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騰華滔怎麽把《等風來》拍砸了呢!”


    未來影業總經理辦公室裏,徐征很是無奈地和杜洋聊著天。


    賀歲檔未來影業就三部電影,除掉聯合出品的《警察故事2013》之外,也就剩《等風來》和《泰囧》了。


    本來徐征對自己這自導自演的第二部電影,是很有信心的,畢竟前作就大賣兩個億,還是在10年那個時候,兩億已經是大爆了。


    再加上《我不是藥神》橫掃內地各大獎項,徐征實現了金雞、百花、華表三大獎的大滿貫,一舉躋身中生代演員前列。


    自身的名氣和口碑不用說了,還有《人在囧途》打底,這《泰囧》不光是他和王保牆,黃博也加入進來了,當初還沒開拍的時候徐征就有絕對信心,大賣是必然的,甚至連十億票房都偶爾會暢想一番。


    而且,未來影業的電影,就沒有失敗的,還有這個不敗金身加持呢。


    可是,就在上映前的一個月,騰華滔的《等風來》撲街了,鬧不好一億票房都拿不到。


    前年《失戀三十三天》可是大賣六億多,才隔了兩年,騰華滔新片竟然連一億都破不了。


    業內在笑話,未來影業的不敗金身破掉了,李謙也有走眼的時候。


    原本信心滿滿的徐征,此時也忍不住心裏打鼓了。


    《失戀三十三天》六億,《人在囧途》兩億,兩者觀眾口碑都差不多,騰華滔都能失敗,那自己好像就沒有那麽穩了。


    一開始隻是有一點點憂慮,可是越想心裏越不對勁,越想越感覺沒那麽穩了。


    今天跑來未來影業,和杜洋聊了聊電影的宣發。


    《泰囧》是未來影業唯一的電影,宣發方麵當然竭盡全力了,當聽杜洋說了完整的宣傳、營銷計劃,以及院線那邊拿到的排片,徐征才安心不少。


    可是,還是忍不住想吐槽兩句騰華滔,要不是他撲街了,徐征壓根都不會生出這種心思。


    “徐導你就放心吧,當初李導對你這個項目就很看重,他的眼光你還不信嘛。”杜洋有些無奈道,“宣發方麵也不用擔心,5號上映,60%排片是能保證的,月初除了《四大名捕》也沒有其他的電影上映。”


    “對了,有個事得和徐導商量一下,《泰囧》可能會提前一個星期開啟大規模預售,並且會在公司旗下的未來電影購票app上獨家預售,到時候可能需要徐導幫著宣傳一下。”


    “什麽?”


    徐征愣住了,雖然他也用過app購票,但是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愣了一會,才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麽,頓時聲音拔高了一個音調。


    “杜總要利用《泰囧》的票務壟斷來搶占網上購票用戶?”


    他語氣裏有些不滿,杜洋也聽出來了,也能理解,笑道,“徐導不要生氣,這正是因為我們對《泰囧》有絕對的信心,哪怕其他購票app的用戶買不到票,也不會影響票房,他們最終還是會來下載未來電影,在這上麵買票的。”


    對自己的電影有絕對信心,話是這麽說,可徐征心裏還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不過,沒有和杜洋繼續追究,他也知道這是杜洋說了不算的。


    唯一能做主的,還是李謙。


    從未來影業離開之後,徐征打了個飛的,來到了魔都,在海邊找到李謙。


    李謙正在拍戲,徐征也沒有出聲,隻是站在李謙身後,也看著他麵前的監視器。


    《返老還童》的劇本徐征是看過的,初看之時驚為天人,甚至比看《楚門的世界》劇本還要震撼。


    一個逆生長的人,一段奇幻之旅,一段跨越數十年的愛情,一段共和國屹立世界之巔的曆史,包含了人生、愛情、家、國、親情、友情、哲學、宗教等等諸多方麵。


    而且,劇本還這麽有意思!


    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甚至就藝術性而言,比很多文藝片都強上許多。


    看過劇本,徐征自然知道這拍的是那一場戲,就是男主角將行將就木的父親送到海麵,就這麽看著夕陽落下,一前一後,靜靜地坐著。


    徐征還記得這一幕裏有一句男主角的旁白:不順心的時候,你可以像瘋狗一樣發狂,可以破口大罵,詛咒命運,但到頭來,還是得放手。


    劇本裏這樣經典的台詞太多了,徐征都記得清清楚楚。


    “好,過!”


    監視器前,李謙拿著對講戲宣布這個鏡頭完成了。


    其實就是兩人坐著的戲,然後一人一個特寫。


    陳昆的父親,找來了柳雲龍客串,這是1945年的人,也就是民國人,國內有些演員就有種典型的民國範。


    比如趙文瑄,比如柳雲龍。


    這個特點,也寓意著一種時代的更迭,上個時代的人離開了,新的時代到來了。


    當然,父親也是很重要的角色,影響著男主角一生的角色,還是要找個老戲骨。


    一開始李謙還有點不好理解,為什麽男主角要那麽早離開自己的愛人和女兒,哪怕是想給女兒一個正常的人生,完全可以等她長大了一點。


    後來寫劇本的時候,才明白,他的父親把他看作怪物,覺得他會連累自己,所以他在麵對所愛之人的時候也是抱有這種觀念,即使愛人之前表達過願意和他共同承擔這個後果的想法之後,他依然選擇在淩晨騎上摩托車離開。


    如果他的父親不是這樣對他,或許他對愛就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解讀,但是生命是一條永不會迴頭的河流,發生了就是發生了。


    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男主角對父親釋然的前提下,至於為什麽會釋然,那就是前麵劇情鋪墊的了。


    每一個配角,每一段劇情都相輔相成,所以配角們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戲份殺青,李謙去向柳雲龍老師表示了感謝之後,就吩咐劇組收拾收拾,自己則迴到了商務車上。


    “征哥,怎麽突然來找我了,出了什麽事嗎?”李謙看著徐征笑問道,從冰箱拿了瓶水遞過去。


    徐征接過水喝了一口,笑道,“也沒什麽大事,電影的宣傳還沒開始,我就迴魔都陪陪家人,順道來看看。”


    “確實,馬上要一個多月迴不了家了。”李謙點點頭。


    “《返老還童》明年應該能上映吧,我都有點迫不及待想看到這部電影了,光看劇本就已經讓我著迷了。”徐征又問道。


    “不好說,不過順利的話應該明年能趕上,還得到時候看,明年片子也不少。”李謙道。


    “說實話,當時看了劇本,那麽多經典台詞,比如剛才那場戲的旁白,我感覺相比導演,你更像個作家了。”徐征感慨道。


    李謙笑笑,“當了作家,到頭來還是迴到導演這個行當?”


    “啊這...”


    徐征忍不住笑出聲來,作家迴來當導演,不就是那誰嗎。


    李謙搖搖頭,“其實這些台詞,都是推動劇情的作用,像剛才那場戲的獨白,是之前在海上,那個有著藝術夢的粗魯船長說的,暴風雨來臨,船翻了,船長重傷瀕死,安慰主角說,不管發生什麽事,到頭來都得放手,選擇去接受。


    還有之前養老院有老人去世,主角很悲傷,那個教主角鋼琴的老人安慰他說,我們命中注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麽知道,他在我們生命中有多重要。


    這幾句台詞,影響了主角,所以選擇去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向前看,接受他父親,接受了之後,隨後也被父親所影響,父親拋棄他這個怪人,而他這個怪人為了女兒能夠正常成長,選擇離開。”


    “竟然還有這一層作用?我看劇本的時候都沒發現。”徐征有些驚訝,隨後又感歎道,“我說之前怎麽覺得電影跨度太長,劇情有點碎片化,原來一切都是連著的啊,通過台詞串聯起來,不占篇幅,這個設計太精妙了。”


    聊著聊著,越發感覺李謙的厲害之處,這電影比之前自己想的還要精彩許多。


    寒暄了一會,徐征也說正事了。


    “李導,未來電影app獨家代理《泰囧》網絡售票這個事,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李謙也知道徐征來是想說什麽,之前就接到了杜洋的電話了,他笑道,“征哥是覺得會損失美團、格拉瓦其他用戶的票房?”


    徐征也就直接點說了,“《泰囧》並不是不可替代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私人訂製》也是喜劇,而且網上購票也不是唯一的購票渠道,我是有點擔心,這樣不但沒能把其他軟件的用戶吸引過來,反而會把網上購票的用戶給逼迴了電影院啊。”


    “征哥這可就說錯了。”


    李謙笑著搖搖頭,“在我看來,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票的觀眾,是不會再去線下買票了,對這部分人來說,網上購票就是唯一的。


    並且,對於賀歲檔來說,《泰囧》也是不可替代的,觀眾可以不看《私人訂製》,可以不看《警察故事2013》,但是一定會去看《泰囧》,我有這個信心。”


    “...”


    徐征還能怎麽說,難道說他自己沒信心,認慫?


    “《私人訂製》這片子沒什麽好擔心的,馬氏喜劇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注定要被時代淘汰的東西。”李謙又道。


    “怎麽說?”徐征的關注點一下子被引開了,對於一個喜劇演員、導演來說,馬氏喜劇都是繞不過去的,是過去十年裏國產喜劇的標杆。


    李謙攤了攤手,“很明顯,這片子裏麵雖然諷刺了天下烏鴉一般黑的官老爺,但範煒頤指氣使的模樣讓人看到一個小人得誌的張狂。


    在這部戲裏麵,馬小剛不同情任何人,在他眼裏,社會上層與下層,除了等級的區別導致立場不同,本質卻是沆瀣一氣的全然肮髒,這就導致,沒有人會從這部賀歲喜劇裏得到安慰。


    和《甲方乙方》不一樣,它有對社會的諷刺,也不乏挖苦,可總體上仍保持著一種狡黠而善良的市民心態,更加溫情,《私人訂製》沒有做到這點,估計是《一九四二》的失敗,讓他心裏有了怨氣。


    喜劇片,不是搞笑就完事了,那是最低級的喜劇,甚至不能叫喜劇,隻能說搞笑片。


    《泰囧》就不一樣,是走情感和搞笑兩條路的,夫妻、父女、朋友、商業對手,一條條情感線,賦予了電影更溫情的一麵,搞笑之餘,多了絲感動,這種電影那就是大殺器,起碼十億票房打底。”


    十億打底?


    徐征還在思考《私人訂製》和《甲方乙方》的區別,華陽已經做了小規模點映,電影的大概內容知道了,而且早就知道電影是幫別人實現夢想的。


    可是,最後所有的思緒都被李謙這句十億票房打底給牽住了。


    看向李謙的眼神中甚至多了些興奮,以及不確定,“《泰囧》真能到十億?”


    要是別人,那徐征就當是講好話,但是李謙說的,徐征就信了。


    “當然,《泰囧》在票房上根本不會有對手。”李謙非常篤定道。


    三位內地最好的中生代喜劇演員,足夠搞笑,又有足夠的溫情,還不落伍,在這個網絡時代,根本沒有一個能打的。


    徐征正在準備的《鬼吹燈》放一起估計都不夠《泰囧》打的,喜劇的優勢太大了。


    一句十億打底,徐征有些飄飄然地離開了,也不再擔心未來電影壟斷了網絡票務對票房會不會產生影響了。


    徐征走後,李謙給杜洋打了個電話,計劃照舊。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擺在眼前,人們會越來越依賴手機,將來可能任何事情都會通過手機去做。


    送你一個現金紅包!


    包括購物、買菜、去飯店吃飯、上班、學習、出行、旅遊等等所有事情。


    網絡購票太方便了,而且就算你不想提前訂票,也不得不這麽做。


    別人都把好位置給定了,你要是晚了,可就隻能坐邊邊角角了。


    這就跟qq、微信一樣,就算你喜歡用msn,也不得棄用,來用qq和微信,因為大家都在用,你要和他們交流、聯係,隻能這麽做。


    網絡購票,也必然會成為主流,跟人們想不想用沒多大關係,不想用也不得不用。


    如果80%以上電影票都是通過手機軟件購買的,那平台說不定能夠反製電影院,這個可能出現的影響對於電影從業者而言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李謙對這個還是很上心的,一旦發現格拉瓦追求體驗,不重視市場占有率,就立馬拋棄它,自己搞了個app。


    而要和格拉瓦、美團、掏寶電影、qq電影競爭,肯定需要取巧,畢竟來得晚,也沒有固定的用戶。


    所以,抓著電影本身這個核心競爭力,還是有必要利用的。


    購票app對觀眾來說,下哪個都一樣,所以搞電影票壟斷,也不會又負麵影響。


    當然,更重要的是《泰囧》本身過硬,賀歲檔也沒有足夠的對手。


    ......


    賀歲檔將近,作為率先登場的《泰囧》,已經開始了宣傳。


    徐征、黃博、王保牆三大喜劇演員,《人在囧途》前作的名氣,還有徐征在《我不是藥神》刷了一波好感,立馬就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電影。


    11月也很快過去,李謙這邊的拍攝還在魔都,一直在拍拍養老院裏麵的情節。


    本身電影有點流水賬,挺悶的,對於質量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李謙拍的很慢,即便養老院裏的老人們,都是魔都話劇院的老戲骨們來客串。


    11月26號,距離電影上映還有十天的時候,《泰囧》官方微博宣布,將於12月29號,提前開啟全國大規模的預售。


    未來電影微博也宣布,這七天裏預定《泰囧》電影票,享受一定的優惠,先到先得,數量有限。


    提前預售,還搞優惠,這不禁讓業內浮想聯翩。


    “難道《泰囧》質量不好?”


    一想到這,各大公司不禁有些興奮了。


    要不然大熱電影,漲價都來不及呢,看張韋平之前動不動就漲價,還漲分成。


    隻有質量不好的東西,才會降價,這在任何行業都是共識,好東西永遠隻會漲價。


    《泰囧》此舉,無疑是質量不好,李謙擔心票房重蹈《等風來》的覆轍,決定降價吸引人買票。


    一番分析下來,業內更加篤定了這個想法,開始迫切地想要看到電影上映,然後口碑稀爛,票房撲街的時候了。


    就在行業內外焦急等待的時候,29號如約到來,未來電影app準時開始了預售,票價確實比正常情況低10塊錢。


    但是,當人們打開格拉瓦、美團、qq電影等其他軟件的時候卻發現,這些平台壓根沒有《泰囧》的票賣。


    “什麽情況?”


    所有人又傻眼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