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豔陽天,今天有了向導,據說這個晴天會持續很久,三人海邊遊終於可以正式開始了。{}


    似乎是好天氣給了潤兒一個好氣色,嫩嫩的小臉像是鑲著石榴色的寶玉,紅紅的,愈發水靈。


    有豐厚的報酬作犒賞,阿朵早早地來了,還是昨天那身裝扮,背後多了一根一人多高的魚叉。今日身上沒有海水,整個人看著精神了不少,潔白的小腳丫踩在冰涼涼的地上毫不停留,看上去很活潑。


    聽了李權的要求之後,阿朵告訴他們,這淮海郡是沿海村落組成的,沿著海岸線綿延八百裏,整個州郡大大小小的村落有三百多個,他們所在的村子是最靠近內陸的,想要看到大海得走上半天多一點兒時間。越靠近海邊,羌族人越多,漢族人越少,剩下的就是官兵。阿朵每隔幾天都要下海一次。


    說到下海,阿朵的話就多了起來。


    羌族原為“槍族”,“槍”代表魚叉,是善於使用魚叉的民族。傳統的槍族人都是帶著一根魚叉下海捕魚的,但因為漢族人到此,羌族人受漢族人影響開始使用漁船捕魚,現在還保持著傳統的羌族人已經很少了,阿朵就是其中一個。


    說到這裏,阿朵驕傲地挺起了胸脯,步子也邁得更大了。


    幾人走在路上閑聊,不知不覺又過了幾個小村子。李權覺得阿朵的這份驕傲有些莫名其妙,所以潑了盆冷水:


    “既然你們羌族人都開始使用漁船捕魚,那證明漁船的確要比你們傳統的方式更好。”


    “什麽更好?”阿朵表情一變,本能地想要反駁,但看她擰眉的表情就能猜到她其實是認同李權觀點的,想了想小聲地嘀咕著:“雖說你們漢人的漁船是方便些,不過!不過咱們羌族的方法也有它的好處,就像你們昨天吃到的青紋大蝦,不是本姑娘用自己的方式,你們甭想嚐到。”


    潤兒想到昨天的慘痛經驗,小聲地嘀咕了一句:“讓我吃我也不吃了?”


    ……


    ……


    不知不覺就過了中午,李權似乎是良心發現,聽潤兒的意見在漢族人店裏吃了一碗素麵。


    之後沒走多久,前方海的味道越來越濃,除開風聲,似乎能聽到海浪在翻滾了。


    李惜荷腳力不夠,老早都騎在了李權的肩膀上。黃昏時候,李惜荷忽然叫了起來:


    “爹!我看到水浪了!前麵是不是大海?”


    阿朵笑了笑:“前麵就是獲魚鰭灣,那裏浪根本不算什麽,更遠的外海才好看哩。”


    “魚鰭灣?好奇怪的名字!”潤兒嘀咕著。


    “魚鰭灣是一個漏鬥樣子的海灣,海水的入口小,形狀很像魚鰭,所以就叫魚鰭灣。附近的漢人和羌族人都在這裏捕魚,雖然魚類不多,但因風浪小,所以安全。”


    到了此處,明顯可以看見四周廢棄的破船多了很多,林木已經消失,除了一些山岩之外便是如泥漿一樣的細沙。


    情景還是跟李權想象的不同,看樣子感受陽關沙灘的美夢是要破滅了。


    沒過多久,翻過一座由幾塊巨石堆成的小山坳,魚鰭灣的景貌忽然出現在幾人眼前!


    因為山坳之下是個陡坡,連接著海岸,所以海邊景象出現得非常突兀,天是碧藍色的,雲霧在錯亂的海風吹動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環形,海闊天空便是如此,給人難以形容的壯觀感。


    可是,海水卻不是藍的,而是一種一種讓人厭惡的昏黃色。跟電視裏看到的完全不同!


    放眼望去,視線可及之處都是船!


    大船小船,有的停靠岸上,有的漂浮海中,一副繁忙之景。


    “怎麽會是這樣?”李權嘴角微微抽搐,不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心想自己千裏迢迢而來,不會就給自己看這樣的景色吧?


    “嗯?”阿朵在前麵停住腳,迴頭看向李權,“怎麽?有什麽不對?”


    “大海不是藍色的麽?這裏怎麽是這樣?”


    連李惜荷都在頭上扯了扯李權的頭發:“爹爹,這沒有碧江好看啊。”


    看了看兩人,阿朵懂了,“咯咯”一笑,解釋道:“你們也看到了,這裏這麽多漁船,無數人在這魚鰭灣打漁,很多人就地解剖,各種東西丟在水下多了,衝不走自然的就成了現在的樣子。如果你們要看藍色的海水,那還得走,到了外海才能看到。”


    “那就有勞再帶一程。”


    魚鰭灣遠比幾人望著的時候大,通過海灣後太陽就已落山。


    這一路走得並不是舒坦,除了看上去很髒的的泥沙之外,四處還泛著一股惡臭,一開始讓人聞之欲嘔,李惜荷一路都捂著鼻子,潤兒則是踮著腳抓著李權的手臂,也不曉多少次提議迴去。


    看看天色,李權有些擔心,問阿朵。


    阿朵卻說沒什麽,今夜不會下雨,可以在外海的崖壁上過一夜。


    李惜荷本來很想走了,可一聽在崖壁過夜,立刻興奮起來,一路的臭味也不覺得有什麽了,隻說聽阿朵姐姐的。


    潤兒耷拉著頭,也不做反駁了,心想現在都三比一了,自己還廢什麽話?


    不過,一股不祥的預感在心頭滋生,總覺得這一宿不會很安穩。


    阿朵說得輕鬆,但“崖壁”兩個字都讓人感覺不安。


    一行人沿著魚鰭灣的岸邊走到了阿朵口中的外海。


    很遠都能聽到驚濤拍岸的聲音,“轟隆隆”巨響不斷,走在路上感覺地麵都在震動。好在越接近外海,地上髒兮兮的泥沙就越少,到了最後就隻能看到光禿禿巨石了。


    海風越來越猛,吹散了潤兒的發髻,無奈之下隻能挽著李權的胳膊,將頭緊緊地貼在李權的身上,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頭發不被風吹得此處飄散。但模樣卻像個小鳥依人的媳婦。


    當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腳下的大海吸引了。


    “轟隆隆!”


    “這才是大海嘛!”李權借著最後一縷陽光眺望著,頗有種得到迴報的滿足感。


    但是,肩頭上的李惜荷跟挽著受的潤兒都緊了緊身子,因為她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海邊,而連接海水與陸地的卻是一道坡度足有七八十度的陡峭懸崖!


    因為光線原因,看不清具體有多高,而阿朵卻很輕鬆的告訴三人,也就四五丈而已。


    四五丈可是十多米!


    而這岩壁除了貝類海水什麽都沒有。


    如果不小心失足,光是岩壁上的石頭都夠讓人受的了。


    然而,阿朵所說住宿的地方就在岩壁中!據說她每次下海來不及返迴都會住裏麵。所以,這裏算是她的私人小別墅。


    阿朵住了那麽多次都沒問題,李權多少放寬了心。


    但是,問題是要如何下到岩壁中的洞裏?


    阿朵輕車熟路很輕鬆,李權看了看懸崖,這不是垂直的絕壁,所以他下去也沒問題。可李惜荷跟潤兒就難辦了!


    李權想了想,跟著阿朵下去熟悉了路線,發現山壁間的山洞距離頂上不遠,也就兩三米,熟悉路線後,壯著膽子將李惜荷跟潤兒先後抱了進去。


    臨海的山洞跟一般山洞不同,裏麵很潮濕,隻有石頭,沒有泥沙。


    山洞足夠大,而且很隱蔽,裏麵還有柴火魚幹之類的東西。是阿朵留在裏麵的。


    天色已經很晚,阿朵熟練地升起火,洞裏的幹柴已經受潮,火燒了很久才燒旺。


    不過,看著火光升起,潤兒懸著的心終於安穩了,跟李惜荷一起像個乖孩子一樣縮在最裏麵取暖。


    李惜荷其實也很害怕,但心中的好奇終究大於恐懼,烤著火朝洞口望著。


    李權則跟阿朵在最外麵,望著昏暗的大海,聽這唿唿地海風,感受海浪對山壁的撞擊。


    阿朵好奇地看著他,伸出纖細的手指戳了戳李權的手臂:“喂!你這人真是奇怪。昨天看見大龍蝦不害怕就算了,竟然知道生吃。不說漢人,就是羌族人在這兒看大海都會顯得很害怕,你怎麽一點兒都不害怕?”


    “都跟你說了。我們是來旅遊的,這是我好不容易才看見的風景,怎麽會害怕?”李權含糊地解釋著,忽然,神色漸漸又變得凝重了,“不過,我倒有個擔心。你的山洞真的安全麽?萬一夜裏漲潮把咱們淹了可怎麽辦?”


    “放心吧!咱們這兒叫通天脊。意思是說咱們所在的崖壁連著天,海水不管怎麽漲潮都不可能淹沒的。”


    “就四五丈而已!還通天?”李權露出一個鄙視的神色。


    忽然間,阿朵的小腳一跺,腳上的鈴鐺叮鈴鈴響了一陣,生氣到:“不許胡說!這是咱們羌族人的傳說!”


    李權連連陪不是,知道少數民族最忌諱拿風俗傳說開玩笑。


    看著李權賠禮,阿朵神色才放緩,撅著嘴:“要不是看在錢的份兒上,可不會這麽容易放過你!本姑娘告訴你,這兒就叫通天脊。咱們羌族老人說過,這條海岸關係著咱們羌族人的命數,如果哪一天海潮沒過這裏,咱們羌族就會有滅頂之災。所以你千萬別胡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狗尾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狗尾巴狼並收藏一品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