒子的同事提前送過來的,也有自己從老家寄過來的(菜板、大勺、菜刀等)。

    至於天然氣和水電是前業主卡裏還剩下的點滴餘額,等我們新家安頓好了之後,是要重新換卡充值的。

    在我和兒子擺碗筷、端飯菜時,丈夫一直在旁邊擺弄他的修鞋工具——一個有十六開紙大小的木盒子裏裝著各式各樣的刀、錐子、剪子等。他是冒著零上39度的氣溫貓腰幹的,他著急地把他的修鞋工具整理好,目的是想盡快地使用它們!他好像是要靠這些小的“玩藝”賺出我們老兩口子的生活費似的!

    望著已經擺好了的一桌飯菜,兒子操起一瓶“匯源果汁”飲料。他把它分別斟到了三個玻璃杯子裏麵,之後,他提醒爸爸說:“爸,您就放下工具,快來吃飯吧,啊!”他爸答應了一聲說:“好哩,我就來!”他說完,便一頭鑽進了衛生間裏洗了洗手;很快,他就迴到了會客廳的飯桌前坐定了。

    我和兒子隨後也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席間,兒子首先站起身來高舉酒杯說:“尊敬的爸、媽二位老人,我敬您們一杯——以飲料代酒,從今天開始,您們就是這所房子裏的主人了,這裏無論是氣候環境,還是生活條件都要比在老家時好得多,盡管我們的房子不大,又沒有車;可是,我們有一家人在一起度日子的歡樂啊!在此,兒子願二位老人幸福安康!”隨著兒子祝福信息的發出,我們一家三口人的杯子“嘎”的一聲碰到了一塊兒;又不約而同地各自呷了一口飲料。接著,丈夫開腔了,他說:“人是地裏仙,一天不見走一千”,我們扔下了萬貫家財和隨給老鄉們數不清的財禮錢;來到了北京安新家的;我們真像是‘應了’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的老話了呢!不管今後生活的路子有多難走,我會盡力而為的做好我的本行——修鞋的。”他的話音剛落,我接著說:“兒子,我要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那就更好了。”兒子說:“媽,別急,我爸能在附近修鞋,您就在家料理家務吧!再說,您不是熱愛寫作麽?就開始您的創作生涯吧!”我說:“雖然,我的寫作水準一般,可是,我會繼續努力搞創作的!但是,我的能賺錢的手藝還屬教幼兒呢!總之,願我們一家三口人都過得充實、快樂、美滿!我提議:‘為我們一家三口人在北京團聚幹杯!’”霎時間,我們一家三口人從凳子上都跳起來了,齊聲說:“幹杯!”!……

    正當我們嘮得非常起勁時,姐姐從老家給兒子打來電話說:“武功,你們已經在北京的新家裏了吧?”兒子說:“大姨您好!我們已經在家裏共進晚餐呢!我想等晚些時候給您打電話呢!”姐姐說:“武功,你父母就靠你的照顧了,他們沒有勞保金啊!如果要是在老家每月有五百塊錢生活費就夠用,真有個病災兒的醫療費也不貴,還能夠有80%的報銷費用呢!”

    兒子聽了他大姨的話以後說:“大姨您放心,我會贍養他們二老的;我不是從前的白麵書生了,我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了;我會承擔起對這個家的責任的!北京的消費是高於老家東北,可是,有他們的兒子在;是不會讓他們受委屈的!”姐姐說:“武功,你知道嗎?現在全中國有90%以上的青年人不願意同老年人在一起過;我擔心你父母性格不合,你母親又性子直;她如果一時半會兒找不到職業而在家裏閑下來的話,會跟你爸‘拌’嘴的,你可就多操心了啊!”兒子說:“謝謝大姨的提醒!我會用我的心和生命去嗬護他們的;‘兒不嫌母醜’嘛!”

    “那我就放心了”。姐姐有一點變聲地說。

    兒子在搬來北京新家後的第二天就去學校開會了。因為他們要在八月八日九點鍾(在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觀看遊泳體育賽事和八月二十日(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觀看足球賽事的任務,所以,他要提前去接受任務並且要訓練隊伍的。我和丈夫在新家收拾房間、走訪市場等。然而,日子應該怎樣過?我們來北京的這一步“棋”真的走對了嗎?(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來到北京之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辛勤耕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辛勤耕耘並收藏來到北京之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