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的觀眾都靜悄悄地注視著秦綿,暫時還無人得見秦大家真容,但僅是朦朧的輪廓便足讓人為之傾倒。{}這是一種讓人無法唿吸的美,相互議論都不敢,似乎這都是對秦大家的一種褻瀆。


    白衣白裙,恬靜低頭,純潔得就像天使。


    被萬人關注的同時,秦綿又何嚐不是在用眼角餘光看著台下?


    視線中盡是黑壓壓的人群,前麵,側麵都是,看不到頭,更不知道有多少。但眾人癡呆中帶有崇敬的表情讓她稍稍心安,至少現在的反響還不錯。


    起先的緊張隨著上台已經消失,感受到身後通道口男人鼓勵的眼神,秦綿的心漸漸平靜下來,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表演,不管如何都要拚盡全力!


    秦綿輕輕地唿口氣,然後頷首蹲下,一顰一笑都相當講究,輕柔地動作又嚴緊有序,她蹲在了舞台中,低著頭,不再微動,靜靜地,像個沉睡的白蓮。


    此時正直烈日當頭,但場麵異常安靜,觀眾安靜,丫鬟安靜,秦綿亦是安靜。


    冥冥中似乎有輕風吹來,輕柔卻驅散了人們心底深處的燥熱,似夜風來去,仿佛此時不是正午,而是落幕黃昏後,夜幕降臨時,明月當空際……


    舞台不再是舞台,而是一片荷塘,丫鬟不再是丫鬟,而是荷塘上清脆的荷葉,秦綿也不是在秦綿,而是荷葉簇擁著的花蕾。


    夜風明月荷塘荷葉荷花……


    這才是百姓心中浮現的畫麵。


    值此時,豪邁中帶有三分醉意地聲音傳來:


    “明月即使有,把酒問青天……”


    聲音雖然極盡努力想要把自己的飄逸灑脫和悵然之感表達出來,但落在耳中始終有股沒臉沒皮的感覺。


    這樣的小瑕疵不影響大局。


    聲音傳出,傳到每個人的耳中。這時,才有人注意到台上其實還有一個人!


    一個男人!


    雖然站得很遠,站在舞台的邊緣處,但的確是站在舞台中。跟台上的綠葉和鮮花比起來,那簡直是狗屎一樣的存在。不被任何人注意,但隨著這一聲獨白出現,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了過去。


    折扇青衫小帽細帶,側身仰天,舉杯邀月,極盡飄逸風騷,一撮山羊胡子極為惹眼……


    一聲之後便沒了下文。


    “這貨是誰?來幹嘛的?”每個人心中都是這樣的問題。


    “嘻嘻……那不是臭流氓麽?他在那兒嚎一嗓子幹嘛呀?一點都不好聽。”台下,李芙很小聲地嬌笑著,生怕打破場中寂靜。


    看到台上嘴不眼的那人,李倩蓉亦是掩嘴低眉,眼角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


    笑過之後,李倩蓉朝妹妹比出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後小聲道:


    “噓,若我猜得不錯,他是要勾勒一個月下荷塘,愁人獨醉的畫麵。為配合《水調歌頭》的意境。想法倒是不錯,隻是他演得真是不敢恭維。”


    “就是就是!還不如讓小芙去呢!不過他在那兒好搞笑啊!”


    “嗬嗬。”李倩蓉也是輕笑起來。


    場下多為庸人,他們隻看到美女,隻聽小曲,哪兒想得到李權的良苦用心?看著李權,恨不得衝上去把他給暴打一頓。


    舞台上,李權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優哉遊哉地沉寂在古人的意境中,感覺跑龍套的感覺還是挺不錯的。


    李權的戲份就那麽一句話,之後就隻能保持著現在的動作一直舉杯邀明月了。


    李權的台詞就是一個引子。


    舞台中間定格畫麵中,荷葉荷花像是被喚醒,開始輕微抖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同樣的話語,同樣的語氣,從場中玉蓮口中傳出卻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把所有人都帶入了李權想方設法想要構建的畫麵中……


    秦綿動了!


    唱著歌,款款起身,如睡蓮綻放露出她雪白的脖頸,露出她那絕代芳華。


    等了這麽久,終於等到了得見秦大家真容的時候,雖然能看到的僅限於站在最前麵的小部分人,但這小部分人的表情就足以傳達給所有人那是一張怎樣的臉。


    秦綿動了,丫鬟們也動了,踏著輕輕的舞步,舞動變換著,各個都是身子卓絕的妙齡少女,香風陣陣,芬芳四溢。


    整個畫麵都活了,像是輕風拂過荷塘,荷葉荷花都開始抖動身姿,甩掉身上的凝露。


    伴隨著美妙輕柔的歌聲……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水調歌頭》早已是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曲目,不論茶館酒肆,還是農家民宅,沒人不知道,就算不會唱,也會跟著哼哼幾句。而且在碧州大大小小的青~樓花船中,也不知有多少清倌名~妓唱過。


    可以說,《水調歌頭》已經成了碧州的符號,因為它讓碧州所有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秦綿,因為它讓各地了解到碧州。《水調歌頭》標誌著碧州,秦綿卻標誌著《水調歌頭》。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水調歌頭是秦大家的作品,由她所著,由她所唱。


    不管聽過多少個版本,不管被誰唱得如何傳神寫意,但那都不是《水調歌頭》真正的味道。


    原汁原味的《水調歌頭》隻有去年中秋夜的觀月橋上有過。可惜的是,觀月橋上的曇花一現來得太突然,沒注意到開始便已結束。就算有人聽過一星半點,也在時間流逝中忘記了那味道是怎樣的。


    而現在,原汁原味的《水調歌頭》終於開始了!作為碧州人,如果連原汁原味的《水調歌頭》是怎樣的都不知道,那還有什麽臉麵?


    所以,當秦綿的第一個音符開始,所有人都把耳朵豎了起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更是上天的眷顧。以前千金難得一見的秦大家現在卻活生生地站在大家麵前,毫無保留地展示著芳華。


    每個人都聽得很認真,而他們的認真沒有白費。


    音轉驕陽灑清清,詞婉愁腸淒魂魂。


    這是需要靜聽的凝心之音,詞好曲絕嗓妙舞美技高,五絕於一身,當世無人能及!


    這才是《水調歌頭》!


    好一個《水調歌頭》!


    不愧是出自秦大家之手!不愧標誌碧州!


    不知何時,一曲已畢。


    晃神再顧時,荷塘又歸平靜,仿佛是夜風淒淒,月明星稀。


    乍此時,獨白再現。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


    現在,所有人都明白了,明白舞台後方為何會站著一個人。沒人覺得反感,反而給人一種如夢初醒的震撼。


    唿吸心跳……


    久久無人開口……


    沒有華麗的燈光,沒有擴音的影響,甚至連伴奏都沒有,隻憑一口妙音清嗓卻給所有人震懾心靈的震撼。安靜的環境中像隻有秦綿一人,柔柔的聲音很小,卻傳得很遠。


    聲音總會消散,遠在江對岸和橋麵上的百姓隻能聽到似有似無的聲音,但這也足夠讓他們慢慢迴味好久。


    舞台下,人們內心的震撼無法施放,生怕影響到場麵的安靜,生怕錯過秦大家說的一個字。強烈的震撼化作一股股熱汗打濕了衣服。


    ……


    ……


    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水調歌頭》開場再合適不過的。


    看著場下震撼的表情,李權很滿意,悄悄地朝台上秦綿豎起了大拇指。秦綿悄悄地羞澀一笑,百媚盡生。


    此時,李權的任務完美完成,悄悄地跟丫鬟們一起退到後台通道。


    舞台上隻剩下秦綿一人,她麵前多了一盞古琴。


    席地而坐,淡然微笑,神態自若。


    又唱又跳的《水調歌頭》都能完美演繹,相比之下,接下來要演繹的《青花瓷》自然要容易從容許多。


    自彈自唱的方式對秦綿來說再熟悉不過。


    於是,不給觀眾喘息的機會,歌聲再起。觀眾心中再掀波瀾……


    和《水調歌頭》一樣,《青花瓷》也是大家廣為傳唱的歌曲,卻無人聽過秦綿的親自演繹。加之秦綿精湛的琴技,就算沒有伴舞,但《青花瓷》的意境亦被完美呈現。


    所謂樂之道深矣,故工之善者,必得於心應於手,而不可述之言。聽之善,亦必得於心而會於意,不可得而言。


    音樂之意境本就是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全憑歌者能力,能掌控聽眾的心境,已證明秦綿在琴曲上的造詣已至大道。


    如果說前麵造勢全是李權一手策劃,《水調歌頭》《青花瓷》是假借李權之手的吹捧,那現在的琴曲結合便全靠秦綿自己的能力。“大家”的稱號當之無愧,天下揚名自在情理之中。


    一曲《水調歌頭》已將眾人心神震懾,又一曲《青花瓷》更讓人心馳神往。


    場下寂靜無聲,連曲子已畢也不知道。


    那散布各處準備搗亂的人早已忘記了自己來此的目的,也成為了秦大家最忠實的聽眾。


    這是秦綿的見麵演唱會,設計中的曲目隻有三首。前兩首都是大家熟悉的歌曲,而它們都已表演完畢,接下來便是重頭戲了!


    秦綿也知道是重頭戲了!


    她深吸一口氣,起身。在眾人驚訝的眼神中解開了自己的衣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品官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狗尾巴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狗尾巴狼並收藏一品官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