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率軍趕到濟寧州時,濟寧城已燃起了戰火!
滿清韃子兵分三麵攻城,根本不給城中的明軍喘息的機會,劉澤清麾下雖有十萬兵馬,卻抵擋得甚為吃力。
滿清四旗不再分兵,如何解濟寧城之圍,方原是絞盡腦汁。
要想突擊攻城的正黃、正藍、鑲藍三旗,就必須引開在監控外圍的鑲白旗。
方原能想到唯一的法子,就是繼續帶鑲白旗在山東地界繞圈,然後殺個迴馬槍,突擊攻城的韃子兵。
這一次帶鑲白旗要想繞開濟寧城,一個小彎子肯定是不夠的,必須要帶鑲白旗出了濟寧州,到東昌府、濟南府、青州府繞上一圈。
方原令玄甲軍裝備齊整,帶滿了足夠十五日所需的壓縮餅幹,這才令一個百人隊前去誘敵。
鑲白旗接到了有敵情的警報,副帥圖爾格並未倉促追擊,而是找到了主帥阿巴泰,商議對策。
阿巴泰、達爾漢與方原交手過幾場,知道方原的玄甲軍是人均兩匹戰馬的配置,機動性十分的強。
要追擊玄甲軍,必須擁有不下於玄甲軍的機動力,阿巴泰立刻集合了兩萬匹戰馬配給鑲白旗,也達到人均兩匹以上戰馬的配置。
他令鑲白旗全力出擊,死死咬住玄甲軍,追上千裏也要全殲,任何膽敢收留方原的城池,必須攻滅屠城,絕不能再讓玄甲軍溜走。
圖爾格領著25個牛錄,共7500人的韃子騎兵,開始整裝出發,追擊方原的玄甲軍。
1500的玄甲軍、7500的滿清鐵騎,一前一後,一逃一追,開始往濟寧州的北方奔進。
三日之後,方原帶著玄甲軍離開了濟寧府境內,直接進入東昌府境內。到了東昌府的治所聊城,方原又折道往東,朝著濟南府方向前進。
三日後,玄甲軍抵達了濟南府;
五日後,玄甲軍橫穿了濟南府,進入青州府境內。
方原的玄甲軍在山東地界不斷的繞彎前行,圖爾格則率鑲白旗的鐵騎在玄甲軍身後不到一日的馬程窮追不舍。
雙方機動性相近,鑲白旗一路殺馬為食,到了濟南府,鎮守濟南府的正紅旗更是派了10個牛錄加入追擊的隊伍,鐵了心要將這支玄甲軍追上全殲。
方原的玄甲軍被一萬滿清鐵騎咬得死死的,沿途除了休息的時間,不敢有絲毫的停留,幸虧沿途的軍糧可以由壓縮餅幹代替,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否則,早已被鑲白旗的韃子騎兵追上。
但經過十餘日的追逐奔波,玄甲軍的騎士早已疲憊不堪。
“再這麽逃下去也不是法子!”
方原猶豫著要不要找一個險要地形,對追擊而來的韃子兵進行伏擊。但一路走來,幾乎都是一馬平川,沒發現適合伏擊韃子騎兵的地形。
他尋思還是找熟悉青州府地形的梁山兄弟求助,或許會有法子,便攤開梁山的山頭地圖,發現在青州府境內,有清風山可供暫時休整。
方原帶著玄甲軍行進到清風山下,策應的梁山兄弟早等候多時,清風山頭領張達也親自前來迎接。
方原被鑲白旗、正紅旗的鐵騎追之甚急,不敢在清風山下多作逗留,叫住了熟悉青州府地形的張達問,“張頭領,清風山附近有沒有可供伏擊的地形?”
張達如實的說,“方大人,方圓百裏之內,隻有清風山這麽一處險要之地。”
方原暗生失望,又問,“治所益都縣,如今情形如何?”
張達又說,“一個月前剛被韃子兵攻破,死傷殆盡,殘破不堪。”
既沒有伏擊的處所,也沒有據守之地,怎麽可能應付鑲白、正紅二旗的追兵?
方原猶豫著是否要繼續北上,進入京畿地區暫避風頭。但這麽一走,濟寧城就必破無疑,濟寧城一破,兗州城也必然不保。
他辛辛苦苦的在山東折騰了近兩個月,所有努力就化為泡影。
赤古台勸說道,“薩滿神使,我們開戰至今殲滅了15個牛錄的韃子兵,已是盡了人事,見好就收吧!朝廷的二十萬大軍都不敢出城,劉澤清的十萬大軍寧可坐以待斃,也不對我們施以援手。這麽大個山東布政司,上百萬男兒,沒一個敢來支援我們的,難道抗擊滿清韃子隻是我們2000玄甲軍的事?”
連驍勇善戰的赤古台也沒了孤軍奮戰的信心,更充滿著對孤立無援的抱怨,眼前的形勢已似山窮水盡。
方原遙望著兗州城的方向,那裏還有十萬軍民正眼巴巴的等著自己前去援救,他是既不甘心也不忍心,“隻要能甩下鑲白旗、正紅旗的追兵,我們就還有機會解濟寧城、兗州城之圍。”
在邊上的張達突然說,“方大人,隨我上清風山吧!”
上了清風山就會被滿清鐵騎徹底困死在山上,再無幸免,方原苦笑著說,“張頭領的好意我心領了,我們還是繼續趕路吧!”
張達朗聲說,“清風山除了上下山的大路,還有一條小路,可以直接出益都縣境內,韃子兵肯定不知道這條小路。方大人在清風山休整一日,我會安排方大人從小路撤走。”
方原愕然瞧著他說,“我若上了山,韃子兵必定會攻山,清風山就危在旦夕!”
張達雙眸含淚的說,“方大人不過是一個外鄉人,為救我山東百姓,仍在與韃子兵浴血奮戰。我山東百萬熱血男兒卻無一人敢去挑戰韃子兵,老子真是憋屈啊!兄弟們!我們清風山八百男兒怕不怕死!”
跟隨張達下山的清風山流寇齊齊大喝說,“不怕!和韃子兵拚了!”
群情激昂中,張達親熱的挽著方原的胳膊說,“方大人,走,我們上山,今次清風山要為山東男兒正名,必和韃子兵決一死戰!”
戰端一開,清風山上的八百流寇是必死無疑,方原雙眼含淚的點了點頭說,“梁山好漢,名不虛傳,方某隻有佩服!”
方原、赤古台率1500玄甲軍士先上了清風山,張達隨後而行,所過之處,喝令清風山流寇加固防禦工事,以狙擊攻山的韃子兵。
方原上了清風山才發現,清風山上不止有八百流寇,還有遠近村莊避難而來的村民,至少五千以上。
這些男男女女的村民被安排在山後臨時搭建的簡陋木棚裏。
休息的機會甚是難得,方原忙剛安排玄甲軍軍士吃飽喝足了,先睡個好覺。
不到半日,山腳下的探子就急匆匆來報,“韃子兵到了,令我們交出方原,再下山投降就免死,否則殺上山來,雞犬不留!”
張達拍著桌子說,“給韃子兵迴話,容我們斟酌兩日,再給他們答複。”
他也是有勇有謀,想給方原的玄甲軍爭取一、兩日的休息時間。
過了一會,山下的探子再次帶來了圖爾格最後的通牒,“明日午時,若不交人,立刻攻山!”
張達聽了滿不在乎的嘿嘿一笑,“午時就午時,能多活一日也是好的。”
他的笑聲裏帶著淒涼,更帶著麵對死亡的無畏。
次日清晨,在清風山上休整了大半日的玄甲軍軍士總算恢複了八九成的精力,張達便親自帶著方原一行人,還有在山上避難的五千村民,從山後小路下山。
方原的1500玄甲騎兵牽著馬兒在山間小路行走了兩個時辰,終於達到了山腳。
遠方傳來韃子兵進攻的號角聲,韃子兵開始攻山了!
張達指著山腳僅容兩馬並行的小徑說,“方大人,從這條小徑往左行,兩日後,就能見到通往濟南府的官道。我轉移了村民後,便燒斷這條小路,韃子兵追不來的。”
方原捏著他的手兒說,“張頭領,迴山上是必死無疑,隨我一起走吧!”
張達苦笑說,“我歃血為盟的幾百兄弟還在山上,要死一起死,我一人獨活,那活得也太痛苦了!”
兄弟情深!
方原雙目滾動著感動的淚水,拍著他的肩說,“張頭領,你還有沒有要交代的?”
依方原的估計,清風山最多也就守上三、五日,張達此時留下的話,便是清風山八百兄弟最後的遺言。
張達想了想說,“還真沒什麽交代的了,方大人記得替我轉告金鑾殿上的皇帝老兒,我們梁山兄弟是報國無門,不是流寇!”
方原鼻子一酸,淚水忍不住的劃過臉頰,也不再婆婆媽媽,拭了拭淚水,衝張達一拱手說,“張頭領,告辭了!”
張達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轉身往山上而去。
方原策馬看著他慷慨赴死的背影,雙眼掠過一抹冷光,要報答梁山兄弟的大恩,不是在這裏生離死別的煽情,而是將韃子兵徹底趕出山東,再要崇禎為梁山兄弟徹底平反。
他深噓口氣,再次拭了拭奪眶而出的淚水,揚鞭策馬而去。
下一步目標,解濟寧城之圍!
滿清韃子兵分三麵攻城,根本不給城中的明軍喘息的機會,劉澤清麾下雖有十萬兵馬,卻抵擋得甚為吃力。
滿清四旗不再分兵,如何解濟寧城之圍,方原是絞盡腦汁。
要想突擊攻城的正黃、正藍、鑲藍三旗,就必須引開在監控外圍的鑲白旗。
方原能想到唯一的法子,就是繼續帶鑲白旗在山東地界繞圈,然後殺個迴馬槍,突擊攻城的韃子兵。
這一次帶鑲白旗要想繞開濟寧城,一個小彎子肯定是不夠的,必須要帶鑲白旗出了濟寧州,到東昌府、濟南府、青州府繞上一圈。
方原令玄甲軍裝備齊整,帶滿了足夠十五日所需的壓縮餅幹,這才令一個百人隊前去誘敵。
鑲白旗接到了有敵情的警報,副帥圖爾格並未倉促追擊,而是找到了主帥阿巴泰,商議對策。
阿巴泰、達爾漢與方原交手過幾場,知道方原的玄甲軍是人均兩匹戰馬的配置,機動性十分的強。
要追擊玄甲軍,必須擁有不下於玄甲軍的機動力,阿巴泰立刻集合了兩萬匹戰馬配給鑲白旗,也達到人均兩匹以上戰馬的配置。
他令鑲白旗全力出擊,死死咬住玄甲軍,追上千裏也要全殲,任何膽敢收留方原的城池,必須攻滅屠城,絕不能再讓玄甲軍溜走。
圖爾格領著25個牛錄,共7500人的韃子騎兵,開始整裝出發,追擊方原的玄甲軍。
1500的玄甲軍、7500的滿清鐵騎,一前一後,一逃一追,開始往濟寧州的北方奔進。
三日之後,方原帶著玄甲軍離開了濟寧府境內,直接進入東昌府境內。到了東昌府的治所聊城,方原又折道往東,朝著濟南府方向前進。
三日後,玄甲軍抵達了濟南府;
五日後,玄甲軍橫穿了濟南府,進入青州府境內。
方原的玄甲軍在山東地界不斷的繞彎前行,圖爾格則率鑲白旗的鐵騎在玄甲軍身後不到一日的馬程窮追不舍。
雙方機動性相近,鑲白旗一路殺馬為食,到了濟南府,鎮守濟南府的正紅旗更是派了10個牛錄加入追擊的隊伍,鐵了心要將這支玄甲軍追上全殲。
方原的玄甲軍被一萬滿清鐵騎咬得死死的,沿途除了休息的時間,不敢有絲毫的停留,幸虧沿途的軍糧可以由壓縮餅幹代替,大大減輕了後勤壓力,否則,早已被鑲白旗的韃子騎兵追上。
但經過十餘日的追逐奔波,玄甲軍的騎士早已疲憊不堪。
“再這麽逃下去也不是法子!”
方原猶豫著要不要找一個險要地形,對追擊而來的韃子兵進行伏擊。但一路走來,幾乎都是一馬平川,沒發現適合伏擊韃子騎兵的地形。
他尋思還是找熟悉青州府地形的梁山兄弟求助,或許會有法子,便攤開梁山的山頭地圖,發現在青州府境內,有清風山可供暫時休整。
方原帶著玄甲軍行進到清風山下,策應的梁山兄弟早等候多時,清風山頭領張達也親自前來迎接。
方原被鑲白旗、正紅旗的鐵騎追之甚急,不敢在清風山下多作逗留,叫住了熟悉青州府地形的張達問,“張頭領,清風山附近有沒有可供伏擊的地形?”
張達如實的說,“方大人,方圓百裏之內,隻有清風山這麽一處險要之地。”
方原暗生失望,又問,“治所益都縣,如今情形如何?”
張達又說,“一個月前剛被韃子兵攻破,死傷殆盡,殘破不堪。”
既沒有伏擊的處所,也沒有據守之地,怎麽可能應付鑲白、正紅二旗的追兵?
方原猶豫著是否要繼續北上,進入京畿地區暫避風頭。但這麽一走,濟寧城就必破無疑,濟寧城一破,兗州城也必然不保。
他辛辛苦苦的在山東折騰了近兩個月,所有努力就化為泡影。
赤古台勸說道,“薩滿神使,我們開戰至今殲滅了15個牛錄的韃子兵,已是盡了人事,見好就收吧!朝廷的二十萬大軍都不敢出城,劉澤清的十萬大軍寧可坐以待斃,也不對我們施以援手。這麽大個山東布政司,上百萬男兒,沒一個敢來支援我們的,難道抗擊滿清韃子隻是我們2000玄甲軍的事?”
連驍勇善戰的赤古台也沒了孤軍奮戰的信心,更充滿著對孤立無援的抱怨,眼前的形勢已似山窮水盡。
方原遙望著兗州城的方向,那裏還有十萬軍民正眼巴巴的等著自己前去援救,他是既不甘心也不忍心,“隻要能甩下鑲白旗、正紅旗的追兵,我們就還有機會解濟寧城、兗州城之圍。”
在邊上的張達突然說,“方大人,隨我上清風山吧!”
上了清風山就會被滿清鐵騎徹底困死在山上,再無幸免,方原苦笑著說,“張頭領的好意我心領了,我們還是繼續趕路吧!”
張達朗聲說,“清風山除了上下山的大路,還有一條小路,可以直接出益都縣境內,韃子兵肯定不知道這條小路。方大人在清風山休整一日,我會安排方大人從小路撤走。”
方原愕然瞧著他說,“我若上了山,韃子兵必定會攻山,清風山就危在旦夕!”
張達雙眸含淚的說,“方大人不過是一個外鄉人,為救我山東百姓,仍在與韃子兵浴血奮戰。我山東百萬熱血男兒卻無一人敢去挑戰韃子兵,老子真是憋屈啊!兄弟們!我們清風山八百男兒怕不怕死!”
跟隨張達下山的清風山流寇齊齊大喝說,“不怕!和韃子兵拚了!”
群情激昂中,張達親熱的挽著方原的胳膊說,“方大人,走,我們上山,今次清風山要為山東男兒正名,必和韃子兵決一死戰!”
戰端一開,清風山上的八百流寇是必死無疑,方原雙眼含淚的點了點頭說,“梁山好漢,名不虛傳,方某隻有佩服!”
方原、赤古台率1500玄甲軍士先上了清風山,張達隨後而行,所過之處,喝令清風山流寇加固防禦工事,以狙擊攻山的韃子兵。
方原上了清風山才發現,清風山上不止有八百流寇,還有遠近村莊避難而來的村民,至少五千以上。
這些男男女女的村民被安排在山後臨時搭建的簡陋木棚裏。
休息的機會甚是難得,方原忙剛安排玄甲軍軍士吃飽喝足了,先睡個好覺。
不到半日,山腳下的探子就急匆匆來報,“韃子兵到了,令我們交出方原,再下山投降就免死,否則殺上山來,雞犬不留!”
張達拍著桌子說,“給韃子兵迴話,容我們斟酌兩日,再給他們答複。”
他也是有勇有謀,想給方原的玄甲軍爭取一、兩日的休息時間。
過了一會,山下的探子再次帶來了圖爾格最後的通牒,“明日午時,若不交人,立刻攻山!”
張達聽了滿不在乎的嘿嘿一笑,“午時就午時,能多活一日也是好的。”
他的笑聲裏帶著淒涼,更帶著麵對死亡的無畏。
次日清晨,在清風山上休整了大半日的玄甲軍軍士總算恢複了八九成的精力,張達便親自帶著方原一行人,還有在山上避難的五千村民,從山後小路下山。
方原的1500玄甲騎兵牽著馬兒在山間小路行走了兩個時辰,終於達到了山腳。
遠方傳來韃子兵進攻的號角聲,韃子兵開始攻山了!
張達指著山腳僅容兩馬並行的小徑說,“方大人,從這條小徑往左行,兩日後,就能見到通往濟南府的官道。我轉移了村民後,便燒斷這條小路,韃子兵追不來的。”
方原捏著他的手兒說,“張頭領,迴山上是必死無疑,隨我一起走吧!”
張達苦笑說,“我歃血為盟的幾百兄弟還在山上,要死一起死,我一人獨活,那活得也太痛苦了!”
兄弟情深!
方原雙目滾動著感動的淚水,拍著他的肩說,“張頭領,你還有沒有要交代的?”
依方原的估計,清風山最多也就守上三、五日,張達此時留下的話,便是清風山八百兄弟最後的遺言。
張達想了想說,“還真沒什麽交代的了,方大人記得替我轉告金鑾殿上的皇帝老兒,我們梁山兄弟是報國無門,不是流寇!”
方原鼻子一酸,淚水忍不住的劃過臉頰,也不再婆婆媽媽,拭了拭淚水,衝張達一拱手說,“張頭領,告辭了!”
張達默不作聲的點了點頭,轉身往山上而去。
方原策馬看著他慷慨赴死的背影,雙眼掠過一抹冷光,要報答梁山兄弟的大恩,不是在這裏生離死別的煽情,而是將韃子兵徹底趕出山東,再要崇禎為梁山兄弟徹底平反。
他深噓口氣,再次拭了拭奪眶而出的淚水,揚鞭策馬而去。
下一步目標,解濟寧城之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