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如果非要說的話,那就是在下棋。
眾所周知,下棋是一項高雅運動,得有檀香作伴,都有古箏合鳴。
既然這兩樣都有了,下個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隻見棋盤縱橫,黑白交錯,兩人交手,不分上下,時而是殺入腹地,時而是戰至禁區。
縱橫捭闔間,殺得是難解難分,大開大合,哎呀,大道都磨滅了,讓人大汗淋漓,直唿過癮。
淩雲霄思索片刻,推演千萬遍,終於大喊一聲:“工兵!”
長公主凝眉思索,同時大喊一聲:“將軍!”
淩雲霄拍案大喊:“碰!”
長公主怒喝一聲:“大小王!”
隨後傳來一聲:“胡了!”
誰知道這下的是什麽鬼棋。
總之,為了這一盤棋,兩人是精疲力盡,滿身是汗,衣衫淩亂,躺倒在地。
淩雲霄意猶未盡,“棋力頗有精進呐!”
長公主餘意未消,“都是深夜無人,探索所得!”
地上是棋子錯落,兩人是大口唿氣。
眾所周知,下棋,尤其是一盤精彩的棋局,相當的耗費體力,兩個不服輸的人,下到這個場麵,那也是合情合理。
又眾所周知,精通棋藝的兩人,往往能在下棋時心神交匯,對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
長公主眼中含淚,埋怨一聲:“你都不知道讓我!”
淩雲霄暢快笑道:“棋道奧義無窮,本就是你來我往,各有千秋,真假虛實,難以捉摸,何來讓這一字?”
長公主麵帶緋紅,若有所思,“讓我,反倒是引我入局?”
淩雲霄抬手收起棋盤,一不留神,掉下來一個枕頭。
他拿起枕頭拍了拍,隨手藏了起來,轉身離去,“你夫君我去也!”
“去哪?”
“讓你成帝!”
說罷瞬移離開。
這裏就產生了一個典故。
說是:大師兄下棋,打一曆史人物。
友情提示:是曹操的兒子!
還能有誰,那當然是曹植!
都說曹子健七步成詩,那是一等一的文采。
所以,大師兄下棋,也是七步成詩。
意思是說他每下七步,心中就成詩一首,這文化水平低得了嗎?
沒有個小學畢業,到不了這種高度。
至於是什麽詩?
啊,下完就忘了。
這就是所謂的:須彌詩
一般人參悟不了。
意思是腦海中一閃而過,美妙絕巔的句子,隻在刹那間綻放無限光華,然後瞬間就忘。
仿佛一粒塵埃瞬間穿越了宇宙洪荒,來到了寰宇盡頭消失寂滅。
這是何等的絢麗璀璨,隻讓人記得一個美字,隨後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宏偉光芒殘留的痕跡。
長公主亦是若有所思,心有所感,就跟真的悟了似的,其實悟了個毛線,不過是精疲力盡罷了。
她心中思索:“成帝,怎麽成帝?”
順著長公主心中所想,或許有人會問了,成帝需要什麽?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那一定是修為境界達到極高水平,與天地間各大至尊,戰至寰宇覆滅,讓大道臣服,讓天地震撼,讓萬界飄搖。
得到了天地間所有強者的承認,最後才可以成帝。
錯了!
誰告訴你成帝需要那些亂七八糟的?
膚淺!
相當膚淺!
這裏有一個巨大的問題——
成帝,憑什麽要得到強者認可?
與想象中的恰恰相反,要成帝,不靠什麽諸天,而是來自萬界生靈的認可。
與什麽強者至尊沒有絲毫關係。
非要說有,那也是這幫孫子要強加幹涉。
淩雲霄知道這事嗎?
他大概也是知道的。
他是靠猜的。
而且他猜出來了。
在所有的修為境界往上,有一個帝字境界,並不在任何體係之內。
它應該要怎麽達到呢?
這個境界是如何出現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讓所有修行者感到不解。
但就在那一天,他為眾生慟哭的那一天。
他受到了姬昌教導,如何做眾生之主。
也就是如何做皇帝。
首先,皇帝這個稱唿,是從何而來?
一般的理解是,妖界之主為皇,人間之主為帝。
這隻是表麵,它的背後還有深意。
先說這帝字,它的本意是來自於祭祀,也就是傳說中的‘祭天’。
它來自於原始先民的象形文字,它描繪的圖案,很像一個人被綁在木架上,旁邊堆滿了柴火。
誰有著祭天的資格,誰就是帝。
在蒙昧原始時期,人們認為,能夠被祭天是一種光榮,接受烈焰的灼燒,能夠離天道越近。
後來擁有了智慧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謠言,它相當愚昧無知。
這麽做,不過是讓部落中最具聰明智慧的人枉死罷了。
那麽,問題來了!
是誰傳播了這個謠言?
它對誰有利?
在這背後,修行者的麵目逐漸清晰起來。
不錯,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正是所謂的原始修行者。
正是太初洞府!
太初洞府,為什麽會有個太初之名?
哪怕它再輝煌,它的故事也得有個開頭。
穿梭了數個大宇宙的寂滅,來到了太初宇宙。
在這裏,太初洞府都還來不及叫太初。
他們,隻是一幫遊離於原始部落之外,遊蕩在文明邊緣,不知是人是鬼的一種存在。
他們真的隻是一個‘洞府’。
忽然有一天。
也許是搬運石頭間的那一刹那火花,就如同一粒塵埃,穿梭到了寰宇盡頭,消失寂滅。
這讓他們發現了自然力量的存在,也發現了天道的蹤跡。
從此這幫人就變得神神叨叨,念神念鬼,在人群中傳播自己的發現,讓他人一起跪拜,信奉所謂天道。
就這,還真讓他們發展壯大起來,形成了原始文明的雛形。
可忽然有一天,人群中出現了一個智者,說人們不應該向著石頭跪拜,這一切都是人本身該有的力量。
智慧的光芒,是如此炫彩奪目,讓人群中嫉妒的目光,閃現出一縷殺機。
此後,又一個傳言出現了。
一塊規則方正的青石板憑空出現,上邊有三道劃痕。
人們仿佛受到神的啟示,紛紛跪拜。
稍有智慧的不難發現,這不過是簡單的人造之物罷了,鑿痕清晰可見。
偏偏有人說,這是受上天指示,天道寂寞了,要在人間選出一個賢能者,智慧者,陪伴在偉大的天道身邊。
於是,人們興奮的指向了他。
這個人,就是帝。
崇拜他,羨慕他,懷著最純潔的心,把他祭獻給上天。
所以。
帝,其實就是身背鎖鏈之人。
智慧之人。
被烈火灼燒之人。
眼中迸發出火光之人。
命中注定,不會被人理解。
帝死後,太初興盛。
好了,那麽問題來了,皇這個字是什麽意思呢?
皇,就是火焰。
意思是,手執火把之人。
所以,後來才有了‘堂而皇之’這個詞。
在修行界,皇本來是個好詞,什麽這皇那皇的,太初古皇,玉虛上皇,紫微道皇,仙晨戰皇,赫赫有名。
後來不知是怎麽迴事,這些名字裏帶皇的,全都隕落了。
這就讓人想起一個古老遙遠的傳說,這會不會是‘帝’的複仇?
然後‘皇’字被迅速拋棄,轉而都叫帝了。
本來是仙皇,後來都改叫仙帝。
倒是妖界沒那麽多講究,多少年後一看,咦,沒人管嘿!
既然沒人那麽叫,那我妖界至尊,就叫妖皇!
就是這麽與眾不同,主打一個名號拉風。
修仙界也很客氣。
隻要是叫妖皇的,就給你迅速撲滅,生怕你惹事。
你們找死不要拉上我們修仙界!
讓妖皇的位置一度空缺,直到東皇太一才重新撿起。
可這個時候,修行界也沒力氣去管了。
因為真正滴狠人出現了!
始皇帝!
同時兼具皇與帝的名號,開天辟地,有史以來第一人。
眾所周知,下棋是一項高雅運動,得有檀香作伴,都有古箏合鳴。
既然這兩樣都有了,下個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隻見棋盤縱橫,黑白交錯,兩人交手,不分上下,時而是殺入腹地,時而是戰至禁區。
縱橫捭闔間,殺得是難解難分,大開大合,哎呀,大道都磨滅了,讓人大汗淋漓,直唿過癮。
淩雲霄思索片刻,推演千萬遍,終於大喊一聲:“工兵!”
長公主凝眉思索,同時大喊一聲:“將軍!”
淩雲霄拍案大喊:“碰!”
長公主怒喝一聲:“大小王!”
隨後傳來一聲:“胡了!”
誰知道這下的是什麽鬼棋。
總之,為了這一盤棋,兩人是精疲力盡,滿身是汗,衣衫淩亂,躺倒在地。
淩雲霄意猶未盡,“棋力頗有精進呐!”
長公主餘意未消,“都是深夜無人,探索所得!”
地上是棋子錯落,兩人是大口唿氣。
眾所周知,下棋,尤其是一盤精彩的棋局,相當的耗費體力,兩個不服輸的人,下到這個場麵,那也是合情合理。
又眾所周知,精通棋藝的兩人,往往能在下棋時心神交匯,對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
長公主眼中含淚,埋怨一聲:“你都不知道讓我!”
淩雲霄暢快笑道:“棋道奧義無窮,本就是你來我往,各有千秋,真假虛實,難以捉摸,何來讓這一字?”
長公主麵帶緋紅,若有所思,“讓我,反倒是引我入局?”
淩雲霄抬手收起棋盤,一不留神,掉下來一個枕頭。
他拿起枕頭拍了拍,隨手藏了起來,轉身離去,“你夫君我去也!”
“去哪?”
“讓你成帝!”
說罷瞬移離開。
這裏就產生了一個典故。
說是:大師兄下棋,打一曆史人物。
友情提示:是曹操的兒子!
還能有誰,那當然是曹植!
都說曹子健七步成詩,那是一等一的文采。
所以,大師兄下棋,也是七步成詩。
意思是說他每下七步,心中就成詩一首,這文化水平低得了嗎?
沒有個小學畢業,到不了這種高度。
至於是什麽詩?
啊,下完就忘了。
這就是所謂的:須彌詩
一般人參悟不了。
意思是腦海中一閃而過,美妙絕巔的句子,隻在刹那間綻放無限光華,然後瞬間就忘。
仿佛一粒塵埃瞬間穿越了宇宙洪荒,來到了寰宇盡頭消失寂滅。
這是何等的絢麗璀璨,隻讓人記得一個美字,隨後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宏偉光芒殘留的痕跡。
長公主亦是若有所思,心有所感,就跟真的悟了似的,其實悟了個毛線,不過是精疲力盡罷了。
她心中思索:“成帝,怎麽成帝?”
順著長公主心中所想,或許有人會問了,成帝需要什麽?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那一定是修為境界達到極高水平,與天地間各大至尊,戰至寰宇覆滅,讓大道臣服,讓天地震撼,讓萬界飄搖。
得到了天地間所有強者的承認,最後才可以成帝。
錯了!
誰告訴你成帝需要那些亂七八糟的?
膚淺!
相當膚淺!
這裏有一個巨大的問題——
成帝,憑什麽要得到強者認可?
與想象中的恰恰相反,要成帝,不靠什麽諸天,而是來自萬界生靈的認可。
與什麽強者至尊沒有絲毫關係。
非要說有,那也是這幫孫子要強加幹涉。
淩雲霄知道這事嗎?
他大概也是知道的。
他是靠猜的。
而且他猜出來了。
在所有的修為境界往上,有一個帝字境界,並不在任何體係之內。
它應該要怎麽達到呢?
這個境界是如何出現的?
這是一個巨大的謎團,讓所有修行者感到不解。
但就在那一天,他為眾生慟哭的那一天。
他受到了姬昌教導,如何做眾生之主。
也就是如何做皇帝。
首先,皇帝這個稱唿,是從何而來?
一般的理解是,妖界之主為皇,人間之主為帝。
這隻是表麵,它的背後還有深意。
先說這帝字,它的本意是來自於祭祀,也就是傳說中的‘祭天’。
它來自於原始先民的象形文字,它描繪的圖案,很像一個人被綁在木架上,旁邊堆滿了柴火。
誰有著祭天的資格,誰就是帝。
在蒙昧原始時期,人們認為,能夠被祭天是一種光榮,接受烈焰的灼燒,能夠離天道越近。
後來擁有了智慧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謠言,它相當愚昧無知。
這麽做,不過是讓部落中最具聰明智慧的人枉死罷了。
那麽,問題來了!
是誰傳播了這個謠言?
它對誰有利?
在這背後,修行者的麵目逐漸清晰起來。
不錯,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正是所謂的原始修行者。
正是太初洞府!
太初洞府,為什麽會有個太初之名?
哪怕它再輝煌,它的故事也得有個開頭。
穿梭了數個大宇宙的寂滅,來到了太初宇宙。
在這裏,太初洞府都還來不及叫太初。
他們,隻是一幫遊離於原始部落之外,遊蕩在文明邊緣,不知是人是鬼的一種存在。
他們真的隻是一個‘洞府’。
忽然有一天。
也許是搬運石頭間的那一刹那火花,就如同一粒塵埃,穿梭到了寰宇盡頭,消失寂滅。
這讓他們發現了自然力量的存在,也發現了天道的蹤跡。
從此這幫人就變得神神叨叨,念神念鬼,在人群中傳播自己的發現,讓他人一起跪拜,信奉所謂天道。
就這,還真讓他們發展壯大起來,形成了原始文明的雛形。
可忽然有一天,人群中出現了一個智者,說人們不應該向著石頭跪拜,這一切都是人本身該有的力量。
智慧的光芒,是如此炫彩奪目,讓人群中嫉妒的目光,閃現出一縷殺機。
此後,又一個傳言出現了。
一塊規則方正的青石板憑空出現,上邊有三道劃痕。
人們仿佛受到神的啟示,紛紛跪拜。
稍有智慧的不難發現,這不過是簡單的人造之物罷了,鑿痕清晰可見。
偏偏有人說,這是受上天指示,天道寂寞了,要在人間選出一個賢能者,智慧者,陪伴在偉大的天道身邊。
於是,人們興奮的指向了他。
這個人,就是帝。
崇拜他,羨慕他,懷著最純潔的心,把他祭獻給上天。
所以。
帝,其實就是身背鎖鏈之人。
智慧之人。
被烈火灼燒之人。
眼中迸發出火光之人。
命中注定,不會被人理解。
帝死後,太初興盛。
好了,那麽問題來了,皇這個字是什麽意思呢?
皇,就是火焰。
意思是,手執火把之人。
所以,後來才有了‘堂而皇之’這個詞。
在修行界,皇本來是個好詞,什麽這皇那皇的,太初古皇,玉虛上皇,紫微道皇,仙晨戰皇,赫赫有名。
後來不知是怎麽迴事,這些名字裏帶皇的,全都隕落了。
這就讓人想起一個古老遙遠的傳說,這會不會是‘帝’的複仇?
然後‘皇’字被迅速拋棄,轉而都叫帝了。
本來是仙皇,後來都改叫仙帝。
倒是妖界沒那麽多講究,多少年後一看,咦,沒人管嘿!
既然沒人那麽叫,那我妖界至尊,就叫妖皇!
就是這麽與眾不同,主打一個名號拉風。
修仙界也很客氣。
隻要是叫妖皇的,就給你迅速撲滅,生怕你惹事。
你們找死不要拉上我們修仙界!
讓妖皇的位置一度空缺,直到東皇太一才重新撿起。
可這個時候,修行界也沒力氣去管了。
因為真正滴狠人出現了!
始皇帝!
同時兼具皇與帝的名號,開天辟地,有史以來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