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王府投降之後,方原對雲南的軍政進行整改。
先是取消了沐王府在雲南的軍政之權,交由雲南布政司接管。之前的雲南布政司巡撫,還有布政司所有的官員,因未能履行巡撫之職,與沐天波沆瀣一氣,通通罷免官職,打發迴了老家。
方原從廣東、廣西、湖廣等鄰近的布政司,調任了官員前來雲南布政司任職,接管政務。
唯一未確定的,是雲南總督,雲南巡撫之職。
總督統管軍政事務,而巡撫一般情況下隻巡視政府,不能幹涉當地的軍權。
沐王府在雲南有著很高的聲望,要盡快令雲南各州府的土司歸降,穩定雲南的大局,由沐王府的人出麵去和這些土司打交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雲南巡撫之職,方原還是給了投降歸順的沐忠罕,其主要職責就是安撫雲南各地的土司,還有滇民。
沐王府的家眷上百口,沐氏族人數千人全在方原的手中當人質,而且區區一個巡撫之職,並沒有軍權,方原也不擔心沐忠罕還能翻出什麽大浪來。
若沐忠罕真的投了降,為朝廷效力,可以將他留任在雲南。若他還有二心,大不了再派兵前來征討,沐王府十萬軍士都被擊垮了,一個沐忠罕還能做什麽?
因關係到沐王府的存亡,還有父親沐天波的迴歸,沐忠罕並沒有推辭,領了雲南巡撫之職,開始帶著一、兩百親兵前去雲南各府安撫各地土司,告知沐王府已被取締,由朝廷任命總督、巡撫前來管理的最新情報。
更重要的是,沐忠罕要親自去緬甸,規勸父親迴歸大明,向方原認罪,接受朝廷的律法處治。以方原對沐王府的寬容,隻要沐天波認罪伏法,應該是沒有性命之憂。大不了就永不錄用,賦閑在家,監視居住,總比流落在緬甸這種異國他鄉好吧!
沐忠罕擔任了雲南巡撫,至於雲南總督一職,方原暫時沒有任命,隻是令秦展、納吉二人率四萬閩廣步卒留在昆明城改編投降的數萬滇軍,迅速整編出一支熟悉雲南環境,至少十萬以上的軍隊。
因緬甸國是敵是友,動向不明,方原要先做好出征的戰備。若緬甸王能送歸沐天波,那是最好不過。若緬甸王膽敢袒護沐天波,隻能出兵緬甸,不止要捉迴沐天波,連緬甸國也順道滅了。
方原則準備率兩萬從北京打來的精銳步卒北上討伐還在貴州為禍的李定國。
當然,在出征之前,方原還在等一個消息,就是吳三桂、郝搖旗二人運糧前去支援甘輝的戰果。
五日之後,前方戰報傳到了昆明城。
吳三桂、郝搖旗率領的運糧隊在北上的途中,剛剛進入了普安州,還差三日行程就能與甘輝所部匯合,果然如方原所料,遇上了李定國前來襲糧的軍隊。
陡然遇到了襲擊,因吳三桂對這一次偷襲已有了心理準備,立刻下令將糧車結成一個個軍陣,用於防備李定國的突襲,並立刻向後方的郝搖旗傳遞了緊急軍情,令郝搖旗率特戰軍前來。
李定國早就得知吳三桂的關寧軍被方原解散,本人也被一再打壓的消息,立刻派人向吳三桂勸降,歸降了張獻忠立便封大將軍,統領川南諸府,總勝過在方原麾下受氣。
吳三桂之前被方原一再的打壓,要說心中沒怨氣那是騙人的。但,他再有怨氣,關寧軍已被徹底解散,他並沒有反抗方原的資本。眼下麵對李定國的勸降,他也不是沒考慮過投降。
但他簡單的分析形勢,便知投降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方原統一了大半天下,兵強馬壯,戰爭潛力無窮無盡。連驕橫一世的滿清也隻能選擇戰略防守,跟著區區一個四川的張獻忠能有什麽前途。到時等張獻忠被殲滅時,再被方原給活捉了,他的名聲和三姓家奴呂布有什麽區別?
再者,川南六府全是窮鄉僻壤、民風彪悍之地,連張獻忠都未將這幾府納入統治之內,憑什麽能封給吳三桂,不是給吳三桂開了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又是什麽?
何況吳三桂的家人全在京畿,他一旦謀反,家人哪裏還有活路?
吳三桂其實沒有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用戰場上實際的表現為自己和關寧軍正名,重新獲得方原的重用。
他當即拒絕了李定國的招降,將李定國派來的使者斬首,首級送了迴去以示絕不投降的決心。
李定國見死者被殺,已知不可能再勸降,便率軍開始了猛攻。當然,李定國乃是文武雙全,絕不輕易中計之人。他分出了三萬軍士強攻吳三桂的運糧隊,又派出一萬軍隊埋伏在南方的密林之內,隻要有明軍前來突襲,必會中了李定國的埋伏。
大戰開始!
吳三桂麾下隻有一萬軍士,麵對李定國數萬優勢軍隊的猛攻,仍是咬著牙,依靠著糧車的簡易防禦工事,死守糧草。他苦守了兩日兩夜,一萬軍士已折損了四千,估計也再守不了兩日,卻始終不見後方郝搖旗的軍隊來援。
按照之前的約定,郝搖旗隻落後了一日的行程,吳三桂已撐了兩日兩夜,郝搖旗再怎麽也該到了,為什麽不見蹤影?
吳三桂越想越是心驚,難道自己已成了方原的棄子?!還是郝搖旗臨陣不遵方原的將領,故意不來救援?
唉!他本是大明最精銳的關寧軍統帥,連崇禎皇帝都要給他幾分麵子,詔書之上重話也不會說一句。
未曾想卻落到今日,猶如喪家之犬,仰人鼻息,對方原真的是又氣又恨,他實在想不明白,他與方原無冤無仇,到底是哪裏得罪了方原,方原非要致他於死地。
他卻不知,方原針對他完全是因為在曆史上,他率關寧軍投降了滿清,還兵戈指向南明政權,甚至還絞殺了永曆皇帝。
夜間
吳三桂是驚疑不定,夜不能寐,陡然聽聞軍營之外是人聲鼎沸,他是猛地一驚,難道是李定國破營而入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出了軍帳,拉來了一個親兵軍士問道,“大西賊破營了?!”
親兵慌忙的道,“不,不,是,是......”
吳三桂見他支支吾吾,一會是,一會不的,怒斥道,“到底是不是破營了?!”
親兵忙道,“是大西軍的軍營火光衝天,應該,應該被攻破了。”
吳三桂聞之大喜,連忙出了軍營,登高望去,在明軍軍營之北的李定國軍營內果然火光衝天,喊打喊殺聲不絕於耳。
吳三桂大吃一驚,不用猜都是被郝搖旗所率的特戰軍幹的。之前不是和郝搖旗約好了從南方來援,內外夾擊李定國?為什麽特戰軍不從南麵來援,而是去了北麵?
他是戰場老將,稍作思量便知,郝搖旗之所以遲了一日一夜前來援救,隻是因為繞道去了李定國軍營以北,突施偷襲。
吳三桂哪裏會錯過這麽個破敵的天賜良機,立刻下令全軍上下,隻要還能行動的,留下一半看守糧草,餘下的一半立刻出營前去夾擊李定國的大營,破敵隻在今夜!
先是取消了沐王府在雲南的軍政之權,交由雲南布政司接管。之前的雲南布政司巡撫,還有布政司所有的官員,因未能履行巡撫之職,與沐天波沆瀣一氣,通通罷免官職,打發迴了老家。
方原從廣東、廣西、湖廣等鄰近的布政司,調任了官員前來雲南布政司任職,接管政務。
唯一未確定的,是雲南總督,雲南巡撫之職。
總督統管軍政事務,而巡撫一般情況下隻巡視政府,不能幹涉當地的軍權。
沐王府在雲南有著很高的聲望,要盡快令雲南各州府的土司歸降,穩定雲南的大局,由沐王府的人出麵去和這些土司打交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雲南巡撫之職,方原還是給了投降歸順的沐忠罕,其主要職責就是安撫雲南各地的土司,還有滇民。
沐王府的家眷上百口,沐氏族人數千人全在方原的手中當人質,而且區區一個巡撫之職,並沒有軍權,方原也不擔心沐忠罕還能翻出什麽大浪來。
若沐忠罕真的投了降,為朝廷效力,可以將他留任在雲南。若他還有二心,大不了再派兵前來征討,沐王府十萬軍士都被擊垮了,一個沐忠罕還能做什麽?
因關係到沐王府的存亡,還有父親沐天波的迴歸,沐忠罕並沒有推辭,領了雲南巡撫之職,開始帶著一、兩百親兵前去雲南各府安撫各地土司,告知沐王府已被取締,由朝廷任命總督、巡撫前來管理的最新情報。
更重要的是,沐忠罕要親自去緬甸,規勸父親迴歸大明,向方原認罪,接受朝廷的律法處治。以方原對沐王府的寬容,隻要沐天波認罪伏法,應該是沒有性命之憂。大不了就永不錄用,賦閑在家,監視居住,總比流落在緬甸這種異國他鄉好吧!
沐忠罕擔任了雲南巡撫,至於雲南總督一職,方原暫時沒有任命,隻是令秦展、納吉二人率四萬閩廣步卒留在昆明城改編投降的數萬滇軍,迅速整編出一支熟悉雲南環境,至少十萬以上的軍隊。
因緬甸國是敵是友,動向不明,方原要先做好出征的戰備。若緬甸王能送歸沐天波,那是最好不過。若緬甸王膽敢袒護沐天波,隻能出兵緬甸,不止要捉迴沐天波,連緬甸國也順道滅了。
方原則準備率兩萬從北京打來的精銳步卒北上討伐還在貴州為禍的李定國。
當然,在出征之前,方原還在等一個消息,就是吳三桂、郝搖旗二人運糧前去支援甘輝的戰果。
五日之後,前方戰報傳到了昆明城。
吳三桂、郝搖旗率領的運糧隊在北上的途中,剛剛進入了普安州,還差三日行程就能與甘輝所部匯合,果然如方原所料,遇上了李定國前來襲糧的軍隊。
陡然遇到了襲擊,因吳三桂對這一次偷襲已有了心理準備,立刻下令將糧車結成一個個軍陣,用於防備李定國的突襲,並立刻向後方的郝搖旗傳遞了緊急軍情,令郝搖旗率特戰軍前來。
李定國早就得知吳三桂的關寧軍被方原解散,本人也被一再打壓的消息,立刻派人向吳三桂勸降,歸降了張獻忠立便封大將軍,統領川南諸府,總勝過在方原麾下受氣。
吳三桂之前被方原一再的打壓,要說心中沒怨氣那是騙人的。但,他再有怨氣,關寧軍已被徹底解散,他並沒有反抗方原的資本。眼下麵對李定國的勸降,他也不是沒考慮過投降。
但他簡單的分析形勢,便知投降是沒有任何出路的。
方原統一了大半天下,兵強馬壯,戰爭潛力無窮無盡。連驕橫一世的滿清也隻能選擇戰略防守,跟著區區一個四川的張獻忠能有什麽前途。到時等張獻忠被殲滅時,再被方原給活捉了,他的名聲和三姓家奴呂布有什麽區別?
再者,川南六府全是窮鄉僻壤、民風彪悍之地,連張獻忠都未將這幾府納入統治之內,憑什麽能封給吳三桂,不是給吳三桂開了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又是什麽?
何況吳三桂的家人全在京畿,他一旦謀反,家人哪裏還有活路?
吳三桂其實沒有選擇,唯一的出路就是用戰場上實際的表現為自己和關寧軍正名,重新獲得方原的重用。
他當即拒絕了李定國的招降,將李定國派來的使者斬首,首級送了迴去以示絕不投降的決心。
李定國見死者被殺,已知不可能再勸降,便率軍開始了猛攻。當然,李定國乃是文武雙全,絕不輕易中計之人。他分出了三萬軍士強攻吳三桂的運糧隊,又派出一萬軍隊埋伏在南方的密林之內,隻要有明軍前來突襲,必會中了李定國的埋伏。
大戰開始!
吳三桂麾下隻有一萬軍士,麵對李定國數萬優勢軍隊的猛攻,仍是咬著牙,依靠著糧車的簡易防禦工事,死守糧草。他苦守了兩日兩夜,一萬軍士已折損了四千,估計也再守不了兩日,卻始終不見後方郝搖旗的軍隊來援。
按照之前的約定,郝搖旗隻落後了一日的行程,吳三桂已撐了兩日兩夜,郝搖旗再怎麽也該到了,為什麽不見蹤影?
吳三桂越想越是心驚,難道自己已成了方原的棄子?!還是郝搖旗臨陣不遵方原的將領,故意不來救援?
唉!他本是大明最精銳的關寧軍統帥,連崇禎皇帝都要給他幾分麵子,詔書之上重話也不會說一句。
未曾想卻落到今日,猶如喪家之犬,仰人鼻息,對方原真的是又氣又恨,他實在想不明白,他與方原無冤無仇,到底是哪裏得罪了方原,方原非要致他於死地。
他卻不知,方原針對他完全是因為在曆史上,他率關寧軍投降了滿清,還兵戈指向南明政權,甚至還絞殺了永曆皇帝。
夜間
吳三桂是驚疑不定,夜不能寐,陡然聽聞軍營之外是人聲鼎沸,他是猛地一驚,難道是李定國破營而入了?!
他以最快的速度起身,出了軍帳,拉來了一個親兵軍士問道,“大西賊破營了?!”
親兵慌忙的道,“不,不,是,是......”
吳三桂見他支支吾吾,一會是,一會不的,怒斥道,“到底是不是破營了?!”
親兵忙道,“是大西軍的軍營火光衝天,應該,應該被攻破了。”
吳三桂聞之大喜,連忙出了軍營,登高望去,在明軍軍營之北的李定國軍營內果然火光衝天,喊打喊殺聲不絕於耳。
吳三桂大吃一驚,不用猜都是被郝搖旗所率的特戰軍幹的。之前不是和郝搖旗約好了從南方來援,內外夾擊李定國?為什麽特戰軍不從南麵來援,而是去了北麵?
他是戰場老將,稍作思量便知,郝搖旗之所以遲了一日一夜前來援救,隻是因為繞道去了李定國軍營以北,突施偷襲。
吳三桂哪裏會錯過這麽個破敵的天賜良機,立刻下令全軍上下,隻要還能行動的,留下一半看守糧草,餘下的一半立刻出營前去夾擊李定國的大營,破敵隻在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