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厲靈開口之時,整座大殿突然傳來一陣沉重的隆隆之聲,正是驚雁宮的機括被運轉起來。
就在這一刹那,偏門外猛地亮起了成千上萬的火把,照亮半邊天,中原高手立即就陷入重重圍困,蒙軍開始以各種重兵器如長矛、戟、鐵棍、鐵斧等搶門而進,聲勢驚人。
眾高手也不打話,韓公度等人立即棄守他們那邊的偏門,飛鳥般橫過闊達十丈的大殿,與殿心的祁碧芍等會合,撤向由碧空晴他們守衛的偏門,一齊殺進通往主殿雁翔那條二十丈長的長廊去。
長廊是由一條以石柱架起上蓋的長長走道,兩邊是大花園,亭台樓閣,好不雅致,這刻密布蒙兵,火把通明,整條長廊光如白日。
碧空晴和直力行兩條大漢帶頭在前,其他人一左一右,形成左右護翼,將重傷在身的橫刀頭陀護在中間,韓公度和還丹道人師兄弟則負責殿後,十一個絕頂高手密切配合起來,有如一把鋒銳的利刃,直刺入密布蒙軍的長廊。
蒙古一方失算之處,在於誤以為迷宮入口也在這左雁翼殿內,所以蒙軍兵分雨路,全力猛攻入內。現在中原高手反衝而出,立時便把猛攻入內的蒙軍逼迫出來,成為混戰的局麵。
中原一方反守為攻,力量集中,蒙古方麵的高手則是被隔在最後,一時間難以插手。此消彼長,蒙軍雖然兵多將廣,但在這樣狹隘的地形裏麵,又如何是中原正道一方這些絕頂高手的對手,很快就被中原這邊衝破一道缺口,迅速越過長廊的中段,殺奔向正殿的偏門入口處。
“矛宗”直力行一馬當先,背上一長一短兩枝長矛,此刻連接而成了一把丈二雙頭尖矛,配合他魁梧的身材,便有如張飛在世。他長矛舞得虎虎生風,一時如長江大河,卷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一時幻化出千萬條銀蛇,漫天鑽動。長矛貫滿真力,一吞一吐間,必有人應矛飛出,中矛者無論任何部位受傷,五髒必被震碎,矛宗直力行的內功路子至剛至猛,無堅不摧。
而右邊的碧空晴,威勢並不在他之下,他的雙拐簡單直接,卻又剛猛無匹,敵人的刀劍碰上他的雙拐,立被震飛,擋者披靡,若被掃中更是全身骨骼碎裂,立斃當場。
後方左翼,祁碧芍一展手上長劍,聖靈劍法大開大闔,迅如雷擊,加上劍氣森然,寒芒閃動之下,每出一劍,必有敵人中劍身亡。
這時一聲長號傳來,長長的羊角聲內,以不同的長短節奏來傳達訊息,蒙古兵受到指示,頓從混亂的局麵裏,重整軍陣,由起先的各自為戰,變成有規律有組織的雄師,開始向一幹中原高手組成的隊伍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蒙兵的矛刀劍戟箭,水銀瀉地般強攻入中原高手的陣形之內,轉眼間已有好幾人或多或少都帶了點傷,雖無一嚴重,但在這種沒有時間運功療傷的情況下,亦會血流不止。若是時間拖得太長,失血過多,同樣也會危及生命。
在蒙兵滔天巨浪式的進攻下,眾高手頓時陷於苦戰之中,隻能逐寸逐寸向主殿雁翔推進。尤其是首尾兩端,壓力更是無比巨大。
前方要奮力衝鋒,撕裂蒙軍口子,自不必言,而後方韓公度和還丹道人,兩把長劍不住揮擊,已有幾分難以招架。
祁碧芍和葉采萱兩人雖是女流之輩,但見狀不好,立刻轉換身位前去支援,同樣也是兩把長劍,卻是縱橫馳騁,不若須眉。兩女舉劍刺劈間,一股股強烈的劍氣如同無形的利器,鋒芒到處,敵人紛紛倒下,隻餘下滿滿一長廊的屍體。
不過蒙人天生兇悍,殺得性起,不管不顧,直接踏著同伴的屍體攻來,戰情激烈,鮮血濺得地下柱上一片片的鮮紅,令人怵目驚心!
蒙軍後方,宛如魔神一般的蒙赤行傲然而立,身旁則是一名麵色紫紅,皮膚滑如嬰兒的大漢,正是血手厲工。
在他們身後,思漢飛沉聲開口:“蒙老師,厲宗主,國師此時正在運功調息,不便出手,還要煩勞你們二位配合其他人,趁武神沒有出現之前,將那一幹叛逆拿下!”
蒙赤行一雙深目,永遠都似半張半閉,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深邃,非但令人不敢與其直視,更勿用說猜測其內心真實想法。聽到思漢飛的話,他緩緩地搖了搖頭:“漢飛,你的心緒亂了。前麵那些人不過小魚小蝦,何足掛齒?真正要在意的人乃是武神,在他沒有現身之前,我需要將狀態保持在最巔峰,不會輕易出手,我想厲兄或許也是一樣。”
“不錯!沒有見到武神之前,厲某亦不會出手。”厲工一邊開口,一便睨視了身旁這位魔相宗有史以來最出類拔萃,有如魔神一般的男子一眼。
即便他如今已經練成了紫血大法,也不見得有足夠把握能輕言戰勝此人,不過他如今的對手並非蒙赤行,更沒有任何興趣與他交手。自從上次在杭州見識了傳鷹的實力,他便將畢生目標轉移到了那位無雙武神身上。
但實際上,他對於自己挑戰武神,實連一成把握也沒有,隻是旨在為了一窺武道至境乃至無上天道,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風景而已。為此,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
思漢飛雖然並非純粹武者,但也明白蒙赤行和厲工的信念為何。隻是他身為蒙古皇族,在這之前,征服中原是他奮鬥的動力,也是最高的目標,而武神出世之後,他更是要將蒙古帝國的生死存亡擔在了自己的肩頭之上,卻又如何能像蒙赤行、八師巴、厲工等人一樣瀟灑?
在心懷無奈和怨氣之下,他忽然湧上了一股求人不如求己的念頭,當即手握鐵矛,招唿其他高手,衝殺進入了前麵的戰場之中!
淩渡虛施展絕藝,剛劈飛了一個武功高強的蒙古兵隊長首級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殺氣,隨著洶湧而至的氣流衝奔而來。當中另有一點尖銳的寒氣破空疾至,目標正是自己。
心中一凜之下,他數十年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作戰經驗在這關頭頓時見到了成效,在時間不容許他有任何遲疑之際,淩渡虛本能地就從那點寒氣的位置和攻擊角度,判斷出敵人襲來的來勢和速度,連忙提起全身功力,將身體迅速由左向右移上六寸,橫劍側劈。
他的位置剛變,一枝精鋼打製的鐵矛便自他身旁貼身擦過,而鐵矛還欲變化,登時就給淩渡虛的長劍劈中,震蕩開去。隻是他同時感到右肩一涼,鮮血四濺,原來為化解這一擊,他也付出了代價,給另一個敵人乘虛而入。
使鐵矛的人低叱一聲,鐵矛幻化出滿天矛影,淩渡虛眼前盡是銀芒,一束束勁銳的氣流,在空中互相激撞,帶起一陣陣的狂封,吹得淩渡虛全身衣衫向後飄飛,獵獵作響。滿天矛影,倏地化作一矛,當空刺來,矛未至,一股驚人的壓力當胸襲來,淩渡虛若隻謀求躲避,必然先勢盡失,而長矛受氣機所牽引,追擊而來,豈能僥幸。
淩渡虛收攝心神,累年的苦修使他瞬即進入到寂靜的極致,漫天遍野的矛影便如幻象一般,不能使他有絲毫動搖,天地間現在隻有他和這麵前的持矛敵人,廝殺的聲音,鮮血的飛濺,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生死榮辱,再無關痛癢。
持矛之人正是思漢飛,在心存滿腔憤懣之下,他發出的全力一擊,就像惡龍一般向淩渡虛刺去,而長矛淩厲的速度,落在淩渡虛的眼中,卻是緩慢之極,他可以看到長矛由慢至快地往他刺來,在空中畫出一道超乎了任何世俗之美的弧線,待長矛推至身前十尺,才低吼一聲,四尺青鋒,閃電擊出。
劍鋒與矛尖擊在一起,產生出一種絕非金屬相觸那種應有的聲音,而是沉鬱之極的一聲悶雷,全場皆聞,淩渡虛更是身如觸電,長劍寸寸斷碎,吐出一口鮮血。
“淩兄!”
“淩前輩!”
淩渡虛身後,忙響起幾聲驚唿,眾人轉頭望去,見偷襲者竟然是思漢飛這位蒙軍主帥,不禁更是驚怒交加。
“狗韃子,給我納命來!”碧空晴本來前麵,扭頭見淩渡虛受襲,這位壯漢厲嘯一聲,側身橫衝,硬生生在重重蒙古兵叢中殺出一條血路,朝思漢飛撲殺過去。
“皇爺小心!”
見碧空晴殺至,其他蒙古高手紛紛暴喝一聲,上前援手,將他重重護衛起來。
碧空晴雖然殺意驚人,但在眾多高手和軍士的圍攻之下,已是險象叢生,韓公度見狀等人見狀,連忙施援過來:“碧兄弟,正事要緊,莫要與他們纏鬥!”
這時前麵的人已經攻至了右雁翔殿的偏門前,在他們的攻勢之下,守在偏門的近百個蒙古士兵根本無從抵禦,轉眼便被殺個精光,無一活命,接著眾人連忙搶攻入門。
眾高手一齊發力,猛然推開那扇兩丈高的大鐵門,衝入其中之後,不禁齊齊一震!
隻見這座空無一人的右殿中,一名負著一柄厚背刀的年輕男子昂然站立,不少人更是霎時間驚唿出聲:“傳兄?”
這人不是傳鷹,還有誰來。
就在這一刹那,偏門外猛地亮起了成千上萬的火把,照亮半邊天,中原高手立即就陷入重重圍困,蒙軍開始以各種重兵器如長矛、戟、鐵棍、鐵斧等搶門而進,聲勢驚人。
眾高手也不打話,韓公度等人立即棄守他們那邊的偏門,飛鳥般橫過闊達十丈的大殿,與殿心的祁碧芍等會合,撤向由碧空晴他們守衛的偏門,一齊殺進通往主殿雁翔那條二十丈長的長廊去。
長廊是由一條以石柱架起上蓋的長長走道,兩邊是大花園,亭台樓閣,好不雅致,這刻密布蒙兵,火把通明,整條長廊光如白日。
碧空晴和直力行兩條大漢帶頭在前,其他人一左一右,形成左右護翼,將重傷在身的橫刀頭陀護在中間,韓公度和還丹道人師兄弟則負責殿後,十一個絕頂高手密切配合起來,有如一把鋒銳的利刃,直刺入密布蒙軍的長廊。
蒙古一方失算之處,在於誤以為迷宮入口也在這左雁翼殿內,所以蒙軍兵分雨路,全力猛攻入內。現在中原高手反衝而出,立時便把猛攻入內的蒙軍逼迫出來,成為混戰的局麵。
中原一方反守為攻,力量集中,蒙古方麵的高手則是被隔在最後,一時間難以插手。此消彼長,蒙軍雖然兵多將廣,但在這樣狹隘的地形裏麵,又如何是中原正道一方這些絕頂高手的對手,很快就被中原這邊衝破一道缺口,迅速越過長廊的中段,殺奔向正殿的偏門入口處。
“矛宗”直力行一馬當先,背上一長一短兩枝長矛,此刻連接而成了一把丈二雙頭尖矛,配合他魁梧的身材,便有如張飛在世。他長矛舞得虎虎生風,一時如長江大河,卷起一波又一波的巨浪;一時幻化出千萬條銀蛇,漫天鑽動。長矛貫滿真力,一吞一吐間,必有人應矛飛出,中矛者無論任何部位受傷,五髒必被震碎,矛宗直力行的內功路子至剛至猛,無堅不摧。
而右邊的碧空晴,威勢並不在他之下,他的雙拐簡單直接,卻又剛猛無匹,敵人的刀劍碰上他的雙拐,立被震飛,擋者披靡,若被掃中更是全身骨骼碎裂,立斃當場。
後方左翼,祁碧芍一展手上長劍,聖靈劍法大開大闔,迅如雷擊,加上劍氣森然,寒芒閃動之下,每出一劍,必有敵人中劍身亡。
這時一聲長號傳來,長長的羊角聲內,以不同的長短節奏來傳達訊息,蒙古兵受到指示,頓從混亂的局麵裏,重整軍陣,由起先的各自為戰,變成有規律有組織的雄師,開始向一幹中原高手組成的隊伍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攻勢。蒙兵的矛刀劍戟箭,水銀瀉地般強攻入中原高手的陣形之內,轉眼間已有好幾人或多或少都帶了點傷,雖無一嚴重,但在這種沒有時間運功療傷的情況下,亦會血流不止。若是時間拖得太長,失血過多,同樣也會危及生命。
在蒙兵滔天巨浪式的進攻下,眾高手頓時陷於苦戰之中,隻能逐寸逐寸向主殿雁翔推進。尤其是首尾兩端,壓力更是無比巨大。
前方要奮力衝鋒,撕裂蒙軍口子,自不必言,而後方韓公度和還丹道人,兩把長劍不住揮擊,已有幾分難以招架。
祁碧芍和葉采萱兩人雖是女流之輩,但見狀不好,立刻轉換身位前去支援,同樣也是兩把長劍,卻是縱橫馳騁,不若須眉。兩女舉劍刺劈間,一股股強烈的劍氣如同無形的利器,鋒芒到處,敵人紛紛倒下,隻餘下滿滿一長廊的屍體。
不過蒙人天生兇悍,殺得性起,不管不顧,直接踏著同伴的屍體攻來,戰情激烈,鮮血濺得地下柱上一片片的鮮紅,令人怵目驚心!
蒙軍後方,宛如魔神一般的蒙赤行傲然而立,身旁則是一名麵色紫紅,皮膚滑如嬰兒的大漢,正是血手厲工。
在他們身後,思漢飛沉聲開口:“蒙老師,厲宗主,國師此時正在運功調息,不便出手,還要煩勞你們二位配合其他人,趁武神沒有出現之前,將那一幹叛逆拿下!”
蒙赤行一雙深目,永遠都似半張半閉,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深邃,非但令人不敢與其直視,更勿用說猜測其內心真實想法。聽到思漢飛的話,他緩緩地搖了搖頭:“漢飛,你的心緒亂了。前麵那些人不過小魚小蝦,何足掛齒?真正要在意的人乃是武神,在他沒有現身之前,我需要將狀態保持在最巔峰,不會輕易出手,我想厲兄或許也是一樣。”
“不錯!沒有見到武神之前,厲某亦不會出手。”厲工一邊開口,一便睨視了身旁這位魔相宗有史以來最出類拔萃,有如魔神一般的男子一眼。
即便他如今已經練成了紫血大法,也不見得有足夠把握能輕言戰勝此人,不過他如今的對手並非蒙赤行,更沒有任何興趣與他交手。自從上次在杭州見識了傳鷹的實力,他便將畢生目標轉移到了那位無雙武神身上。
但實際上,他對於自己挑戰武神,實連一成把握也沒有,隻是旨在為了一窺武道至境乃至無上天道,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風景而已。為此,他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
思漢飛雖然並非純粹武者,但也明白蒙赤行和厲工的信念為何。隻是他身為蒙古皇族,在這之前,征服中原是他奮鬥的動力,也是最高的目標,而武神出世之後,他更是要將蒙古帝國的生死存亡擔在了自己的肩頭之上,卻又如何能像蒙赤行、八師巴、厲工等人一樣瀟灑?
在心懷無奈和怨氣之下,他忽然湧上了一股求人不如求己的念頭,當即手握鐵矛,招唿其他高手,衝殺進入了前麵的戰場之中!
淩渡虛施展絕藝,剛劈飛了一個武功高強的蒙古兵隊長首級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強大的殺氣,隨著洶湧而至的氣流衝奔而來。當中另有一點尖銳的寒氣破空疾至,目標正是自己。
心中一凜之下,他數十年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作戰經驗在這關頭頓時見到了成效,在時間不容許他有任何遲疑之際,淩渡虛本能地就從那點寒氣的位置和攻擊角度,判斷出敵人襲來的來勢和速度,連忙提起全身功力,將身體迅速由左向右移上六寸,橫劍側劈。
他的位置剛變,一枝精鋼打製的鐵矛便自他身旁貼身擦過,而鐵矛還欲變化,登時就給淩渡虛的長劍劈中,震蕩開去。隻是他同時感到右肩一涼,鮮血四濺,原來為化解這一擊,他也付出了代價,給另一個敵人乘虛而入。
使鐵矛的人低叱一聲,鐵矛幻化出滿天矛影,淩渡虛眼前盡是銀芒,一束束勁銳的氣流,在空中互相激撞,帶起一陣陣的狂封,吹得淩渡虛全身衣衫向後飄飛,獵獵作響。滿天矛影,倏地化作一矛,當空刺來,矛未至,一股驚人的壓力當胸襲來,淩渡虛若隻謀求躲避,必然先勢盡失,而長矛受氣機所牽引,追擊而來,豈能僥幸。
淩渡虛收攝心神,累年的苦修使他瞬即進入到寂靜的極致,漫天遍野的矛影便如幻象一般,不能使他有絲毫動搖,天地間現在隻有他和這麵前的持矛敵人,廝殺的聲音,鮮血的飛濺,他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生死榮辱,再無關痛癢。
持矛之人正是思漢飛,在心存滿腔憤懣之下,他發出的全力一擊,就像惡龍一般向淩渡虛刺去,而長矛淩厲的速度,落在淩渡虛的眼中,卻是緩慢之極,他可以看到長矛由慢至快地往他刺來,在空中畫出一道超乎了任何世俗之美的弧線,待長矛推至身前十尺,才低吼一聲,四尺青鋒,閃電擊出。
劍鋒與矛尖擊在一起,產生出一種絕非金屬相觸那種應有的聲音,而是沉鬱之極的一聲悶雷,全場皆聞,淩渡虛更是身如觸電,長劍寸寸斷碎,吐出一口鮮血。
“淩兄!”
“淩前輩!”
淩渡虛身後,忙響起幾聲驚唿,眾人轉頭望去,見偷襲者竟然是思漢飛這位蒙軍主帥,不禁更是驚怒交加。
“狗韃子,給我納命來!”碧空晴本來前麵,扭頭見淩渡虛受襲,這位壯漢厲嘯一聲,側身橫衝,硬生生在重重蒙古兵叢中殺出一條血路,朝思漢飛撲殺過去。
“皇爺小心!”
見碧空晴殺至,其他蒙古高手紛紛暴喝一聲,上前援手,將他重重護衛起來。
碧空晴雖然殺意驚人,但在眾多高手和軍士的圍攻之下,已是險象叢生,韓公度見狀等人見狀,連忙施援過來:“碧兄弟,正事要緊,莫要與他們纏鬥!”
這時前麵的人已經攻至了右雁翔殿的偏門前,在他們的攻勢之下,守在偏門的近百個蒙古士兵根本無從抵禦,轉眼便被殺個精光,無一活命,接著眾人連忙搶攻入門。
眾高手一齊發力,猛然推開那扇兩丈高的大鐵門,衝入其中之後,不禁齊齊一震!
隻見這座空無一人的右殿中,一名負著一柄厚背刀的年輕男子昂然站立,不少人更是霎時間驚唿出聲:“傳兄?”
這人不是傳鷹,還有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