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就又要過年了,抗米援朝獻禮片也該著手準備了,有什麽想法嗎?”


    禮堂的一個房間裏,電影局張局長把李謙喊來,商量一下四年後抗米援朝70周年獻禮片的事情。


    李謙有些無奈道,“森局,不是說好了嗎,我就掛個藝術顧問頭銜,具體的還要總局挑選導演、編劇、製片人,頂多我就在旁邊給點建議。”


    被喊住的時候,李謙就知道不會是和綜藝電影有關,別看研討會上說的挺激烈,還叫囂著和限製綜藝電影的上映,其實都是隻能說說而已。


    這些綜藝電影,背後都站著一家家電視台,一省光電,那背景可不是一般的。


    別看十多年前行業改革之後,各省電影公司青黃不接,除了魔都電影集團在內的少數,基本上都退出了主流電影舞台,而各省院線也被民營院線超過。


    實際上,這些不顯山不漏水的各省電影公司,依然是業內一股龐大的力量。


    背靠本省光電,有一家衛視台就不說了,背後的勢力更是盤根錯節。


    就比如電影局張洪森局長,業內一般叫森局,顯得親切一點,這倒不是拉關係,而是森局首先是一個作家,其次是一個電影人,再次才是主管官員,對於行業來說,天然的親近。


    森局在魯東文聯和魯東電視台工作了二十年,做到了電視劇藝術總監和文聯副主席。


    整個光電總局係統內,有不少來自各省的電影公司、電視台的高層。


    這些大賣的綜藝節目,背後都是江浙台,作為經濟大省、一線電視台,可不僅僅局限於一省之地,在全國的文化藝術行業都有不小的影響。


    所以,綜藝電影,也就是開開會罵一罵的事,該拍還有人拍,拍完了還得上映。


    至於聊的是抗米援朝獻禮片,李謙之前就和賴培康說了,他就掛個名出出主意。


    這又說什麽,難不成還讓自己來搞。


    “森局,不會是把我的劇本打迴,就為了讓我有空來拍獻禮片吧?”李謙故意問了一句。


    “你小子想什麽呢!”


    森局也不生氣,“你也是真傻,劇本打迴了,按他們說的改改不就行了,等拍完了這事也淡了,還能卡你不成,我都一直在等著你來找我。”


    “這???”李謙愣了愣神,他是聽明白了。


    “所以說,總局都等著我先斬後奏呢?”


    “別裝傻了,你難道沒想過隨便搞個劇本先應付過去?”森局搖搖頭,“你也是倒黴,正好總裏當時在關注這個事,涉及那麽多同胞,外教部也在密切關注,當時外教部宣傳司和亞洲司來了兩個副司長,主要是他們的意思,這種涉及多國的重大事件,沒有蓋棺定論之前原則上不允許拍攝。”


    “可這也不算什麽外交事件吧?”李謙不解道。


    “你說了不算可不算。”森局沒好氣地道,“還不是《藥神》搞了那麽一出,引爆了全社會輿論,人家也是怕你再搞什麽幺蛾子出來,以防萬一。”


    ...為了以防萬一,先扼殺在搖籃裏。


    至於到底是不是這個原因,跟總局無關,也無所謂了。


    “那森局...”李謙嘿嘿一笑,“劇本我已經修改了一遍,那改天就遞上去?”


    “這個不急,你要拍完了事情還沒完,不也沒用。”


    森局擺擺手,笑道,“正好,趁這功夫你多放點心在抗米援朝獻禮片上,以往這方麵的獻禮片很少,這次趁著七十周年,我們商量了一下,打算搞四部,兩部紀錄片,兩部商業片,要拍出老百姓都喜歡看的主旋律商業片。”


    還來兩部?


    那究竟是哪兩部?


    這下李謙就想不通了,關於抗米援朝的主旋律商業片,記憶裏就一部《金剛川》,如果這大爛片是一部的話,那另一部怎麽不在記憶中。


    李謙搖搖頭,先不琢磨這個事,“森局,這一下來兩部,要不讓我先拍完我的《命運航班》,完了再一心一意地來幫您幹活?”


    “不急不急,這兩部獻禮片都是戰爭片,前期籌備很重要,這方麵的商業電影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領導也不放心,還要你來把關。”森局嗬嗬笑道。


    得了,看樣子是真的要先幫著總局幹活。


    沒得商量,李謙也就不商量了,胳膊擰不過大腿,沒辦法。


    “那上麵都有什麽要求嗎,有沒有指定的戰役和英雄人物,是從局部還是整體上來拍?”


    抗米援朝裏可拍的人和事太多了,那些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和經典戰役,都能拍。


    另外,單獨一場戰役和一個人,還是《建國大業》這種站在全局的獻禮片,都有很大的不同。


    森局說道,“沒有規定題目,總之隻有一個要求,要展現出我軍鋼鐵般的氣質,再適當突出個別英雄人物,要姬發觀眾的民族榮譽感、使命感、信念感,加強愛國教育.....”


    這就是所謂的一個要求?


    李謙都無語了,“您這一個要求也太高了吧,要不然再來一場海陸空大會戰您看怎麽樣?”


    “這個可以有。”森局眼前一亮,來了興趣,“雖然咱們當時海軍和空軍力量薄弱,不過也有很多英雄事跡,完全可以拍給觀眾看嘛。”


    “您還當真了...”


    李謙拍了拍腦門,“就兩部片子,加起來三個多小時,怎麽加這麽多東西進去。”


    “那就是你這個總策劃、總導演、總製片人的事了。”森局一副我看好你的樣子說著。


    這三個總,三頂大帽子,差點沒把李謙腦袋砸暈了。


    不過,有句老話怎麽說的,生活就像一場槍尖,如果無法拒絕,那就好好享受。


    官大一級壓死人,這主管單位交代的任務,也是沒法拒絕的,李謙也隻能接下了。


    “您讓我想想。”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 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 眾 號 免費領!


    “慢慢來,好好想想,我相信你這腦袋瓜子有好點子。”


    ......


    這一想就是一個中午,還被森局拉著吃了個午飯,大有想不出來就不放你迴去的架勢。


    不過,哪有那麽簡單想出來的,就兩部電影,內容又要那麽多。


    想不出來就借鑒,李謙開始在記憶中搜尋。


    突然,靈光一閃,李謙想起來了另一部獻禮片,頓時有了主意。


    “森局,我有個想法。”


    “這麽快?”森局也有些驚訝,放下手裏的報紙,笑道,“我就說嘛,那麽多導演裏,就數你腦袋靈光,不枉我在領導麵前堅持要你來主持這次的獻禮片。”


    ???


    合著是您老人家幹的好事!


    不過也沒法了,李謙隻能如實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建議,這兩部商業片,其中一部以群像為主,從戰士到班長、排長、連長,展現我軍某支部隊集體,重點刻畫某一場戰役。


    另一部可以采取單元劇的方式,分成五六個單元,每個單元花二十多分鍾,去刻畫一位英雄人物,這樣就能在有限的篇幅裏,展示更多的英雄事跡。”


    “可以,很好!”森局連連點頭,“這個主意好,沒白費我向領導推薦你,你先按這個來,迴頭我就向領導匯報。”


    “對了,還有個事,不光是抗米援朝70周年,馬上不也是建國70周年了嘛,這個獻禮片也交給你了,你也好好想想,70周年是個重要的日子,可馬虎不得。”


    “???”


    李謙愣住了,這是幾個意思,沒完沒了了?


    從口袋裏掏出手機,打開渡娘。


    “你拿手機幹嘛?”森局不解道。


    “我看看樾戰幾幾年的事。”李謙說著,長舒一口氣,“幸好今年就是樾戰60周年,70周年得十年後去,領導總不急提前十年就拍樾戰獻禮片吧?”


    森局有些驚愕,旋即笑了,“建國七十周年,就最後一部了,一部就行。”


    把手機放桌上一丟,李謙向沙發靠背一癱,“還有什麽事,您幹脆一次性說吧,我受得住。”


    自己一個大導演、大老板,怎麽搞得跟996的上班族還要累,剝削的還要慘,簡直不讓人喘口氣。


    “我還能騙你不成,就剩建國七十周年獻禮片了,大日子交給別人領導也不放心,《建黨偉業》當初搞的網上很不好看,你能力強,就多擔著點。”森局正色道。


    何止是不好看啊,直接把逗瓣評論給關了,連帶著《建國大業》的評分和評價也給關了。


    不過,這個建國七十周年獻禮片好說,剛才,抗米援朝獻禮片的靈感就是從一部獻禮片得來的。


    “要麽森局就這樣,這個獻禮片也做成單元劇,正好七十周年,從49年到19年這七十年的每一個十年裏,選一件大事做成一個單元,一共七個單元。”李謙提議道。


    森局再次眼前一亮,大笑道,“這個好,每一個十年的大事都拍出來,意義非凡呐!”


    ......


    好個錘子!


    參加了一趟研討會,結果迴來身上背了三部電影的總策劃、總導演、總製片人的擔子。


    一迴家,李謙直接往沙發上一躺,想起未來幾年手上的事,簡直要頭皮發麻。


    “怎麽了,出什麽事了?”佟莉雅聽到動靜,從房間裏出來,遠遠地就看到李謙癱在沙發上。


    “升官了,連升三個總。”李謙長歎一口氣,把事情稍微說了下。


    “我說呢,跟被榨幹了一樣。”佟莉雅掩嘴笑道,“這是好事啊,不是有個什麽紅頂商人的說法嗎,這三部片子策劃好了,你就是紅頂導演了,領導也會照顧你。”


    “狗屁!”


    李謙翻了個身,抱著佟莉雅的身子,腦袋枕在她腿上,沒好氣地道,“也就是看我還年輕,要不然年紀大了,別沒拍完英雄、烈士的故事,自己先倒在工作崗位上,成烈士了。”


    “呸呸呸,大過年的,說點好聽的。”


    “好聽的也就隻能聽聽了。”


    唉,幹吧,還能怎麽的呢。


    在沙發上癱了一會,李謙掙紮著爬起來,讓佟莉雅拿兩個平板過來。


    沒法拒絕,隻能抓緊時間把自己的事情幹完。


    三部電影,還有兩個單元劇,等於一部長篇,十幾部短片。


    這些總不可能讓自己拍,那就真是想累死他了。


    幫著做下前期的策劃和籌備,抓緊做完然後撤。


    先看看哪些英雄、烈士適合改編,組成一個單元。


    李謙查了下抗美援朝一些英雄、烈士的資料,差不多黃繼廣、邱邵雲這種小學生都知道的肯定要拍進去,畢竟是以英雄人物為主的單元。


    不光要陸軍,海軍和空軍也得找找。


    空軍方麵,戰鬥英雄張積輝還健在,曾經擊落過米軍一位參加過266次空戰的王牌中的王牌飛行員。


    汪海,這位英雄所率領的“汪海大隊”與米軍激戰八十多次,擊落擊傷敵軍29架。


    還有一位英雄韓德才,擊落過米軍雙料王牌飛行員,這位王牌跳傘後被生擒活捉,得知擊敗他的韓德才隻有19歲,驚的目瞪口呆。


    李謙先把人物找出來,具體拍那些人,還要看上麵的意思。


    相比空軍,海軍的資料就少多了,主要是談判破裂之後,米軍進行新一輪的登陸計劃,我國海軍在沙灘上布雷阻擋敵人登陸。


    第一次,一平方公裏的海灘上,就炸出了五百個彈坑。


    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李謙一一記下,給秘書發了個郵件,整理一下打印出來。


    除此之外,還有張桃方,這位狙神,雖然在《返老還童》短暫出場過,不過隻是很少的戲份。


    旁邊佟莉雅也聚精會神地看著李謙找資料,見他給秘書發了個郵件就關掉了平板,不由地說道,“怎麽沒有女性角色啊,我也想演這種英雄角色。”


    “你湊什麽熱鬧。”李謙搖搖頭。


    “這怎麽叫湊熱鬧,抗米援朝難道沒有女人的功勞嗎?”佟莉雅不服氣道。


    “...”


    李謙想想也對,除了戰鬥英雄之外,幕後英雄也不可或缺,想了想道道,“正好,上次我們在胡建看望了一位老奶奶,他是抗米援朝時的護士,《返老還童》時期沒用到的素材,這次可以加一個野戰醫院護士的單元。”


    佟莉雅立馬抱住了李謙胳膊,滿臉期待地道,“我來演!”


    “你演就你演吧。”李謙難不成還能拒絕。


    ......


    差不多確定了,李謙整理了一些資料,三天後向森局複命,接下來由領導決定具體拍那些。


    至於另一部局部戰爭的獻禮片,也要讓上麵決定拍那場戰役,然後開始籌備,收集素材、找人寫劇本。


    “很好,效率很快,我還以為得等大半個月呢,不愧是你李謙啊。”森局看著資料,聽著李謙的想法,連連點頭。


    “對了,這兩個片子,取個什麽名氣好呢?”


    “就叫《最可愛的人》,和《我和我的祖國》吧。”李謙沉吟片刻,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