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_┙簷┕_┙下文學網:


    黃文川見到周傑臣雖然嘴裏叫著小兄弟,但隻是看在自己的麵子上,並不真心,黃文川也不在意,自己看中的人,人家看不中也是正常。首發遂起了一番心思。


    黃文川對著宋慎說道:“今天周老板過來,是要鑒定一樣物件。你來的正好,你先看看吧,順便考校你最近有沒有進步。”說著,指了指身旁茶幾上的的一塊板子,示意宋慎上前拿過去鑒定。


    周傑臣有些詫異地看了看黃文川,聽到他說考校二字,就覺得黃文川大概和年輕小夥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沒想到這就讓年輕人上場,也不怕鑒定不好丟了臉麵?


    宋慎聽到這話,看向黃文川見他不似作偽,便上前小心拿起了這塊板子。僅是第一眼,宋慎就認出這是一塊笏板。


    笏板,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麵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也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後來這些功能就沒有了,隻是作為禮節性的存在。


    宋慎看了幾眼,就開始介紹:“這是一塊象牙質地的笏板,傳世包漿很好,皮殼漂亮,黃中帶紅。笏板的長度大約2尺6寸,中寬3寸,不是很大,但因為質地原因也算是貴重物品了。”宋慎說著,看向了黃文川似乎想要詢問說的對不對,黃文川下巴一抬示意宋慎接著說。


    “古書記載‘天子以玉、諸侯以象、大夫文竹,士以木。’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用象笏,五品以下就沒有資格用它了。到了清代,因為滿人騎馬要執韁繩,就取消了笏板。”宋慎接著介紹道。


    “那你知道,古人怎樣執笏嗎?”黃文川發問道,這就有幾分考校的意味了。


    宋慎不敢怠慢,雙手執笏,置於胸前,象笏正好微微遮住一部分臉,這就不得不感謝古裝劇的功效了,宋慎一邊做著動作,一邊解釋道:“據說,笏板還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擋住自己的臉,用以彰顯龍威,上朝麵見天子,眼睛要望著笏板,表示對天子的敬意。”


    “嗯”黃文川麵帶微笑,看來對於宋慎的解說很滿意,“那你就給它斷斷年代吧。”


    周傑臣微笑著看著這兩個人一唱一和的表演,聽到要斷代也是看向了宋慎。百度搜這前麵說的東西都可以在書上看到,可是這判斷年代就是考驗各人眼力經驗了,說得準不如斷的準,這樣才能令人信服。


    宋慎感覺到兩個人看過來的目光,有些遲疑,稍等了片刻方才說道:“我覺得這塊象笏大概成於清代中期。”


    周傑臣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這塊象笏品相這麽好,他珍藏好久。今天特意拿來鑒定,是為了確定是明早期還是明晚期的問題。沒有想到,來了一個毛頭小子看了幾眼就斷為了清代中期,他怎麽能不著急。


    “你剛才不是說,清代已經不用象笏了嗎,怎麽會斷為清代?”周傑臣責問道。


    宋慎總不能說它的寶光顯示,就應該是清中期。“這是從包漿上看出來的,包漿雖好,但是並不足以斷為明代。如果是明代的話,這象笏的包漿應該還要更紅一些。我也有點疑惑,難道這是清中期的老仿,但是象牙本就貴重,這仿製成本太高,沒什麽利潤可言。”說著,宋慎看向了黃文川,求他解惑。


    黃文川等到宋慎把象笏安穩的放在茶幾上,才拿起象笏,仔細看了起來。這是古玩圈裏貨不過手的規矩,因為瓷器這些物件易碎,雙方交接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這責任就不好劃分。大家把東西放在平穩的地方,雙方不直接交接,這樣就好判定責任。


    黃文川眉頭緊鎖,仔細摩挲著象笏,又用放大鏡仔細看了一番。


    良久,抬起頭來,宋慎和周傑臣急切的看過去,黃文川笑了笑:“沒錯,這就是清代中期的象笏。”一句話下定了結論,另外兩人,一個歡喜,一個憂愁,但大家都是喜形不顯於色的,也沒有誰去放聲大笑,或是唉聲歎氣。隻等著黃文川接下來的解釋。


    “剛才宋慎介紹的很好、很全麵,就連斷代都是很準確,值得鼓勵。”黃文川沒有急著解釋,而是先誇了宋慎一句,宋慎靦腆的一笑,這樣的誇獎多是先揚後抑,後麵總會有個“但是”在裏麵。所以,並不能先顧著高興。


    果不其然,黃文川接著說道:“但是,你的知識點還是有欠缺。正史要讀,民間野史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很多民間的東西會出現在裏麵。就好比象笏,你隻知道大臣上朝要用,卻是不知道,道士也會用象笏作為禮節。”


    “道士?”宋慎很驚訝,他隻見到過道士用拂塵,沒見到過道士還會用象笏。周傑臣也是一驚,真是沒想到。


    “在四川一帶,道教香火鼎盛,所以也出現了一些在道教中地位比較高者,會在隆重的祭祀場合使用象笏,作為一種禮節的象征。這塊象笏從包漿上來看,確實是清中期,而清代官員已不用笏板,所以隻能把它解釋為道教用品了。”黃文川接著解釋道。


    其實,宋慎第一眼看到象笏,就想著斷在明代,因為明代距離現代最近,保存完好的象笏最多。沒想到宋慎最後做了弊發動異能,看出了這是清代之物,所以,斷代的時候很遲疑。


    宋慎對於象笏的最初的印象來自明代歸有光的《項脊軒誌》:“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這是歸有光的祖母在勉勵他勤奮讀書,有情節,有景象,有故事,還有溫情,很是感人。


    周傑臣搖了搖頭,麵露苦澀:“沒想到啊,這塊象笏是我爺爺作為傳家寶留下來的,用作我們家先輩出過高官的見證,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果。”


    宋慎和黃文川見狀,也不再好說什麽,那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不好插手,何況這也算得上是家醜了。


    周傑臣不過沉默一會,就反應過來,麵向兩人有些歉意的說道:“情緒激動,有點失態了。兄弟果然是有本事的人,眼力不錯。還要多謝你們幫我鑒定家傳寶物,還請兩位不要外傳。”


    黃文川當即表態:“那是,那是。”


    宋慎也跟著表態:“周老板過獎了,這是自然不會朝外麵講的。”


    周傑臣又和兩人聊了幾句,就借口有事情離開了,在宋慎看來怕是一來心情不佳,二來家傳寶物有誤,覺得坐在這裏丟人。


    送走周傑臣,宋慎和黃文川迴到大廳相繼坐下。


    宋慎看到黃文川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覺得這事應該自己先開口,等到人家問起就不好說了,於是說道:“最近工作比較忙,有朋友又生了病,每天都要去照顧她,也一直都沒時間來看老哥。上個星期,我和李德水他們一起去掏老宅子,買到一件戰國薄胎盤。後來,我們先去了博古齋,那老板非要買下來,我就給賣了。沒有先拿過來給老哥看,真是不好意思。”


    “沒什麽不好意思的,你能有那心思,老哥我就心滿意足了。何況,那人出的價錢這麽高,就是我也會毫不猶豫地出手的。”黃文川也是理解宋慎的想法。


    “嘿嘿,那價格真是讓人心動!”宋慎笑道。


    “比市場價都要高十幾二十萬,能不令人心動嗎?你也別高興太早,別被人家挖了坑給埋了。這件事情我也了解,你放心好了,我的肚量難道連這點小事都容忍不嗎?”黃文川這樣的老江湖了,怎麽能看不出宋慎今天的來意。


    宋慎笑了笑,舒了一口氣,能夠解釋的清楚就好。端起茶杯,喝上一口,頓覺清香了許多。


    黃文川看到宋慎的舉動感到有些好笑,但還是能看出宋慎挺在意他的感受,就想著提點他幾句:“你今天表現不錯,你好像在對物件斷代方麵有著驚人的天賦,但是還是見識淺薄,沒有足夠的閱曆來支撐,所以,後來你就說不清楚了。還是要加強基礎知識的積累,多百~萬\小!說,多曆練,這樣才能一通百通。”


    宋慎聽著黃文川的教誨,點了點頭,這些經驗很俗套,似乎大家都懂得,但是能夠做到的卻不多。這些經驗都是黃文川幾十年積累總結的,最踏實的路子,隻有根基穩固,才能去談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問題。


    宋慎若有所思,道:“最近每天工作到十二點,很少有時間去百~萬\小!說。正好朋友出院了,下個禮拜公司的事情也不會這麽忙了,我就有時間多看百~萬\小!說了。”


    “嗯,你天賦不錯,不能浪費了。多百~萬\小!說,多實踐,有時間轉轉古玩店,去去博物館,再到夜市去看看,也就可以了。”黃文川建議道,這種事情自己體驗摸索最好,別人能夠教導一次,也不可能次次都在身邊。多打幾次眼,就能有更多的經驗教訓,學得更多。


    “夜市?”宋慎有些驚訝,“揚城也有古玩夜市嗎?”


    “你竟然不知道!”黃文川還是有些吃驚的,玩收藏不知道夜市的真不多見,但想到眼前的年輕人剛入行不久就釋然了。“就在這條古玩街,每個星期六和星期天的淩晨兩點到七點左右開放。”


    宋慎點了點頭,暗暗記了下來,明天剛好開市,夜市可是淘寶的好地方! 【友情提示:由於作者更換書名比較頻繁,如果本書最新章節未更新,(可能作者已更換書名)請大家在本站搜索作者名,查看最新章節,如果未更名,請登錄聯係管理員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玩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機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機鋒並收藏古玩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