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深夜,伸手不見五指,湄林小城最大的寺廟陷入了一片沉靜之中,隻有幾個值夜的僧侶打著燈籠在廟宇中遊走。
忽然,某間廟宇下閃過兩個黑影,趁著值夜僧侶失神的間隙,爬過圍牆,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數十分鍾之後,兩個黑影出現在了城北警局的雙人宿舍裏,關上門拉上窗簾,兩個黑影取下蒙麵的黑布,卻是肯警官和小衛兩人。
肯警官和小衛不是在協助當地警局查禁非法集會嗎,怎麽會夜訪湄林小城最大的廟宇?
原來,肯警官在這幾天查禁行動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湄林小城一共有四個警分局,這幾天時間,四個警分局合作一共查禁了幾個非法組織的集會,將有可能發生的動亂扼殺在搖籃裏。
這幾個非法組織集會的原因都一致:尼坤大法師作為神佛的代言人,在這種危急關頭棄信徒而去,這是信徒們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一定要他所在廟宇的僧侶們給出一個交待!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神論的國家,所以朋友們無法理解泰國民眾的想法,但隻要朋友們去過泰國,見過那些城中林立的寺廟,就可見一斑。
泰國總數六千萬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佛教徒。
泰國佛教教義提倡因果報應、殺生受罰、做善事會得到佛主的保佑,所以很多時候,是信仰約束了泰國民眾的行為,讓其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皇帝必須是佛教信仰者。這兩點,寫入了泰國的憲法之中,朋友們從這點就應該知道,湄林小城的信徒們是如何的信仰佛教,信賴尼坤大法師。
現在信徒們最信賴的尼坤大法師居然在危難爆發時臨陣脫逃,拋棄了他的信徒,這些民眾信仰崩塌之下,組織集會去廟宇遊行,要僧侶們給出交待是在法理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尋常的是,有人組織非法去一些政府要害部門遊行,而且還有人暗中搞破壞。
就算這種行為勉強可以用“群情激憤下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來解釋,但隨著患怪病的人數越來越多,情況越來越惡劣,居然有人暗中串聯要衝擊暴力機關,這就太不尋常了!
組織一群人去政府要害部門靜坐,最多進行驅趕,懲罰領頭者即可;但如果衝擊暴力機關的話,警員們身上可是有武器的,到時候要麽是警員們被迫開槍鎮壓,要麽是暴徒們衝擊成功獲取了警員們身上的武器,無論是哪個結果,都會變成一個極其惡性的事件,必將有很多人在這種暴動中認頭落地,難道這些民眾沒有腦子,不會去衡量一下事態的輕重嗎?
肯警官思來想去隻有一個結果:
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引導民眾的憤怒,妄圖利用這次事件策劃一個大陰謀!
尼坤大法師的消失隻是一個借口,如果沒有尼坤大法師這件事,或許他們會“創造出”另外一件事當做借口!
如果猜測正確的話,這個(群)人是誰,他(他們)這樣處心積慮,利用這次機會妄圖衝擊暴力機關,到底是抱著什麽樣的目的?
肯警官意識到這個事件極不尋常,決定白天配合警局行動,不打草驚蛇,晚上偷偷探查真相。
到尼坤大法師所在廟宇探查是行動的第一步,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非法集會的借口是“尼坤大法師臨陣脫逃”,那麽隻要找到尼坤大法師,就會讓那些圖謀不軌的人失去煽動的借口。
但可惜的是,整個廟宇都被肯警官和小衛查了個通透,卻並沒有發現尼坤大法師的蹤跡。
小衛看著肯警官,憂心忡忡道:“尼坤大法師確實不在廟宇中,會不會真的去雲遊了?”
肯警官皺眉道:“尼坤大法師上了年紀,行動都不太方便,這數十年來一直守在湄林小城,怎麽可能突然出去雲遊?”
“那他現在究竟在哪裏?”小衛思索了片刻,聳然一驚道:“難道他被……”
“有這個可能!”肯警官聞言點頭,小衛雖然話沒說全,但顯然他在暗示說尼坤大法師有可能被殺害,如果真有人暗中策劃大陰謀的話,確實有很大可能謀殺尼坤大法師。
隻要尼坤大法師一死,就永遠不會再出現,陰謀策劃者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將黑鍋頂在他頭上,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安排一切。
“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
“小城西北角有一個“玫瑰山莊”你知道嗎?”
“知道,聽說那裏的主人前一陣子為了尋找自己先人的遺骨,不但封閉了山莊不再做生意,而且將最值錢的一塊黑玫瑰園挖了個底朝天。”小衛從小也受到佛教的熏陶,對重孝道的人頗為尊敬,說起“玫瑰山莊”的事跡滿臉的敬意:“聽說找到先人遺骨之後,還花了數百萬泰銖舉辦了一次大型法事安葬先人遺骨,這孝心真是感天動地啊!”
“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那裏。”
“為什麽?”
“因為那場大型法事就是尼坤大法師主持的,法事完畢之後不久,尼坤大法師就宣布雲遊了,而那個時候,怪病還沒有在小城流行。”肯警官沉聲道:“所以,尼坤大法師消失一事很有可能和他們安葬先人遺骨一事有關!”
肯警官斬釘截鐵地說出了我們早就知道的真相,這個案件的調查,從這一刻開始,終於走上了正規!
(上個星期處理的案件又增加了幾份檢材,晚上又加班到九點多,到現在隻碼了一章,還有一章稍晚更新,朋友們可以早點休息,明天再看。)
忽然,某間廟宇下閃過兩個黑影,趁著值夜僧侶失神的間隙,爬過圍牆,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數十分鍾之後,兩個黑影出現在了城北警局的雙人宿舍裏,關上門拉上窗簾,兩個黑影取下蒙麵的黑布,卻是肯警官和小衛兩人。
肯警官和小衛不是在協助當地警局查禁非法集會嗎,怎麽會夜訪湄林小城最大的廟宇?
原來,肯警官在這幾天查禁行動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湄林小城一共有四個警分局,這幾天時間,四個警分局合作一共查禁了幾個非法組織的集會,將有可能發生的動亂扼殺在搖籃裏。
這幾個非法組織集會的原因都一致:尼坤大法師作為神佛的代言人,在這種危急關頭棄信徒而去,這是信徒們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一定要他所在廟宇的僧侶們給出一個交待!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神論的國家,所以朋友們無法理解泰國民眾的想法,但隻要朋友們去過泰國,見過那些城中林立的寺廟,就可見一斑。
泰國總數六千萬的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佛教徒。
泰國佛教教義提倡因果報應、殺生受罰、做善事會得到佛主的保佑,所以很多時候,是信仰約束了泰國民眾的行為,讓其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佛教是泰國的國教;皇帝必須是佛教信仰者。這兩點,寫入了泰國的憲法之中,朋友們從這點就應該知道,湄林小城的信徒們是如何的信仰佛教,信賴尼坤大法師。
現在信徒們最信賴的尼坤大法師居然在危難爆發時臨陣脫逃,拋棄了他的信徒,這些民眾信仰崩塌之下,組織集會去廟宇遊行,要僧侶們給出交待是在法理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尋常的是,有人組織非法去一些政府要害部門遊行,而且還有人暗中搞破壞。
就算這種行為勉強可以用“群情激憤下做出不理智的舉動”來解釋,但隨著患怪病的人數越來越多,情況越來越惡劣,居然有人暗中串聯要衝擊暴力機關,這就太不尋常了!
組織一群人去政府要害部門靜坐,最多進行驅趕,懲罰領頭者即可;但如果衝擊暴力機關的話,警員們身上可是有武器的,到時候要麽是警員們被迫開槍鎮壓,要麽是暴徒們衝擊成功獲取了警員們身上的武器,無論是哪個結果,都會變成一個極其惡性的事件,必將有很多人在這種暴動中認頭落地,難道這些民眾沒有腦子,不會去衡量一下事態的輕重嗎?
肯警官思來想去隻有一個結果:
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引導民眾的憤怒,妄圖利用這次事件策劃一個大陰謀!
尼坤大法師的消失隻是一個借口,如果沒有尼坤大法師這件事,或許他們會“創造出”另外一件事當做借口!
如果猜測正確的話,這個(群)人是誰,他(他們)這樣處心積慮,利用這次機會妄圖衝擊暴力機關,到底是抱著什麽樣的目的?
肯警官意識到這個事件極不尋常,決定白天配合警局行動,不打草驚蛇,晚上偷偷探查真相。
到尼坤大法師所在廟宇探查是行動的第一步,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非法集會的借口是“尼坤大法師臨陣脫逃”,那麽隻要找到尼坤大法師,就會讓那些圖謀不軌的人失去煽動的借口。
但可惜的是,整個廟宇都被肯警官和小衛查了個通透,卻並沒有發現尼坤大法師的蹤跡。
小衛看著肯警官,憂心忡忡道:“尼坤大法師確實不在廟宇中,會不會真的去雲遊了?”
肯警官皺眉道:“尼坤大法師上了年紀,行動都不太方便,這數十年來一直守在湄林小城,怎麽可能突然出去雲遊?”
“那他現在究竟在哪裏?”小衛思索了片刻,聳然一驚道:“難道他被……”
“有這個可能!”肯警官聞言點頭,小衛雖然話沒說全,但顯然他在暗示說尼坤大法師有可能被殺害,如果真有人暗中策劃大陰謀的話,確實有很大可能謀殺尼坤大法師。
隻要尼坤大法師一死,就永遠不會再出現,陰謀策劃者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將黑鍋頂在他頭上,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安排一切。
“那我們接下來怎麽辦?”
“小城西北角有一個“玫瑰山莊”你知道嗎?”
“知道,聽說那裏的主人前一陣子為了尋找自己先人的遺骨,不但封閉了山莊不再做生意,而且將最值錢的一塊黑玫瑰園挖了個底朝天。”小衛從小也受到佛教的熏陶,對重孝道的人頗為尊敬,說起“玫瑰山莊”的事跡滿臉的敬意:“聽說找到先人遺骨之後,還花了數百萬泰銖舉辦了一次大型法事安葬先人遺骨,這孝心真是感天動地啊!”
“我們下一步的目標就是那裏。”
“為什麽?”
“因為那場大型法事就是尼坤大法師主持的,法事完畢之後不久,尼坤大法師就宣布雲遊了,而那個時候,怪病還沒有在小城流行。”肯警官沉聲道:“所以,尼坤大法師消失一事很有可能和他們安葬先人遺骨一事有關!”
肯警官斬釘截鐵地說出了我們早就知道的真相,這個案件的調查,從這一刻開始,終於走上了正規!
(上個星期處理的案件又增加了幾份檢材,晚上又加班到九點多,到現在隻碼了一章,還有一章稍晚更新,朋友們可以早點休息,明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