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齊更衣出門,正遇上趙雲身邊副將葉驍提前迴來複命。

    趙雲算了算時間還算充裕,便在前往成平的途中抄近道上了一次淆山,想要碰碰運氣。

    淆山山匪一夥兒正躲著甄述、霍辛等人走,冷不丁撞到了趙雲的包圍圈內。

    趙雲直接將匪徒一鍋端了,山匪一號頭目墜崖而亡,二號頭目則被趙雲活捉了迴來。

    趙雲這邊動靜不小,正苦苦尋找匪徒的霍辛趕來一通拚殺,將山匪圍困在山寨內,趙雲則帶著甄述先迴來跟思齊複命。

    思齊也沒想到趙雲會有這樣好的運氣,但有一說一,能夠隻身闖入山寨當中,活捉大小頭頭目的能耐,也不隻是有運氣就能辦到的。

    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思齊不知道那個摔下山的一號頭目長什麽樣子,據趙雲說是個個子矮小瘦弱卻十分精幹的男人。

    而這個被活捉到自己跟前的二號頭目則愣頭愣腦,看上去不太聰明的樣子。此刻他被人捆著丟在地上,又被思齊叫來開會的荀攸、司馬懿等人圍著看了許久,簡直就要跪地哭出聲來。

    上次被陳興安排去審案的尷尬思齊依舊記憶猶新,所以這次還是主要安排了司馬懿、周不疑等明察秋毫的謀士團來主審山匪頭目。

    等到人差不多來全後,思齊才從後麵走了出來,給這次的審問定調子道:“我們問你什麽,你答什麽便是,莫要想著耍小聰明,糊弄幾位先生。在我們這裏,向來都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站在思齊斜後方的曹植一個忍不住笑出聲來。

    司馬懿迴頭看了曹植一眼。

    司馬懿一早便倒向了曹丕,而曹植和曹丕作為曹操最心愛的兒子,兩人之間一直都是競爭關係,所以司馬懿跟曹植之間也一直不鹹不淡的,即便這次同時跟著思齊出門,兩人之間也沒有太多交流。

    二頭目經不住司馬懿和周不疑的審訊,也經不住劉贇胡蘿卜加大棒連勸帶嚇唬,很快就把事情都給招了。

    早先年朝中戰亂不斷,崔易靠著倒賣戰馬發了一比橫財,後來又拜到崔家門下,更是張狂了起來,想著背靠崔家,再操練一支軍隊,像劉備、孫權那樣,占據一片土地,和曹操分權而立。

    聽到這裏,劉贇忍不住直搖頭,那崔易雖然長得醜兮兮的一臉熊樣,但想得還挺美。這樣一個在地方都混不出頭,要靠著清河崔

    家才能在自己臉上貼金,在當地站直了腰杆的人,竟然想著稱霸一方,和劉備、孫權等人並肩,簡直不自量力,可笑至極!

    而據二頭目招供,崔易想要成為雄霸一方的諸侯,首先要完成原始的錢糧積累,而就在此時,他打聽到,成平會有一些糧食運至河安賑災,便買通了當地郡守,聯合了官兵和山匪,帶著崔家軍三路並發,利用自己對地形地勢的掌握,搶奪了成平送來的糧食。

    現場掉落的物證不少,而淆山山匪之中,大頭目身亡,二頭目投降,而其他人被圍困在山寨當中,可以說人人都是人證。

    如今有了人證物證,案子也已經告破,不論是給曹操去信還是給皇帝上表,都容易得多。

    思齊的意思,還是想著先請官方裁奪,由劉贇給劉協尚書,司馬懿給曹操去信,再由甄述迴成平調兵。

    等到曹操給了迴複,劉協給了批示,成平的大軍一到清河郡,便名正言順地端了崔易。

    思齊看周遭幾個地區災民人數實在不少,原本還擔心這次從成平糧食不夠,把崔易家中屯下的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當真是再好不過。

    在座之人都沒什麽意見,唯有司馬懿輕輕搖了搖頭。

    成平翁主看著氣勢很足,但終究還是太過循規蹈矩了些,依著如今的情況來看,崔易就是罪大惡極,翁主完全可以先端了崔家再跟皇帝和曹操上報,可她寧可壓著這口氣暫且不出,也要先履行程序,倒也實在是個謹慎之人。

    淆山動靜不小,崔易也聽說了思齊已經拿捏住了淆山山匪的事情,整日在家中惶惶不可終日。

    思齊已經在清河郡外布置了人手,隻等崔易一逃便抓捕歸案。

    崔易還存著僥幸心理,不想丟下這些年來的奮鬥成果,離開清河郡,淪落成一無所有的逃犯,所以並沒有畏罪潛逃,而是去了崔家尋求庇佑,並承諾將自己明顯的田產商鋪等獻給崔家,隻求這次能夠救他一救。

    崔家不光沒有出手救他,反而將他扣押在了自家莊子內,又果斷派了家主過來河安,跟思齊示好,表示願意將捉拿歸案的罪人崔易交給思齊,希望翁主可以高抬貴手,不要把崔易犯的事情算到崔家頭上,莫要牽連到家主和崔家。

    那崔家家主還表示,雖然這人總喜歡打著崔家旗號辦事,但自家一直跟他嚴肅劃清界限,這人做得那些傷天害理的事情,都跟崔家完全無關。

    思齊才是後來知道,原來曹植曾經和

    崔家女兒相看過親事,但是後來曹植一直沒同意,又常年住在成平,曹操在外奔波忙碌,也就沒有再提。

    難怪曹植那日見到崔家後表現有些不對。

    思齊讓阿玉將崔家家主扶了起來,淡淡道:“崔易並非崔家子弟,這次的事情我會客觀描述,不會記在你們頭上。但陛下和曹公如何看待此事,天下人如何看待崔家……就不是我能說了算的了。”

    崔易為了這次的劫糧之事沒少費腦子,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謀劃成的,據思齊推測,在朝廷第一波賑災糧食運至河安之時,崔易就起了要劫糧的想法,隻是碰巧劫走了成平那邊送來的糧食而已。

    她就不信崔易動靜鬧這麽大,崔家能夠完全沒有聽到。

    而崔家一直沒有提前揭發檢舉,也沒有給官方一個預警,本質上還是社會責任感缺乏,知道崔易和郡守勾結,當地報官無門,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甚至覺得崔易好了,自己也沒什麽壞處,所以一直沒有出手去管。

    思齊聽說,這次的事情,崔家也有幾個子弟參與了進去,想來這次也逃不脫朝廷刑法的追究,崔家也鬧了好大的一個沒臉,也算是給崔家的一次警醒。

    那人見翁主神色不虞,當即表示,自家在這次事件當中有失察之罪,願在清河城郊搭棚施粥三個月,再貢獻自己所有田地的一半年產出,用於此次賑災,若是翁主還有需要,盡管請人來崔家取糧便是。

    這個說法還算有些誠意,思齊想了想,最終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處理完崔家的事情後,思齊又想起了那夥兒山匪,便找來趙雲詢問,那邊情況如何。

    趙雲道:“那群山匪說是山匪,其實就是一些起義的窮苦民眾,因著這幾年饑荒不斷,缺衣少食而迅速壯大。相比其他沒有一技之長的難民來說,這些人大都還是一些身懷功夫之人,也沒做多大壞事,不過就是占山為王,靠山吃山,聽說今年春裏山上的野雞野兔都被他們打得絕了跡。”

    這才不得已下山幹了山匪的勾當。

    思齊記得從前曹操改編了黑山軍整了正式軍隊,如今的淆山山匪剛剛起步,比起黑山軍而言更適合改編。

    思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趙雲比較直接,對著思齊直言道,那些山匪也算可用之人,翁主要不要考慮收編?

    思齊壓低了聲音道了聲“好”,頓了頓,又囑咐趙雲道,出發去淆山之前暫且不要對阿父提起此事。

    趙雲笑著道了聲好。

    此去淆山途中,趙雲派了副手小將葉驍給思齊駕車,兩人在行路途中很快就混熟了。

    到了中途停下來用餐時候,趙雲過來思齊這邊,看到思齊老神在在地坐在一旁,手裏拿著一把劉贇淘汰下來的羽毛扇,有一搭沒一搭地搖著,對著葉驍也是一副長者姿態。

    “小葉你今年多大了?家鄉哪裏?家裏幾口人?如今娶上媳婦了嗎?”

    葉驍紅著臉一一答了,思齊看他可愛,忍不住又追問道:“這次你離開荊州,跟著趙將軍出門是自願的嗎?”

    葉驍點了點頭,因為劉將軍下令,出差會有補貼,尤其是來成平補貼翻倍,大家都願意跟著趙將軍出門呢。

    思齊雖說是跟著趙雲出來正經八百地“改編”地方武裝勢力,但也就是走個過場,讓這些人認個主人而已,後麵還是要趕往成平交給霍秋闌等人調教。

    霍家世代從武出身,規矩嚴整,相對他人而言,對這些拘在寨內的山匪更為嚴厲。而他本人是個很愛幹淨的人,忍不得山寨當中的落葉枯草,便點了幾個還算聽話的山匪每日認真打掃。

    而思齊剛剛上山,就聽得兩個帶著腳鐐被罰在大門邊掃地的山匪議論,聽說這次抓捕他們的人不同尋常,是一個很厲害的女山大王,權柄甚大,一手遮天,手下都是像霍辛這樣的酷吏。

    霍辛聽得翁主到來,出門迎接,在眾人探尋和崇敬的目光當中,思齊被趙雲和霍辛帶到了正廳,坐在了上首的虎皮凳上,瞬間找到了做山大王的感覺。

    ……

    經此一役,思齊不光找迴了丟失的糧食,還收繳了崔易早先年積攢的餘糧,改編了一隻功夫素養還算不錯的軍隊,賑災之事完美解決的同時,又解決掉了清河人民最不看好的郡守,敲打了崔氏一族……一時之間名聲大震,也算是不虛此行。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一順百順,司馬懿跟思齊告別,迴去同曹操複命。

    曹操問明了事情經過,給了司馬懿口頭嘉獎,又在司馬懿匯報完了工作後,詢問他阿瑛這段時間過得怎麽樣。

    司馬懿道翁主挺好,他們一到了河安,常王就把賑災事宜全權交付到了翁主手上,可見對她十分信任,荀攸先生和曹植公子等人對她都很是友善,就連劉備身邊的趙將軍也願意供她驅使。

    曹操笑著說了聲好,又道阿瑛這孩子一貫如此,最是招人喜歡。

    據

    曹操所知,趙雲心向漢室,又跟劉贇和阿瑛走得很近,若是劉贇有能耐,將趙雲挖走,去成平做事,等於間接廢掉了劉備的一條臂膀。

    劉備是他的心腹大患,而劉贇是他的手下,思齊是他的“自己人”,劉贇能想把把趙雲從劉備那裏帶走,於他而言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司馬懿敏感地發現,曹操很欣賞思齊,這種欣賞甚至超越了長輩對小輩的提攜和期許,曹操甚至會不知覺地想要把她放到平等位置考量。

    如此看來,這位成平翁主的確是個不一般的人物,依著他看,倒是比這些年來在各方勢力當中周旋,多年屹然不倒黎王殿下更是能耐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珊瑚與夏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珊瑚與夏天並收藏[曆史]三國貴女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