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老繼道:“而且你父母家中我們也找遍了,並沒有發現你寫給他們的信!一共上百封信全部都消失了,你能告訴我是怎麽迴事嗎?”
“我寫給爸媽的信也不見了?!”誌軍先是一愣,旋即嚎哭起來:“龔警官,這一年來我真的和爸媽通了幾十封信……”
“這是審訊室,不是你家,少和我哭哭啼啼扮可憐!”龔老打斷了誌軍的哭訴,正色道:“我不是懷疑你沒有和父母通過信,而是懷疑你說的內容!”
龔老和小馬之前特意去郵局調查過,確認誌軍和其父母自一年前開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信件來往,但這次信件又全部消失不見,唯一的可能就是裏麵的內容有問題,被有心人藏起來了,所以有此一說。
“信的內容就是我說過的那些啊!龔警官,您一定要相信我……”誌軍連聲喊冤,但眼神中一閃即逝的猶豫之色還是被龔警官抓個正著。
“要我相信你,你就得說實話,藏著掖著怎麽讓我相信?”龔老厲聲道:“你和小古有過很大的矛盾,他曾經將你打得命都差點丟掉,而幾個月前,他們一家四口被殺,這麽重要的事情我就不相信你父母沒有在信裏提到過!”
龔老這一句話擊中了誌軍的軟肋,讓他差點崩潰!
誌軍的臉色由白轉紅又由紅轉青,呆坐半響之後,終於低下了頭,哭喪著臉道:“好吧,我承認,確實有一封信裏麵提到了這件事,當時我父母也懷疑我和小古一家的死有關,所以我不敢說,但我對天發誓這事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你有力氣發誓不如老老實實交待!”龔老冷聲道。
誌軍長歎了一口氣,講述了他和小古之間的恩怨。
小古的年齡比誌軍大上十幾歲,還好兩人輩分一樣,否則見了麵誌軍都得畢恭畢敬叫小古一聲:“叔叔。”
小城人口不多,而且麵積很小,所以兩人很久以前就認識,不過基本沒有什麽交集。
直到誌軍上高中之後,兩人才頻繁接觸起來。
小古是縣文革小組的成員,也是一個典型的積極分子,一心想著在領導麵前多多表現,能混個一官半職。
那個年代最重視的就是宣傳“共產主義”“毛主席思想”,而宣傳的手段無外乎就是寫標語、貼大字報、唱紅歌。
誌軍因為歌唱得好,所以經常會被縣文革小組請過來下鄉鎮去做宣傳,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和小古熟悉起來。
兩人的關係一開始非常好,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女人”。
當時人們的思想很保守,許多學校都是男女分開教學,平常接觸的機會很少(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農村反而開放一些)。
青春期的性騷動被強製壓抑住,但並不代表不存在,相反那時候的男孩女孩性幻想比起現在更為灼熱。
每天晚上男生宿舍都會開臥談會,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女人和性。
其實這種情況上百年來一直都存在,現在學校裏麵男生臥談會的話題依舊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如今十幾歲的男生很多都不是處男,幾乎都“真刀真槍”實踐過,而在那個年代,隻能“意淫”。
一群處男每天晚上都湊在一起談論女人和性,說得熱火朝天口沫橫飛,但一到關鍵時刻全部掉鏈子,因為沒有一個真正有過性體驗。
不過在不久之後,誌軍就填補了這片空白,因為他有一個最好的性啟蒙老師——小古。
每次小古和他在一起總是會聊一些性的話題,小古已經結婚生子,是典型的老司機,可以將發生性關係的場麵描述得極為細致,誌軍在一旁聽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迴頭再將這些細節描述給室友們聽,總是能收獲一片誇讚和流口水聲,年輕的誌軍每次都虛榮心爆棚。
不過再美好的樂章也總會遇到個別不和諧的音符,某一天,一個室友因為和誌軍發生了矛盾,對他所說進行質疑,說他是編的。
誌軍當然不服氣,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理由證明自己所說是事實,結果室友一句話讓他啞口無言:
“你說得再詳細不也就是聽別人說的,這是典型的剽竊行為!等你自己不是處男再來和我們說這些。”
誌軍聽了這話後,懊惱之餘又蠢蠢欲動,一直對女性身體極為好奇的他整日裏胡思亂想,盼望著能有一個機會擺脫處男之身。
不過那個年代“妓女”這個職業是根本不存在的,不像現在懷裏揣上五十塊錢就能去某個橋下找“野雞”來上一發。
(當然現在妓女也沒有成為合法的職業,不過全國各地都真實存在著。)
誌軍家裏算是中農,而且就他一個獨子,平常不缺錢用,但要想找到女人來上一發卻比登天還難,不過最後還是被他得償所願,因為他有一個老司機帶路。
這個老司機,自然就是小古。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三年自然災害的餘波剛剛過去不久,我國處於一個經濟緩慢複蘇的狀態,民眾們嘴裏逐漸有了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身上也有了幾件足以禦寒的衣服。
但隨著文革的爆發,頻繁的政治運動令經濟發展近乎停滯,好不容易稍微富足一點的生活又陷入了貧瘠之中。
像誌軍這樣的中等家庭隻是少數,絕大部分民眾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所以即使在那個糧食、肉、蛋之類憑票少量供應的年代,依舊存在有人連限製供應的食物都消費不了,用票換錢的情況。
不僅如此,用錢或者食物還可以換到更“奢侈”的東西,比如女孩的身體。
“我寫給爸媽的信也不見了?!”誌軍先是一愣,旋即嚎哭起來:“龔警官,這一年來我真的和爸媽通了幾十封信……”
“這是審訊室,不是你家,少和我哭哭啼啼扮可憐!”龔老打斷了誌軍的哭訴,正色道:“我不是懷疑你沒有和父母通過信,而是懷疑你說的內容!”
龔老和小馬之前特意去郵局調查過,確認誌軍和其父母自一年前開始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信件來往,但這次信件又全部消失不見,唯一的可能就是裏麵的內容有問題,被有心人藏起來了,所以有此一說。
“信的內容就是我說過的那些啊!龔警官,您一定要相信我……”誌軍連聲喊冤,但眼神中一閃即逝的猶豫之色還是被龔警官抓個正著。
“要我相信你,你就得說實話,藏著掖著怎麽讓我相信?”龔老厲聲道:“你和小古有過很大的矛盾,他曾經將你打得命都差點丟掉,而幾個月前,他們一家四口被殺,這麽重要的事情我就不相信你父母沒有在信裏提到過!”
龔老這一句話擊中了誌軍的軟肋,讓他差點崩潰!
誌軍的臉色由白轉紅又由紅轉青,呆坐半響之後,終於低下了頭,哭喪著臉道:“好吧,我承認,確實有一封信裏麵提到了這件事,當時我父母也懷疑我和小古一家的死有關,所以我不敢說,但我對天發誓這事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你有力氣發誓不如老老實實交待!”龔老冷聲道。
誌軍長歎了一口氣,講述了他和小古之間的恩怨。
小古的年齡比誌軍大上十幾歲,還好兩人輩分一樣,否則見了麵誌軍都得畢恭畢敬叫小古一聲:“叔叔。”
小城人口不多,而且麵積很小,所以兩人很久以前就認識,不過基本沒有什麽交集。
直到誌軍上高中之後,兩人才頻繁接觸起來。
小古是縣文革小組的成員,也是一個典型的積極分子,一心想著在領導麵前多多表現,能混個一官半職。
那個年代最重視的就是宣傳“共產主義”“毛主席思想”,而宣傳的手段無外乎就是寫標語、貼大字報、唱紅歌。
誌軍因為歌唱得好,所以經常會被縣文革小組請過來下鄉鎮去做宣傳,在這種情況下,他便和小古熟悉起來。
兩人的關係一開始非常好,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女人”。
當時人們的思想很保守,許多學校都是男女分開教學,平常接觸的機會很少(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農村反而開放一些)。
青春期的性騷動被強製壓抑住,但並不代表不存在,相反那時候的男孩女孩性幻想比起現在更為灼熱。
每天晚上男生宿舍都會開臥談會,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女人和性。
其實這種情況上百年來一直都存在,現在學校裏麵男生臥談會的話題依舊如此,唯一不同的是,如今十幾歲的男生很多都不是處男,幾乎都“真刀真槍”實踐過,而在那個年代,隻能“意淫”。
一群處男每天晚上都湊在一起談論女人和性,說得熱火朝天口沫橫飛,但一到關鍵時刻全部掉鏈子,因為沒有一個真正有過性體驗。
不過在不久之後,誌軍就填補了這片空白,因為他有一個最好的性啟蒙老師——小古。
每次小古和他在一起總是會聊一些性的話題,小古已經結婚生子,是典型的老司機,可以將發生性關係的場麵描述得極為細致,誌軍在一旁聽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迴頭再將這些細節描述給室友們聽,總是能收獲一片誇讚和流口水聲,年輕的誌軍每次都虛榮心爆棚。
不過再美好的樂章也總會遇到個別不和諧的音符,某一天,一個室友因為和誌軍發生了矛盾,對他所說進行質疑,說他是編的。
誌軍當然不服氣,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理由證明自己所說是事實,結果室友一句話讓他啞口無言:
“你說得再詳細不也就是聽別人說的,這是典型的剽竊行為!等你自己不是處男再來和我們說這些。”
誌軍聽了這話後,懊惱之餘又蠢蠢欲動,一直對女性身體極為好奇的他整日裏胡思亂想,盼望著能有一個機會擺脫處男之身。
不過那個年代“妓女”這個職業是根本不存在的,不像現在懷裏揣上五十塊錢就能去某個橋下找“野雞”來上一發。
(當然現在妓女也沒有成為合法的職業,不過全國各地都真實存在著。)
誌軍家裏算是中農,而且就他一個獨子,平常不缺錢用,但要想找到女人來上一發卻比登天還難,不過最後還是被他得償所願,因為他有一個老司機帶路。
這個老司機,自然就是小古。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三年自然災害的餘波剛剛過去不久,我國處於一個經濟緩慢複蘇的狀態,民眾們嘴裏逐漸有了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身上也有了幾件足以禦寒的衣服。
但隨著文革的爆發,頻繁的政治運動令經濟發展近乎停滯,好不容易稍微富足一點的生活又陷入了貧瘠之中。
像誌軍這樣的中等家庭隻是少數,絕大部分民眾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所以即使在那個糧食、肉、蛋之類憑票少量供應的年代,依舊存在有人連限製供應的食物都消費不了,用票換錢的情況。
不僅如此,用錢或者食物還可以換到更“奢侈”的東西,比如女孩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