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離過年已經很近了,村裏的氣氛既熱鬧又緊張起來,前兩年每到這個時候,山上的狼就會下山來找吃的,甚至還會傷人。
林清峰袁兢思等幾個青壯會住過來,就是為了打狼的。
林清峰現在每天都不在家,跟著打狼隊的人一起出去,天快黑了才會迴來。
林清陽十分擔心,楊心怡跟她一樣,剩下的幾個知青都安慰她們,說不會有事的,可林清陽這心還是放不下。
直到過年,也仁村今年也沒狼過來,打狼隊的人也不出去了,林清陽這才把心給放下來。
打狼隊打到的狼都上交了,不過小的獵物是可以留下來的,林清峰袁兢思兩人分到了兩隻兔子,所有的知青聚在一起,把兩隻兔子燉著吃了。
其實野兔吃起來是有一股土腥氣的,不過也沒人在乎這個,他們好長時間才能吃一次肉,隻要肉不是酸的,一點土腥氣算什麽。
離著過年也沒幾天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的事,林清陽她們也不例外,每天忙個不停。
自己的衣裳被褥得拆洗一遍,家裏得打掃一遍,還得蒸饅頭豆包,做凍豆腐,反正事情有好多,學習小組也就暫時擱置下了。
林清陽是第一次在這邊過年,覺得有些新奇,白天的時候還好,她還能控製住自己,等到了晚上,她就會想家,特別特別想家。
這裏的知青們,都是離開家來到這個地方的,他們的親人都不在這裏,過年的時候也就是最想家的時候。
為了熱鬧,男女知青們是在一起過年的,人多熱鬧,熱鬧了就不想家了。
他們的年夜飯還算是豐盛的,雞鴨魚肉除了沒有鴨子,其他的都有,素菜也有好幾樣,主食是米飯和餃子,滿滿當當的擺滿了兩張桌子。
袁兢思還貢獻出了一瓶白酒,掌勺的林清峰剛一落座,張建國就喊道:“好了,咱們的年夜飯開始了。”
他這一喊,所有人就都喊道:“好了,開始了,咱們吃。”
話音還沒落下,所有人就都動起筷子來了,年夜飯是他們一年當中吃的最好的了,筷子怎麽能不快呢?
一邊吃一邊聊,氣氛可是熱烈的很,這些離家的人,在同樣遭遇的同伴麵前,他們暫時放下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飯吃了一半,知青們吃飯的速度慢了下來,開始聊天,說著說著,話題就轉到了親
人那邊。
沈紅梅輕聲說道:“我家的年夜飯,肯定有我爸做的糖醋魚,那是我爸的拿手菜,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次,味道可好了,大年三十年夜飯吃了,初一早上我就盼著再吃一次。”
張建國也說道:“我們家的年夜飯是羊肉火鍋,光是湯底我都能喝三碗。”
眾人都說起自己家的年夜飯,說起自己的親人,就隻有一個人沉默了下來。
李狗蛋對之前的那個家沒什麽可留戀的,在他的記憶裏,年夜飯好像也沒什麽好的記憶,唯一的記憶就是過年的那幾天他能吃飽飯而已。
相比起在家裏的生活,他更喜歡現在的日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不會有人對他甩臉子,不會覺得不自在,就是年夜飯的味道也好的很,讓他隻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吃的太少。
所以盡管沉默,可李狗蛋渾身上下卻散發著喜悅的表情,不像其他人,雖然說著話,表情卻是有點哀戚的。
吃完了年夜飯,就該守夜了,女知青們又在這邊坐了一會兒,就迴了自己那邊,畢竟守夜,還是要在自己家裏守的。
趙小珍弄了一個火盆,幾人把一些栗子扔了進去,林清陽把自己從京市帶迴來的糖放在吃飯的小桌子上,除了這個,桌子上還擺了瓜子和紅薯幹,算是她們守夜的小零食了。
幾人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說著閑話,偶爾火盆裏劈裏啪啦的響幾聲,倒是溫馨的很。
林清陽沒怎麽熬過夜,還不到十一點就哈欠連天,楊心怡見她一個勁地打哈欠,就說道:“清陽,要不你就先去睡吧,不守夜也沒事的。”
林清陽搖搖頭:“心怡姐,我沒事,一年就這麽一天,我能熬得住。”
楊心怡就不再說什麽,剝了一塊糖塞進林清陽嘴裏:“吃塊薄荷糖提提神,還有一個小時就到十二點了。”
薄荷糖一入口,林清陽就清醒了幾分,她打起精神,說道:“這過年的風俗各地都不一樣,咱們就講講自己家鄉過年的風俗故事吧。”
沈紅梅就笑著說道:“那敢情好,我先來吧,我們那邊,一到過年就要做糍粑,糍粑要用黏米做......”
沈紅梅開始講述自己家鄉過年時的風俗習慣,眾人都聽得入了迷。
幾個人把自己家鄉過年時的風俗講了一遍,就聽到外麵響起了鞭炮聲,楊心怡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說道:“已經十二點了,新的一年到了!”
幾個女孩走出了屋子,果不其然,整個村子都開始放起鞭炮來。
鞭炮聲此起彼伏,混著淡淡的火藥味,林清陽深唿吸一口,隻覺得神清氣爽。
隔壁男知青那邊已經放了鞭炮了,張建國在院子裏就喊道:“你們那邊放鞭炮嗎?我幫你們放。”
趙小珍喊道:“放,你過來幫忙吧,我買了一掛鞭炮,就是等著大年夜裏放的。”
陳也的嗓門大,她也喊道:“張建國,你快過來吧,放了鞭炮,舊年才算是完完整整的過去了呢。”
這個年過的還算好,每天都吃白麵炒菜,林清陽覺得自己甚至還胖了幾分。
直到過了初六,這個年才算是徹底過完了,夥食又恢複到了平常時候。
說真的,林清陽還有些不習慣呢。
不習慣的不光是她,幾個女知青都有些不習慣。
沈紅梅甚至跟林清陽開玩笑:“要是每天都過年就好了,每天都能吃肉喝湯,那樣的日子得多滋潤啊。”
林清陽想到第一個係統給自己看的小說,就笑著說道:“說不定以後日子好了,大米白麵隨便吃,肉蛋奶每天都有,人們反而覺得野菜和粗糧是好的了,野菜甚至比雞肉賣的還貴,大米白麵比粗糧還要便宜,就連專家都會說吃粗糧好,要多吃粗糧呢。”
這都是那本小說上寫的,因為營養太好,不少人都得了“富貴病”,專家就號召人們要少油少鹽少糖,多吃粗糧少吃肉。
“女主”為了身材,可是一多半的主食都是粗糧呢。
“清陽,你說的這個我可不信,有大米白麵吃,誰願意吃粗糧啊,專家還說吃粗糧好,這不是放屁嗎。”沈紅梅不以為然地說道。
林清陽笑了笑,不在繼續這個問題,其實沈紅梅說的也沒錯,要是林清陽告訴別人以後粗糧會比細糧還要貴,別人肯定會說她瘋了。
細糧可比粗糧好吃的多了,粗糧賣的貴肯定就是比細糧金貴啊,人們難道是瘋了,會覺得粗糧比細糧金貴。
其實說起來,林清陽既相信又有些不相信,不相信是因為這太超出常理了。
而相信,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家肯定發展的很好,糧食產量很高很高,人們都不用餓肚子了,大米白麵隨便吃,所以粗糧才會成了好東西的。
她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好,所以她也願意相信那個在她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未來,
林清陽不說話了,沈紅梅的話頭倒是被勾起來了:“紅梅,你說以後大米白麵可以隨便吃,吃的變好了,那住的地方也肯定得變好了吧,別的不說,最起碼電燈得有了吧,電視洗衣機也都得有吧,電話還有冰箱要是也都有了,那日子得過得多舒心啊。”
“大夏天的從外麵迴來,打開冰箱拿一瓶冰鎮的汽水,坐在沙發上吹著電扇看著電視,那得是神仙過的日子吧。”
林清陽笑笑:“你說錯了。”
“我哪裏說錯了,”沈紅梅反問道:“你不想過那樣的日子?剛才你不是還說以後咱們日子會越過越好嗎?”
“我說有一樣你說錯了,要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吹著電扇,而是吹著空調了,空調可比電扇涼快多了。”
沈紅梅立即問道:“空調是什麽,我沒聽說過啊。”
沈紅梅來自南方的一個小城市,所以沒聽說過空調。
“空調也是一種電器,簡單的說,它可以釋放冷氣或熱氣,從而調解室內的溫度。”
沈紅梅恍然大悟:“哦,那不就跟冰箱差不多嗎,要是屋裏有一個持續釋放冷氣的電器,是比風扇涼快多了。”
兩人又說了一迴對未來的期望,才各自睡去。
初八,林清陽早早地就起來,仔細收拾了一番,今天可是有活動的。
跟她一樣,幾個女知青也都好好收拾了一番,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因為今天是整個縣城的知青聯誼日。
他們這些知青來自五湖四海,也算是有緣分,剛過了年地裏沒什麽活,正好用來聯誼。
自從過了年,林清陽就盼著這天到來了,她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平時連縣城都去不了幾天,現在有個聯誼,她當然期待極了。
林清峰袁兢思等幾個青壯會住過來,就是為了打狼的。
林清峰現在每天都不在家,跟著打狼隊的人一起出去,天快黑了才會迴來。
林清陽十分擔心,楊心怡跟她一樣,剩下的幾個知青都安慰她們,說不會有事的,可林清陽這心還是放不下。
直到過年,也仁村今年也沒狼過來,打狼隊的人也不出去了,林清陽這才把心給放下來。
打狼隊打到的狼都上交了,不過小的獵物是可以留下來的,林清峰袁兢思兩人分到了兩隻兔子,所有的知青聚在一起,把兩隻兔子燉著吃了。
其實野兔吃起來是有一股土腥氣的,不過也沒人在乎這個,他們好長時間才能吃一次肉,隻要肉不是酸的,一點土腥氣算什麽。
離著過年也沒幾天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過年的事,林清陽她們也不例外,每天忙個不停。
自己的衣裳被褥得拆洗一遍,家裏得打掃一遍,還得蒸饅頭豆包,做凍豆腐,反正事情有好多,學習小組也就暫時擱置下了。
林清陽是第一次在這邊過年,覺得有些新奇,白天的時候還好,她還能控製住自己,等到了晚上,她就會想家,特別特別想家。
這裏的知青們,都是離開家來到這個地方的,他們的親人都不在這裏,過年的時候也就是最想家的時候。
為了熱鬧,男女知青們是在一起過年的,人多熱鬧,熱鬧了就不想家了。
他們的年夜飯還算是豐盛的,雞鴨魚肉除了沒有鴨子,其他的都有,素菜也有好幾樣,主食是米飯和餃子,滿滿當當的擺滿了兩張桌子。
袁兢思還貢獻出了一瓶白酒,掌勺的林清峰剛一落座,張建國就喊道:“好了,咱們的年夜飯開始了。”
他這一喊,所有人就都喊道:“好了,開始了,咱們吃。”
話音還沒落下,所有人就都動起筷子來了,年夜飯是他們一年當中吃的最好的了,筷子怎麽能不快呢?
一邊吃一邊聊,氣氛可是熱烈的很,這些離家的人,在同樣遭遇的同伴麵前,他們暫時放下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飯吃了一半,知青們吃飯的速度慢了下來,開始聊天,說著說著,話題就轉到了親
人那邊。
沈紅梅輕聲說道:“我家的年夜飯,肯定有我爸做的糖醋魚,那是我爸的拿手菜,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次,味道可好了,大年三十年夜飯吃了,初一早上我就盼著再吃一次。”
張建國也說道:“我們家的年夜飯是羊肉火鍋,光是湯底我都能喝三碗。”
眾人都說起自己家的年夜飯,說起自己的親人,就隻有一個人沉默了下來。
李狗蛋對之前的那個家沒什麽可留戀的,在他的記憶裏,年夜飯好像也沒什麽好的記憶,唯一的記憶就是過年的那幾天他能吃飽飯而已。
相比起在家裏的生活,他更喜歡現在的日子,每天都開開心心的,不會有人對他甩臉子,不會覺得不自在,就是年夜飯的味道也好的很,讓他隻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吃的太少。
所以盡管沉默,可李狗蛋渾身上下卻散發著喜悅的表情,不像其他人,雖然說著話,表情卻是有點哀戚的。
吃完了年夜飯,就該守夜了,女知青們又在這邊坐了一會兒,就迴了自己那邊,畢竟守夜,還是要在自己家裏守的。
趙小珍弄了一個火盆,幾人把一些栗子扔了進去,林清陽把自己從京市帶迴來的糖放在吃飯的小桌子上,除了這個,桌子上還擺了瓜子和紅薯幹,算是她們守夜的小零食了。
幾人一邊吃著零食,一邊說著閑話,偶爾火盆裏劈裏啪啦的響幾聲,倒是溫馨的很。
林清陽沒怎麽熬過夜,還不到十一點就哈欠連天,楊心怡見她一個勁地打哈欠,就說道:“清陽,要不你就先去睡吧,不守夜也沒事的。”
林清陽搖搖頭:“心怡姐,我沒事,一年就這麽一天,我能熬得住。”
楊心怡就不再說什麽,剝了一塊糖塞進林清陽嘴裏:“吃塊薄荷糖提提神,還有一個小時就到十二點了。”
薄荷糖一入口,林清陽就清醒了幾分,她打起精神,說道:“這過年的風俗各地都不一樣,咱們就講講自己家鄉過年的風俗故事吧。”
沈紅梅就笑著說道:“那敢情好,我先來吧,我們那邊,一到過年就要做糍粑,糍粑要用黏米做......”
沈紅梅開始講述自己家鄉過年時的風俗習慣,眾人都聽得入了迷。
幾個人把自己家鄉過年時的風俗講了一遍,就聽到外麵響起了鞭炮聲,楊心怡看了看自己的手表,說道:“已經十二點了,新的一年到了!”
幾個女孩走出了屋子,果不其然,整個村子都開始放起鞭炮來。
鞭炮聲此起彼伏,混著淡淡的火藥味,林清陽深唿吸一口,隻覺得神清氣爽。
隔壁男知青那邊已經放了鞭炮了,張建國在院子裏就喊道:“你們那邊放鞭炮嗎?我幫你們放。”
趙小珍喊道:“放,你過來幫忙吧,我買了一掛鞭炮,就是等著大年夜裏放的。”
陳也的嗓門大,她也喊道:“張建國,你快過來吧,放了鞭炮,舊年才算是完完整整的過去了呢。”
這個年過的還算好,每天都吃白麵炒菜,林清陽覺得自己甚至還胖了幾分。
直到過了初六,這個年才算是徹底過完了,夥食又恢複到了平常時候。
說真的,林清陽還有些不習慣呢。
不習慣的不光是她,幾個女知青都有些不習慣。
沈紅梅甚至跟林清陽開玩笑:“要是每天都過年就好了,每天都能吃肉喝湯,那樣的日子得多滋潤啊。”
林清陽想到第一個係統給自己看的小說,就笑著說道:“說不定以後日子好了,大米白麵隨便吃,肉蛋奶每天都有,人們反而覺得野菜和粗糧是好的了,野菜甚至比雞肉賣的還貴,大米白麵比粗糧還要便宜,就連專家都會說吃粗糧好,要多吃粗糧呢。”
這都是那本小說上寫的,因為營養太好,不少人都得了“富貴病”,專家就號召人們要少油少鹽少糖,多吃粗糧少吃肉。
“女主”為了身材,可是一多半的主食都是粗糧呢。
“清陽,你說的這個我可不信,有大米白麵吃,誰願意吃粗糧啊,專家還說吃粗糧好,這不是放屁嗎。”沈紅梅不以為然地說道。
林清陽笑了笑,不在繼續這個問題,其實沈紅梅說的也沒錯,要是林清陽告訴別人以後粗糧會比細糧還要貴,別人肯定會說她瘋了。
細糧可比粗糧好吃的多了,粗糧賣的貴肯定就是比細糧金貴啊,人們難道是瘋了,會覺得粗糧比細糧金貴。
其實說起來,林清陽既相信又有些不相信,不相信是因為這太超出常理了。
而相信,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家肯定發展的很好,糧食產量很高很高,人們都不用餓肚子了,大米白麵隨便吃,所以粗糧才會成了好東西的。
她相信國家會越來越好,所以她也願意相信那個在她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未來,
林清陽不說話了,沈紅梅的話頭倒是被勾起來了:“紅梅,你說以後大米白麵可以隨便吃,吃的變好了,那住的地方也肯定得變好了吧,別的不說,最起碼電燈得有了吧,電視洗衣機也都得有吧,電話還有冰箱要是也都有了,那日子得過得多舒心啊。”
“大夏天的從外麵迴來,打開冰箱拿一瓶冰鎮的汽水,坐在沙發上吹著電扇看著電視,那得是神仙過的日子吧。”
林清陽笑笑:“你說錯了。”
“我哪裏說錯了,”沈紅梅反問道:“你不想過那樣的日子?剛才你不是還說以後咱們日子會越過越好嗎?”
“我說有一樣你說錯了,要是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吹著電扇,而是吹著空調了,空調可比電扇涼快多了。”
沈紅梅立即問道:“空調是什麽,我沒聽說過啊。”
沈紅梅來自南方的一個小城市,所以沒聽說過空調。
“空調也是一種電器,簡單的說,它可以釋放冷氣或熱氣,從而調解室內的溫度。”
沈紅梅恍然大悟:“哦,那不就跟冰箱差不多嗎,要是屋裏有一個持續釋放冷氣的電器,是比風扇涼快多了。”
兩人又說了一迴對未來的期望,才各自睡去。
初八,林清陽早早地就起來,仔細收拾了一番,今天可是有活動的。
跟她一樣,幾個女知青也都好好收拾了一番,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
因為今天是整個縣城的知青聯誼日。
他們這些知青來自五湖四海,也算是有緣分,剛過了年地裏沒什麽活,正好用來聯誼。
自從過了年,林清陽就盼著這天到來了,她正是愛玩愛鬧的年紀,平時連縣城都去不了幾天,現在有個聯誼,她當然期待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