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弗斯坐在大帳中央,在他前麵還放著一張很大的木板,上麵繪製者羅馬城的詳細地圖,托爾米德領著年輕的參謀們一邊記錄偵騎匯報的戰況,然後再用圖標和數字將其標注在地圖上。
“陛下,偵騎在距離羅馬城東麵約十裏左右發現有四、五百名羅馬士兵,估計來自腓底奈(fidenae)……”
“陛下,在距離羅馬城東南角15裏外有拉丁城邦的部隊在聚集,現在已經有一千名左右的士兵……”
“陛下,在我們大營西南方向出現一支羅馬的軍隊,大約有5000多人……”
“根據第三軍團派過河來的信使報告,他們的偵騎發現羅馬的殖民城維愛派出了近兩千名羅馬士兵,另外凱斯雷拉和塔爾楚納等幾座伊特魯裏亞城邦也各自派出了兩、三百名援軍,他們現在正趕往維愛……”
……
戴弗斯聽著參謀們的匯報,目注著地圖:地圖上標滿了紅色和黑色的圓點,紅點代表羅馬軍隊及羅馬援軍,黑點代表戴奧尼亞軍隊,每一個圓點標誌著一千人,可以看到紅點集中在羅馬城,黑點集中在羅馬城外,將紅點包圍,而在黑點之外,過一段時間就增加幾個紅點,慢慢匯聚成一個更大的包圍圈,逐漸的對黑點進行包圍……這是一場包圍與反包圍的戰鬥,關係著雙方的生死。
戴弗斯的神情始終保持著平靜,而年輕的參謀們包括克洛托卡塔克斯隨著消息不斷的傳來,他們都顯得有些緊張了,就連托爾米德也有點沉不住氣,他上前說道:“陛下,從現在的戰況來看,我們的第二軍團和第四、第五軍團攻勢最好,他們很可能率先攻上城頭,但是……羅馬的援軍在不斷的到來,尤其是這支羅馬軍隊——”
托爾米德先用手指著地圖上戴奧尼亞中軍大營西南方那個由五個紅點聚在一起繪成的類似花朵的圖案,然後又將手指移向台伯河北岸第三軍團軍營以北有三、四個正連在一起的紅點,說道:“還有這裏,恐怕都會成為我們攻城軍隊的大麻煩!我們是不是搶先采取行動,先消滅掉這支羅馬軍隊,以緩解我們不多的防禦兵力?”托爾米德的手最後再次落在那個像花朵一樣的圖案上。
戴弗斯微微頜首,然後緩緩說道:“托爾米德,你的看法是正確的,但我們必須先弄清這支羅馬軍隊的動向,才能采取正確的應對。我們不要慌,慌的是敵人,因為是我們掌握著這場戰鬥的主動權。”
戴弗斯語氣中帶有一絲教訓的口吻,但托爾米德得到了提醒,神情立刻放鬆了一些。而大帳內有些凝重的氣氛也開始消解,參謀們一邊記錄著數據、一邊低聲討論著什麽,赫尼波裏斯一邊觀察著眾人、一邊用筆描寫著此時大帳內的情景,托爾米德也向戴弗斯交流著對接下來戰鬥的一些規劃,克洛托卡塔克斯則站在帳幕內,隨時準備迎接偵騎的到來。
而這一次偵騎帶來的情報讓他心驚:“報!我們西南麵的那支羅馬軍隊人數增加到……八千人左右!”
他話音剛落,戴弗斯沉聲說了一句:“不要慌。”
戴弗斯帶著勉勵的微笑讓克洛托卡塔克斯有些驚慌的情緒穩定下來,他立刻答道:“是!”
而參謀們聽到後,同樣在驚唿:“8000人?!”
托爾米德仔細察看了一下地圖,然後略顯緊張的說道:“陛下,看來極可能是圖斯特隆、阿瑞西亞(aricia)、以及博維內(bovie)等拉丁城邦派出的援軍,他們與羅馬軍隊會合了!”
戴弗斯神情不變,話語依舊平靜的說道:“這支羅馬軍隊所在的地方靠近阿爾巴湖,那一片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拉丁人的中心,雖然阿爾巴隆加城早已經被羅馬人毀掉,但據說一年一度的拉丁人所崇拜的朱庇特神的慶典——拉丁假日始終是在阿爾巴山上舉行,所以阿爾巴湖附近居住了不少的拉丁部落,看來他們還有餘力派出援軍……不過這樣正好,魚都聚齊了,正好可以讓我們一網打盡!”
戴弗斯充滿自信的語氣讓托爾米德想起了一件事,他心緒稍定,坐迴木椅上,想了想,還是有點擔憂的說道:“現在,我就擔心這支羅馬部隊會繼續向東行進,與在東南麵的拉丁援軍會合,那樣的話……”
“那樣的話,我們無非就是調動軍隊趕到東南方向去攔截敵人,但是對羅馬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明明已經到達羅馬城外圍,卻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和等待,那些正在擔心家園的羅馬公民兵們能有這個耐心嗎?”戴弗斯不緊不慢的說道。
“陛下,你的意思是說……這支羅馬軍隊很可能會立即向我們發動攻擊!”托爾米德急切的問道。
戴弗斯正要迴答,克洛托卡塔克斯的聲音再次響起:“報,大營西南麵那支8000人的羅馬軍隊,正在繞過我們大營,向著北麵行軍!”
托爾米德一聽,頓時站了起來,既緊張又興奮的說道:“陛下,被您說中了!這支羅馬軍隊看來要向我們發動進攻了,他們的攻擊目標恐怕是在這裏!”
托爾米德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羅馬城牆的西南角,第四軍團和第五軍團的士兵們正在那裏攻城,在他們的後方正是戴奧尼亞中軍大營和西麵營地(即第四軍團的營地)之間的巨大空隙,羅馬人可以很快的通過此處,直接攻擊正在攻城的戴奧尼亞軍隊。
戴弗斯也是同樣的判斷,所以他不再穩坐泰山,而是立刻下達了命令:“托爾米德,我任命你為臨時指揮官,立刻帶領留守中軍營地的第五軍團一個大隊、第二軍團一個大隊、第六軍團兩個大隊、以及第一和第二騎兵軍團,趕往那裏,攔截敵人!同時,我會派傳令兵趕去通知第四軍團的兩個駐營大隊,趕去與你會合!”
六個步兵大隊再加上兩個騎兵軍團接近一萬人,從兵力上講,已經超過了來襲的敵人,但是托爾米德的臉上卻沒有欣喜,而是擔憂的表示了反對:“陛下,您身邊隻剩下第二軍團和第五軍團的兩個大隊保護,太危險了!而且兩千名士兵也無法防禦這麽大的營地——”
“不用擔心我的安全,也不用擔心營地的安全,你帶去的士兵越多,就越能更快的解決戰鬥,更快的返迴,為整個戰場減輕壓力!”戴弗斯不容置疑的說著,然後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或者你是擔心自己無法指揮這麽多的士兵,所以才會找理由讓我替你減少一些?”
托爾米德知道這是戴弗斯的激將,但他也明白這說明戴弗斯不準備改變主意,於是他不再勸說,原地向戴弗斯行了一個軍禮,有力的迴應:“遵命,陛下!也請您注意安全!”
戴弗斯頜首。
托爾米德轉身欲出,這時在一旁的克洛托卡塔克斯忍不住大聲說道:“父親……陛下,我請求參加這一次的戰鬥!”
大帳內突然安靜下來,眾人都把目光聚焦在這位年輕的王子身上,就連戴弗斯自己也有些吃驚,他還沒來得及開口,托爾米德就急聲勸道:“這不行!王子殿下,這太危險了!羅馬軍隊急匆匆前來救援,必然抱著拚命的心思,我們的兵力看似多於對方,但有一半是騎兵,和敵人在正麵對抗是吃虧的!王子殿下,請留在這裏,協助陛下指揮整個戰局,最終贏得奪取羅馬城的勝利!”
“對我來說是危險,對其他的士兵來說就不是危險嗎!”克洛托卡塔克斯漲紅著臉,激動的大聲說道:“我是戴奧尼亞公民!也是這支大軍中的一名士兵!必須要為整場戰鬥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坐在這裏,看著其他人去戰鬥、流血甚至犧牲!”
克洛托卡塔克斯說的是心裏話,此刻他心中想到的是阿多裏斯大哥和以往在圖裏伊進行訓練的戰友們,此刻他們都在前方作戰或者即將投入戰鬥,他不能允許自己像一個懦夫一樣成為看客,這個想法實際上從他踏上這片土地以來就一直在醞釀,因此他的語氣因為過於激昂而顯得有些顫抖。
戴弗斯看著自己的兒子,看到他眼中的倔強,他僅僅稍作遲疑,然後幹脆的說道:“你去吧。”
“陛下——”托米爾德還想再勸,戴弗斯擺手說道:“克洛托說的沒錯,他雖然是我的兒子,但也是戴奧尼亞公民,別人的孩子要服役上戰場,他當然也要!”
“謝謝父親!”克洛托卡塔克斯興奮之餘,又怕托爾米德繼續勸說,於是大聲提醒道:“指揮官大人,再不出發,敵人的援軍就要趕到城下了!”
托爾米德見戴弗斯表情嚴肅,並沒有要改變主意的意思,隻好再次行了軍禮,說道:“請陛下放心!”
戴弗斯當然明白他說的“放心”是什麽意思,而這時克洛托卡塔克斯也向他迅速的行完軍禮,急衝衝的跟隨托爾米德而去。
“陛下,偵騎在距離羅馬城東麵約十裏左右發現有四、五百名羅馬士兵,估計來自腓底奈(fidenae)……”
“陛下,在距離羅馬城東南角15裏外有拉丁城邦的部隊在聚集,現在已經有一千名左右的士兵……”
“陛下,在我們大營西南方向出現一支羅馬的軍隊,大約有5000多人……”
“根據第三軍團派過河來的信使報告,他們的偵騎發現羅馬的殖民城維愛派出了近兩千名羅馬士兵,另外凱斯雷拉和塔爾楚納等幾座伊特魯裏亞城邦也各自派出了兩、三百名援軍,他們現在正趕往維愛……”
……
戴弗斯聽著參謀們的匯報,目注著地圖:地圖上標滿了紅色和黑色的圓點,紅點代表羅馬軍隊及羅馬援軍,黑點代表戴奧尼亞軍隊,每一個圓點標誌著一千人,可以看到紅點集中在羅馬城,黑點集中在羅馬城外,將紅點包圍,而在黑點之外,過一段時間就增加幾個紅點,慢慢匯聚成一個更大的包圍圈,逐漸的對黑點進行包圍……這是一場包圍與反包圍的戰鬥,關係著雙方的生死。
戴弗斯的神情始終保持著平靜,而年輕的參謀們包括克洛托卡塔克斯隨著消息不斷的傳來,他們都顯得有些緊張了,就連托爾米德也有點沉不住氣,他上前說道:“陛下,從現在的戰況來看,我們的第二軍團和第四、第五軍團攻勢最好,他們很可能率先攻上城頭,但是……羅馬的援軍在不斷的到來,尤其是這支羅馬軍隊——”
托爾米德先用手指著地圖上戴奧尼亞中軍大營西南方那個由五個紅點聚在一起繪成的類似花朵的圖案,然後又將手指移向台伯河北岸第三軍團軍營以北有三、四個正連在一起的紅點,說道:“還有這裏,恐怕都會成為我們攻城軍隊的大麻煩!我們是不是搶先采取行動,先消滅掉這支羅馬軍隊,以緩解我們不多的防禦兵力?”托爾米德的手最後再次落在那個像花朵一樣的圖案上。
戴弗斯微微頜首,然後緩緩說道:“托爾米德,你的看法是正確的,但我們必須先弄清這支羅馬軍隊的動向,才能采取正確的應對。我們不要慌,慌的是敵人,因為是我們掌握著這場戰鬥的主動權。”
戴弗斯語氣中帶有一絲教訓的口吻,但托爾米德得到了提醒,神情立刻放鬆了一些。而大帳內有些凝重的氣氛也開始消解,參謀們一邊記錄著數據、一邊低聲討論著什麽,赫尼波裏斯一邊觀察著眾人、一邊用筆描寫著此時大帳內的情景,托爾米德也向戴弗斯交流著對接下來戰鬥的一些規劃,克洛托卡塔克斯則站在帳幕內,隨時準備迎接偵騎的到來。
而這一次偵騎帶來的情報讓他心驚:“報!我們西南麵的那支羅馬軍隊人數增加到……八千人左右!”
他話音剛落,戴弗斯沉聲說了一句:“不要慌。”
戴弗斯帶著勉勵的微笑讓克洛托卡塔克斯有些驚慌的情緒穩定下來,他立刻答道:“是!”
而參謀們聽到後,同樣在驚唿:“8000人?!”
托爾米德仔細察看了一下地圖,然後略顯緊張的說道:“陛下,看來極可能是圖斯特隆、阿瑞西亞(aricia)、以及博維內(bovie)等拉丁城邦派出的援軍,他們與羅馬軍隊會合了!”
戴弗斯神情不變,話語依舊平靜的說道:“這支羅馬軍隊所在的地方靠近阿爾巴湖,那一片地區一直以來都是拉丁人的中心,雖然阿爾巴隆加城早已經被羅馬人毀掉,但據說一年一度的拉丁人所崇拜的朱庇特神的慶典——拉丁假日始終是在阿爾巴山上舉行,所以阿爾巴湖附近居住了不少的拉丁部落,看來他們還有餘力派出援軍……不過這樣正好,魚都聚齊了,正好可以讓我們一網打盡!”
戴弗斯充滿自信的語氣讓托爾米德想起了一件事,他心緒稍定,坐迴木椅上,想了想,還是有點擔憂的說道:“現在,我就擔心這支羅馬部隊會繼續向東行進,與在東南麵的拉丁援軍會合,那樣的話……”
“那樣的話,我們無非就是調動軍隊趕到東南方向去攔截敵人,但是對羅馬人來說,這意味著他們明明已經到達羅馬城外圍,卻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準備和等待,那些正在擔心家園的羅馬公民兵們能有這個耐心嗎?”戴弗斯不緊不慢的說道。
“陛下,你的意思是說……這支羅馬軍隊很可能會立即向我們發動攻擊!”托爾米德急切的問道。
戴弗斯正要迴答,克洛托卡塔克斯的聲音再次響起:“報,大營西南麵那支8000人的羅馬軍隊,正在繞過我們大營,向著北麵行軍!”
托爾米德一聽,頓時站了起來,既緊張又興奮的說道:“陛下,被您說中了!這支羅馬軍隊看來要向我們發動進攻了,他們的攻擊目標恐怕是在這裏!”
托爾米德的手指向了地圖上羅馬城牆的西南角,第四軍團和第五軍團的士兵們正在那裏攻城,在他們的後方正是戴奧尼亞中軍大營和西麵營地(即第四軍團的營地)之間的巨大空隙,羅馬人可以很快的通過此處,直接攻擊正在攻城的戴奧尼亞軍隊。
戴弗斯也是同樣的判斷,所以他不再穩坐泰山,而是立刻下達了命令:“托爾米德,我任命你為臨時指揮官,立刻帶領留守中軍營地的第五軍團一個大隊、第二軍團一個大隊、第六軍團兩個大隊、以及第一和第二騎兵軍團,趕往那裏,攔截敵人!同時,我會派傳令兵趕去通知第四軍團的兩個駐營大隊,趕去與你會合!”
六個步兵大隊再加上兩個騎兵軍團接近一萬人,從兵力上講,已經超過了來襲的敵人,但是托爾米德的臉上卻沒有欣喜,而是擔憂的表示了反對:“陛下,您身邊隻剩下第二軍團和第五軍團的兩個大隊保護,太危險了!而且兩千名士兵也無法防禦這麽大的營地——”
“不用擔心我的安全,也不用擔心營地的安全,你帶去的士兵越多,就越能更快的解決戰鬥,更快的返迴,為整個戰場減輕壓力!”戴弗斯不容置疑的說著,然後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或者你是擔心自己無法指揮這麽多的士兵,所以才會找理由讓我替你減少一些?”
托爾米德知道這是戴弗斯的激將,但他也明白這說明戴弗斯不準備改變主意,於是他不再勸說,原地向戴弗斯行了一個軍禮,有力的迴應:“遵命,陛下!也請您注意安全!”
戴弗斯頜首。
托爾米德轉身欲出,這時在一旁的克洛托卡塔克斯忍不住大聲說道:“父親……陛下,我請求參加這一次的戰鬥!”
大帳內突然安靜下來,眾人都把目光聚焦在這位年輕的王子身上,就連戴弗斯自己也有些吃驚,他還沒來得及開口,托爾米德就急聲勸道:“這不行!王子殿下,這太危險了!羅馬軍隊急匆匆前來救援,必然抱著拚命的心思,我們的兵力看似多於對方,但有一半是騎兵,和敵人在正麵對抗是吃虧的!王子殿下,請留在這裏,協助陛下指揮整個戰局,最終贏得奪取羅馬城的勝利!”
“對我來說是危險,對其他的士兵來說就不是危險嗎!”克洛托卡塔克斯漲紅著臉,激動的大聲說道:“我是戴奧尼亞公民!也是這支大軍中的一名士兵!必須要為整場戰鬥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坐在這裏,看著其他人去戰鬥、流血甚至犧牲!”
克洛托卡塔克斯說的是心裏話,此刻他心中想到的是阿多裏斯大哥和以往在圖裏伊進行訓練的戰友們,此刻他們都在前方作戰或者即將投入戰鬥,他不能允許自己像一個懦夫一樣成為看客,這個想法實際上從他踏上這片土地以來就一直在醞釀,因此他的語氣因為過於激昂而顯得有些顫抖。
戴弗斯看著自己的兒子,看到他眼中的倔強,他僅僅稍作遲疑,然後幹脆的說道:“你去吧。”
“陛下——”托米爾德還想再勸,戴弗斯擺手說道:“克洛托說的沒錯,他雖然是我的兒子,但也是戴奧尼亞公民,別人的孩子要服役上戰場,他當然也要!”
“謝謝父親!”克洛托卡塔克斯興奮之餘,又怕托爾米德繼續勸說,於是大聲提醒道:“指揮官大人,再不出發,敵人的援軍就要趕到城下了!”
托爾米德見戴弗斯表情嚴肅,並沒有要改變主意的意思,隻好再次行了軍禮,說道:“請陛下放心!”
戴弗斯當然明白他說的“放心”是什麽意思,而這時克洛托卡塔克斯也向他迅速的行完軍禮,急衝衝的跟隨托爾米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