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事已經是眾人皆知。難不成這平民百姓議論幾句,竟然都有罪嗎。”
沈暮心裏笑道:這個石崇若不趕快把他的家財散出去,很難有好下場啊!
沈暮用手帕將嘴上的茶水擦拭幹淨。然後,他笑容可掬地看著司馬炎。而他則溫和地對他微笑。兩人略坐一會兒,就起身出去。走不多時,到了一個涼亭處,兩人遂進去坐下。
“阿炎,剛剛那個人說,你五千個嬪妃竟然沒有一個能比石崇家裏的幾個妾室好看,你心裏服不服氣。”
“所以朕才最寵愛你啊。”
“阿炎,你舅舅拿什麽珊瑚樹跟石崇比富啊?”沈暮瞪了司馬炎一眼後,又很有興致地問道。
“朕賜給了他一株長兩三尺的珊瑚樹,他立刻拿到石崇府裏示人,卻不料被石崇用一柄鐵如意敲碎。然後他拿出數十棵長三四尺的珊瑚樹來,對我那舅舅說,若要取償,這些任君挑選!”
“原來是你讓你舅舅失了麵子。”
“朕本來打算接連幾日賜給舅舅寶物,也好讓他心裏舒暢。誰知他那麽著急去跟人比富。不過,朕確實是低估了石崇的財力。隻是若朕是他,朕就不會如他這等所作所為。”
“阿炎覺得石崇應該財不露白。而他如今這等做法,實在是自尋死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當他石崇一個小小的散騎常侍如何能在弱冠之年就有那萬貫家私?若不是他為荊州刺史時讓親吏扮為盜賊,劫掠過往的富商巨賈,奪人家私,他哪能期年暴富。朕要不是看他對朕平吳有功,朕早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阿炎也要做盜賊?”
“朕國庫充盈,沒他那等喜好。好了,朕今日是陪沈兒出來遊玩的,不能因為他壞了你我的心情。”
“你原來能想起來啊!”
“朕這就補償你。”司馬炎溫柔地說。接著,他就抱緊了沈暮,想要吻著他的紅唇。
啪!摺扇掉地上的聲音響起來。那可是皇上親弟齊王司馬攸的扇子!被聲音驚動的司馬炎放開了沈暮,轉迴頭去看時,也同司馬攸一樣愣在那裏。沈暮看到此人是齊王後,也立刻臉色緋紅。
“二弟也是出來踏青的嗎?”司馬炎站起身來,溫和地看著司馬攸,鎮靜地問道。同時緊緊地拉著沈暮的手,防止他逃跑。
“弟弟我看天色甚好,就忍不住出府隨意走走。”
“那二弟就繼續觀賞景色吧。”司馬炎溫和地說。然後,他就緊握著沈暮的手,和他一同離開。
“阿炎武功那麽高,會不知道司馬攸來這裏了。你為什麽要如此?”
“我剛剛分了心神,當真不知道有人來了。”
太康三年,司馬炎率領眾臣子去南郊祭天。沈暮當然也在其中。
“朕可比漢朝何帝?”
“可比桓靈!”
隨後,其中一臣子突然不屑一顧地對他說。而他的這句話,讓其他大臣都神色驚駭。沈暮好整以暇地看了看那剛正不阿的臣子,又看著神色平靜的司馬炎。
“劉毅,朕雖不德,何至以桓靈相比?”
“桓靈賣官,錢充國庫。陛下賣官,錢入私囊。這仔細想想,臣隻怕陛下還不及桓靈呢!”
沈暮也很想知道心裏一點兒準備都沒有的司馬炎怎麽應對這番責難。
司馬炎聞言,笑了笑,溫和地對劉毅道:“桓靈時不聞有此言,今朕有如此諫臣,終究是高過桓靈了。”
這司馬炎的權譎,由此可窺一斑。
“沈兒,是不是別人愈發貶低我,你就愈發高興。”
“你的寵臣受賄是真事,而且你也當真是一個銅錢也沒拿到手,此人一點兒也沒說錯。”
“朕何嚐不知三楊弄權,但是賈氏同樣手握重兵。這留給皇弟的輔佐之臣,絕不能是他們。朝中局勢錯綜複雜,朕要等他們兩虎相鬥,從而坐收漁利。然後,便能給皇弟留一個舒心的皇位。沈兒,任何人手握重權時,都會開始囂張跋扈的,這不會有什麽例外。 ”
“知道了。阿炎,尹希眉傳信來說,明日會來京都看我,正好讓他給你再把次脈,看看你的身體恢復如何。”
“朕的身體是否康健,沈兒還不知道嗎?”
第二日早朝後,沈暮去接尹希眉了,小楓卻慌忙跑去找司馬炎。
“皇上,齊王迴府時,忽然吐血昏迷了。”
“什麽!快讓禦醫去齊王府給齊王看病。慢著,讓沐王帶著尹希眉也去齊王府。”
“是,奴才馬上就去。”
沈暮帶著尹希眉迴宮時,司馬炎立刻問道:“齊王如今如何了?”
“簡單點說,四個字,病入膏肓。或者另外四個字,無力迴天。”
“沈兒,你先出去。”司馬炎沉默良久後,才鎮靜地說。沈暮擔心地看著司馬炎,但還是邁步走了出去。
“尹希眉,他患了什麽病?”
“他的病和你一樣。”
“他與朕的病症既然一樣,為什麽治不好?”
“你當年胸口一疼,你就找禦醫來治了,但是他卻是忍了多年,受不了了,才表現出疼痛來。這個時候,就是你把扁鵲請來,恐怕也治不好他的病。”
“他能不能和朕撐得一樣久?”
“我隻能讓他多活個一年半載。”
“那就有勞你了。朕會再送你十幾箱珠寶為酬謝的。”
“你還是少給我一些財寶吧,我怕我用著不安心。”
幾日之後,司馬攸的身體看起來如常了。然後,他就又可以去上早朝了。
“經由禦醫確診,齊王並無大礙。既然如此,今朕特封齊王為大司馬,都督青州軍事。待守歲後,即刻起程。”
司馬攸立刻震驚地愣在那裏,連謝恩這等要事都忘了。大臣一片反對聲也不能讓司馬炎改變初衷。隻是因為守歲,留齊王在京都住到次年。
“朕沒死,用不著來給朕哭喪。齊王亦是沒死,也不用給他哭喪!”司馬炎冷冷地對那幾個哭泣求情的皇親說。然後,他淡漠地起身,拂袖而去。
又一日,司馬攸進宮覲見司馬炎。
“皇上,臣弟願終生守太後陵,還望皇上準許。”司馬攸邊說邊叩拜。
司馬炎暗自心疼不已,可仍舊是冷冷地說:“朕不許!”
“臣弟領旨謝恩。”司馬攸心灰意冷地說。他雖然領了旨,可叩頭時,卻忍不住想起他多次在府裏吐血的事來。他讓禦醫瞞著司馬炎,就是怕他心裏擔心,卻原來他根本不在意他的生死。
“阿炎,你這又是何苦?不如就讓他留在太後陵,京都禦醫也好為他治病。”
“司馬攸多年來奪盡父母對朕的寵愛。他既然隻剩下一年半載的壽命,朕沒有必要讓他留在京都。”司馬炎冷冷地說。朕絕對不能讓他也死在我的身邊!
“阿炎。”
“沈兒不必勸了,朕心意已絕。”
守歲過後,太康四年,司馬炎連續下詔讓司馬攸起程。
司馬攸頗好儀容,認真整理一番後,這才恭敬地進宮辭行。上馬車時,他幾乎虛弱地暈倒,扶著馬車,才勉強站定。司馬炎卻無動於衷,臉色平靜地看著他離開。
</br>
沈暮心裏笑道:這個石崇若不趕快把他的家財散出去,很難有好下場啊!
沈暮用手帕將嘴上的茶水擦拭幹淨。然後,他笑容可掬地看著司馬炎。而他則溫和地對他微笑。兩人略坐一會兒,就起身出去。走不多時,到了一個涼亭處,兩人遂進去坐下。
“阿炎,剛剛那個人說,你五千個嬪妃竟然沒有一個能比石崇家裏的幾個妾室好看,你心裏服不服氣。”
“所以朕才最寵愛你啊。”
“阿炎,你舅舅拿什麽珊瑚樹跟石崇比富啊?”沈暮瞪了司馬炎一眼後,又很有興致地問道。
“朕賜給了他一株長兩三尺的珊瑚樹,他立刻拿到石崇府裏示人,卻不料被石崇用一柄鐵如意敲碎。然後他拿出數十棵長三四尺的珊瑚樹來,對我那舅舅說,若要取償,這些任君挑選!”
“原來是你讓你舅舅失了麵子。”
“朕本來打算接連幾日賜給舅舅寶物,也好讓他心裏舒暢。誰知他那麽著急去跟人比富。不過,朕確實是低估了石崇的財力。隻是若朕是他,朕就不會如他這等所作所為。”
“阿炎覺得石崇應該財不露白。而他如今這等做法,實在是自尋死路。”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當他石崇一個小小的散騎常侍如何能在弱冠之年就有那萬貫家私?若不是他為荊州刺史時讓親吏扮為盜賊,劫掠過往的富商巨賈,奪人家私,他哪能期年暴富。朕要不是看他對朕平吳有功,朕早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阿炎也要做盜賊?”
“朕國庫充盈,沒他那等喜好。好了,朕今日是陪沈兒出來遊玩的,不能因為他壞了你我的心情。”
“你原來能想起來啊!”
“朕這就補償你。”司馬炎溫柔地說。接著,他就抱緊了沈暮,想要吻著他的紅唇。
啪!摺扇掉地上的聲音響起來。那可是皇上親弟齊王司馬攸的扇子!被聲音驚動的司馬炎放開了沈暮,轉迴頭去看時,也同司馬攸一樣愣在那裏。沈暮看到此人是齊王後,也立刻臉色緋紅。
“二弟也是出來踏青的嗎?”司馬炎站起身來,溫和地看著司馬攸,鎮靜地問道。同時緊緊地拉著沈暮的手,防止他逃跑。
“弟弟我看天色甚好,就忍不住出府隨意走走。”
“那二弟就繼續觀賞景色吧。”司馬炎溫和地說。然後,他就緊握著沈暮的手,和他一同離開。
“阿炎武功那麽高,會不知道司馬攸來這裏了。你為什麽要如此?”
“我剛剛分了心神,當真不知道有人來了。”
太康三年,司馬炎率領眾臣子去南郊祭天。沈暮當然也在其中。
“朕可比漢朝何帝?”
“可比桓靈!”
隨後,其中一臣子突然不屑一顧地對他說。而他的這句話,讓其他大臣都神色驚駭。沈暮好整以暇地看了看那剛正不阿的臣子,又看著神色平靜的司馬炎。
“劉毅,朕雖不德,何至以桓靈相比?”
“桓靈賣官,錢充國庫。陛下賣官,錢入私囊。這仔細想想,臣隻怕陛下還不及桓靈呢!”
沈暮也很想知道心裏一點兒準備都沒有的司馬炎怎麽應對這番責難。
司馬炎聞言,笑了笑,溫和地對劉毅道:“桓靈時不聞有此言,今朕有如此諫臣,終究是高過桓靈了。”
這司馬炎的權譎,由此可窺一斑。
“沈兒,是不是別人愈發貶低我,你就愈發高興。”
“你的寵臣受賄是真事,而且你也當真是一個銅錢也沒拿到手,此人一點兒也沒說錯。”
“朕何嚐不知三楊弄權,但是賈氏同樣手握重兵。這留給皇弟的輔佐之臣,絕不能是他們。朝中局勢錯綜複雜,朕要等他們兩虎相鬥,從而坐收漁利。然後,便能給皇弟留一個舒心的皇位。沈兒,任何人手握重權時,都會開始囂張跋扈的,這不會有什麽例外。 ”
“知道了。阿炎,尹希眉傳信來說,明日會來京都看我,正好讓他給你再把次脈,看看你的身體恢復如何。”
“朕的身體是否康健,沈兒還不知道嗎?”
第二日早朝後,沈暮去接尹希眉了,小楓卻慌忙跑去找司馬炎。
“皇上,齊王迴府時,忽然吐血昏迷了。”
“什麽!快讓禦醫去齊王府給齊王看病。慢著,讓沐王帶著尹希眉也去齊王府。”
“是,奴才馬上就去。”
沈暮帶著尹希眉迴宮時,司馬炎立刻問道:“齊王如今如何了?”
“簡單點說,四個字,病入膏肓。或者另外四個字,無力迴天。”
“沈兒,你先出去。”司馬炎沉默良久後,才鎮靜地說。沈暮擔心地看著司馬炎,但還是邁步走了出去。
“尹希眉,他患了什麽病?”
“他的病和你一樣。”
“他與朕的病症既然一樣,為什麽治不好?”
“你當年胸口一疼,你就找禦醫來治了,但是他卻是忍了多年,受不了了,才表現出疼痛來。這個時候,就是你把扁鵲請來,恐怕也治不好他的病。”
“他能不能和朕撐得一樣久?”
“我隻能讓他多活個一年半載。”
“那就有勞你了。朕會再送你十幾箱珠寶為酬謝的。”
“你還是少給我一些財寶吧,我怕我用著不安心。”
幾日之後,司馬攸的身體看起來如常了。然後,他就又可以去上早朝了。
“經由禦醫確診,齊王並無大礙。既然如此,今朕特封齊王為大司馬,都督青州軍事。待守歲後,即刻起程。”
司馬攸立刻震驚地愣在那裏,連謝恩這等要事都忘了。大臣一片反對聲也不能讓司馬炎改變初衷。隻是因為守歲,留齊王在京都住到次年。
“朕沒死,用不著來給朕哭喪。齊王亦是沒死,也不用給他哭喪!”司馬炎冷冷地對那幾個哭泣求情的皇親說。然後,他淡漠地起身,拂袖而去。
又一日,司馬攸進宮覲見司馬炎。
“皇上,臣弟願終生守太後陵,還望皇上準許。”司馬攸邊說邊叩拜。
司馬炎暗自心疼不已,可仍舊是冷冷地說:“朕不許!”
“臣弟領旨謝恩。”司馬攸心灰意冷地說。他雖然領了旨,可叩頭時,卻忍不住想起他多次在府裏吐血的事來。他讓禦醫瞞著司馬炎,就是怕他心裏擔心,卻原來他根本不在意他的生死。
“阿炎,你這又是何苦?不如就讓他留在太後陵,京都禦醫也好為他治病。”
“司馬攸多年來奪盡父母對朕的寵愛。他既然隻剩下一年半載的壽命,朕沒有必要讓他留在京都。”司馬炎冷冷地說。朕絕對不能讓他也死在我的身邊!
“阿炎。”
“沈兒不必勸了,朕心意已絕。”
守歲過後,太康四年,司馬炎連續下詔讓司馬攸起程。
司馬攸頗好儀容,認真整理一番後,這才恭敬地進宮辭行。上馬車時,他幾乎虛弱地暈倒,扶著馬車,才勉強站定。司馬炎卻無動於衷,臉色平靜地看著他離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