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上什麽都算到了,那自己還在這兒費什麽話?
李權啞口無言,有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複製本地址瀏覽%%%%e%%%%%e%d%這時候,皇上卻忽然開口:“恩?你怎麽不說了?”
“說?”李權一愣,“皇上什麽都知道了,還要臣說什麽?”
“朕何時說過什麽都知道?”
“這個……皇上不是知道臣是因為女人才……”
絲簾中的影子忽然放下奏折,躺在椅子上輕柔太陽穴,似乎很疲倦,聲音也弱了許多。
“朕隻猜你是因為女人,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朕很好奇,還等著你講明白呢。”
李權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哪裏理解錯了:“猜?皇上是猜的?”
“不然?”皇上反問,隨後又苦笑道,“天下除了你李權,誰還會為了女人連命都不要?”
“這個……”李權尷尬地撓了撓頭,“臣還以為皇上對什麽都了如指掌呢。”
“對什麽都了如指掌?天下怎可能有這樣的人?就算真的有也不會把什麽事情都了解清楚,因為天下間多了許多自己預料不到的事情,人生才會有意義不是?”
李權不知皇上為何突然說出這麽一番大道理,不過講的倒是挺好。虛偽地附和之後,李權接著道:
“既然皇上了解得不甚清楚,那臣隻有一五一十地告訴你皇上了。實不相瞞,臣之所以冒著風險委婉地勸皇上不要起兵,的確是因為臣有一個女人在大華,而且她的身份非同一般,乃是大華皇室血脈,論資當算公主。”
李權一直注意著絲簾後的身影,發現對方並沒有因為公主的身份而驚訝,反倒是冷哼著強調了一句:“委婉?”
李權不知如何接話。皇上重新拿起奏折,沒急著動筆:“原來如此,如果是公主,那的確是有幾分分量。兩國開戰對你而言的確沒什麽好處。不過,朕現在已經下令南征了,朕很好奇你接下來要如何做。”
李權如實迴答:“臣不敢有非分之想,皇上若真的起兵,臣隻是希望皇上能留意臣的夫人。而且臣現在是發自內心的希望皇上能以最快地速度成就千秋偉業,以後若有用得上臣的地方,皇上盡可開口,臣一定盡全力幫助。”
“為了一個女人可以頂撞九五之尊,現在又不顧天下百姓的安危。李權呐,你的弱點太明顯了。”
“所以臣是臣,皇上是皇上。臣有弱點,皇上沒有弱點。”
靈光一閃的一句話到真有幾分味道,皇上停頓了一會兒,又開始批奏折。
“你說的這些朕都會考慮,如果有可能自然不會給你這個情麵。你走吧。”
走?這就走了?
李權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麽,皇上總該發泄一下情緒吧?畢竟自己給他製造了這麽多麻煩。
但是,皇上就是如此,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看不透皇上的心思,李權總有些不安,想了個莫名其妙地問題問:“皇上,您若起兵,估計幾時能覆滅華朝?”
這話真是有些可笑,連皇上都停下了筆,好奇地看了李權一眼,然後迴答:“少則三五年,多則幾十載。”
“這……這麽久?”
“不然呢?”
“皇上您不是又呂尚麽?呂尚可是以一敵萬的悍將,請他為先鋒,兵鋒所指還不攻城拔寨?應該要不了多時吧?”
“嗬嗬。”皇上輕鬆地笑了,好像是在笑一個幼稚的小孩子。
“你終究是太嫩了,世界上又很多規則。不僅僅隻有王朝律法,還有很多約定俗成地禁忌。中原大陸,能人異士之多非你所想。從古到今,世間便有著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不是一般人敢觸碰的。你成長至今,想來也接觸了很多非常人能理解的事物。應該知道有一種人叫修士,他們都是彈指間毀天滅地的高人,為何天下少有他們的訊息?為何沒聽說過他們用仙法毀天滅地?還有,為何你所知的國師一直不曾現身?這些都是有理由的,因為這裏麵充滿了忌諱。戰爭也是如此,利用超人力的力量打擊敵人會遭到天下能人的惦記,沒人願意看到生靈塗炭。”
皇上不厭其煩地跟李權解釋了這麽多,到頭來,李權並不是很了解,感覺像隻要又呂尚這樣的高手參加戰爭就會觸犯天地間的禁忌一樣。細細一想,好像真的如此。因為在夷洲的時候,聖後完全又實力隻看她一人就屠掉丘陵城。當時李權曾一度懷疑聖後是想隱藏實力,或是居高自傲。
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聖後也是有忌諱的。
李權本想再問,忽然發現自己關心的不是這個問題,心說這麽這上麵廢了這麽多口舌?一咬牙,直接問出自己的擔憂:
“皇上,您不生氣麽?”
可能是李權的問題的跨度太大,皇上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氣已經過了。相比於你頂撞朕,朕倒是更看重今日你能來此說明其中緣由。”
李權又不懂了:“皇上這是何意?”
“李權,你是個人才,將來可堪重用。但是你這人叛逆心太重,就像一頭野騾子,想要駕馭很難。按照朕對你的了解,這時候你應該再想別的辦法跟朕對著幹。然後朕又會很輕鬆地將你打迴原形,朕隻想讓你了解朕的心思無人能改變。原以為還會有段時間,沒想到你這麽快就明白了。現在根朕解釋,證明你已經做出了改變,通過這件事,能讓你改掉一些壞毛病倒也有所德,所以朕現在已經不氣了。”
今日的談話大多是皇上再說,皇上對一個臣子說了這麽多已經是種恩賜了。
李權本該感動,但對方這種長輩訓話晚輩的口氣讓人聽著不是很爽。
李權心裏清楚,皇上對他真的是沒話說。可李權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對皇上總有一種排斥心理,不管如何也達不到跟娘親一樣的尊敬。
“或許是因為皇上的關心不如娘親那般貼心吧?”
問了這麽多,李權想問的想說的都已經沒了,皇上還要批閱奏折,不在多話,李權悄悄地走了。
...
李權啞口無言,有種熱臉貼冷屁股的感覺。複製本地址瀏覽%%%%e%%%%%e%d%這時候,皇上卻忽然開口:“恩?你怎麽不說了?”
“說?”李權一愣,“皇上什麽都知道了,還要臣說什麽?”
“朕何時說過什麽都知道?”
“這個……皇上不是知道臣是因為女人才……”
絲簾中的影子忽然放下奏折,躺在椅子上輕柔太陽穴,似乎很疲倦,聲音也弱了許多。
“朕隻猜你是因為女人,僅此而已,至於其他的,朕很好奇,還等著你講明白呢。”
李權忽然意識到自己是哪裏理解錯了:“猜?皇上是猜的?”
“不然?”皇上反問,隨後又苦笑道,“天下除了你李權,誰還會為了女人連命都不要?”
“這個……”李權尷尬地撓了撓頭,“臣還以為皇上對什麽都了如指掌呢。”
“對什麽都了如指掌?天下怎可能有這樣的人?就算真的有也不會把什麽事情都了解清楚,因為天下間多了許多自己預料不到的事情,人生才會有意義不是?”
李權不知皇上為何突然說出這麽一番大道理,不過講的倒是挺好。虛偽地附和之後,李權接著道:
“既然皇上了解得不甚清楚,那臣隻有一五一十地告訴你皇上了。實不相瞞,臣之所以冒著風險委婉地勸皇上不要起兵,的確是因為臣有一個女人在大華,而且她的身份非同一般,乃是大華皇室血脈,論資當算公主。”
李權一直注意著絲簾後的身影,發現對方並沒有因為公主的身份而驚訝,反倒是冷哼著強調了一句:“委婉?”
李權不知如何接話。皇上重新拿起奏折,沒急著動筆:“原來如此,如果是公主,那的確是有幾分分量。兩國開戰對你而言的確沒什麽好處。不過,朕現在已經下令南征了,朕很好奇你接下來要如何做。”
李權如實迴答:“臣不敢有非分之想,皇上若真的起兵,臣隻是希望皇上能留意臣的夫人。而且臣現在是發自內心的希望皇上能以最快地速度成就千秋偉業,以後若有用得上臣的地方,皇上盡可開口,臣一定盡全力幫助。”
“為了一個女人可以頂撞九五之尊,現在又不顧天下百姓的安危。李權呐,你的弱點太明顯了。”
“所以臣是臣,皇上是皇上。臣有弱點,皇上沒有弱點。”
靈光一閃的一句話到真有幾分味道,皇上停頓了一會兒,又開始批奏折。
“你說的這些朕都會考慮,如果有可能自然不會給你這個情麵。你走吧。”
走?這就走了?
李權覺得似乎少了些什麽,皇上總該發泄一下情緒吧?畢竟自己給他製造了這麽多麻煩。
但是,皇上就是如此,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看不透皇上的心思,李權總有些不安,想了個莫名其妙地問題問:“皇上,您若起兵,估計幾時能覆滅華朝?”
這話真是有些可笑,連皇上都停下了筆,好奇地看了李權一眼,然後迴答:“少則三五年,多則幾十載。”
“這……這麽久?”
“不然呢?”
“皇上您不是又呂尚麽?呂尚可是以一敵萬的悍將,請他為先鋒,兵鋒所指還不攻城拔寨?應該要不了多時吧?”
“嗬嗬。”皇上輕鬆地笑了,好像是在笑一個幼稚的小孩子。
“你終究是太嫩了,世界上又很多規則。不僅僅隻有王朝律法,還有很多約定俗成地禁忌。中原大陸,能人異士之多非你所想。從古到今,世間便有著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不是一般人敢觸碰的。你成長至今,想來也接觸了很多非常人能理解的事物。應該知道有一種人叫修士,他們都是彈指間毀天滅地的高人,為何天下少有他們的訊息?為何沒聽說過他們用仙法毀天滅地?還有,為何你所知的國師一直不曾現身?這些都是有理由的,因為這裏麵充滿了忌諱。戰爭也是如此,利用超人力的力量打擊敵人會遭到天下能人的惦記,沒人願意看到生靈塗炭。”
皇上不厭其煩地跟李權解釋了這麽多,到頭來,李權並不是很了解,感覺像隻要又呂尚這樣的高手參加戰爭就會觸犯天地間的禁忌一樣。細細一想,好像真的如此。因為在夷洲的時候,聖後完全又實力隻看她一人就屠掉丘陵城。當時李權曾一度懷疑聖後是想隱藏實力,或是居高自傲。
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聖後也是有忌諱的。
李權本想再問,忽然發現自己關心的不是這個問題,心說這麽這上麵廢了這麽多口舌?一咬牙,直接問出自己的擔憂:
“皇上,您不生氣麽?”
可能是李權的問題的跨度太大,皇上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氣已經過了。相比於你頂撞朕,朕倒是更看重今日你能來此說明其中緣由。”
李權又不懂了:“皇上這是何意?”
“李權,你是個人才,將來可堪重用。但是你這人叛逆心太重,就像一頭野騾子,想要駕馭很難。按照朕對你的了解,這時候你應該再想別的辦法跟朕對著幹。然後朕又會很輕鬆地將你打迴原形,朕隻想讓你了解朕的心思無人能改變。原以為還會有段時間,沒想到你這麽快就明白了。現在根朕解釋,證明你已經做出了改變,通過這件事,能讓你改掉一些壞毛病倒也有所德,所以朕現在已經不氣了。”
今日的談話大多是皇上再說,皇上對一個臣子說了這麽多已經是種恩賜了。
李權本該感動,但對方這種長輩訓話晚輩的口氣讓人聽著不是很爽。
李權心裏清楚,皇上對他真的是沒話說。可李權不明白,為什麽自己對皇上總有一種排斥心理,不管如何也達不到跟娘親一樣的尊敬。
“或許是因為皇上的關心不如娘親那般貼心吧?”
問了這麽多,李權想問的想說的都已經沒了,皇上還要批閱奏折,不在多話,李權悄悄地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