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三忌2(四更)
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後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能活著,是因為他曾在竇太後為妃時幾番出手相救。
其他與當今皇帝血脈近些的皇叔、皇伯,早在竇太後執政之時被竇太後、竇國舅給殺了。
皇帝的兩個兄弟:趙徵,世人稱琴王,其實也隻是一個俗稱,並未真正冊封為親王;另一位乃是先帝八皇子趙循,幼年時從馬背摔落傷了左腿,雖得太醫續骨,卻是個瘸子。
朝雲道:「娘娘息怒,竇美人不過是秋後螞蚱,何必與她一般見識。」
楊淑妃磨了磨牙,故作不屑甩頭轉身,走了一截,她放緩腳步:「使人去禦書房問問,皇上今兒在哪兒用午膳。」
從昨天到現在,她還沒見到皇上的麵兒。
他太忙了,剛親政,什麽事都要他做主,父親提醒她,讓她對皇上關心、小意些,還提醒她,一定要溫柔,要服侍得周到,更要搶在其他嬪妃懷孕前孕上皇子。
楊淑妃摸著自己的肚子,皇上總算她身子弱,讓她再好好調養,她入宮就在喝太醫院的苦藥水,現在還在吃。什麽時候才能好?她好想告訴皇上,自己的身體全好了,又怕惹他懷疑,好幾次話到嘴邊隻能咽下。
皇帝正在禦書房議事,怡春宮的太監突兀地問道:「稟皇上,淑妃娘娘問,晌午在何處用午膳?」
皇帝正在氣頭上,內務府那邊報了帳,說竇國舅吃了皇宮不少錢,用一等茶葉冒充極品茶葉不說,還用繭綢冒充宮綢,這麽大的端倪,多年來竇太後不聞不問。
「就知道吃,朕剛從議政殿迴來,才吃早膳一個時辰,又問朕用午膳,她是不是很閑?若是閑得慌,將宮裏幾位嬪妃叫出來多習練一些禮儀,再不成多抄幾本《女德》。」
皇帝抓起奏章就沖太監砸了過來。
太監嚇了一跳,不敢閃躲,生生受住,嚇得渾身哆嗦,心裏暗叫:奴婢這迴性命休矣。
皇帝四下尋覓,準備尋了東西再砸太監。
洛儷從案前起身,笑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上大喜。」
皇帝語調溫和了不少:「朕有何喜?你今兒不說個明白,朕可不饒你。」
想到竇國舅借竇太後之勢,內務府的供需採買他插手,茶葉、藥材的皇商全都是他的人,皇帝就氣得緊。
洛儷道:「臣幼時曾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前朝江南沈富賈,他一生積攢財富無數,然,早前得了五個女兒,直至四十七歲方才得了一個兒子。六十歲時沈富賈染上重疾,不久於人世,臨終前叮囑隻得十三歲的兒子說,大管家在管理、經商上頗有才華,我現下將沈家交付於他,待你將來有了本事,能一擊即中時,方可拿他把柄送往官府。
後來的十年,大管家權大壓主更是中飽私囊,將沈家的大部分產業貪入自己名下,而沈少爺依舊不動聲色,直至沈少爺二十五歲時,他突然出手,拿出若幹鐵證,令心腹護院抓住大管家一家,將大管家直接告到巡視江南的欽差處。
沈少爺不僅奪迴了被大管家拿走的家業,清點家產之時,才恍然發現,家業竟比他父親在世時還增了三成。
而大管家亦隻是管家,不過是替沈家打拚了天下、鞏固了財富,他卻忘了,他的生死、他的賣/身契一直都捏在沈少爺的手裏。
皇上,你不覺得竇國舅就是故事裏的大管家?無論他貪內務府的銀子,又或是以次充好,整個竇家的財富,竇氏皇商的財富,全都是皇上的,更是大趙朝廷的。」
皇帝哈哈大笑。
竇國舅再貪,再狠,還不是他趙家的臣子,敢權大壓主,任他如何權勢滔天,依舊死在他的手裏,連屍首都被人捅成了無數窟窿。
稟報的小太監感激地看著洛儷。
皇帝笑罷,「洛愛卿說得不錯,竇國舅再貪贓枉法不過是給我大趙做了一迴管家。哈哈……」皇帝擺了擺手,「此次選擇數位皇商,一定要精挑細選,萬不可馬虎,若出差錯糟蹋朕的銀子,你們就能變成故事裏的管事。」
內務府總管後背有冷汗直冒。
皇帝這是告訴他:朕要捏死你,就跟一隻螞蟻似的。他擺了擺手,對小太監道:「告訴淑妃,晌午朕要留幾位臣工共同用膳,讓她多預備一些菜餚,西北旱情已解,從即日起午膳十六道菜式,各位嬪妃早前的六菜一湯恢復到九菜一湯,太後、太妃也增至十六道菜式。」
皇帝所有的禦膳一房,與太後、太妃合用一個禦膳房。
另,又有後宮嬪妃用的禦膳二房。
宮中現下就隻得六位嬪妃,三名保皇派貴女,三名已失勢的竇氏派貴女,尤其是竇氏派貴女,除竇美人外,劉美人、玉美人更是踮著腳想破腦袋之勢要討好皇帝。
皇帝動了劉家、玉家,家人能否得保平安,全憑皇帝一句話。
這幾日,劉、玉二美人更是無數次在禦書房、養性殿必經之路上望了一迴又一迴,精心打扮,務必讓自己美麗無雙,一眼就能吸引年輕的皇帝。
內務府總管見皇帝動怒,嚇得後背冷汗淋漓,皇帝年輕氣盛,若真拿他開刀,他的性命難保。
皇帝抬手,「用心辦差。」
內務府總管退出禦書房。
皇帝冷厲地望著高長春。
高長春輕聲道:「皇上有事吩咐奴才。」
「你可是從先帝時的宮中老人,又是朕身邊得力的大總管。內務府採買用的全是竇氏皇商,要說內務府沒問題——朕不信!實在不行,你殺上一些中飽私囊、渾水摸魚的,壓壓他們的氣焰,要讓他們明白現在的主子是朕,可不是竇氏!」
內務府總管聽到皇帝這話,當即嚇了一跳。
大總管雖與他關係不錯,可誰曉對方如何想的,不會要拿他開刀罷。
他靈機一動,帶著兩個小太監往怡春宮去。
楊淑妃正捧著菜譜,這是她每日必做的事,親自替皇帝準備膳食,甚至還會下怡春宮的下廚房給皇帝煲湯,看著厚得像本書的菜譜,雖說要挑,真要布置出來,每每總要費上一番心神。
今兒皇帝說要留幾個臣工用膳,還說升到十八道菜,楊淑妃越發為難了,原本幾日前就將近日的菜譜全都製好了,這一迴又要重新弄。
</br>
其他與當今皇帝血脈近些的皇叔、皇伯,早在竇太後執政之時被竇太後、竇國舅給殺了。
皇帝的兩個兄弟:趙徵,世人稱琴王,其實也隻是一個俗稱,並未真正冊封為親王;另一位乃是先帝八皇子趙循,幼年時從馬背摔落傷了左腿,雖得太醫續骨,卻是個瘸子。
朝雲道:「娘娘息怒,竇美人不過是秋後螞蚱,何必與她一般見識。」
楊淑妃磨了磨牙,故作不屑甩頭轉身,走了一截,她放緩腳步:「使人去禦書房問問,皇上今兒在哪兒用午膳。」
從昨天到現在,她還沒見到皇上的麵兒。
他太忙了,剛親政,什麽事都要他做主,父親提醒她,讓她對皇上關心、小意些,還提醒她,一定要溫柔,要服侍得周到,更要搶在其他嬪妃懷孕前孕上皇子。
楊淑妃摸著自己的肚子,皇上總算她身子弱,讓她再好好調養,她入宮就在喝太醫院的苦藥水,現在還在吃。什麽時候才能好?她好想告訴皇上,自己的身體全好了,又怕惹他懷疑,好幾次話到嘴邊隻能咽下。
皇帝正在禦書房議事,怡春宮的太監突兀地問道:「稟皇上,淑妃娘娘問,晌午在何處用午膳?」
皇帝正在氣頭上,內務府那邊報了帳,說竇國舅吃了皇宮不少錢,用一等茶葉冒充極品茶葉不說,還用繭綢冒充宮綢,這麽大的端倪,多年來竇太後不聞不問。
「就知道吃,朕剛從議政殿迴來,才吃早膳一個時辰,又問朕用午膳,她是不是很閑?若是閑得慌,將宮裏幾位嬪妃叫出來多習練一些禮儀,再不成多抄幾本《女德》。」
皇帝抓起奏章就沖太監砸了過來。
太監嚇了一跳,不敢閃躲,生生受住,嚇得渾身哆嗦,心裏暗叫:奴婢這迴性命休矣。
皇帝四下尋覓,準備尋了東西再砸太監。
洛儷從案前起身,笑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上大喜。」
皇帝語調溫和了不少:「朕有何喜?你今兒不說個明白,朕可不饒你。」
想到竇國舅借竇太後之勢,內務府的供需採買他插手,茶葉、藥材的皇商全都是他的人,皇帝就氣得緊。
洛儷道:「臣幼時曾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前朝江南沈富賈,他一生積攢財富無數,然,早前得了五個女兒,直至四十七歲方才得了一個兒子。六十歲時沈富賈染上重疾,不久於人世,臨終前叮囑隻得十三歲的兒子說,大管家在管理、經商上頗有才華,我現下將沈家交付於他,待你將來有了本事,能一擊即中時,方可拿他把柄送往官府。
後來的十年,大管家權大壓主更是中飽私囊,將沈家的大部分產業貪入自己名下,而沈少爺依舊不動聲色,直至沈少爺二十五歲時,他突然出手,拿出若幹鐵證,令心腹護院抓住大管家一家,將大管家直接告到巡視江南的欽差處。
沈少爺不僅奪迴了被大管家拿走的家業,清點家產之時,才恍然發現,家業竟比他父親在世時還增了三成。
而大管家亦隻是管家,不過是替沈家打拚了天下、鞏固了財富,他卻忘了,他的生死、他的賣/身契一直都捏在沈少爺的手裏。
皇上,你不覺得竇國舅就是故事裏的大管家?無論他貪內務府的銀子,又或是以次充好,整個竇家的財富,竇氏皇商的財富,全都是皇上的,更是大趙朝廷的。」
皇帝哈哈大笑。
竇國舅再貪,再狠,還不是他趙家的臣子,敢權大壓主,任他如何權勢滔天,依舊死在他的手裏,連屍首都被人捅成了無數窟窿。
稟報的小太監感激地看著洛儷。
皇帝笑罷,「洛愛卿說得不錯,竇國舅再貪贓枉法不過是給我大趙做了一迴管家。哈哈……」皇帝擺了擺手,「此次選擇數位皇商,一定要精挑細選,萬不可馬虎,若出差錯糟蹋朕的銀子,你們就能變成故事裏的管事。」
內務府總管後背有冷汗直冒。
皇帝這是告訴他:朕要捏死你,就跟一隻螞蟻似的。他擺了擺手,對小太監道:「告訴淑妃,晌午朕要留幾位臣工共同用膳,讓她多預備一些菜餚,西北旱情已解,從即日起午膳十六道菜式,各位嬪妃早前的六菜一湯恢復到九菜一湯,太後、太妃也增至十六道菜式。」
皇帝所有的禦膳一房,與太後、太妃合用一個禦膳房。
另,又有後宮嬪妃用的禦膳二房。
宮中現下就隻得六位嬪妃,三名保皇派貴女,三名已失勢的竇氏派貴女,尤其是竇氏派貴女,除竇美人外,劉美人、玉美人更是踮著腳想破腦袋之勢要討好皇帝。
皇帝動了劉家、玉家,家人能否得保平安,全憑皇帝一句話。
這幾日,劉、玉二美人更是無數次在禦書房、養性殿必經之路上望了一迴又一迴,精心打扮,務必讓自己美麗無雙,一眼就能吸引年輕的皇帝。
內務府總管見皇帝動怒,嚇得後背冷汗淋漓,皇帝年輕氣盛,若真拿他開刀,他的性命難保。
皇帝抬手,「用心辦差。」
內務府總管退出禦書房。
皇帝冷厲地望著高長春。
高長春輕聲道:「皇上有事吩咐奴才。」
「你可是從先帝時的宮中老人,又是朕身邊得力的大總管。內務府採買用的全是竇氏皇商,要說內務府沒問題——朕不信!實在不行,你殺上一些中飽私囊、渾水摸魚的,壓壓他們的氣焰,要讓他們明白現在的主子是朕,可不是竇氏!」
內務府總管聽到皇帝這話,當即嚇了一跳。
大總管雖與他關係不錯,可誰曉對方如何想的,不會要拿他開刀罷。
他靈機一動,帶著兩個小太監往怡春宮去。
楊淑妃正捧著菜譜,這是她每日必做的事,親自替皇帝準備膳食,甚至還會下怡春宮的下廚房給皇帝煲湯,看著厚得像本書的菜譜,雖說要挑,真要布置出來,每每總要費上一番心神。
今兒皇帝說要留幾個臣工用膳,還說升到十八道菜,楊淑妃越發為難了,原本幾日前就將近日的菜譜全都製好了,這一迴又要重新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