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聖伊比尼亞人也沒有放鬆過警惕,當戴奧尼亞艦隊步兵爬上河岸、出現在這片較為平坦的丘陵地帶之時,就被擔任警戒的聖伊比尼亞哨兵發現,他們立刻就將這個可怕的消息通知了城裏。
聖伊比尼亞人十分恐慌,紛紛跑進城裏躲避。但是曼諾河距離聖伊比尼亞城不過10多裏地,並不太遠,而聖伊比尼亞作為金屬加工中心,城外遍地都是熔煉場,有的甚至直接建在幾裏之外的山嶺之下(這樣獲取木材方便),等戴奧尼亞艦隊步兵趕到城外時,還有不少在熔煉廠、礦場工作的民眾以及奴隸沒能及時逃入城內,艦隊步兵分出一小部分對他們進行抓捕,大部分士兵則繞過聖伊比尼亞城,直撲特摩河的港口。
該港口並沒有同聖伊比尼亞城連在一起,盡管特摩河下遊與曼諾河不同,河岸兩側有一些較平坦的土地可以被開發成港口,但特摩河與建在丘陵上的伊比尼亞城有著幾十米的高度差,所以聖伊比尼亞人隻是修建了一條寬闊的平整石路與港口相連,便於貨物運輸。
第三艦隊步兵順著道路,抵近港口之外。
該港口如此重要,當然也建有城牆保護,雖然它防禦的重點是在河口,防止海上的艦隊突入,而在靠近城池的這一側也建有城牆,隻是沒有哨樓和壕溝,並且戴奧尼亞來得太快,驚慌的聖伊比尼亞人都忙著逃進城內,導致港口內防禦人手不多,但是其守軍仍然登上城頭,進行頑強的抵禦。
艦隊步兵們帶著十幾架從戰船上帶來的雲梯,搭在港口的城牆上開始強攻。
戰鬥進行了十多分鍾之後,早先進入港口的五艘貨船的水手大約100人突然集合起來,拿出藏在貨船上的武器,開始攻擊港口內的守軍。
聖伊比尼亞人被打得猝不及防,內外夾擊之下,戴奧尼亞軍隊很快攻入了港口內,並順利的占領了位於河口的防波大堤、塔樓,升起了攔河的木閘,已經在附近海麵停留著的戴奧尼亞艦隊160艘戰船(海戰之後,第3艦隊得到了一些新戰船的補充,使得其戰船的數量不減反增)順利的擠進了港口。
自發現敵情之後,聖伊比尼亞人就立刻派信使騎馬緊急趕往南方求援。
距離聖伊比尼亞最近的腓尼基城鎮是薩羅斯(tharros),它位於薩丁尼亞西海岸中部海濱,不但擁有優良的港口,而且還有肥沃的沿河平原,它距離聖伊比尼亞城大約70裏,中間雖有山嶺橫隔,但靠近海邊的道路還較為平坦。
以前由於聖伊比尼亞的金屬產量很大,但其河港的容量卻小,經常導致貨物積壓,後來在駐守薩丁尼亞、監督各腓尼基城邦的迦太基士師們的協調下,部分的貴金屬貨物向南轉運到薩羅斯,再通過其港口向迦太基運輸,為此薩羅斯人還費勁心力的修築了一條寬闊平整的大道連通聖伊比尼亞,在曼留河上也修築了兩座木橋。
正是同聖伊比尼亞的聯合,再加上其本身的良好條件,通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薩羅斯已經成為薩丁尼亞島上數一數二的腓尼基城鎮,並不弱於卡拉裏斯(caralis,卡拉裏斯是薩丁尼亞島最南端的一個腓尼基城鎮,同樣擁有優良的港口,肥沃的沿河平原,此外由於它最靠近隔海相望的迦太基,因此與迦太基之間有著更加頻繁的貿易往來),所以自從戴奧尼亞艦隊對薩丁尼亞進行襲擾以來,島上腓尼基城鎮臨時組建的腓尼基聯軍就駐紮在薩羅斯城,之前迦太基的新艦隊也駐紮在薩羅斯港口,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聖伊比尼亞的安全。
聽到戴奧尼亞人居然在襲擊聖伊比尼亞,這支由來自島上各腓尼基城鎮的一萬名公民兵組建的聯軍立刻踩著平坦的大道,向北行軍,趕去救援。
在前進的途中,又再次遇到聖利比尼亞的信使,得到最新的消息:戴奧尼亞人占領了河港,並且還在大肆破壞城外的熔煉場。
擔任聯軍的統帥是來自迦太基的年輕貴族,他原本是卡拉裏斯的士師(來自其他腓尼基城鎮的公民兵也基本是由該城鎮的迦太基士師所率領),聽到了這個消息,既擔憂又興奮:擔憂是怕如果聖伊比尼亞因為戴奧尼亞人的襲擾和破壞,導致金屬產量明顯減少,他作為腓尼基聯軍的統帥,必然會遭到迦太基元老院的斥責,甚至可能會丟掉薩丁尼亞士師這個肥差,被勒令返迴迦太基;興奮的是他從信口中得知,來犯的戴奧尼亞軍隊大約隻有三四千人,如果能夠及時趕到,擊敗他們應該是易如反掌之事,再算上上一次的勝利,他的傑出表現必將引起迦太基民眾和元老院的注意,為他將來進入元老院奠定基礎。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讓全軍加速前進。
下午,腓尼基聯軍終於趕到了聖伊比尼亞城,得到消息的戴奧尼亞艦隊步兵們慌忙集合起來,開始向著特摩河撤退。
腓尼基聯軍緊追不舍。
在河岸之上,戴奧尼亞艦隊步兵停止了後撤,開始列陣。
腓尼基聯軍也停止了追擊,同樣在300米外展開陣勢,準備通過正麵的會戰徹底擊潰戴奧尼亞軍隊。
當腓尼基士兵們正借著列陣之機、讓自己經過幾個小時急行軍導致十分疲憊的身體能得到略微的休息緩解之時,突然軍陣前列出現了騷動。
“快看!戴奧尼亞的重步兵!他們從哪裏冒出來的?!”
“我們上當了!戴奧尼亞軍隊可不止這幾千人,他們把重步兵都藏在了河港裏!”
“天哪,這些重步兵不斷的出來,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
腓尼基聯軍的年輕統帥在己方士兵列陣的同時,一直在注視著前方的敵人,主要是擔心這些人數少於己方、全是輕甲兵的戴奧尼亞軍隊會突然逃竄(他把戴奧尼亞艦隊步兵視為是輕甲兵),但他突然間看到剛列好陣的戴奧尼亞軍隊開始向右移動,將聖伊比尼亞城通向河港的大道讓了出來,然後一隊隊排列整齊的身穿黑盔黑甲、手持刺槍長盾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並且迅速跟隨前麵的部隊向右移動。
戴奧尼亞軍團士兵不斷的湧現,原本陣列很短的戴奧尼亞軍陣長度很快就與腓尼基的軍陣接近了。
到了此時,腓尼基聯軍統帥怎會不知道這是戴奧尼亞人的陰謀,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不但讓士兵們感到驚慌,他何嚐不感到恐慌,但此刻埋怨聖伊比尼亞人沒有仔細偵查、給出了錯誤的信息,導致他準備不足……這些都已經沒有了意義,他也沒有時間去想眼前的這支戴奧尼亞正規軍隊是從哪裏來的,因為據他所得到的消息:戴奧尼亞的國王已經率領所有的戴奧尼亞軍隊在西西裏同瑪哥統率的迦太基大軍在交戰。
此刻,他腦海裏冒出來的第1個想法就是撤退,但他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如果聯軍撤退,戴奧尼亞人必然會趁勢進攻聖伊比尼亞城,該城作為薩丁尼亞的金屬冶煉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建設都是為了方便礦石的收集、運輸、貿易、冶煉……而並不是作為一個要塞城鎮存在,甚至它還比不上普通城鎮的防禦能力,完全不可能抵擋得住擁有如此多士兵的戴奧尼亞軍隊的進攻。一旦聖伊比尼亞城被攻陷,他絕對會親身感受到迦太基元老院的憤怒。
而且士兵們經過幾個小時的快速行軍之後已經很疲勞,在陣前退卻本就是大忌,戴奧尼亞人一旦發起進攻,極可能導致全軍的潰敗。
他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趁著戴奧尼亞人還沒有列好陣勢,可能還有不少士兵在河岸之下,未能進入戰場,趕緊發起進攻,或許還有獲勝的機會。
於是,他硬著頭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半個小時之後,這位迦太基將領的僥幸被粉碎,體力匱乏的腓尼基聯軍被養精蓄銳的第九軍團和艦隊步兵聯手擊敗,潰敗的腓尼基士兵們有一部分往聖伊比尼亞城逃跑,更多的人則想逃迴薩羅斯城,但是當他們逃到曼諾河岸時,卻發現這兩座木橋已經被戴奧尼亞士兵占領。
原來,就在腓尼基聯軍渡過曼諾河之後,第三艦隊的戰船就再次進入漫諾河口,讓兩個連隊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爬上岸,占據了曼諾河上僅有的兩座木橋。
歸路被阻截,而後方追兵又隨後趕到,很多腓尼基潰兵絕望的投降,還有一些潰兵又返身逃往聖伊比尼亞城。
聖伊比尼亞人得知腓尼基聯軍遭受慘敗的消息,十分的恐慌,認為獲勝後的戴奧尼亞人會緊接著進攻他們的城鎮,但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隻有不斷逃來的腓尼基潰兵,卻一直沒有見到戴奧尼亞軍隊的身影,都感到驚疑。
聖伊比尼亞人十分恐慌,紛紛跑進城裏躲避。但是曼諾河距離聖伊比尼亞城不過10多裏地,並不太遠,而聖伊比尼亞作為金屬加工中心,城外遍地都是熔煉場,有的甚至直接建在幾裏之外的山嶺之下(這樣獲取木材方便),等戴奧尼亞艦隊步兵趕到城外時,還有不少在熔煉廠、礦場工作的民眾以及奴隸沒能及時逃入城內,艦隊步兵分出一小部分對他們進行抓捕,大部分士兵則繞過聖伊比尼亞城,直撲特摩河的港口。
該港口並沒有同聖伊比尼亞城連在一起,盡管特摩河下遊與曼諾河不同,河岸兩側有一些較平坦的土地可以被開發成港口,但特摩河與建在丘陵上的伊比尼亞城有著幾十米的高度差,所以聖伊比尼亞人隻是修建了一條寬闊的平整石路與港口相連,便於貨物運輸。
第三艦隊步兵順著道路,抵近港口之外。
該港口如此重要,當然也建有城牆保護,雖然它防禦的重點是在河口,防止海上的艦隊突入,而在靠近城池的這一側也建有城牆,隻是沒有哨樓和壕溝,並且戴奧尼亞來得太快,驚慌的聖伊比尼亞人都忙著逃進城內,導致港口內防禦人手不多,但是其守軍仍然登上城頭,進行頑強的抵禦。
艦隊步兵們帶著十幾架從戰船上帶來的雲梯,搭在港口的城牆上開始強攻。
戰鬥進行了十多分鍾之後,早先進入港口的五艘貨船的水手大約100人突然集合起來,拿出藏在貨船上的武器,開始攻擊港口內的守軍。
聖伊比尼亞人被打得猝不及防,內外夾擊之下,戴奧尼亞軍隊很快攻入了港口內,並順利的占領了位於河口的防波大堤、塔樓,升起了攔河的木閘,已經在附近海麵停留著的戴奧尼亞艦隊160艘戰船(海戰之後,第3艦隊得到了一些新戰船的補充,使得其戰船的數量不減反增)順利的擠進了港口。
自發現敵情之後,聖伊比尼亞人就立刻派信使騎馬緊急趕往南方求援。
距離聖伊比尼亞最近的腓尼基城鎮是薩羅斯(tharros),它位於薩丁尼亞西海岸中部海濱,不但擁有優良的港口,而且還有肥沃的沿河平原,它距離聖伊比尼亞城大約70裏,中間雖有山嶺橫隔,但靠近海邊的道路還較為平坦。
以前由於聖伊比尼亞的金屬產量很大,但其河港的容量卻小,經常導致貨物積壓,後來在駐守薩丁尼亞、監督各腓尼基城邦的迦太基士師們的協調下,部分的貴金屬貨物向南轉運到薩羅斯,再通過其港口向迦太基運輸,為此薩羅斯人還費勁心力的修築了一條寬闊平整的大道連通聖伊比尼亞,在曼留河上也修築了兩座木橋。
正是同聖伊比尼亞的聯合,再加上其本身的良好條件,通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薩羅斯已經成為薩丁尼亞島上數一數二的腓尼基城鎮,並不弱於卡拉裏斯(caralis,卡拉裏斯是薩丁尼亞島最南端的一個腓尼基城鎮,同樣擁有優良的港口,肥沃的沿河平原,此外由於它最靠近隔海相望的迦太基,因此與迦太基之間有著更加頻繁的貿易往來),所以自從戴奧尼亞艦隊對薩丁尼亞進行襲擾以來,島上腓尼基城鎮臨時組建的腓尼基聯軍就駐紮在薩羅斯城,之前迦太基的新艦隊也駐紮在薩羅斯港口,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護聖伊比尼亞的安全。
聽到戴奧尼亞人居然在襲擊聖伊比尼亞,這支由來自島上各腓尼基城鎮的一萬名公民兵組建的聯軍立刻踩著平坦的大道,向北行軍,趕去救援。
在前進的途中,又再次遇到聖利比尼亞的信使,得到最新的消息:戴奧尼亞人占領了河港,並且還在大肆破壞城外的熔煉場。
擔任聯軍的統帥是來自迦太基的年輕貴族,他原本是卡拉裏斯的士師(來自其他腓尼基城鎮的公民兵也基本是由該城鎮的迦太基士師所率領),聽到了這個消息,既擔憂又興奮:擔憂是怕如果聖伊比尼亞因為戴奧尼亞人的襲擾和破壞,導致金屬產量明顯減少,他作為腓尼基聯軍的統帥,必然會遭到迦太基元老院的斥責,甚至可能會丟掉薩丁尼亞士師這個肥差,被勒令返迴迦太基;興奮的是他從信口中得知,來犯的戴奧尼亞軍隊大約隻有三四千人,如果能夠及時趕到,擊敗他們應該是易如反掌之事,再算上上一次的勝利,他的傑出表現必將引起迦太基民眾和元老院的注意,為他將來進入元老院奠定基礎。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下達命令:讓全軍加速前進。
下午,腓尼基聯軍終於趕到了聖伊比尼亞城,得到消息的戴奧尼亞艦隊步兵們慌忙集合起來,開始向著特摩河撤退。
腓尼基聯軍緊追不舍。
在河岸之上,戴奧尼亞艦隊步兵停止了後撤,開始列陣。
腓尼基聯軍也停止了追擊,同樣在300米外展開陣勢,準備通過正麵的會戰徹底擊潰戴奧尼亞軍隊。
當腓尼基士兵們正借著列陣之機、讓自己經過幾個小時急行軍導致十分疲憊的身體能得到略微的休息緩解之時,突然軍陣前列出現了騷動。
“快看!戴奧尼亞的重步兵!他們從哪裏冒出來的?!”
“我們上當了!戴奧尼亞軍隊可不止這幾千人,他們把重步兵都藏在了河港裏!”
“天哪,這些重步兵不斷的出來,他們到底有多少人!”
……
腓尼基聯軍的年輕統帥在己方士兵列陣的同時,一直在注視著前方的敵人,主要是擔心這些人數少於己方、全是輕甲兵的戴奧尼亞軍隊會突然逃竄(他把戴奧尼亞艦隊步兵視為是輕甲兵),但他突然間看到剛列好陣的戴奧尼亞軍隊開始向右移動,將聖伊比尼亞城通向河港的大道讓了出來,然後一隊隊排列整齊的身穿黑盔黑甲、手持刺槍長盾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出現在了他的眼前,並且迅速跟隨前麵的部隊向右移動。
戴奧尼亞軍團士兵不斷的湧現,原本陣列很短的戴奧尼亞軍陣長度很快就與腓尼基的軍陣接近了。
到了此時,腓尼基聯軍統帥怎會不知道這是戴奧尼亞人的陰謀,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不但讓士兵們感到驚慌,他何嚐不感到恐慌,但此刻埋怨聖伊比尼亞人沒有仔細偵查、給出了錯誤的信息,導致他準備不足……這些都已經沒有了意義,他也沒有時間去想眼前的這支戴奧尼亞正規軍隊是從哪裏來的,因為據他所得到的消息:戴奧尼亞的國王已經率領所有的戴奧尼亞軍隊在西西裏同瑪哥統率的迦太基大軍在交戰。
此刻,他腦海裏冒出來的第1個想法就是撤退,但他立刻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如果聯軍撤退,戴奧尼亞人必然會趁勢進攻聖伊比尼亞城,該城作為薩丁尼亞的金屬冶煉中心,城市的規劃和建設都是為了方便礦石的收集、運輸、貿易、冶煉……而並不是作為一個要塞城鎮存在,甚至它還比不上普通城鎮的防禦能力,完全不可能抵擋得住擁有如此多士兵的戴奧尼亞軍隊的進攻。一旦聖伊比尼亞城被攻陷,他絕對會親身感受到迦太基元老院的憤怒。
而且士兵們經過幾個小時的快速行軍之後已經很疲勞,在陣前退卻本就是大忌,戴奧尼亞人一旦發起進攻,極可能導致全軍的潰敗。
他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趁著戴奧尼亞人還沒有列好陣勢,可能還有不少士兵在河岸之下,未能進入戰場,趕緊發起進攻,或許還有獲勝的機會。
於是,他硬著頭皮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半個小時之後,這位迦太基將領的僥幸被粉碎,體力匱乏的腓尼基聯軍被養精蓄銳的第九軍團和艦隊步兵聯手擊敗,潰敗的腓尼基士兵們有一部分往聖伊比尼亞城逃跑,更多的人則想逃迴薩羅斯城,但是當他們逃到曼諾河岸時,卻發現這兩座木橋已經被戴奧尼亞士兵占領。
原來,就在腓尼基聯軍渡過曼諾河之後,第三艦隊的戰船就再次進入漫諾河口,讓兩個連隊的戴奧尼亞軍團士兵爬上岸,占據了曼諾河上僅有的兩座木橋。
歸路被阻截,而後方追兵又隨後趕到,很多腓尼基潰兵絕望的投降,還有一些潰兵又返身逃往聖伊比尼亞城。
聖伊比尼亞人得知腓尼基聯軍遭受慘敗的消息,十分的恐慌,認為獲勝後的戴奧尼亞人會緊接著進攻他們的城鎮,但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隻有不斷逃來的腓尼基潰兵,卻一直沒有見到戴奧尼亞軍隊的身影,都感到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