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人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淩雲霄沉默片刻。
待他們議論夠了。
許多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開放修仙?
難道說,修仙一直是沒有開放的?
不錯!
萬古的修仙世界,全在他一人肩上。
他製止,他封堵,打得天下大亂,打得萬界重塑。
難道說,製止修仙不是他的畢生夙願嗎?
現在一轉態度,是為什麽呢?
也不需要他人猜測,他的行為很簡單。
因為向著所有人放開,就等於沒有放開!
所有人都會,就等於所有人都不會。
他,淩雲霄是什麽人?
他是大師兄。
這是他的職業。
大師兄是做什麽的?
在大師兄之前,首先他是一個大師,然後才是兄字。
而大師,首先是這個師字。
他誌向宏大,可以為師,又走在所有人的前頭,是所有人的兄長。
所以他是大師兄。
大者,天大,地大,人亦大。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
兄者,先生者也,為後輩披荊斬棘,遮風擋雨。
且,又有長兄為父一說。
在任何地方,大師兄這個詞,都是和‘師父’一樣受人尊敬的,是可以和師傅掌門長老同一級別的。
所以。
可以為大而不為大。
可以為師而不為師。
可以為兄而不為兄。
是謂大師兄。
(可以當大人物又不屑於成為大人物,可以做師傅又不在乎師傅的權威,可以做兄長又沒有兄長的架子。這是真的大師兄。
與之相反的是:可以擔起重任而不擔,可以為人解惑而不答,可以為人兄長卻像個弟弟。這是假的大師兄。)
各方麵,品行心性最高,最為貼近普通弟子,所以他才是大師兄。
他是靈霄派的大師兄。
他更是所有人的大師兄。
他要擔起自己的責任。
話說迴來,他為什麽要說放開呢?
這又迴到一個問題上來,修仙掌握在誰的手上?
是凡人嗎?
很明顯不是。
它掌握在各門派的手中。
門派是什麽?
難道門派是什麽好東西嗎,它難道是為了傳授世人什麽大道理嗎?
恰恰相反!
門派是壟斷學識!
門派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世人都學會修仙。
而是為了讓世人都學不成!
將資源和知識都集中在少部分的人,少部分的勢力手裏。
張麻子為什麽要把槍發給鵝城百姓?
就是因為他意識到,僅憑他自己這些人,這幾條槍,對付不了黃四郎。
隻有所有人都跟著他,都擁有武力,他才能把黃四郎給辦了。
而在淩雲霄這裏,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誰才是黃四郎?
很簡單,誰怕了,誰就是黃四郎!
過去,他處處封堵,處處與人為敵,打遍了天下,打遍了整個乾坤寰宇。
終究是沒有成功,敵人還是一茬又一茬的冒出來。
既然禁絕修仙不可能,你還想要消滅我,那我就來個全民修仙!
換個戰略,換個打法。
一切戰術轉換家!
大不了,我去你的仙界,你來我的凡間!
大家一起搭夥過日子,何樂而不為?
待眾人議論完畢。
淩雲霄掃視一周,開始大聲宣布。
“首先,一個劍字!”
天賦樹消失,一個碩大的金色‘劍’字,浮現在眾人眼前。
劍,是修行永恆的主題。
劍代表了武力,代表了強大。
它就是武器的代名詞。
大部分的修行,都是以劍術為主。
劍是百兵之君,以此為衍生,就能掌握其餘大部分武器。
劍術修煉到極致,千變萬化,天下萬物,無所不包。
又可以此為根基,身法,心法,劍法,功法,種種玄奇巧妙,皆在劍術之中。
那麽,什麽是劍呢?
小到路邊撿起的一條樹枝,一支野花,一根野草。
大到山川河流,陸地天空,日月星辰,皆可為劍。
一滴水,一縷氣,一朵雲,一束光,皆可暗藏劍意。
為什麽是劍呢?
因為這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誰都能學,誰都能理解。
它就是武力。
要說徹底學會,這不現實。
沒什麽人能徹底領悟劍這個字。
它是最容易入門的,又是門檻最高的,入門後提升空間最大的。
“你們,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劍’!”
他話音落下,底下又議論紛紛。
有些人認識他,可有些人不認識他呀。
於是就有人問:“為什麽是你來教呢,難道不應該是修行界,劍術最強的人來教嗎?”
有些學識比較淵博的,通過某些古籍古跡,大概猜到淩雲霄是什麽人,聽了這話都覺一驚,這話你也問得出口的?
什麽自己就是最強這話,淩雲霄說不出口。
於是他道:“沒有人比我更懂……”
話還沒說完,他迴頭問了一下:“這話能說嗎?”
文斐然道:“還是謙虛一點吧。”
淩雲霄轉而道:“比我更懂的人,在這世上不超過一個!”
大家都沉默了。
什麽叫不超過一個,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聽你講講知識還行,涉及到實戰理論了,一個沒有名氣的人,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不錯,這個時候的淩雲霄,還並沒有名氣,沒有那麽多的戰功赫赫。
關於他的懷疑猜測很多,說他是什麽誰誰轉世,他是天降了什麽神奇。
一邊是相信,一邊是懷疑。
這兩種觀念是同時存在的。
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他在修行界的身份,隻知道他和天星書院的創立有關。
天星書院隻有一個好,那就是人人都會獨立思考,每個人都異常理智。
往好了說,叫有自己的想法,往壞了說,那就叫杠精。
他們隻相信事實,不相信他人嘴上說說。
偏偏天星書院鼓勵杠精,不杠到底,出不來真理。
輕易可以被煽動的,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的,在天星書院是不存在的。
反倒是那些莫名就相信了他的人,顯得有些異類瘋狂了。
他們不相信什麽長幼尊卑,隻信奉真理至上。
就是敢於反駁,敢於提出問題,無論你台上站著什麽人。
或許你有點地位,或許你可以稱師尊道,但有句話叫: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你有思想,你有理論知識,你有實戰能力嗎?
再退一步說,你有指導他人實戰的能力嗎?
有人提出疑問,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們能自己思考,這也是很棒的事情。
然而,在這時提出質疑,是否有些不合時宜了呢?
淩雲霄並不這麽認為,並且認為杠得好。
要是全都是信奉他的,他反倒不知怎麽才好呢。
說相聲,也得有捧哏的才精彩!
這時的天星書院,明顯分為了兩撥人。
都是會思考的。
一種是知道的夠多,然後選擇不相信他的。
另一種,是知道得更多,並且認為,第一種人知道的還不夠多。
他們相信,天星書院最終隻會剩下一種人,那就是信服大師兄的人。
他們認為,任何對大師兄有所懷疑的人,都是對他了解不夠多的人,都是水平不夠,還需要提升的人。
任何對他的客觀評價,都會讓人以為是大師兄的狂熱粉絲。
相信大師兄能力的,還是極少部分人,但他們不在乎,時間會證明一切。於是他們默不作聲,但是會默默支持。
他們心裏想說,難道這幫人都瞎了嗎,外邊那麽大個神像,那麽大規模的戰鬥,你們難道沒看見嗎?
嘿,還真有人就不知道是他,而且是絕大部分。
這得益於修行界的封鎖,也是淩雲霄低調使然。
天星書院不會直接教他做了什麽,隻會教修行界的曆史是什麽樣的。
隻有那些特別聰明的有心人,將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夠發現,有那麽一位貫穿了曆史的人物。
而且自己判斷出來,這個人就在世上,甚至是直接創建了天星書院。
他就在我們身邊!
恰恰是這種自發尋找出來的答案,讓一群人興奮異常,看向他時,目光火熱。
他太低調了。
而那些個不明真相的呢,要是他不迴來說兩句,還以為他就是來教唱歌的呢。
雖然激動人心,氣氛也到位,這也不是你個教樂理的來教劍術的理由吧?
得。
淩雲霄還不知道,在別人眼裏,他是個教樂理的了。
但他也無所謂,不錯,我攤牌了,其實我就是個音樂老師!
甚至有些人還會感到不滿,明明都結束了,你還來留堂。
留堂是最招人恨的,你要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大家跟你沒完。
要說過去,他做了多少事情,淩雲霄自己也不記得,他也不想提及。
就算有,那也得是過去式的了,還是得手底下見真章。
想到這,他又豪橫起來了。
他在什麽時候最強大?
他在裝博弈的時候最強大!
且不論他平時怎樣吊兒郎當,一旦起來了,他就是最強橫的。
要是沒懷疑的人捧場,這個博弈他還裝不起來!
他道:“若把汝心比作劍,此劍如何?”
立即就有人站起來道:“我心可斬日月!”
謔,這一下就可斬日月了,不得了。
立即就有人攀比起來。
“我心可碎星辰!”
說大話嘛,誰還不會了?某西紅柿眉頭一皺。
“我心可破蒼穹!”
某土豆表示恐怖如斯。
“我心可逆蒼天!”
馬上就有人提升到極致了。
“我心可撼天道!”
“我心可比肩大道!”
再比下去就是小孩子過家家了。
淩雲霄抬起手來。
陰陽紫雪劍在他的掌中升起。
散發著淩冽寒氣。
“吾心即吾劍。”他笑道:“你們說的,我大概都做到過。”
有些人私底下嘲笑。
而有些人看著,紅了眼眶。
這世上,唯有事實是最震撼人心的。
他們知道,這是真的。
道德經曾有一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意思是說:所謂上士,是指象棋裏保護老將。
啊不是。
是所謂上士聽了,勤勉的去做,小心去走。
所謂中士的人聽了,又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總是患得患失,怕生怕死。
而所謂下士聽了,管他聽沒聽懂,不僅哈哈大笑,還得笑得跟他懂了似的,不笑不專業。
因此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路總是看起來灰暗,進步的道路總是看起來在後退,平坦的道路總是看起來難走。
崇高的道德像峽穀一樣幽深,最潔白的東西看起來總有陰影,最寬宏廣大的德行總是有不足之處,行善積德在別人看來像是偷了他家東西一樣,質量好的東西看起來跟假的一樣。
最剛正不阿的人,反而沒有觸犯他人的棱角。
最寬宏的器物,總得需要時間發展,緩一緩說不定能成。
最大的聲響,反而無聲無息。
最大的事物,根本沒有可以形容的形狀。
大道隱去了自己,所以無名。
隻有道,善於施放寬容,收放自如,才能夠讓一切循著他的腳步。
淩雲霄抬手止住笑聲。
待眾人不笑了,他才道:“此劍,不斬天道。隻斬,人心不凡。”
待他話音落下,抬手一揮。
驟然一劍,穿透了凡人之心。
驚得有人要叫出來了。
隻見那一劍,瞬息間化作流光,穿透了在場所有人。
當然,隻是穿其心,而不是真讓他們死。
他悄悄發動了先天道緣。
這一瞬,所有人都隻覺得來到了瀕死一刻。
眼前白光一閃。
然後,迴到了他們過去。
有些人,眼見藍天白雲。
有些人,隻見草木枯榮。
有些人,隻見蜻蜓飲水。
被風吹過的麥苗,夏日炎炎的蟬鳴,凜冽的秋日落葉,唿嘯的冬日吹雪。
那麽,究竟什麽是劍呢?
很多人忽然想到,小時候撿起了地上一根看起來賊棒的樹枝,以為自己是不世高人。
從此門前花落盡,十裏野草不爭春。
穿過火焰,劃過水流,那一招一式,早已藏在童心稚嫩之中。
一步步的成長。
手中有物即是劍。
心中有物也是劍。
心中無物才是劍!
一瞬間,跨過山川湖海,日月時光,迴到了他們自己身上。
再看。
劍字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顆純白的柳樹。
柳樹枝葉搖曳,千絲萬縷。
這是,淩雲霄與劍有關的所有過去。
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
他的劍意,他的過去,竟是柳樹的模樣。
他道:“爾等隻取一條,而用之不盡。”
他真正的決定是,放開了自己!
所有人,可以通過他來參悟劍意。
淩雲霄沉默片刻。
待他們議論夠了。
許多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是什麽意思?
開放修仙?
難道說,修仙一直是沒有開放的?
不錯!
萬古的修仙世界,全在他一人肩上。
他製止,他封堵,打得天下大亂,打得萬界重塑。
難道說,製止修仙不是他的畢生夙願嗎?
現在一轉態度,是為什麽呢?
也不需要他人猜測,他的行為很簡單。
因為向著所有人放開,就等於沒有放開!
所有人都會,就等於所有人都不會。
他,淩雲霄是什麽人?
他是大師兄。
這是他的職業。
大師兄是做什麽的?
在大師兄之前,首先他是一個大師,然後才是兄字。
而大師,首先是這個師字。
他誌向宏大,可以為師,又走在所有人的前頭,是所有人的兄長。
所以他是大師兄。
大者,天大,地大,人亦大。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
兄者,先生者也,為後輩披荊斬棘,遮風擋雨。
且,又有長兄為父一說。
在任何地方,大師兄這個詞,都是和‘師父’一樣受人尊敬的,是可以和師傅掌門長老同一級別的。
所以。
可以為大而不為大。
可以為師而不為師。
可以為兄而不為兄。
是謂大師兄。
(可以當大人物又不屑於成為大人物,可以做師傅又不在乎師傅的權威,可以做兄長又沒有兄長的架子。這是真的大師兄。
與之相反的是:可以擔起重任而不擔,可以為人解惑而不答,可以為人兄長卻像個弟弟。這是假的大師兄。)
各方麵,品行心性最高,最為貼近普通弟子,所以他才是大師兄。
他是靈霄派的大師兄。
他更是所有人的大師兄。
他要擔起自己的責任。
話說迴來,他為什麽要說放開呢?
這又迴到一個問題上來,修仙掌握在誰的手上?
是凡人嗎?
很明顯不是。
它掌握在各門派的手中。
門派是什麽?
難道門派是什麽好東西嗎,它難道是為了傳授世人什麽大道理嗎?
恰恰相反!
門派是壟斷學識!
門派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世人都學會修仙。
而是為了讓世人都學不成!
將資源和知識都集中在少部分的人,少部分的勢力手裏。
張麻子為什麽要把槍發給鵝城百姓?
就是因為他意識到,僅憑他自己這些人,這幾條槍,對付不了黃四郎。
隻有所有人都跟著他,都擁有武力,他才能把黃四郎給辦了。
而在淩雲霄這裏,有一個重要的問題,誰才是黃四郎?
很簡單,誰怕了,誰就是黃四郎!
過去,他處處封堵,處處與人為敵,打遍了天下,打遍了整個乾坤寰宇。
終究是沒有成功,敵人還是一茬又一茬的冒出來。
既然禁絕修仙不可能,你還想要消滅我,那我就來個全民修仙!
換個戰略,換個打法。
一切戰術轉換家!
大不了,我去你的仙界,你來我的凡間!
大家一起搭夥過日子,何樂而不為?
待眾人議論完畢。
淩雲霄掃視一周,開始大聲宣布。
“首先,一個劍字!”
天賦樹消失,一個碩大的金色‘劍’字,浮現在眾人眼前。
劍,是修行永恆的主題。
劍代表了武力,代表了強大。
它就是武器的代名詞。
大部分的修行,都是以劍術為主。
劍是百兵之君,以此為衍生,就能掌握其餘大部分武器。
劍術修煉到極致,千變萬化,天下萬物,無所不包。
又可以此為根基,身法,心法,劍法,功法,種種玄奇巧妙,皆在劍術之中。
那麽,什麽是劍呢?
小到路邊撿起的一條樹枝,一支野花,一根野草。
大到山川河流,陸地天空,日月星辰,皆可為劍。
一滴水,一縷氣,一朵雲,一束光,皆可暗藏劍意。
為什麽是劍呢?
因為這是最簡單,也最直接的,誰都能學,誰都能理解。
它就是武力。
要說徹底學會,這不現實。
沒什麽人能徹底領悟劍這個字。
它是最容易入門的,又是門檻最高的,入門後提升空間最大的。
“你們,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劍’!”
他話音落下,底下又議論紛紛。
有些人認識他,可有些人不認識他呀。
於是就有人問:“為什麽是你來教呢,難道不應該是修行界,劍術最強的人來教嗎?”
有些學識比較淵博的,通過某些古籍古跡,大概猜到淩雲霄是什麽人,聽了這話都覺一驚,這話你也問得出口的?
什麽自己就是最強這話,淩雲霄說不出口。
於是他道:“沒有人比我更懂……”
話還沒說完,他迴頭問了一下:“這話能說嗎?”
文斐然道:“還是謙虛一點吧。”
淩雲霄轉而道:“比我更懂的人,在這世上不超過一個!”
大家都沉默了。
什麽叫不超過一個,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聽你講講知識還行,涉及到實戰理論了,一個沒有名氣的人,是很難讓人信服的。
不錯,這個時候的淩雲霄,還並沒有名氣,沒有那麽多的戰功赫赫。
關於他的懷疑猜測很多,說他是什麽誰誰轉世,他是天降了什麽神奇。
一邊是相信,一邊是懷疑。
這兩種觀念是同時存在的。
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他在修行界的身份,隻知道他和天星書院的創立有關。
天星書院隻有一個好,那就是人人都會獨立思考,每個人都異常理智。
往好了說,叫有自己的想法,往壞了說,那就叫杠精。
他們隻相信事實,不相信他人嘴上說說。
偏偏天星書院鼓勵杠精,不杠到底,出不來真理。
輕易可以被煽動的,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的,在天星書院是不存在的。
反倒是那些莫名就相信了他的人,顯得有些異類瘋狂了。
他們不相信什麽長幼尊卑,隻信奉真理至上。
就是敢於反駁,敢於提出問題,無論你台上站著什麽人。
或許你有點地位,或許你可以稱師尊道,但有句話叫: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你有思想,你有理論知識,你有實戰能力嗎?
再退一步說,你有指導他人實戰的能力嗎?
有人提出疑問,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們能自己思考,這也是很棒的事情。
然而,在這時提出質疑,是否有些不合時宜了呢?
淩雲霄並不這麽認為,並且認為杠得好。
要是全都是信奉他的,他反倒不知怎麽才好呢。
說相聲,也得有捧哏的才精彩!
這時的天星書院,明顯分為了兩撥人。
都是會思考的。
一種是知道的夠多,然後選擇不相信他的。
另一種,是知道得更多,並且認為,第一種人知道的還不夠多。
他們相信,天星書院最終隻會剩下一種人,那就是信服大師兄的人。
他們認為,任何對大師兄有所懷疑的人,都是對他了解不夠多的人,都是水平不夠,還需要提升的人。
任何對他的客觀評價,都會讓人以為是大師兄的狂熱粉絲。
相信大師兄能力的,還是極少部分人,但他們不在乎,時間會證明一切。於是他們默不作聲,但是會默默支持。
他們心裏想說,難道這幫人都瞎了嗎,外邊那麽大個神像,那麽大規模的戰鬥,你們難道沒看見嗎?
嘿,還真有人就不知道是他,而且是絕大部分。
這得益於修行界的封鎖,也是淩雲霄低調使然。
天星書院不會直接教他做了什麽,隻會教修行界的曆史是什麽樣的。
隻有那些特別聰明的有心人,將知識結合起來,才能夠發現,有那麽一位貫穿了曆史的人物。
而且自己判斷出來,這個人就在世上,甚至是直接創建了天星書院。
他就在我們身邊!
恰恰是這種自發尋找出來的答案,讓一群人興奮異常,看向他時,目光火熱。
他太低調了。
而那些個不明真相的呢,要是他不迴來說兩句,還以為他就是來教唱歌的呢。
雖然激動人心,氣氛也到位,這也不是你個教樂理的來教劍術的理由吧?
得。
淩雲霄還不知道,在別人眼裏,他是個教樂理的了。
但他也無所謂,不錯,我攤牌了,其實我就是個音樂老師!
甚至有些人還會感到不滿,明明都結束了,你還來留堂。
留堂是最招人恨的,你要是不說出個一二三來,大家跟你沒完。
要說過去,他做了多少事情,淩雲霄自己也不記得,他也不想提及。
就算有,那也得是過去式的了,還是得手底下見真章。
想到這,他又豪橫起來了。
他在什麽時候最強大?
他在裝博弈的時候最強大!
且不論他平時怎樣吊兒郎當,一旦起來了,他就是最強橫的。
要是沒懷疑的人捧場,這個博弈他還裝不起來!
他道:“若把汝心比作劍,此劍如何?”
立即就有人站起來道:“我心可斬日月!”
謔,這一下就可斬日月了,不得了。
立即就有人攀比起來。
“我心可碎星辰!”
說大話嘛,誰還不會了?某西紅柿眉頭一皺。
“我心可破蒼穹!”
某土豆表示恐怖如斯。
“我心可逆蒼天!”
馬上就有人提升到極致了。
“我心可撼天道!”
“我心可比肩大道!”
再比下去就是小孩子過家家了。
淩雲霄抬起手來。
陰陽紫雪劍在他的掌中升起。
散發著淩冽寒氣。
“吾心即吾劍。”他笑道:“你們說的,我大概都做到過。”
有些人私底下嘲笑。
而有些人看著,紅了眼眶。
這世上,唯有事實是最震撼人心的。
他們知道,這是真的。
道德經曾有一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穀,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貸且成。
意思是說:所謂上士,是指象棋裏保護老將。
啊不是。
是所謂上士聽了,勤勉的去做,小心去走。
所謂中士的人聽了,又好像懂了,又好像沒懂,總是患得患失,怕生怕死。
而所謂下士聽了,管他聽沒聽懂,不僅哈哈大笑,還得笑得跟他懂了似的,不笑不專業。
因此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路總是看起來灰暗,進步的道路總是看起來在後退,平坦的道路總是看起來難走。
崇高的道德像峽穀一樣幽深,最潔白的東西看起來總有陰影,最寬宏廣大的德行總是有不足之處,行善積德在別人看來像是偷了他家東西一樣,質量好的東西看起來跟假的一樣。
最剛正不阿的人,反而沒有觸犯他人的棱角。
最寬宏的器物,總得需要時間發展,緩一緩說不定能成。
最大的聲響,反而無聲無息。
最大的事物,根本沒有可以形容的形狀。
大道隱去了自己,所以無名。
隻有道,善於施放寬容,收放自如,才能夠讓一切循著他的腳步。
淩雲霄抬手止住笑聲。
待眾人不笑了,他才道:“此劍,不斬天道。隻斬,人心不凡。”
待他話音落下,抬手一揮。
驟然一劍,穿透了凡人之心。
驚得有人要叫出來了。
隻見那一劍,瞬息間化作流光,穿透了在場所有人。
當然,隻是穿其心,而不是真讓他們死。
他悄悄發動了先天道緣。
這一瞬,所有人都隻覺得來到了瀕死一刻。
眼前白光一閃。
然後,迴到了他們過去。
有些人,眼見藍天白雲。
有些人,隻見草木枯榮。
有些人,隻見蜻蜓飲水。
被風吹過的麥苗,夏日炎炎的蟬鳴,凜冽的秋日落葉,唿嘯的冬日吹雪。
那麽,究竟什麽是劍呢?
很多人忽然想到,小時候撿起了地上一根看起來賊棒的樹枝,以為自己是不世高人。
從此門前花落盡,十裏野草不爭春。
穿過火焰,劃過水流,那一招一式,早已藏在童心稚嫩之中。
一步步的成長。
手中有物即是劍。
心中有物也是劍。
心中無物才是劍!
一瞬間,跨過山川湖海,日月時光,迴到了他們自己身上。
再看。
劍字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顆純白的柳樹。
柳樹枝葉搖曳,千絲萬縷。
這是,淩雲霄與劍有關的所有過去。
就連他自己也沒想到。
他的劍意,他的過去,竟是柳樹的模樣。
他道:“爾等隻取一條,而用之不盡。”
他真正的決定是,放開了自己!
所有人,可以通過他來參悟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