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柱的抑鬱症是典型的心因性抑鬱症。
心因性抑鬱症是由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內心的矛盾衝突所致,往往在受到極度的精神打擊後急性發病,當然也有少數是緩慢起病的。
而這種抑鬱症,又和患者成長過程形成的自身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要知道郭柱心理抑鬱原因,就要從阿姨自身說起。
阿姨小時候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情況不錯,父親供她和弟弟讀完了高中,那個年代讀個高中就算是高學曆了,尤其是一個女孩子,高中學曆的簡直是鳳毛麟角。
但是阿姨不滿足高中學曆,她的目標是讀大學!
七十年代想考上一個大學,遠不如我們現在這麽簡單,不單隻是因為讀大學的人很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主要是當時考大學的方式。
和現在隻需要參加高考不一樣,當時是采用的群眾推薦、領導審核、群眾監督的方式。
也就是說,如果你光自身達到了讀大學的要求還不行,必須要有人推薦,之後領導還得審核,領導審核批準了,群眾還得監督,如果有人提出異議,你這個大學就上不了。
阿姨和弟弟都是聰明好學的典型,父親委托人推薦他們一起上大學,所有的流程走完,一路綠燈,阿姨和弟弟開開心心準備上大學了,卻卡在了最後一關。
有一個鄰居(群眾)提出了異議:阿姨和弟弟是親姐弟,一家人怎麽能占用兩個名額,這樣不符合公平分配的原理!
雖然這個鄰居家裏沒人上大學,但她說自己抱打不平,秉承著“公平至上”的原則,向領導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這個鄰居是典型的紅眼病,看不得阿姨家比自己好,雖然自家小孩沒有讀大學的權力,但是阿姨和弟弟兩個人都讀大學她就看不下去,至少也要拖一個下來。
既然有群眾提出異議,領導也就“從諫如流”,隻允許阿姨和弟弟其中一個讀大學。
阿姨沒有辦法,隻能讓弟弟去讀大學,自己選擇參加工作,但這件事情也就成為了她最大的心病。
幾年之後,阿姨的兒子郭柱出生,阿姨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願望,一心想要郭柱好好學習,考上研究生,最好能讀個博士,一方麵是真心希望兒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阿姨想著自己沒有完成的心願要在兒子身上達成,甚至還要做得更為出色。
在阿姨的培養下,郭柱慢慢長大,從小就聰明的他,顯示出了不一般的讀書天份,小學初中高中一路綠燈,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我省某個重點大學。
在求學的過程中,阿姨對他的要求和鞭策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郭柱的智商高得驚人,但相對的情商卻也低得驚人,高中之前還好,阿姨每天會接送郭柱上學,迴家所有的事情阿姨都承包了,早上起床後洗臉盆會端到麵前,吃飯的時候飯會端到嘴邊,甚至洗腳的時候阿姨也會要求郭柱看書學習,她蹲下身子給兒子洗腳。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郭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僅僅過了一個月,阿姨就接到了郭柱的電話,說他被寢室同學趕了出來。
阿姨心急火燎地連夜趕到學校,一問郭柱的室友才知道原因,而這個原因的始作俑者正是阿姨自己。
導致室友集體排斥郭柱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郭柱情商低,不會結交人,極其自我,說話很得罪人,短短的時間將全寢室的同學得罪了個遍。
二是因為郭柱極度不愛幹淨,衣服從來不洗,幾雙襪子正著穿完反著又穿,反著穿完正著又穿,南方九月份還是炎熱的夏天,走到郭柱的床邊上就如同走到了臭味博物館,隻要常人能想象到的臭味在他床邊都可以聞到。
一開始室友還可以忍受,堅持了一個月就再也受不了,幾次三番地提出要郭柱改正,郭柱卻始終無動於衷,其實他不是不想改,而是完全不會。
從小就被母親無微不至全麵照顧的郭柱,完全喪失了生活和交際的技能。
郭柱無動於衷的表現引起了公憤,室友紛紛譴責他,提出要他搬出去自己住,郭柱被逼無奈,隻能給母親打了求助電話。
阿姨聽完之後也傻眼了,兒子的性格她太了解,短時間根本沒辦法改變,於是阿姨隻能辭掉工作,陪著郭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每天照顧郭柱的起居。
阿姨家就在省城城郊,之所以不接郭柱迴家居住,每天開車接送,是因為阿姨意識到了自己教育的問題,有意識地鍛煉郭柱獨立生活的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時間的陪讀,從大三開始,郭柱就可以獨立地生活,交際能力提升許多,最基本的家務活也都會一點,不再是剛進大學時候招人嫌棄的討厭鬼了。
等到郭柱大學畢業考上外省某高校的研究生,他的獨立生活能力也完全恢複,阿姨終於可以放心地讓他一個人去外省求學,自己迴家生活。
自那之後郭柱的生活始終比較安穩,再也沒有遇到剛讀大學時候遇到的窘境,阿姨也逐漸放心下來。
這之後阿姨的生活重心就從郭柱的學業轉移到感情上,想給郭柱找一個合適的媳婦,一直到郭柱一年前自己說已經找到女朋友。
那以後發生的事情,就迴到了之前我的講述。
阿姨迴憶起這個女孩子,覺得很奇怪,在她的印象中這個女孩子無論樣貌人品都不錯,按理說不會對自己兒子做什麽過分的事情。
而且兒子長得也標標誌誌,無論是長相還是學曆家境都完全配得上她,甚至年齡還有優勢。
我很好奇郭柱的年齡優勢是什麽,阿姨對我說,這個女孩子比郭柱要大上三歲,這一點反倒給女孩子加了分,因為阿姨覺得年齡大一點會照顧人,郭柱生活自理能力略差,找個年紀大的遠比年紀小的要好。
說罷還從手機裏找出女孩的照片,長得確實挺可愛,皮膚很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完全讓人生不出任何厭惡感。
和阿姨聊完,我又撥通了郭柱父親的電話,叔叔告訴我正在和郭柱的幾個好友了解情況,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等了解清楚了再給我迴電話。
於是我決定先到郭柱的房間和郭柱嚐試溝通一下。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阿姨手機照片上的那個有著天使麵孔的女孩,居然是一個怪異的收集癖。
心因性抑鬱症是由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或者內心的矛盾衝突所致,往往在受到極度的精神打擊後急性發病,當然也有少數是緩慢起病的。
而這種抑鬱症,又和患者成長過程形成的自身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所以要知道郭柱心理抑鬱原因,就要從阿姨自身說起。
阿姨小時候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家庭情況不錯,父親供她和弟弟讀完了高中,那個年代讀個高中就算是高學曆了,尤其是一個女孩子,高中學曆的簡直是鳳毛麟角。
但是阿姨不滿足高中學曆,她的目標是讀大學!
七十年代想考上一個大學,遠不如我們現在這麽簡單,不單隻是因為讀大學的人很少,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主要是當時考大學的方式。
和現在隻需要參加高考不一樣,當時是采用的群眾推薦、領導審核、群眾監督的方式。
也就是說,如果你光自身達到了讀大學的要求還不行,必須要有人推薦,之後領導還得審核,領導審核批準了,群眾還得監督,如果有人提出異議,你這個大學就上不了。
阿姨和弟弟都是聰明好學的典型,父親委托人推薦他們一起上大學,所有的流程走完,一路綠燈,阿姨和弟弟開開心心準備上大學了,卻卡在了最後一關。
有一個鄰居(群眾)提出了異議:阿姨和弟弟是親姐弟,一家人怎麽能占用兩個名額,這樣不符合公平分配的原理!
雖然這個鄰居家裏沒人上大學,但她說自己抱打不平,秉承著“公平至上”的原則,向領導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這個鄰居是典型的紅眼病,看不得阿姨家比自己好,雖然自家小孩沒有讀大學的權力,但是阿姨和弟弟兩個人都讀大學她就看不下去,至少也要拖一個下來。
既然有群眾提出異議,領導也就“從諫如流”,隻允許阿姨和弟弟其中一個讀大學。
阿姨沒有辦法,隻能讓弟弟去讀大學,自己選擇參加工作,但這件事情也就成為了她最大的心病。
幾年之後,阿姨的兒子郭柱出生,阿姨在他身上寄托了很大的願望,一心想要郭柱好好學習,考上研究生,最好能讀個博士,一方麵是真心希望兒子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阿姨想著自己沒有完成的心願要在兒子身上達成,甚至還要做得更為出色。
在阿姨的培養下,郭柱慢慢長大,從小就聰明的他,顯示出了不一般的讀書天份,小學初中高中一路綠燈,高中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我省某個重點大學。
在求學的過程中,阿姨對他的要求和鞭策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郭柱的智商高得驚人,但相對的情商卻也低得驚人,高中之前還好,阿姨每天會接送郭柱上學,迴家所有的事情阿姨都承包了,早上起床後洗臉盆會端到麵前,吃飯的時候飯會端到嘴邊,甚至洗腳的時候阿姨也會要求郭柱看書學習,她蹲下身子給兒子洗腳。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郭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僅僅過了一個月,阿姨就接到了郭柱的電話,說他被寢室同學趕了出來。
阿姨心急火燎地連夜趕到學校,一問郭柱的室友才知道原因,而這個原因的始作俑者正是阿姨自己。
導致室友集體排斥郭柱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郭柱情商低,不會結交人,極其自我,說話很得罪人,短短的時間將全寢室的同學得罪了個遍。
二是因為郭柱極度不愛幹淨,衣服從來不洗,幾雙襪子正著穿完反著又穿,反著穿完正著又穿,南方九月份還是炎熱的夏天,走到郭柱的床邊上就如同走到了臭味博物館,隻要常人能想象到的臭味在他床邊都可以聞到。
一開始室友還可以忍受,堅持了一個月就再也受不了,幾次三番地提出要郭柱改正,郭柱卻始終無動於衷,其實他不是不想改,而是完全不會。
從小就被母親無微不至全麵照顧的郭柱,完全喪失了生活和交際的技能。
郭柱無動於衷的表現引起了公憤,室友紛紛譴責他,提出要他搬出去自己住,郭柱被逼無奈,隻能給母親打了求助電話。
阿姨聽完之後也傻眼了,兒子的性格她太了解,短時間根本沒辦法改變,於是阿姨隻能辭掉工作,陪著郭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個房子,每天照顧郭柱的起居。
阿姨家就在省城城郊,之所以不接郭柱迴家居住,每天開車接送,是因為阿姨意識到了自己教育的問題,有意識地鍛煉郭柱獨立生活的能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時間的陪讀,從大三開始,郭柱就可以獨立地生活,交際能力提升許多,最基本的家務活也都會一點,不再是剛進大學時候招人嫌棄的討厭鬼了。
等到郭柱大學畢業考上外省某高校的研究生,他的獨立生活能力也完全恢複,阿姨終於可以放心地讓他一個人去外省求學,自己迴家生活。
自那之後郭柱的生活始終比較安穩,再也沒有遇到剛讀大學時候遇到的窘境,阿姨也逐漸放心下來。
這之後阿姨的生活重心就從郭柱的學業轉移到感情上,想給郭柱找一個合適的媳婦,一直到郭柱一年前自己說已經找到女朋友。
那以後發生的事情,就迴到了之前我的講述。
阿姨迴憶起這個女孩子,覺得很奇怪,在她的印象中這個女孩子無論樣貌人品都不錯,按理說不會對自己兒子做什麽過分的事情。
而且兒子長得也標標誌誌,無論是長相還是學曆家境都完全配得上她,甚至年齡還有優勢。
我很好奇郭柱的年齡優勢是什麽,阿姨對我說,這個女孩子比郭柱要大上三歲,這一點反倒給女孩子加了分,因為阿姨覺得年齡大一點會照顧人,郭柱生活自理能力略差,找個年紀大的遠比年紀小的要好。
說罷還從手機裏找出女孩的照片,長得確實挺可愛,皮膚很好,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小很多,完全讓人生不出任何厭惡感。
和阿姨聊完,我又撥通了郭柱父親的電話,叔叔告訴我正在和郭柱的幾個好友了解情況,可能需要一點時間,等了解清楚了再給我迴電話。
於是我決定先到郭柱的房間和郭柱嚐試溝通一下。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阿姨手機照片上的那個有著天使麵孔的女孩,居然是一個怪異的收集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