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_┙簷┕_┙下文學網:
三人並沒有走遠,出了古玩街去了旁邊一家家常菜館,在大廳裏找了位置,就坐下來點了幾個菜。首發
席中,劉銘豫問道:“宋老板,你對中國的教育怎麽看?”
宋慎一愣,沒有想到和教育界人士交流一定會談這樣的問題,難道當老師的都這樣?
“輕實踐,重理論。”宋慎並沒有多說什麽,隻簡單說了一點,這一點也還是因為對方今天來借教具的啟發。
“對呀!宋老板一語中的!說得好!就說我現在帶的研究生吧,都是些讀死書的,整天研究這文獻那文獻,實際上什麽都不會。讓他們去搞考古挖掘吧,他們抱怨覺得累,我叫他們學鑒定,他們又不好好學,這樣的學生出來了能有什麽用?”劉銘豫抱怨著。
宋慎對這個專業並不了解,也不了解他的學生,自是不好意思說什麽,隻好下力氣對付眼前的飯菜。
劉銘豫並不在意,笑了笑又接著說:“整天對著書本看有什麽用?他們要真是遇到了書本上所寫的那些東西,指不定那些知識早就被扔哪去了,就是在大街上見到清代粉彩瓷,他們也可能就給當成現代藝術品了。我常常跟他們講,要勤於讀書,更要勤於實踐,要去博物館多看、多學習、多思考,對一件古玩要有自己的看法。可他們就是不聽,總想著這些實踐早著呢!真是氣死我了!”
舒楠倒是善解人意,給劉銘豫倒了杯茶,勸他消氣。
宋慎點了點頭,看著劉銘豫並不說話。
劉銘豫忍不住問道:“宋老板學習鑒定古玩的時候,是不是多實踐,多百~萬\小!說?”
宋慎總不好隻點頭,隻好道:“算是這樣吧!”舒楠卻是不同意這個說法,“哪有多少實踐,他都是在家裏百~萬\小!說的,以前我看他都是很少出門的。”
看著劉銘豫略有些詫異的目光,宋慎不得不瞪了舒楠一眼解釋道:“那是在剛開始的知識積累期,後來我也是博物館、古玩街的常客,我都是到那些地方多觀摩的。”
劉銘豫這才點了頭,他可不相信重理論輕實踐的年輕人會這麽厲害。
“我也是不滿於這種現狀,想要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態,所以才會向你借點瓷器來給他們上課。你也知道我是字畫迷,家裏全是些字畫,瓷器也有兩件,可都是拿不出手的貨色,我又怎麽會拿那些東西來糊弄我的學生?今天,真是應該好好謝謝你呀!”劉銘豫解釋道。
宋慎聽他這樣說,也知道這都是真事,遂是笑了笑,“劉教授客氣了,你借教學用具,為了是能夠追求更好的教學體驗和效果,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這種為人師表的氣節風度,我們都是敬佩的,任何人都是理應伸出援助之手的。”
劉銘豫聽後哈哈一笑,“宋老板這句‘理應伸出援助之手’,我很喜歡。沒想到宋老板也有這麽高的覺悟。”
宋慎笑了笑,“我一直都是小市民心態,哪裏稱得上什麽覺悟?”
“哎,其實,今天來找宋老板,還有其他事情想要請求宋老板幫忙的。”劉銘豫吞吐半天,借了古玩,請了客,沒想到最終的目的還在後頭。
宋慎眉頭一皺,心中不喜,劉銘豫做事這般不爽利,借古玩這都是沒什麽的,但是他不該請客吃飯又在言語上挖坑,使得宋慎說出“援助之手”之類的話,這才逼宮,這種行徑實在令人感到不爽。
宋慎當然不會明說什麽,隻是抬了抬眼皮,麵色平靜如常,“哦?”
劉銘豫見到宋慎這般反應,就知道自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他本以為宋慎也還年輕,總有些年輕人臉皮薄,經不住誇的特點,沒想到宋慎不吃這一套。
他總不好再改口,隻好硬著頭皮道:“也不是什麽大事。整條古玩街的人都知道,我在瓷器鑒定方麵實在有些拿不出手,為了不誤人子弟,我每年總會找一兩個同行,幫我上幾節瓷器鑒定的課程。本來,我已經和周運財講好了,今年的課程由他來上,可是最近他臨時有事不在揚城。”
“我就央他推薦一位,沒想到他就推薦了你。我聽他提到你的時候,心裏也是有些蒙的,後來我就去你店裏考察,恰好遇到你在鑒定北魏鎏金佛像,看到你表現的出色,我才打定主意要找你的。”
宋慎沒想到中間還有周運財,這卻使他不得不慎重考慮了,畢竟周運財幫過他不少的忙。想了想,他還是決定推辭,“劉教授,您那天也見到了,我是在鑒定鎏金佛像,並不是在鑒定瓷器,這兩者之間差別可不小。”
“是差別不小,可是差別也不大呀,知識學到一定程度以後,都是相通的。”劉銘豫並不在意。
“可是你也見到了,我那天都是因為巧合才發現佛像是作偽的。”宋慎有找了借口。
“沒事的,我相信這不是巧合,你的實力毋庸置疑。”
“我從來沒有上過台,也從來沒有授過課,而且我隻是一個本科生,我去教一群研究生,他們是不會服氣的。”宋慎又道。
“沒上過台,就更加需要這樣的機會來鍛煉膽識,而且,我的學生並不多的。至於學曆,這倒是不必擔心,韓愈都說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強於弟子。況且,你的實踐經驗強他們百倍,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劉銘豫並沒有放棄,耐下心來勸說。
“可是我並沒有係統的學習過瓷器鑒定的知識,也沒有被授課的經驗,我不知道應該怎麽講呀!”宋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沒有受到過專業教育,就是黃文川傳授的知識,也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小知識,這些還都是以兩人談話的形式進行的。嚴格說來,宋慎一直都是自學古玩鑒定,別人的幫助也隻能說是錦上添花罷了。
劉銘豫聽他這樣一說,就直接傻眼了,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禁問道:“你不是跟著黃文川學習過一段時間嗎?” 【友情提示:由於作者更換書名比較頻繁,如果本書最新章節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換書名)請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節,如果未更名,請登錄聯係管理員更新】
三人並沒有走遠,出了古玩街去了旁邊一家家常菜館,在大廳裏找了位置,就坐下來點了幾個菜。首發
席中,劉銘豫問道:“宋老板,你對中國的教育怎麽看?”
宋慎一愣,沒有想到和教育界人士交流一定會談這樣的問題,難道當老師的都這樣?
“輕實踐,重理論。”宋慎並沒有多說什麽,隻簡單說了一點,這一點也還是因為對方今天來借教具的啟發。
“對呀!宋老板一語中的!說得好!就說我現在帶的研究生吧,都是些讀死書的,整天研究這文獻那文獻,實際上什麽都不會。讓他們去搞考古挖掘吧,他們抱怨覺得累,我叫他們學鑒定,他們又不好好學,這樣的學生出來了能有什麽用?”劉銘豫抱怨著。
宋慎對這個專業並不了解,也不了解他的學生,自是不好意思說什麽,隻好下力氣對付眼前的飯菜。
劉銘豫並不在意,笑了笑又接著說:“整天對著書本看有什麽用?他們要真是遇到了書本上所寫的那些東西,指不定那些知識早就被扔哪去了,就是在大街上見到清代粉彩瓷,他們也可能就給當成現代藝術品了。我常常跟他們講,要勤於讀書,更要勤於實踐,要去博物館多看、多學習、多思考,對一件古玩要有自己的看法。可他們就是不聽,總想著這些實踐早著呢!真是氣死我了!”
舒楠倒是善解人意,給劉銘豫倒了杯茶,勸他消氣。
宋慎點了點頭,看著劉銘豫並不說話。
劉銘豫忍不住問道:“宋老板學習鑒定古玩的時候,是不是多實踐,多百~萬\小!說?”
宋慎總不好隻點頭,隻好道:“算是這樣吧!”舒楠卻是不同意這個說法,“哪有多少實踐,他都是在家裏百~萬\小!說的,以前我看他都是很少出門的。”
看著劉銘豫略有些詫異的目光,宋慎不得不瞪了舒楠一眼解釋道:“那是在剛開始的知識積累期,後來我也是博物館、古玩街的常客,我都是到那些地方多觀摩的。”
劉銘豫這才點了頭,他可不相信重理論輕實踐的年輕人會這麽厲害。
“我也是不滿於這種現狀,想要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態,所以才會向你借點瓷器來給他們上課。你也知道我是字畫迷,家裏全是些字畫,瓷器也有兩件,可都是拿不出手的貨色,我又怎麽會拿那些東西來糊弄我的學生?今天,真是應該好好謝謝你呀!”劉銘豫解釋道。
宋慎聽他這樣說,也知道這都是真事,遂是笑了笑,“劉教授客氣了,你借教學用具,為了是能夠追求更好的教學體驗和效果,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這種為人師表的氣節風度,我們都是敬佩的,任何人都是理應伸出援助之手的。”
劉銘豫聽後哈哈一笑,“宋老板這句‘理應伸出援助之手’,我很喜歡。沒想到宋老板也有這麽高的覺悟。”
宋慎笑了笑,“我一直都是小市民心態,哪裏稱得上什麽覺悟?”
“哎,其實,今天來找宋老板,還有其他事情想要請求宋老板幫忙的。”劉銘豫吞吐半天,借了古玩,請了客,沒想到最終的目的還在後頭。
宋慎眉頭一皺,心中不喜,劉銘豫做事這般不爽利,借古玩這都是沒什麽的,但是他不該請客吃飯又在言語上挖坑,使得宋慎說出“援助之手”之類的話,這才逼宮,這種行徑實在令人感到不爽。
宋慎當然不會明說什麽,隻是抬了抬眼皮,麵色平靜如常,“哦?”
劉銘豫見到宋慎這般反應,就知道自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他本以為宋慎也還年輕,總有些年輕人臉皮薄,經不住誇的特點,沒想到宋慎不吃這一套。
他總不好再改口,隻好硬著頭皮道:“也不是什麽大事。整條古玩街的人都知道,我在瓷器鑒定方麵實在有些拿不出手,為了不誤人子弟,我每年總會找一兩個同行,幫我上幾節瓷器鑒定的課程。本來,我已經和周運財講好了,今年的課程由他來上,可是最近他臨時有事不在揚城。”
“我就央他推薦一位,沒想到他就推薦了你。我聽他提到你的時候,心裏也是有些蒙的,後來我就去你店裏考察,恰好遇到你在鑒定北魏鎏金佛像,看到你表現的出色,我才打定主意要找你的。”
宋慎沒想到中間還有周運財,這卻使他不得不慎重考慮了,畢竟周運財幫過他不少的忙。想了想,他還是決定推辭,“劉教授,您那天也見到了,我是在鑒定鎏金佛像,並不是在鑒定瓷器,這兩者之間差別可不小。”
“是差別不小,可是差別也不大呀,知識學到一定程度以後,都是相通的。”劉銘豫並不在意。
“可是你也見到了,我那天都是因為巧合才發現佛像是作偽的。”宋慎有找了借口。
“沒事的,我相信這不是巧合,你的實力毋庸置疑。”
“我從來沒有上過台,也從來沒有授過課,而且我隻是一個本科生,我去教一群研究生,他們是不會服氣的。”宋慎又道。
“沒上過台,就更加需要這樣的機會來鍛煉膽識,而且,我的學生並不多的。至於學曆,這倒是不必擔心,韓愈都說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強於弟子。況且,你的實踐經驗強他們百倍,你要對自己有信心!”劉銘豫並沒有放棄,耐下心來勸說。
“可是我並沒有係統的學習過瓷器鑒定的知識,也沒有被授課的經驗,我不知道應該怎麽講呀!”宋慎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沒有受到過專業教育,就是黃文川傳授的知識,也都是些零零碎碎的小知識,這些還都是以兩人談話的形式進行的。嚴格說來,宋慎一直都是自學古玩鑒定,別人的幫助也隻能說是錦上添花罷了。
劉銘豫聽他這樣一說,就直接傻眼了,他從來都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禁問道:“你不是跟著黃文川學習過一段時間嗎?” 【友情提示:由於作者更換書名比較頻繁,如果本書最新章節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換書名)請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節,如果未更名,請登錄聯係管理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