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一個星期,李謙都待在家裏寫《大白鯊》的劇本,將原本兩個小時的劇情壓縮在了75分鍾,放棄了一些反映現實的東西,變成一部比較純粹的驚悚電影。


    虛偽的市長,隻會做無用實驗的海洋學家,粗魯無禮的捕鯊能手,再加上主角,就是四個不同的階層。


    隻追求政績的政客沒卵事,有知識但不一定有用的海洋學家活了下來,中產階級的主角拯救了世界,最後隻有代表工人階級的捕鯊能手死了。


    市長代表了統治階級,海洋學家代表著上層階級,主角警察是中產階級,具備民主、理性、正義的平民榮譽感,但也麵臨著方方麵麵的壓力。


    而死掉的那個捕鯊能手還參加過樾戰,米粒堅人又厭惡樾戰,他的死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類似隱藏的含義在電影還有很多,在電影中無處不在,李謙隨隨便便就能針對電影寫一篇論文出來,就像語文課本上對魯迅文章的解釋。


    不過,畢竟時長不允許,很多戲份都刪掉了,隻保留了一個完整的驚悚片的架子。


    但是在李謙的劇本裏,最後死掉的還是捕鯊能手,畢竟他是專業捕鯊的,對鯊魚的威脅最大,他的死,也讓氣氛更緊張。


    沒有了捕鯊專家,主角就可以開始發揮了。


    套路還是必須的,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嘛!


    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了劇本,分鏡頭也寫了一點一點,就前麵三四場戲。


    這一個星期裏《狙擊電話亭》的播放也差不多快進入了尾聲,一個星期裏拿到64.2萬次的有效點擊,票房281萬。


    加上之前的1242萬,上線超過20天,票房高達1523萬,將原本的網大票房紀錄差不多提高了一倍。


    而304.6萬次有效點擊,同樣是一個難以企及的紀錄,這比銀河視頻所有的會員數還要多。


    這個成績,也多虧了銀河視頻為了擴大會員數量,搞了個充值優惠活動,平時就算開會員有優惠,也一定會有多少人去開。


    但要是正好碰到想看的電影非要會員不可,網站又正好有衝會員的優惠,就更容易吸引觀眾開會員。


    對視頻網站來說,隻要你能開會員,什麽都好說。


    可能是有點小賺,但是網站絕對不虧。


    不過也有些人寧願花幾塊錢單買這部電影,也不開會員,這些人也不少,要不然有效點擊就不會比銀河視頻的會員數還要多了。


    上線超過二十天,單日票房已經快跌破十萬了了,還在每天銳減中,估計就止步於此了。


    網上之前一直爭論的網大算不算電影這個話題早就沒了聲響,話題度不夠,炒不起來,還不如炒炒明星的緋聞。


    《狙擊電話亭》在網上的評論也越來越多了,褒貶不一,有說無聊的,看了一半就睡著了。


    有罵電影裏警察降智的,有說兇手撒幣的,提這個狙擊槍在案發現場,還暴露了自己的真麵目。


    也有一本正經討論善與惡,討論社會現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


    什麽人都有,不過大體就幾類人。


    一類隻會說好或不好的普通觀眾,一類抬杠挑刺的,還有一類帶哲學家。


    票房也就定格在一千五百多萬,還有十天才能結算,《狙擊電話亭》算是告一段落了。


    ......


    新的一天,李謙帶著劇本來到工作室裏,準備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了。


    隻不過,這次多了個人,base fx派來的特效指導也正式進組了。


    “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咱們《大白鯊》劇組的特效指導劉金輝,也是咱們國內最早一批從事特效行業的大牛了,曾經為《驚濤駭浪》、《英雄鄭成功》、《大明王朝》多部經典影視劇做過視效設計。”


    眾人一一落座,李謙也分別介紹了一下張忠華、齊玉坤和郭凡他們。


    寒暄片刻,李謙便說起正事。


    “現在劇組的大概架子已經搭起來了,水下攝影棚也找好了,馬上開始搭建,各種道具也已經在定製了,特效那邊也結束了數據采集,正在建模。


    我會先盡快把鯊魚出場的那三分鍾鏡頭的分鏡寫出來,到時候老郭和劉指導我們再把圖畫出來,不要耽誤特效那邊的時間。”


    分鏡頭劇本有文字和故事板兩種格式,在好萊塢,幾乎每部電影都會有專門的故事板製作團隊。從早期的默片到現在的大片,故事板的製作是電影籌備前期的必要一環。


    而國內,除了大製作會請專業分鏡師之外,一般都是導演會畫就導演畫,導演不會畫就讓攝影畫,要不美術指導畫,誰行誰上,也有幹脆不畫的。


    上一部《狙擊電話亭》隻有文字分鏡,沒有故事板,主要是文字分鏡夠用了,不需要那麽麻煩。


    90%的網大別說畫故事板了,連文字分鏡都沒有。


    故事板畫好了,拍的時候照著上麵拍,有什麽問題臨時改動就行了,也能提前知道拍出來的效果。


    國內除了大製作之外,也就動作片和武俠片需要畫故事板,畢竟要設定招式,在圖上畫出來更直觀,演員也更好練習。


    《大白鯊》這部電影裏,李謙也不打算畫故事板,除了那三分鍾鯊魚出現的戲份。


    比如鯊魚撞擊船身,提前設定好撞擊的方位、角度等等,特效公司需要拿著圖在電腦上模擬,確定一係列的數據,畢竟特效是個很複雜的東西。


    鯊魚用不同的部位,從不同方位,以不同角度撞擊船隻,造成船隻的傾斜方向、角度什麽都不一樣。


    還有鯊魚撞擊之後的移動,帶起、濺起的水花都是需要反複模擬、計算的。


    當然,網大可以稍微不那麽嚴格,畢竟不是大銀幕。


    一項項事情安排下去,劇組本身並不大,除了場景和特效之外沒有什麽難的,有齊玉坤這個執行導演安排也夠了,李謙偶爾過問一下就行了,他得忙著自己的事。


    “另外就是演員了,雖然鯊魚才是主角,不過男主角也不能馬虎了,大家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嗎?”


    李謙問向眾人,其實內地很多三十左右的演員都能演,但是有點名氣的很難請,沒名氣的一下子也想不出幾個人選了。


    演員啊?


    齊玉坤想了想,建議道,“段毅洪怎麽樣,外形硬朗,演技也沒的說,要演出那種麵臨各方麵壓力,被迫隱瞞鯊魚襲擊人類事件的感覺,應該沒問題。”


    李謙搖搖頭,“外形太硬了,這種人對社會妥協看起來會很違和,而且他剛主演了一部四千萬大製作的《愛有來生》,又因為《士兵突擊》大火,請來的希望不大。”


    “張益呢,隻拍過一部《士兵突擊》,片酬應該也不會太貴。”


    “演《綠帽子》的廖梵我覺得也行。”


    “我覺得李光傑挺合適,他第一演《走向共和》的時候我就注意到他了,他好像才剛拍了一部電影,還沒上映,片酬應該能承受。”


    ......


    眾人你一句我一嘴地提了七八個30歲左右的男演員,都有一定的名氣。


    也是,沒名氣的誰也不知道。


    影視圈裏除了巨星級別的演員之外,通常電影片酬還是比電視劇片酬要低的多的。


    像鄧朝、陸易、黃小明、陳昆這些一線小生,拍電影的片酬對外報價一百萬,其實大多在50-80萬之間。


    年輕的一線演員不容易有電影拍,有也是配角,價格壓根就起不來。


    至於那些有點名氣的三線演員,片酬後就更低了,十萬以內能找一大把。


    當然,肯定比雷家音這個素人貴多了,不過現在資金充裕,幾萬塊的片酬還是可以接受的,就看人家願不願意拍網大了。


    (求推薦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導演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飯打怪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飯打怪獸並收藏我的導演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