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興慶府是依黃河而建,尹誌平出了城,一路向西。
作為國都,興慶府的官道修得還是相當不錯,既寬又直。道上有不少行人往來。
尹誌平有意顯露輕功,以達到驚世駭俗,震驚世人的目的。
縱然內裏穿著鐵衣,他以小無相功真氣推動九陰法門,依舊是絲毫不費力。
更關鍵是有道家內韻,一舉一動,都顯得飄逸而瀟灑,行雲流水間也不見如何動作,好像就是很悠閑地邁步一般就過了數丈……
西夏尚武,來往國都的行人都是有些見識,大多數跑過江湖。
見了這道袍少年的輕功,也不由得心中暗暗震驚。這等輕功,放到江湖中都可揚名立萬,更何況這道士如此年少?
更是有識貨的,認出這是全真派的道士,就循著方向,遠遠綴在後麵。
將走到黃河邊上,尹誌平身後已經跟了不少好事者。
此時水麵清澈,渾不似日後黃沙滾滾。
要想傳道立教,必先驚世駭俗。
近的來說王處一當年獨足跂立憑臨萬丈深穀,使一招“風擺荷葉”,由此威服河北、山東群豪,給全真教不知道掙下了多少便利。
遠的來說,五餅二魚,劃分紅海……如要讓人跟從盲信,先得把這種“非凡”的形象樹立起來。
尹誌平深吸一口氣,小無相真氣遍布周身,護住五髒六腑。
他使了個千斤墜的法子,一步一步踏向水中。
走了十幾步,尹誌平整個人都沒到河水下麵去了。
水底浮力很大,不是沉重的鐵衣,單憑千斤墜的法門,是很難在水底立足的。
岸邊的婦人正在洗衣,她瞄見尹誌平沒入水中,當即受了驚嚇,一屁股坐到地上,等她反應過來,大喊:“救人啦!有人投河了!”
水底的溫度比河邊要低許多,不過正是最舒適的時候。
尹誌平入了水,自然聽不到婦人的好心了。
黃河河水表麵清澈平靜,下方卻是暗流潛藏。
無處不在的水流,從每個方向衝擊著尹誌平的周身。
一邊要維持九陰閉氣秘訣的內唿吸,一邊克服水底的壓力和阻力,如此一來,對內功外功的修煉,都非常有好處。
他在水底演練的是全真教招牌功夫,江湖上流傳最廣的全真大道拳。
“水底中練氣和發力,竟是如此之難!”
尹誌平卻不氣餒,反而驚喜。
難過的同時,他也清楚感受到身體在一點點變強。
要想事半功倍,哪能安逸?他與天爭命,隻要能有精進,哪怕要過刀山火海,也權當是樂土坦途。
內裏的行氣卻是逍遙派的小無相真氣,真氣流轉不息,拳掌波動水流,形成一個個微小的波濤漩渦,以便抵消水中暗流的影響。
每一拳,每一腳,每時每刻真氣的流動,尹誌平都集中精神,把每一處都納入掌控。
此處雖然不是很深,卻也有六米左右,水底也已經有了一點淤泥。
岸邊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圍觀,隻見那道士在水底行走打拳,俱是如同陸地,當真是匪夷所思,已經很有些人議論紛紛。
如此行拳有半個時辰,尹誌平已經明顯感覺到肺中氣息的流逝。要想再繼續練功,隻有消耗神元,短時間內使得精神增強,對肉身的掌控到甚深地步,才可強撐下去。
多次消耗,現在神元份數已經不足十二份,若是用在此時,未免有點浪費。
隻是一轉念,尹誌平就輕輕鑽出水麵,長吸一口氣又轉入水中。
他目前的內煉修為差的太遠,隻是差不多追上丘處機的水平,距離五絕都很有些差距,更別說內煉巔峰,練氣成罡的境界了。
為道日進!
練功才是王道。
尹誌平鍛煉了兩個時辰,短時間內身體修複強化的速度已經是應用到了極點,這才緩緩地走上岸去。
霎時之間,岸上議論紛紛的人群一下寂靜,近二百道目光都注視到尹誌平身上,那目光簡直跟看到神仙沒什麽區別!
縱然是有些見識,知道水底練功是武功高強者都能為之,並非神仙方術的,也以為尹誌平是武功煉到長壽不老,返老還童境界的老怪物,當下更是崇敬。
這些人之中,有個淨土宗的弟子,很有些見識,暗暗駭異。
他也知道當年全真七子之一的王處一在山東傳教的事跡,此時看尹誌平一身道袍,當時就想到那處。他知道這“海底針”的功夫,非江湖中的第一流高手不能為之。
全真教把內功修為如此高深的弟子派來西夏,所圖為何,不問可知。
當下就在官道上急急奔跑,想立刻迴了宗門稟報。
尹誌平感受到神元的急速增加,十一份半…三十份…最終在七十份上停留下來。
心底不禁有些可惜。按他估算,大約有一百二十份神元打底,就可以嚐試一下真正改易體質,鍛煉髓海,增強五感六識。
不是臨時加持,而是身體上的徹底改變。
當前這種速度的增長,不過是一時的,要想真正生根,時時刻刻都有入賬,還是要真正的種下信仰。
全真教本來的教義,是教人清靜無為。拜的是祖師真君,求的是悟道真性,與尹誌平來說,太不合用。
他早已經做好借雞生蛋,另開天地的準備了。
全真教的內功中正平和,最是能夠驅毒養元。
其他門派的上乘內功,也大抵都有抵禦或者治愈內傷毒害之類的功效。
隻是真氣是辛苦吞吐熬練打坐所得,是人身最重之寶,又憑什麽用在普通百姓身上?
尹誌平之所以敢於打算,也是因為他煉炁的速度,非是常人可比。
逍遙派的真氣,生機勃勃,加上尹誌平的神意指引,以此治病療傷,那可以說是無往不利。
若是再有阿芙蓉版的五石散在手,那天上天下,就再也找不出能比的尹誌平的神醫了……
尹誌平從河邊一步一步上岸,真氣暗運,隻是十幾步功夫,衣服就幹透。
等到他到了眾人麵前,已經又是風姿非凡,仙氣十足。
天人法相,自當莊嚴……宗教這門事業,從來都是要講求個賣相。
興慶府是依黃河而建,尹誌平出了城,一路向西。
作為國都,興慶府的官道修得還是相當不錯,既寬又直。道上有不少行人往來。
尹誌平有意顯露輕功,以達到驚世駭俗,震驚世人的目的。
縱然內裏穿著鐵衣,他以小無相功真氣推動九陰法門,依舊是絲毫不費力。
更關鍵是有道家內韻,一舉一動,都顯得飄逸而瀟灑,行雲流水間也不見如何動作,好像就是很悠閑地邁步一般就過了數丈……
西夏尚武,來往國都的行人都是有些見識,大多數跑過江湖。
見了這道袍少年的輕功,也不由得心中暗暗震驚。這等輕功,放到江湖中都可揚名立萬,更何況這道士如此年少?
更是有識貨的,認出這是全真派的道士,就循著方向,遠遠綴在後麵。
將走到黃河邊上,尹誌平身後已經跟了不少好事者。
此時水麵清澈,渾不似日後黃沙滾滾。
要想傳道立教,必先驚世駭俗。
近的來說王處一當年獨足跂立憑臨萬丈深穀,使一招“風擺荷葉”,由此威服河北、山東群豪,給全真教不知道掙下了多少便利。
遠的來說,五餅二魚,劃分紅海……如要讓人跟從盲信,先得把這種“非凡”的形象樹立起來。
尹誌平深吸一口氣,小無相真氣遍布周身,護住五髒六腑。
他使了個千斤墜的法子,一步一步踏向水中。
走了十幾步,尹誌平整個人都沒到河水下麵去了。
水底浮力很大,不是沉重的鐵衣,單憑千斤墜的法門,是很難在水底立足的。
岸邊的婦人正在洗衣,她瞄見尹誌平沒入水中,當即受了驚嚇,一屁股坐到地上,等她反應過來,大喊:“救人啦!有人投河了!”
水底的溫度比河邊要低許多,不過正是最舒適的時候。
尹誌平入了水,自然聽不到婦人的好心了。
黃河河水表麵清澈平靜,下方卻是暗流潛藏。
無處不在的水流,從每個方向衝擊著尹誌平的周身。
一邊要維持九陰閉氣秘訣的內唿吸,一邊克服水底的壓力和阻力,如此一來,對內功外功的修煉,都非常有好處。
他在水底演練的是全真教招牌功夫,江湖上流傳最廣的全真大道拳。
“水底中練氣和發力,竟是如此之難!”
尹誌平卻不氣餒,反而驚喜。
難過的同時,他也清楚感受到身體在一點點變強。
要想事半功倍,哪能安逸?他與天爭命,隻要能有精進,哪怕要過刀山火海,也權當是樂土坦途。
內裏的行氣卻是逍遙派的小無相真氣,真氣流轉不息,拳掌波動水流,形成一個個微小的波濤漩渦,以便抵消水中暗流的影響。
每一拳,每一腳,每時每刻真氣的流動,尹誌平都集中精神,把每一處都納入掌控。
此處雖然不是很深,卻也有六米左右,水底也已經有了一點淤泥。
岸邊此時已經有不少人在圍觀,隻見那道士在水底行走打拳,俱是如同陸地,當真是匪夷所思,已經很有些人議論紛紛。
如此行拳有半個時辰,尹誌平已經明顯感覺到肺中氣息的流逝。要想再繼續練功,隻有消耗神元,短時間內使得精神增強,對肉身的掌控到甚深地步,才可強撐下去。
多次消耗,現在神元份數已經不足十二份,若是用在此時,未免有點浪費。
隻是一轉念,尹誌平就輕輕鑽出水麵,長吸一口氣又轉入水中。
他目前的內煉修為差的太遠,隻是差不多追上丘處機的水平,距離五絕都很有些差距,更別說內煉巔峰,練氣成罡的境界了。
為道日進!
練功才是王道。
尹誌平鍛煉了兩個時辰,短時間內身體修複強化的速度已經是應用到了極點,這才緩緩地走上岸去。
霎時之間,岸上議論紛紛的人群一下寂靜,近二百道目光都注視到尹誌平身上,那目光簡直跟看到神仙沒什麽區別!
縱然是有些見識,知道水底練功是武功高強者都能為之,並非神仙方術的,也以為尹誌平是武功煉到長壽不老,返老還童境界的老怪物,當下更是崇敬。
這些人之中,有個淨土宗的弟子,很有些見識,暗暗駭異。
他也知道當年全真七子之一的王處一在山東傳教的事跡,此時看尹誌平一身道袍,當時就想到那處。他知道這“海底針”的功夫,非江湖中的第一流高手不能為之。
全真教把內功修為如此高深的弟子派來西夏,所圖為何,不問可知。
當下就在官道上急急奔跑,想立刻迴了宗門稟報。
尹誌平感受到神元的急速增加,十一份半…三十份…最終在七十份上停留下來。
心底不禁有些可惜。按他估算,大約有一百二十份神元打底,就可以嚐試一下真正改易體質,鍛煉髓海,增強五感六識。
不是臨時加持,而是身體上的徹底改變。
當前這種速度的增長,不過是一時的,要想真正生根,時時刻刻都有入賬,還是要真正的種下信仰。
全真教本來的教義,是教人清靜無為。拜的是祖師真君,求的是悟道真性,與尹誌平來說,太不合用。
他早已經做好借雞生蛋,另開天地的準備了。
全真教的內功中正平和,最是能夠驅毒養元。
其他門派的上乘內功,也大抵都有抵禦或者治愈內傷毒害之類的功效。
隻是真氣是辛苦吞吐熬練打坐所得,是人身最重之寶,又憑什麽用在普通百姓身上?
尹誌平之所以敢於打算,也是因為他煉炁的速度,非是常人可比。
逍遙派的真氣,生機勃勃,加上尹誌平的神意指引,以此治病療傷,那可以說是無往不利。
若是再有阿芙蓉版的五石散在手,那天上天下,就再也找不出能比的尹誌平的神醫了……
尹誌平從河邊一步一步上岸,真氣暗運,隻是十幾步功夫,衣服就幹透。
等到他到了眾人麵前,已經又是風姿非凡,仙氣十足。
天人法相,自當莊嚴……宗教這門事業,從來都是要講求個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