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五日,主持南京軍政事務的史可法竟帶著聖旨親自找上門來了。
方原暗自揣度著史可法上門的來意,將他迎進了府裏。
史可法自從一進門就是臉色陰沉,將不滿全寫在了臉上,直接宣讀了聖旨的內容,是崇禎令南直隸要給朱明皇室的藩王、宗室起表率作用,先行安置三十萬河南的流民。
方原這才醒悟過來,史可法為什麽會滿臉憤懣的登門造訪,興師問罪,因為這個開閘放水的建議就是方原提出的,在史可法看來,崇禎令南直隸先行安置三十萬流民,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史可法當著方原的麵宣讀了聖旨,也沒有太多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方軍門,陛下給南直隸壓下了安置三十萬流民的重任,這個開閘放水的建議既然是方軍門向陛下提出來的,方軍門轄內四府準備安置多少流民?”
方原上奏折之前便能想到,這招開閘放水的政策一實施,得罪的絕不止是史可法一人,甚至整個官僚集團,大明藩王都得罪了個遍。
整個大明的官僚集團,無一不希望崇禎能采取與李自成戰略決戰的方式。這麽一來,無論決戰的勝敗,都與官僚集團無關,大家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縱然戰敗,責任也是孫傳庭、周遇吉這些軍人的,大不了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直接投降就行,反正他們都是打工,給誰打工不是打工?
而方原這個開閘放水之策,就是將整個官僚集團拉下了水。因為名義上是藩王、宗室安置流民,但要實現這麽龐大數目的流民安置,大明各級官僚係統必須全力開動馬力,進行後勤支持,到時若出現任何民亂,誰能承擔得起責任?怕不是立刻會被崇禎給砍了頭。
所以這些官僚集團肯定會將方原恨得牙癢癢的,必定會齊心協力的在朝堂上反對方原的建議。
至於朱明皇室的藩王、宗室,身為安置流民最後買單的受害者,換誰也不願突然承擔這兩、三百萬流民的安置開銷。
麵對整個官僚集團、朱明皇室或明或暗的抵製,崇禎要實施這個開閘放水的策略所麵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崇禎也是逼於無奈,才會下了這道聖旨,先給始作俑者方原攤派了安置三十萬流民的重任。
若方原成功的安置了三十萬流民,官僚集團、藩王、宗室自是無話可說;
若方原都無法安置流民,其他藩王、宗室便有充足的理由群起而反對,開閘放水之策便隻能作罷。
而身為南京總覽軍政的史可法不過是官僚集團的一員,顯然是和官僚集團一個鼻孔出氣,方原惹出的事,卻將他轄內整個南直隸都牽涉了進來,他能有好臉色給方原看那才奇了怪了。
麵對史可法的質問,方原看在眼裏,麵不動容的說,“原來史尚書是憂心安置流民之事啊!史尚書準備安置多少呢?”
南直隸是天下富庶之地,土地早就被瓜分得一幹二淨,官府哪裏還有多餘的土地?至於糧食,江南的賦稅本就是重於其他地區,承擔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賦稅,哪裏還有糧食來安置流民?
史可法一想到要安置三十萬流民就是怒火直衝,冷聲說,“陛下將南直隸產糧最多的四府全給了方軍門,我能做什麽主?自然該由方軍門來做主,一切方軍門來安排吧!”
他這話就是一股腦將安置流民的重任全推給了方原,完成不了崇禎壓下的任務,也是方原的失職,與他史可法無關。
方原瞧著眼前這個手握南京軍政大權的史可法,是哭笑不得。
史可法鎮守揚州殉國,氣節確實可嘉。
但,他到了揚州府既不整軍備戰,更不阻止士卒逃亡,甚至連幾個樹也不願砍,他到底為守衛揚州做出什麽了不起的貢獻?
明知必敗,還要率揚州城僅僅抵抗一日,結果引來揚州十日的大屠殺。他臨死前為了成全自個兒的氣節,卻拉著整個揚州城百姓陪葬,真的是忠臣、英雄?
說到底,這個史可法根本就沒有任何力挽狂瀾的軍政能力,僅僅是個有氣節的官僚而已。若他隻是個普通文人,方原自然對他敬佩有加,但他掌握著國之重器,卻打出這種近乎恥辱的揚州守衛戰,實在令人很難對他有所尊敬。
方原仍是掛著平淡的笑容說,“史尚書,這可是陛下對你我的看重,令你我成為天下的表率,你確定全交由我來做主?”
史可法見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沒好氣的說,“方軍門,我南京是沒有土地、餘糧來安置流民的。既然陛下確實看重方軍門,這麽可好,我在南京安置兩萬流民,餘下的二十八萬流民全交給方軍門,令陛下更加高看方軍門一眼。”
方原似沒聽出史可法言語中的譏諷,嘿嘿一笑說,“史尚書,你確定南京隻接收兩萬流民?”
史可法絲毫不讓的說,“是,南京的民力隻能接收兩萬流民。”
方原爽快的說,“既然史尚書這麽謙讓,將好處全讓給了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餘下的二十八萬流民,就由我蘇州府接收吧!”
史可法見方原接下了安置這麽流民的任務還開心的像天上掉了餡兒餅,不知是在說反話,還是在強裝死撐,便向他再次確認,“方軍門,軍政無戲言,就這麽定了?”
方原收斂了笑容,正容說,“我絕非是和史尚書說笑,史尚書將二十八萬流民送到常州府,我會立刻接手,安置在蘇州府。”
史可法還是擔心方原會不會突然反悔,便與他共同簽訂了一份流民安置條約,約定了他與方原各自安置的流民數量,將來要是出了岔子,到了朝廷也是白紙黑字,以免雙方扯皮。
流民安置合約一式兩份,雙方蓋官印,私印確認一清二楚。
方原盡數的滿足了史可法的要求,史可法不提,方原也會提簽訂這個安置條約,否則到時候鬧上了朝廷,那幫官僚又會逼叨方原在暗中積蓄實力,意圖謀反。
史可法、方原簽訂了安置條約,這才帶著條約離開了滄浪亭。
方原送走了史可法,在邊上久不說話的秦展,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大,史可法簡直是欺人太甚,你為什麽答應他接收這麽多流民?”
方原凝視著手中的流民安置合約,冷笑著說,“老四,你來說說,這世間什麽是最值錢的?”
秦展開口說道,“銀子?土地?”
方原沉聲說,“是人口!人口,才是天下間最重要的資源。人口越多,我轄內就越富庶,才能百業興旺。換在太平盛世,想遷徙這麽多百姓到蘇州府,朝廷也不會同意。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史可法竟然會放棄,可見此人真是鼠目寸光之輩啊!”
秦展又說道,“但二十八萬人就是二十八萬張口啊!蘇州府能安置下來?”
方原卻心知肚明,如今蘇州府的人口是兩、三百萬左右,清代蘇州人口最多達到了五百萬,可見整個蘇州府確實非常的富庶,隻要能解決糧食的問題,能供養的人口至少再加兩百萬也是綽綽有餘。
方原淡淡的說,“老四,之前我的奏折上是建議從河南遷徙的兩百萬人口,隻要陛下願意點頭,無須其他藩王安置,就是蘇州府也能全吃了下來。”
“甚至而言,再加上鬆江府、常州府,揚州府,就是將整個河南,湖廣人口全搬了過來,我也是樂於接招。若蘇州府能擁有五百萬人口,鬆江、常州、揚州加一起,能有一千五百萬至兩千萬人口,那就足以雄視整個江南。”
“到時候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工匠有工匠,要商戶有商戶,無論打仗、基建,發展工業,第三產業,都有用之不竭的民力,真的稱得上是百業興旺,強甲天下。”
秦展這才恍然,原來在方原心中,早已規劃好了龐大的宏偉藍圖。
方原是暗自好笑,朝廷山那些鼠目寸光的內閣大學士,甚至包括南京城的史可法,都將河南的流民視為洪水猛獸,以為給方原出了一個難題。其實哪裏能想到,這實在是喂了一塊肥肉到方原的口中。
方原令秦展派出錦衣衛,立刻去通知蘇州府衙所有官吏,蘇州轄內吳縣、長洲縣、常熟縣、吳江縣、昆山縣、嘉定縣、太倉州,各州縣縣尉以上官員,還包括洞庭商幫,徐華在內的所有大商幫,十日之後全到蘇州府衙集合,商議安置流民的具體事宜。
方原暗自揣度著史可法上門的來意,將他迎進了府裏。
史可法自從一進門就是臉色陰沉,將不滿全寫在了臉上,直接宣讀了聖旨的內容,是崇禎令南直隸要給朱明皇室的藩王、宗室起表率作用,先行安置三十萬河南的流民。
方原這才醒悟過來,史可法為什麽會滿臉憤懣的登門造訪,興師問罪,因為這個開閘放水的建議就是方原提出的,在史可法看來,崇禎令南直隸先行安置三十萬流民,就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史可法當著方原的麵宣讀了聖旨,也沒有太多的客套,直接開門見山的說,“方軍門,陛下給南直隸壓下了安置三十萬流民的重任,這個開閘放水的建議既然是方軍門向陛下提出來的,方軍門轄內四府準備安置多少流民?”
方原上奏折之前便能想到,這招開閘放水的政策一實施,得罪的絕不止是史可法一人,甚至整個官僚集團,大明藩王都得罪了個遍。
整個大明的官僚集團,無一不希望崇禎能采取與李自成戰略決戰的方式。這麽一來,無論決戰的勝敗,都與官僚集團無關,大家也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縱然戰敗,責任也是孫傳庭、周遇吉這些軍人的,大不了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直接投降就行,反正他們都是打工,給誰打工不是打工?
而方原這個開閘放水之策,就是將整個官僚集團拉下了水。因為名義上是藩王、宗室安置流民,但要實現這麽龐大數目的流民安置,大明各級官僚係統必須全力開動馬力,進行後勤支持,到時若出現任何民亂,誰能承擔得起責任?怕不是立刻會被崇禎給砍了頭。
所以這些官僚集團肯定會將方原恨得牙癢癢的,必定會齊心協力的在朝堂上反對方原的建議。
至於朱明皇室的藩王、宗室,身為安置流民最後買單的受害者,換誰也不願突然承擔這兩、三百萬流民的安置開銷。
麵對整個官僚集團、朱明皇室或明或暗的抵製,崇禎要實施這個開閘放水的策略所麵臨的壓力可想而知。崇禎也是逼於無奈,才會下了這道聖旨,先給始作俑者方原攤派了安置三十萬流民的重任。
若方原成功的安置了三十萬流民,官僚集團、藩王、宗室自是無話可說;
若方原都無法安置流民,其他藩王、宗室便有充足的理由群起而反對,開閘放水之策便隻能作罷。
而身為南京總覽軍政的史可法不過是官僚集團的一員,顯然是和官僚集團一個鼻孔出氣,方原惹出的事,卻將他轄內整個南直隸都牽涉了進來,他能有好臉色給方原看那才奇了怪了。
麵對史可法的質問,方原看在眼裏,麵不動容的說,“原來史尚書是憂心安置流民之事啊!史尚書準備安置多少呢?”
南直隸是天下富庶之地,土地早就被瓜分得一幹二淨,官府哪裏還有多餘的土地?至於糧食,江南的賦稅本就是重於其他地區,承擔了全國一半以上的賦稅,哪裏還有糧食來安置流民?
史可法一想到要安置三十萬流民就是怒火直衝,冷聲說,“陛下將南直隸產糧最多的四府全給了方軍門,我能做什麽主?自然該由方軍門來做主,一切方軍門來安排吧!”
他這話就是一股腦將安置流民的重任全推給了方原,完成不了崇禎壓下的任務,也是方原的失職,與他史可法無關。
方原瞧著眼前這個手握南京軍政大權的史可法,是哭笑不得。
史可法鎮守揚州殉國,氣節確實可嘉。
但,他到了揚州府既不整軍備戰,更不阻止士卒逃亡,甚至連幾個樹也不願砍,他到底為守衛揚州做出什麽了不起的貢獻?
明知必敗,還要率揚州城僅僅抵抗一日,結果引來揚州十日的大屠殺。他臨死前為了成全自個兒的氣節,卻拉著整個揚州城百姓陪葬,真的是忠臣、英雄?
說到底,這個史可法根本就沒有任何力挽狂瀾的軍政能力,僅僅是個有氣節的官僚而已。若他隻是個普通文人,方原自然對他敬佩有加,但他掌握著國之重器,卻打出這種近乎恥辱的揚州守衛戰,實在令人很難對他有所尊敬。
方原仍是掛著平淡的笑容說,“史尚書,這可是陛下對你我的看重,令你我成為天下的表率,你確定全交由我來做主?”
史可法見他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沒好氣的說,“方軍門,我南京是沒有土地、餘糧來安置流民的。既然陛下確實看重方軍門,這麽可好,我在南京安置兩萬流民,餘下的二十八萬流民全交給方軍門,令陛下更加高看方軍門一眼。”
方原似沒聽出史可法言語中的譏諷,嘿嘿一笑說,“史尚書,你確定南京隻接收兩萬流民?”
史可法絲毫不讓的說,“是,南京的民力隻能接收兩萬流民。”
方原爽快的說,“既然史尚書這麽謙讓,將好處全讓給了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餘下的二十八萬流民,就由我蘇州府接收吧!”
史可法見方原接下了安置這麽流民的任務還開心的像天上掉了餡兒餅,不知是在說反話,還是在強裝死撐,便向他再次確認,“方軍門,軍政無戲言,就這麽定了?”
方原收斂了笑容,正容說,“我絕非是和史尚書說笑,史尚書將二十八萬流民送到常州府,我會立刻接手,安置在蘇州府。”
史可法還是擔心方原會不會突然反悔,便與他共同簽訂了一份流民安置條約,約定了他與方原各自安置的流民數量,將來要是出了岔子,到了朝廷也是白紙黑字,以免雙方扯皮。
流民安置合約一式兩份,雙方蓋官印,私印確認一清二楚。
方原盡數的滿足了史可法的要求,史可法不提,方原也會提簽訂這個安置條約,否則到時候鬧上了朝廷,那幫官僚又會逼叨方原在暗中積蓄實力,意圖謀反。
史可法、方原簽訂了安置條約,這才帶著條約離開了滄浪亭。
方原送走了史可法,在邊上久不說話的秦展,忍不住開口問道,“老大,史可法簡直是欺人太甚,你為什麽答應他接收這麽多流民?”
方原凝視著手中的流民安置合約,冷笑著說,“老四,你來說說,這世間什麽是最值錢的?”
秦展開口說道,“銀子?土地?”
方原沉聲說,“是人口!人口,才是天下間最重要的資源。人口越多,我轄內就越富庶,才能百業興旺。換在太平盛世,想遷徙這麽多百姓到蘇州府,朝廷也不會同意。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史可法竟然會放棄,可見此人真是鼠目寸光之輩啊!”
秦展又說道,“但二十八萬人就是二十八萬張口啊!蘇州府能安置下來?”
方原卻心知肚明,如今蘇州府的人口是兩、三百萬左右,清代蘇州人口最多達到了五百萬,可見整個蘇州府確實非常的富庶,隻要能解決糧食的問題,能供養的人口至少再加兩百萬也是綽綽有餘。
方原淡淡的說,“老四,之前我的奏折上是建議從河南遷徙的兩百萬人口,隻要陛下願意點頭,無須其他藩王安置,就是蘇州府也能全吃了下來。”
“甚至而言,再加上鬆江府、常州府,揚州府,就是將整個河南,湖廣人口全搬了過來,我也是樂於接招。若蘇州府能擁有五百萬人口,鬆江、常州、揚州加一起,能有一千五百萬至兩千萬人口,那就足以雄視整個江南。”
“到時候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工匠有工匠,要商戶有商戶,無論打仗、基建,發展工業,第三產業,都有用之不竭的民力,真的稱得上是百業興旺,強甲天下。”
秦展這才恍然,原來在方原心中,早已規劃好了龐大的宏偉藍圖。
方原是暗自好笑,朝廷山那些鼠目寸光的內閣大學士,甚至包括南京城的史可法,都將河南的流民視為洪水猛獸,以為給方原出了一個難題。其實哪裏能想到,這實在是喂了一塊肥肉到方原的口中。
方原令秦展派出錦衣衛,立刻去通知蘇州府衙所有官吏,蘇州轄內吳縣、長洲縣、常熟縣、吳江縣、昆山縣、嘉定縣、太倉州,各州縣縣尉以上官員,還包括洞庭商幫,徐華在內的所有大商幫,十日之後全到蘇州府衙集合,商議安置流民的具體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