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獎勵(3)
視頻通曆史:開局剪輯十大盛世 作者:流失大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十歲的宋神宗坐在龍椅上,聽著群臣嘰嘰喳喳地奏報。
他大致明白了如今大宋的情況,從群臣的描述之中了解了自己繼承的這個爛攤子。
但是失望之中卻也摻雜著他的理想。
血氣方剛的趙頊並沒有因為這個國家如此的積貧積弱而歎氣。
他此時反而內心有一種期望。
自己是不是那個扭轉乾坤的聖主。
攘外安內、文治武功,兩手都要抓,兩手也都要硬。
這是宋神宗的戰略構想。
而且要實現這些事情,他需要一個可靠的人。
此時的趙頊,既充滿熱情,又非少不更事。
尤其是他知書達理、尊師重道,讓那些大臣們都十分看好。
他在繼位第一天就下發詔令表示大行皇帝的喪事要從簡,這才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這個時候大宋臣民都對這位新皇帝充滿了希望。
而趙頊同樣也對自己充滿了希望,因為在他心裏,覺得這事並不難。
他看著下麵那些經驗豐富的幾朝元老,覺得這些人應該會成為自己的好幫手。
然而他錯了,這些人是真的老了。
在最開始,宋神宗找上富弼,問他該怎麽強兵。
可富弼的迴答卻令宋神宗無比失望。
陛下即位不久,應當廣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
接連問了幾人,得到的答案卻也大差不差。
此時的他有些迷茫了,這樣的朝廷自己該怎麽做才能扭轉乾坤?
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一個人。
一個向父皇上奏萬言書以求變法的人——王安石。
宋神宗重讀萬言書,被王安石那一句民不加賦而國用饒,說的心潮澎湃。
他覺得王安石就是那個輔佐聖主的人。
他給予了王安石無限的信任,開始了熙寧年間這場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
而王安石的變法又遭到了舊有大臣的一致反對。
王安石憑借宋神宗的支持,集中權力,全力實施變法。
而到了神宗在位時間長了之後,新法也基本穩定了。
這時候一個過於強勢的宰相已經不符合神宗集權的需要了。
所以王安石去職,趙頊親自主導變法。
而經過熙寧時期的政治鬥爭,舊黨大臣已經被清出了朝堂。
新黨大臣缺少舊黨大臣的根基,必須依附神宗支持。
而其餘的比如王珪,雖然不是完全的新黨,但是無比聽話。
這個時候神宗就開始集權了,他把所有的權利集中在自己的手裏。
趙頊想要做千古一帝,他覺得這個時候隻差一步。
他要開疆拓土,擊退外敵。
他看中了三個敵國之中實力最弱的西夏。
趙頊躊躇滿誌,派出五路大軍伐夏。
但浩浩蕩蕩的大軍殺到西夏內部之後發現後方糧草完全跟不上,結果自然是無奈撤退。
一年之後,西夏人迴來報複,結果軍隊再次潰敗,完全無法抗衡。
他的夢想破滅了。
這對於心氣甚高的宋神宗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結果。
於是今年剛剛38歲的他就已經陷入了病痛這種,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
看著王安石的視頻,趙頊迴顧著自己的一生。
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很簡單,無非是幹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
可是在這樣一個國家,注定很難實現他的理想。
看著視頻之中,趙頊想起了王安石的兒子王雱。
王雱曾經做過天章閣待製兼侍講。
趙頊不常與王安石見麵,很多時候都是通過王雱來了解王安石。
給趙頊侍講的時候,王雱偶爾會說些閑事。
趙頊很喜歡王雱講的故事,對王雱也比較有好感。
可惜王雱去世的早,距今大概已經有將近十年了。
那個時候趙頊才二十八歲。
趙頊忽然想起了王雱講的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王雱隻有幾歲的時候,有個客人送給他家一頭獐和一頭鹿,關在一起。
客人問他:“哪隻是獐,哪隻是鹿?”
王雱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邊的那隻是鹿,鹿旁邊的那隻是獐。”
客人聽了,十分驚奇,對王雱十分稱讚。
趙頊聽到這個故事之後笑了好長時間,他覺得王雱在說廢話居然也能得到別人的稱讚。
笑完之後他又想到了自己,好像自己說廢話也能得到別人的稱讚。
難道這就是權力?
當時的趙頊沒有進行過多的思考,現在的趙頊已經不想再思考這些事了。
趙頊一直都很喜歡詩,也是因為詩他了解了王安石。
他曾經聽老師在課上提到一本今人的詩集,便去買了看。
那是一本王安石的詩集。
他十分喜歡,怕太快看完,便每晚隻看一首。
迴想起那些日子,他經常還能夠會心一笑。
看到王安石被選中成為十大名相,趙頊還是十分開心的。
隻是想到他和王安石現在的關係,他又有些難受。
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趙頊很快就召他迴朝。
迴來之後趙頊就發現王安石似乎變了,沒以前那般霸道了。
而他自己似乎也變了,至於變在哪裏,可能是權力吧。
表麵上,趙頊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安石。
但,也隻是表麵上,他們之間,沒有了默契。
君臣二人,也不再不像以前那般無話不談。
交流時,也總會有停頓。
而每有停頓,彼此都多少有些手腳無措,有點尷尬。
趙頊不喜歡這種感覺,王安石似乎也不喜歡。
他們都想恢複到過去,並嚐試去努力,可惜都不成功。
趙頊知道,應該是迴不到從前了。
之後王安石再次罷相。
罷相兩天後,王安石的愛子王雱去世。
丟了相位,白發人送黑發人,趙頊可以想象王安石的內心是何等的難受。
這年,王安石55歲。
此時,距離他進士及第,已經34年。
距離趙頊首次見到王安石,不過8年。
王安石離開了都城再也沒迴來,趙頊和王安石,也再沒見過麵。
不過此時趙頊已經快要不行了,他很希望能夠再見一次王安石。
他很親眼看看獲得獎勵的王安石,也不知道身體還撐不撐得住。
想到這裏,趙頊強撐著坐起身來,也驚動了旁邊的侍從。
他大致明白了如今大宋的情況,從群臣的描述之中了解了自己繼承的這個爛攤子。
但是失望之中卻也摻雜著他的理想。
血氣方剛的趙頊並沒有因為這個國家如此的積貧積弱而歎氣。
他此時反而內心有一種期望。
自己是不是那個扭轉乾坤的聖主。
攘外安內、文治武功,兩手都要抓,兩手也都要硬。
這是宋神宗的戰略構想。
而且要實現這些事情,他需要一個可靠的人。
此時的趙頊,既充滿熱情,又非少不更事。
尤其是他知書達理、尊師重道,讓那些大臣們都十分看好。
他在繼位第一天就下發詔令表示大行皇帝的喪事要從簡,這才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這個時候大宋臣民都對這位新皇帝充滿了希望。
而趙頊同樣也對自己充滿了希望,因為在他心裏,覺得這事並不難。
他看著下麵那些經驗豐富的幾朝元老,覺得這些人應該會成為自己的好幫手。
然而他錯了,這些人是真的老了。
在最開始,宋神宗找上富弼,問他該怎麽強兵。
可富弼的迴答卻令宋神宗無比失望。
陛下即位不久,應當廣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
接連問了幾人,得到的答案卻也大差不差。
此時的他有些迷茫了,這樣的朝廷自己該怎麽做才能扭轉乾坤?
這時候他突然想到一個人。
一個向父皇上奏萬言書以求變法的人——王安石。
宋神宗重讀萬言書,被王安石那一句民不加賦而國用饒,說的心潮澎湃。
他覺得王安石就是那個輔佐聖主的人。
他給予了王安石無限的信任,開始了熙寧年間這場轟轟烈烈的,王安石變法。
而王安石的變法又遭到了舊有大臣的一致反對。
王安石憑借宋神宗的支持,集中權力,全力實施變法。
而到了神宗在位時間長了之後,新法也基本穩定了。
這時候一個過於強勢的宰相已經不符合神宗集權的需要了。
所以王安石去職,趙頊親自主導變法。
而經過熙寧時期的政治鬥爭,舊黨大臣已經被清出了朝堂。
新黨大臣缺少舊黨大臣的根基,必須依附神宗支持。
而其餘的比如王珪,雖然不是完全的新黨,但是無比聽話。
這個時候神宗就開始集權了,他把所有的權利集中在自己的手裏。
趙頊想要做千古一帝,他覺得這個時候隻差一步。
他要開疆拓土,擊退外敵。
他看中了三個敵國之中實力最弱的西夏。
趙頊躊躇滿誌,派出五路大軍伐夏。
但浩浩蕩蕩的大軍殺到西夏內部之後發現後方糧草完全跟不上,結果自然是無奈撤退。
一年之後,西夏人迴來報複,結果軍隊再次潰敗,完全無法抗衡。
他的夢想破滅了。
這對於心氣甚高的宋神宗來說,是完全無法接受的結果。
於是今年剛剛38歲的他就已經陷入了病痛這種,感覺到自己大限將至。
看著王安石的視頻,趙頊迴顧著自己的一生。
他覺得自己的要求很簡單,無非是幹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
可是在這樣一個國家,注定很難實現他的理想。
看著視頻之中,趙頊想起了王安石的兒子王雱。
王雱曾經做過天章閣待製兼侍講。
趙頊不常與王安石見麵,很多時候都是通過王雱來了解王安石。
給趙頊侍講的時候,王雱偶爾會說些閑事。
趙頊很喜歡王雱講的故事,對王雱也比較有好感。
可惜王雱去世的早,距今大概已經有將近十年了。
那個時候趙頊才二十八歲。
趙頊忽然想起了王雱講的自己小時候的一件事。
王雱隻有幾歲的時候,有個客人送給他家一頭獐和一頭鹿,關在一起。
客人問他:“哪隻是獐,哪隻是鹿?”
王雱從來沒有看見過這兩種稀罕的動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邊的那隻是鹿,鹿旁邊的那隻是獐。”
客人聽了,十分驚奇,對王雱十分稱讚。
趙頊聽到這個故事之後笑了好長時間,他覺得王雱在說廢話居然也能得到別人的稱讚。
笑完之後他又想到了自己,好像自己說廢話也能得到別人的稱讚。
難道這就是權力?
當時的趙頊沒有進行過多的思考,現在的趙頊已經不想再思考這些事了。
趙頊一直都很喜歡詩,也是因為詩他了解了王安石。
他曾經聽老師在課上提到一本今人的詩集,便去買了看。
那是一本王安石的詩集。
他十分喜歡,怕太快看完,便每晚隻看一首。
迴想起那些日子,他經常還能夠會心一笑。
看到王安石被選中成為十大名相,趙頊還是十分開心的。
隻是想到他和王安石現在的關係,他又有些難受。
王安石第一次罷相後,趙頊很快就召他迴朝。
迴來之後趙頊就發現王安石似乎變了,沒以前那般霸道了。
而他自己似乎也變了,至於變在哪裏,可能是權力吧。
表麵上,趙頊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安石。
但,也隻是表麵上,他們之間,沒有了默契。
君臣二人,也不再不像以前那般無話不談。
交流時,也總會有停頓。
而每有停頓,彼此都多少有些手腳無措,有點尷尬。
趙頊不喜歡這種感覺,王安石似乎也不喜歡。
他們都想恢複到過去,並嚐試去努力,可惜都不成功。
趙頊知道,應該是迴不到從前了。
之後王安石再次罷相。
罷相兩天後,王安石的愛子王雱去世。
丟了相位,白發人送黑發人,趙頊可以想象王安石的內心是何等的難受。
這年,王安石55歲。
此時,距離他進士及第,已經34年。
距離趙頊首次見到王安石,不過8年。
王安石離開了都城再也沒迴來,趙頊和王安石,也再沒見過麵。
不過此時趙頊已經快要不行了,他很希望能夠再見一次王安石。
他很親眼看看獲得獎勵的王安石,也不知道身體還撐不撐得住。
想到這裏,趙頊強撐著坐起身來,也驚動了旁邊的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