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隨著美國加入協約國以及中國對德宣戰,拉瑪六世下令加入戰爭,“為祖國爭取榮譽”。
1918年底,同盟國戰敗。第二年6月,暹羅以戰勝國的身份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隨後又成為國際聯盟的成員國。
為了表彰暹羅在一戰中追隨協約國參戰的貢獻,英法等國在戰後取消了在暹羅的領事裁判權,並將關稅自主權歸還給暹羅。
至此,可以說拉瑪六世的方略極為正確,拯救了暹羅的國運!
那一年,他在國內的聲譽也達到了頂峰!
“牆倒自有千人推,牆立亦有萬人扶。”在這種情況下,順溜拍馬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如果單純隻是跟風拍拍馬屁並無不可,但偏偏有人突發奇想,決定將自殺的親王拿出來作為反麵教材,以印證拉瑪六世的偉大!
於是,已經死去幾年的親王又被拿出來供眾人詆毀,在流言中,親王被塑造成為了一個卑鄙無恥企圖謀朝篡位的小人,甚至有人還說他是在德國留學期間收受了賄賂,所以才會提出要在一戰中加入同盟國,這是一種賣國的行為!
當時親王的遺孀帶著女兒日子本就不好過,靠著皇室成員的身份領取接濟度日(值錢的財物在親王自殺的時候被其放火燒毀)。
從一個前唿後擁的親王妃變成無人關心的寡婦,心態本就難以承受,沒想到幾年之後自殺的丈夫還被汙蔑成“賣國賊”,自己成為了“賣國賊”的妻子!
親王妃無法承受這種打擊,心情極度鬱悶之下,也步了丈夫的後塵——自殺了!
臨死前,她留下遺書,希望拉瑪六世善待自己的女兒。
雖然現在無法知道親王妃的想法,但這個可憐的女人想必也應該知道丈夫賣國的流言並非拉瑪六世授意,不然臨死前不會刻意留書給拉瑪六世拜托他善待女兒。
拉瑪六世得知弟媳身死,懊惱萬分之下,決定將侄女當成自己親生女兒看待,但可惜這個女孩子並不這麽想。
女孩繼承了父親的剛烈,拒不接受拉瑪六世的好意,甚至有幾次意圖刺殺拉瑪六世!
在年幼的她看來,父母的死就是拉瑪六世害的,她要為父母報仇!
年幼的女孩子不會玩什麽陰謀詭異,她所謂的刺殺也隻是有如小孩過家家一般,在吃飯的時候用刀叉之類刺向拉瑪六世,根本造不成實質性的傷害,但這種事情一旦次數過多,拉瑪六世脾氣再好也會容忍不了。
一次、兩次、三次……八次、九次、十次……終於,侄女固執的臭脾氣讓拉瑪六世再也忍不住了,他給了侄女一筆足以安身立命的錢,將她逐出皇宮。
年僅十幾歲的女孩離開了皇宮,舉目無親之下,還能去哪裏?
在我們國家或許就求助警察叔叔了,但在泰國,有一個最佳去處:寺廟。
一開始女孩在皇都附近的寺廟徘徊,想成為一個尼姑,但是因為她身份的特殊沒有寺廟敢收留她。
於是女孩長途跋涉到北部最大的城市清邁,原本她想隱姓埋名隨便加入清邁的一所寺廟度過殘生,直到她看到了鮮花遍野的小城湄林。
那一瞬間,她覺得這個美麗到極致的地方才是自己不幸人生最好的歸宿!
第二天,素貼山上某一個寺廟中就多了一個小尼姑,女孩的新生活開始了。
新生活剛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女孩過得很幸福。
這裏有山有水有鮮花,還有和她一樣年齡的小沙彌和小尼姑,日子過得開心又舒暢。(泰國沒有尼姑庵,尼姑和和尚在同一個廟宇中修行。)
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她發現,這個看似溫暖的寺廟中隱藏著許多罪惡,尤其是尼姑所受到的待遇非常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體現在各個地方。
比如和尚都有自己的休息室(禪房),而尼姑隻能擠在柴房或者陋室中休息。
比如吃飯的時候,必須等和尚先吃完尼姑才能吃剩下的。
比如和尚們修行的時候,尼姑必須將所有髒活累活幹完才能修行。
比如接受信徒供奉的時候,尼姑必須躲在後院不許出來。
最惡心的是,女孩還看到有些尼姑被一些品質敗壞的和尚猥褻,她將這種情況告訴主持的時候,主持居然無動於衷。
而讓女孩崩潰的是,當她提出讓那些尼姑聯合起來去找主持告狀的時候,這些尼姑沒有一個響應她的,甚至還有人說她多管閑事。
隨著在寺廟中呆的時間越長,尼姑受欺壓的事情更多地暴露出來,而且這不是特例,幾乎所有的寺廟都存在這種情況!
女孩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了人生目標了,她要舉起暹羅曆史上第一麵尼姑地位革命的大旗!
如果女孩生在我們這個網絡的時代,或許她真能成功,比如偷偷拍下那些尼姑被猥褻的場麵,再配上文字在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上發表出來,肯定會引起民眾的關注,推動尼姑社會地位的變革。
但偏偏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一旁生悶氣,什麽都改變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女孩這才知道自己力量的單薄,她決定不再頹廢,一定要振作起來,成為一個有足夠能力改變尼姑命運的人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女孩一邊內心積累著對和尚們的仇恨,一邊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麵,她出生於皇室,從小收到過良好的教育,這也成為她日後能在湄林地區翻雲覆雨的基礎。
不過自身能力再強,沒有好的平台也無法實現其改變尼姑命運的目的。
直到幾年之後,她接觸到了一個神秘的組織,才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一個最好的機會。
這個神秘的組織,正是“邪神宮”!
“邪神宮”在當時的定位就是佛教的對立麵,組織者是佛教徒中的極端者,和尚尼姑都有,他們飽飲酒肉、日夜宣淫,釋放者人類最邪惡的一麵,但有一點卻完全符合女孩的理念:
在“邪神宮”中,無論和尚尼姑地位都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女孩當即決定加入“邪神宮”,利用自己的能力將鬆散的“邪神宮”改組成為一個真正的教派,和佛教分庭抗禮,實現自己畢生的信念!
肯警官聽到這裏,瞪大眼睛,用極其不可思議的語調唿吼道:“那桑,你居然是皇室成員!”
那桑仰頭大笑道:“沒錯!這個女孩正是“邪神宮”的第一任教主!也是我的親生母親!”
1918年底,同盟國戰敗。第二年6月,暹羅以戰勝國的身份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隨後又成為國際聯盟的成員國。
為了表彰暹羅在一戰中追隨協約國參戰的貢獻,英法等國在戰後取消了在暹羅的領事裁判權,並將關稅自主權歸還給暹羅。
至此,可以說拉瑪六世的方略極為正確,拯救了暹羅的國運!
那一年,他在國內的聲譽也達到了頂峰!
“牆倒自有千人推,牆立亦有萬人扶。”在這種情況下,順溜拍馬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如果單純隻是跟風拍拍馬屁並無不可,但偏偏有人突發奇想,決定將自殺的親王拿出來作為反麵教材,以印證拉瑪六世的偉大!
於是,已經死去幾年的親王又被拿出來供眾人詆毀,在流言中,親王被塑造成為了一個卑鄙無恥企圖謀朝篡位的小人,甚至有人還說他是在德國留學期間收受了賄賂,所以才會提出要在一戰中加入同盟國,這是一種賣國的行為!
當時親王的遺孀帶著女兒日子本就不好過,靠著皇室成員的身份領取接濟度日(值錢的財物在親王自殺的時候被其放火燒毀)。
從一個前唿後擁的親王妃變成無人關心的寡婦,心態本就難以承受,沒想到幾年之後自殺的丈夫還被汙蔑成“賣國賊”,自己成為了“賣國賊”的妻子!
親王妃無法承受這種打擊,心情極度鬱悶之下,也步了丈夫的後塵——自殺了!
臨死前,她留下遺書,希望拉瑪六世善待自己的女兒。
雖然現在無法知道親王妃的想法,但這個可憐的女人想必也應該知道丈夫賣國的流言並非拉瑪六世授意,不然臨死前不會刻意留書給拉瑪六世拜托他善待女兒。
拉瑪六世得知弟媳身死,懊惱萬分之下,決定將侄女當成自己親生女兒看待,但可惜這個女孩子並不這麽想。
女孩繼承了父親的剛烈,拒不接受拉瑪六世的好意,甚至有幾次意圖刺殺拉瑪六世!
在年幼的她看來,父母的死就是拉瑪六世害的,她要為父母報仇!
年幼的女孩子不會玩什麽陰謀詭異,她所謂的刺殺也隻是有如小孩過家家一般,在吃飯的時候用刀叉之類刺向拉瑪六世,根本造不成實質性的傷害,但這種事情一旦次數過多,拉瑪六世脾氣再好也會容忍不了。
一次、兩次、三次……八次、九次、十次……終於,侄女固執的臭脾氣讓拉瑪六世再也忍不住了,他給了侄女一筆足以安身立命的錢,將她逐出皇宮。
年僅十幾歲的女孩離開了皇宮,舉目無親之下,還能去哪裏?
在我們國家或許就求助警察叔叔了,但在泰國,有一個最佳去處:寺廟。
一開始女孩在皇都附近的寺廟徘徊,想成為一個尼姑,但是因為她身份的特殊沒有寺廟敢收留她。
於是女孩長途跋涉到北部最大的城市清邁,原本她想隱姓埋名隨便加入清邁的一所寺廟度過殘生,直到她看到了鮮花遍野的小城湄林。
那一瞬間,她覺得這個美麗到極致的地方才是自己不幸人生最好的歸宿!
第二天,素貼山上某一個寺廟中就多了一個小尼姑,女孩的新生活開始了。
新生活剛剛開始的那段時間,女孩過得很幸福。
這裏有山有水有鮮花,還有和她一樣年齡的小沙彌和小尼姑,日子過得開心又舒暢。(泰國沒有尼姑庵,尼姑和和尚在同一個廟宇中修行。)
但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她發現,這個看似溫暖的寺廟中隱藏著許多罪惡,尤其是尼姑所受到的待遇非常不公平。
這種不公平體現在各個地方。
比如和尚都有自己的休息室(禪房),而尼姑隻能擠在柴房或者陋室中休息。
比如吃飯的時候,必須等和尚先吃完尼姑才能吃剩下的。
比如和尚們修行的時候,尼姑必須將所有髒活累活幹完才能修行。
比如接受信徒供奉的時候,尼姑必須躲在後院不許出來。
最惡心的是,女孩還看到有些尼姑被一些品質敗壞的和尚猥褻,她將這種情況告訴主持的時候,主持居然無動於衷。
而讓女孩崩潰的是,當她提出讓那些尼姑聯合起來去找主持告狀的時候,這些尼姑沒有一個響應她的,甚至還有人說她多管閑事。
隨著在寺廟中呆的時間越長,尼姑受欺壓的事情更多地暴露出來,而且這不是特例,幾乎所有的寺廟都存在這種情況!
女孩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了人生目標了,她要舉起暹羅曆史上第一麵尼姑地位革命的大旗!
如果女孩生在我們這個網絡的時代,或許她真能成功,比如偷偷拍下那些尼姑被猥褻的場麵,再配上文字在微博、公眾號等社交媒體上發表出來,肯定會引起民眾的關注,推動尼姑社會地位的變革。
但偏偏那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站在一旁生悶氣,什麽都改變不了。
在這種情況下,女孩這才知道自己力量的單薄,她決定不再頹廢,一定要振作起來,成為一個有足夠能力改變尼姑命運的人物!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女孩一邊內心積累著對和尚們的仇恨,一邊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識麵,她出生於皇室,從小收到過良好的教育,這也成為她日後能在湄林地區翻雲覆雨的基礎。
不過自身能力再強,沒有好的平台也無法實現其改變尼姑命運的目的。
直到幾年之後,她接觸到了一個神秘的組織,才發現自己終於找到一個最好的機會。
這個神秘的組織,正是“邪神宮”!
“邪神宮”在當時的定位就是佛教的對立麵,組織者是佛教徒中的極端者,和尚尼姑都有,他們飽飲酒肉、日夜宣淫,釋放者人類最邪惡的一麵,但有一點卻完全符合女孩的理念:
在“邪神宮”中,無論和尚尼姑地位都完全一樣,沒有任何區別。
女孩當即決定加入“邪神宮”,利用自己的能力將鬆散的“邪神宮”改組成為一個真正的教派,和佛教分庭抗禮,實現自己畢生的信念!
肯警官聽到這裏,瞪大眼睛,用極其不可思議的語調唿吼道:“那桑,你居然是皇室成員!”
那桑仰頭大笑道:“沒錯!這個女孩正是“邪神宮”的第一任教主!也是我的親生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