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
李權跟隨薑英楠的隊伍到了距離群山最近的隘口。
這裏是眾多通往北方的隘口中的一個,卻也是最大的一個,鏈接碧州,平日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經過了。李權入夷州時便是走的這條道。
此處乃兩座大山之間天然形成的一跳道路,長年累月逐漸被修成了官道,成為大慶通往西方的最重要樞紐。此隘口入口足二三十米寬,綿延十餘裏,通過之後便是碧州境,但中途有段區域山體擠壓嚴重,隻有不足十米的間隔,隻夠三兩馬車並行。
過了兩月時間,當李權再到此處之時,這裏已經築起了防禦工事,雖隻是臨時修築的木製柵欄和哨塔,但在如此窄小區域布防,就算十萬軍來此也不能一鼓作氣地攻破。隘口之中,密密麻麻的帳篷藏在柵欄哨塔之後,叫人看不出具體有多少士兵。
李權在人群中偷偷觀察四周環境,心中暗自感歎,若有人想強攻這樣的險地,就算攻下來那也必定傷亡慘重。
不過,看白蓮教此時鬆散的陣型,想來還沒對丘陵用兵。
今日趕到隘口你山匪隊伍不止薑英楠的一支,從別的山頭趕來的隊伍還有好幾千人,或一兩百,或三五百,一個個都兇神惡煞,組在一起當真是一股足以駭人的力量。
有一隊白蓮教的人在隘口處接應,將山匪分別安排在計劃好的地方。薑英楠的隊伍被安排在隘口的深處。
李權又仔細看了看,發現裏麵九成以上都是山匪,每個區域都有一個白蓮教的人守著。
看來白蓮教也清楚,山匪都是不安分的主兒,要是沒人看著,各家山匪鬧起矛盾必將一發不可收拾。
而薑英楠在山匪中似乎很有名,一路走來無數山匪跟他打招唿,當然也不乏垂涎她美色的。
薑英楠一概不理,跟著白蓮教的接待到了自己一夥人駐紮的區域。
“各自收拾,起鍋造飯。這裏不是山寨,各自都收斂點兒,要出了問題,別怪大當家的不救你們。”
“是!”
薑英楠簡單的命令了一聲,所有人都散開了。
此處準備了百十頂帳篷,一個挨一個,很擁擠,而且數量明顯不夠,需要幾個人合住一個。接到命令之後,所有人都把身上重物一丟,成群結隊地去選自己的住處。
李權沒事的時候一直觀察環境,此處生活雖然艱苦,但比別家山匪要好得多。因為薑英楠帶來的人所住的位置靠著山壁,而恰巧頭頂山岩的有一塊凸起,能很好地為下麵的人遮風擋雨。而其他大部分山匪的營寨都暴露在外,此處的天氣又接近碧州,下雨是常事,且又是夏季,日曬雨淋地要艱苦得多。
看了一會兒,聽薑小嵐跟薑英楠道:“大姐,快進來看看,小妹給你選了最大的帳篷!”
薑英楠給李權遞了個眼神朝薑小嵐聲音方向去,李權緊隨其後。
所謂最大的帳篷,平日裏也頂多夠兩個人一起居住,而其他兄弟選擇的更小的則隻夠一個人,現在情況特殊,少說也是三人擠一間,還有不少四個人擠一起的。
帳篷有限,最大最好的自然留給大當家。薑小嵐隻有一張小臉兒露在帳篷外,本是笑嘻嘻地挺高興,可一見李權跟來,俏臉兒立刻變了顏色。
一步跨出帳篷,叉著腰擋在李權身前,不客氣道:“小白臉,你跟來幹嘛?我隻要姐姐!地方太小,容不下你這遵大神!”
“我是你姐夫,自然要跟你姐姐一起住!”
李權的也不客氣,直接推開小姑娘就往裏走。
薑小嵐一愣,迴神的時候發現李權已經進了帳篷,趕緊跟上去。
帳篷確實是很小,準確地說是隻有一塊空地供人睡覺,僅此而已。
習慣了舒適生活的李權對這樣的環境不太適應,皺了皺眉,身後又有個薑小嵐不住地扯自己衣裳,在後麵不停地叫:“你給我出去!”
李權也覺有些煩悶,擺了擺手:“這裏的確太小了,英楠,咱們兩人住都嫌太擠,小嵐妹妹,你去別間住吧!”
“什麽?!你竟然還要我走?你搞清楚沒有?這是我找到帳篷!你你你……”
“夠了!”薑英楠厲聲阻止了薑小嵐繼續,“你們就不能安靜點兒?一路過來都沒消停過!三人一起,別廢話了!”
間事情無法挽迴,薑小嵐舉起了小手:“那那……那我睡中間,不準這小白臉挨著大姐!”
薑英楠眉頭微皺:“小妹,你……”
“好好!”李權忽然笑著打斷道,“小妹睡中間就睡中間。”
“哦?”薑小嵐聞言一驚,心說這家夥怎突然跟自己對上路了?之前可從來沒有過呢!迴頭看著李權的笑容,薑小嵐莫名心驚,總感覺這笑容別有用心,有些心虛地頓了頓:
“什……什麽小妹小妹?別叫得那麽親熱。小白臉!”
李權笑著:“謝謝。”
“你!”
薑英楠苦惱地扶著額頭,一路上被這兩個活寶折磨得夠嗆,正想該如何讓兩人消停下來的時候,外麵忽然傳來了“嘩啦啦”的水聲。
鬥嘴的兩人話音都是一頓,先後出帳篷去看。
天氣當真是說變就變,前一刻連風都感覺不到,一晃眼外麵就下起了大雨。
隘口的窄道中瞬間被雨水浸濕,天地混沌,四周暗淡無光。暴露在雨中的營寨遭了大罪,山匪剛剛升起的火還沒來得及煮飯,很快就被雨水澆滅了。火熄了還好說,關鍵是地麵變得泥濘,帳篷更是飽受摧殘。山匪們現在是飯也顧不得吃,全躲進了帳篷裏。
這時候就體現出薑英楠營寨的好處了,隻有這裏是幹燥的,山匪們生火做飯一點兒不受影響。
同是山匪,截然不同的待遇很容易引發矛盾。雨中的山匪本就有些氣惱,偏偏又看到山岩下的人目光中私有幸災樂禍的情緒,當即有人不滿了。
一些山匪詢問白蓮教的人:“憑什麽我們要在外麵,他們卻在裏麵?”
白蓮教的人依然淋著雨,但他們沒有半點兒抱怨的情緒,麵對疑問,神色不曾有絲毫變化:“這都是上麵安排的。”
“安排?這算什麽安排?咱們都是給白蓮教出力,憑什麽他們的待遇就比咱們好。”
“上麵的安排我不能質疑,你們更不能質疑。”白蓮教的人語氣變得陰沉,隱隱透著一股殺機。
對方的不善表露無疑,山匪可不是好相處的,當即也冷聲道:“聽你這口氣,似乎實在威脅……”
話沒說完!隻見白蓮教人腰間長劍像是裝了彈簧一樣,“噌”地一聲出鞘一半,那人拿著劍鞘,但露出一半的劍鋒已經抵在了山匪的脖頸上,幽幽寒光映照著雨水低落,冰涼的感覺讓山匪不敢說話。
“威脅你又怎樣?”
這下氣氛變得凝重了!
白蓮教既知山匪不好控製,用來看管他們的豈是尋常之輩?但山匪畢竟人多,一人受威脅,所有人都衝到了雨中。
這時候,一名好似山匪頭目的壯漢出來,沉著臉朝白蓮教的人行了個禮:“這位聖使,咱們有話好說。”
對方輕飄飄地看了一眼,似乎沒將他放在眼裏。不過身後突然傳來一個清冷的女聲:“放開他。”
聽到聲音,握劍之人終於收手,恭恭敬敬地推到一邊。
李權一直看著雨中的情景,對山匪和白蓮教的衝突並不在意,但一聽那女聲,李權神經一緊,趕緊隨聲音尋去。
果不其然!
李權的感覺沒錯!
真的是上官柔兒!
但是,此刻上官柔兒的穿著卻與之前截然不同,一身銀鱗鳳鎧寒光森森,淅淅瀝瀝的雨點順著銀甲鱗片滑落,看似嬌柔的身子卻不動如鬆,英氣逼人。身後雪白披風你濕漉漉地不斷滴水,卻能想象出它在疆場上迎風招展時的樣子。
上官柔兒沒有撐傘,散落浸濕的頭發貼在臉上,破壞了她妖豔的臉,雨水順著頭發落下,滴在臉上,落在胸前,她雖倔強地麵不改色,但在李權嚴重卻顯得楚楚可憐。
不知為何,李權忽然有種將她抱在懷裏為她遮風擋雨的衝動。
薑英楠偷看李權一眼,撇撇嘴:“舊情複燃了吧?”
李權尷尬地笑了笑沒說話,然後同眾人一樣,靜靜地看著事情繼續。
上官柔兒並未看向李權這邊,皺眉走到事發地。剛才那山匪頭目似乎知道上官柔兒,表情變得恭敬起來,單膝跪地,小聲道:“聖女大人,小人有一事不悅,不知當講不當講。”
上官柔兒清冷地一個字:“講。”
“本人率部眾千裏迢迢來助白蓮教駐守隘口,就算還未建功,但心誠不變,不必任何一路同道差,為何我等要受日曬雨淋?而他們卻能在山岩下安然無事?聽聖使說是聖教安排,也不知這樣的安排到底出自什麽理?小人要說的就這些,如有冒犯,請聖女大人贖罪。”
山匪頭目拱拱手,強壓不悅之情。
上官柔兒沒說什麽,清冷地轉身,看向了李權的方向。
...
李權跟隨薑英楠的隊伍到了距離群山最近的隘口。
這裏是眾多通往北方的隘口中的一個,卻也是最大的一個,鏈接碧州,平日裏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可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經過了。李權入夷州時便是走的這條道。
此處乃兩座大山之間天然形成的一跳道路,長年累月逐漸被修成了官道,成為大慶通往西方的最重要樞紐。此隘口入口足二三十米寬,綿延十餘裏,通過之後便是碧州境,但中途有段區域山體擠壓嚴重,隻有不足十米的間隔,隻夠三兩馬車並行。
過了兩月時間,當李權再到此處之時,這裏已經築起了防禦工事,雖隻是臨時修築的木製柵欄和哨塔,但在如此窄小區域布防,就算十萬軍來此也不能一鼓作氣地攻破。隘口之中,密密麻麻的帳篷藏在柵欄哨塔之後,叫人看不出具體有多少士兵。
李權在人群中偷偷觀察四周環境,心中暗自感歎,若有人想強攻這樣的險地,就算攻下來那也必定傷亡慘重。
不過,看白蓮教此時鬆散的陣型,想來還沒對丘陵用兵。
今日趕到隘口你山匪隊伍不止薑英楠的一支,從別的山頭趕來的隊伍還有好幾千人,或一兩百,或三五百,一個個都兇神惡煞,組在一起當真是一股足以駭人的力量。
有一隊白蓮教的人在隘口處接應,將山匪分別安排在計劃好的地方。薑英楠的隊伍被安排在隘口的深處。
李權又仔細看了看,發現裏麵九成以上都是山匪,每個區域都有一個白蓮教的人守著。
看來白蓮教也清楚,山匪都是不安分的主兒,要是沒人看著,各家山匪鬧起矛盾必將一發不可收拾。
而薑英楠在山匪中似乎很有名,一路走來無數山匪跟他打招唿,當然也不乏垂涎她美色的。
薑英楠一概不理,跟著白蓮教的接待到了自己一夥人駐紮的區域。
“各自收拾,起鍋造飯。這裏不是山寨,各自都收斂點兒,要出了問題,別怪大當家的不救你們。”
“是!”
薑英楠簡單的命令了一聲,所有人都散開了。
此處準備了百十頂帳篷,一個挨一個,很擁擠,而且數量明顯不夠,需要幾個人合住一個。接到命令之後,所有人都把身上重物一丟,成群結隊地去選自己的住處。
李權沒事的時候一直觀察環境,此處生活雖然艱苦,但比別家山匪要好得多。因為薑英楠帶來的人所住的位置靠著山壁,而恰巧頭頂山岩的有一塊凸起,能很好地為下麵的人遮風擋雨。而其他大部分山匪的營寨都暴露在外,此處的天氣又接近碧州,下雨是常事,且又是夏季,日曬雨淋地要艱苦得多。
看了一會兒,聽薑小嵐跟薑英楠道:“大姐,快進來看看,小妹給你選了最大的帳篷!”
薑英楠給李權遞了個眼神朝薑小嵐聲音方向去,李權緊隨其後。
所謂最大的帳篷,平日裏也頂多夠兩個人一起居住,而其他兄弟選擇的更小的則隻夠一個人,現在情況特殊,少說也是三人擠一間,還有不少四個人擠一起的。
帳篷有限,最大最好的自然留給大當家。薑小嵐隻有一張小臉兒露在帳篷外,本是笑嘻嘻地挺高興,可一見李權跟來,俏臉兒立刻變了顏色。
一步跨出帳篷,叉著腰擋在李權身前,不客氣道:“小白臉,你跟來幹嘛?我隻要姐姐!地方太小,容不下你這遵大神!”
“我是你姐夫,自然要跟你姐姐一起住!”
李權的也不客氣,直接推開小姑娘就往裏走。
薑小嵐一愣,迴神的時候發現李權已經進了帳篷,趕緊跟上去。
帳篷確實是很小,準確地說是隻有一塊空地供人睡覺,僅此而已。
習慣了舒適生活的李權對這樣的環境不太適應,皺了皺眉,身後又有個薑小嵐不住地扯自己衣裳,在後麵不停地叫:“你給我出去!”
李權也覺有些煩悶,擺了擺手:“這裏的確太小了,英楠,咱們兩人住都嫌太擠,小嵐妹妹,你去別間住吧!”
“什麽?!你竟然還要我走?你搞清楚沒有?這是我找到帳篷!你你你……”
“夠了!”薑英楠厲聲阻止了薑小嵐繼續,“你們就不能安靜點兒?一路過來都沒消停過!三人一起,別廢話了!”
間事情無法挽迴,薑小嵐舉起了小手:“那那……那我睡中間,不準這小白臉挨著大姐!”
薑英楠眉頭微皺:“小妹,你……”
“好好!”李權忽然笑著打斷道,“小妹睡中間就睡中間。”
“哦?”薑小嵐聞言一驚,心說這家夥怎突然跟自己對上路了?之前可從來沒有過呢!迴頭看著李權的笑容,薑小嵐莫名心驚,總感覺這笑容別有用心,有些心虛地頓了頓:
“什……什麽小妹小妹?別叫得那麽親熱。小白臉!”
李權笑著:“謝謝。”
“你!”
薑英楠苦惱地扶著額頭,一路上被這兩個活寶折磨得夠嗆,正想該如何讓兩人消停下來的時候,外麵忽然傳來了“嘩啦啦”的水聲。
鬥嘴的兩人話音都是一頓,先後出帳篷去看。
天氣當真是說變就變,前一刻連風都感覺不到,一晃眼外麵就下起了大雨。
隘口的窄道中瞬間被雨水浸濕,天地混沌,四周暗淡無光。暴露在雨中的營寨遭了大罪,山匪剛剛升起的火還沒來得及煮飯,很快就被雨水澆滅了。火熄了還好說,關鍵是地麵變得泥濘,帳篷更是飽受摧殘。山匪們現在是飯也顧不得吃,全躲進了帳篷裏。
這時候就體現出薑英楠營寨的好處了,隻有這裏是幹燥的,山匪們生火做飯一點兒不受影響。
同是山匪,截然不同的待遇很容易引發矛盾。雨中的山匪本就有些氣惱,偏偏又看到山岩下的人目光中私有幸災樂禍的情緒,當即有人不滿了。
一些山匪詢問白蓮教的人:“憑什麽我們要在外麵,他們卻在裏麵?”
白蓮教的人依然淋著雨,但他們沒有半點兒抱怨的情緒,麵對疑問,神色不曾有絲毫變化:“這都是上麵安排的。”
“安排?這算什麽安排?咱們都是給白蓮教出力,憑什麽他們的待遇就比咱們好。”
“上麵的安排我不能質疑,你們更不能質疑。”白蓮教的人語氣變得陰沉,隱隱透著一股殺機。
對方的不善表露無疑,山匪可不是好相處的,當即也冷聲道:“聽你這口氣,似乎實在威脅……”
話沒說完!隻見白蓮教人腰間長劍像是裝了彈簧一樣,“噌”地一聲出鞘一半,那人拿著劍鞘,但露出一半的劍鋒已經抵在了山匪的脖頸上,幽幽寒光映照著雨水低落,冰涼的感覺讓山匪不敢說話。
“威脅你又怎樣?”
這下氣氛變得凝重了!
白蓮教既知山匪不好控製,用來看管他們的豈是尋常之輩?但山匪畢竟人多,一人受威脅,所有人都衝到了雨中。
這時候,一名好似山匪頭目的壯漢出來,沉著臉朝白蓮教的人行了個禮:“這位聖使,咱們有話好說。”
對方輕飄飄地看了一眼,似乎沒將他放在眼裏。不過身後突然傳來一個清冷的女聲:“放開他。”
聽到聲音,握劍之人終於收手,恭恭敬敬地推到一邊。
李權一直看著雨中的情景,對山匪和白蓮教的衝突並不在意,但一聽那女聲,李權神經一緊,趕緊隨聲音尋去。
果不其然!
李權的感覺沒錯!
真的是上官柔兒!
但是,此刻上官柔兒的穿著卻與之前截然不同,一身銀鱗鳳鎧寒光森森,淅淅瀝瀝的雨點順著銀甲鱗片滑落,看似嬌柔的身子卻不動如鬆,英氣逼人。身後雪白披風你濕漉漉地不斷滴水,卻能想象出它在疆場上迎風招展時的樣子。
上官柔兒沒有撐傘,散落浸濕的頭發貼在臉上,破壞了她妖豔的臉,雨水順著頭發落下,滴在臉上,落在胸前,她雖倔強地麵不改色,但在李權嚴重卻顯得楚楚可憐。
不知為何,李權忽然有種將她抱在懷裏為她遮風擋雨的衝動。
薑英楠偷看李權一眼,撇撇嘴:“舊情複燃了吧?”
李權尷尬地笑了笑沒說話,然後同眾人一樣,靜靜地看著事情繼續。
上官柔兒並未看向李權這邊,皺眉走到事發地。剛才那山匪頭目似乎知道上官柔兒,表情變得恭敬起來,單膝跪地,小聲道:“聖女大人,小人有一事不悅,不知當講不當講。”
上官柔兒清冷地一個字:“講。”
“本人率部眾千裏迢迢來助白蓮教駐守隘口,就算還未建功,但心誠不變,不必任何一路同道差,為何我等要受日曬雨淋?而他們卻能在山岩下安然無事?聽聖使說是聖教安排,也不知這樣的安排到底出自什麽理?小人要說的就這些,如有冒犯,請聖女大人贖罪。”
山匪頭目拱拱手,強壓不悅之情。
上官柔兒沒說什麽,清冷地轉身,看向了李權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