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佯裝修書2(三更)
貴女臨門:暴君的偽善皇後 作者:浣水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左相人選,他心裏已經有幾個,有文亦有武,麵對早前的朋黨之爭,他想啟用一位武將任丞相,可這武將若是任用不好就會引來一場大麻煩,這也是他一直猶豫的原因。
皇帝看著麵前的楊丞相,如果要起用新人為左相,楊丞相也得動動位置。
楊丞相道:「皇上,洛康審理竇氏案,太有板有眼,想當年,竇家對功勳名門、忠臣良將們的案子,有多少家連審都未審直接定罪,到了竇家,怎麽能像現下這樣真的弄個三司會審。」
皇帝道:「來人!傳朕口諭,洛康從竇氏案裏撤出來,由刑部尚書任監審官,大理寺少卿、西衛指揮使盧淮安、刑部員外郎楊玉稹共同擔任主審官,著四人盡快組建定案,朕隻給他們三日時間審結竇承嗣父子案。」
楊丞相大唿一聲:「老臣謝主隆恩!」
楊丞相替兒子討得差事,退出禦書房。
不多時,翰林院掌院學士到了,此人是個四十多歲的文人,行止如風,中氣十足,是來商議剝奪竇承嗣父子爵位、官職旨意的事,要定罪,就得先貶為庶人,再審案定罪。
說完了事,立在洛儷的案前看洛儷抄錄,還將洛儷錄好、修撰過的書看了一遍,麵露讚賞,翻了一遍又擱迴原處。
一上午,禦書房裏來來往往,兵部尚書請求撥付軍餉的奏疏,呈遞三軍年邁的老兵有多少人數,朝廷到了招募新兵之時。
定西軍、鎮北軍、平南軍將帥聽聞城郊戌邊軍校場訓練了三萬多的新兵,個個年輕體壯,紛紛上書,請求將新兵送到自己軍中。
皇帝拍板:「鎮北軍先送二萬人,定西軍送一萬餘人。平南軍鎮守閩粵二省,屬水軍,就從南方招募新兵。愛卿與戶部商協,拿出個招募新兵的章程來,再稟朕批閱,爭取在十月前完成新兵招募事宜。」
兵部尚書道:「東衛、西衛指揮使上折,說兩衛之中年紀偏大者不少,現軍中年滿三十五的兵士尚未成家者占了九成。」
「讓他們稟報撤換人數,今歲不必在西北招募新兵,從無災州省募新兵從軍。」
「是。」
兵部尚書臨離開時怪異地打量著洛儷,看她坐在案前抄書,好奇地走到跟前,立在旁邊:「洛侍讀是在原搬抄照?」語調裏帶著輕蔑之色。
洛儷聽罷,從另一本拾了一本書過來:「禦書房的書,多是孤本、稀本,難不成要我在原本上修改、批註?自是要先抄下來,再行修撰,修撰合宜,再抄一遍。」
兵部尚書常亮蹙了蹙眉頭,「這種細緻活,也就適合會繡花的女兒家來做,要是本官做,還不得急死了。」
洛儷知他原是軍中之人,笑了一下,「這種活還真是細緻,像世伯這樣的急性子真做不來。」
常亮嗬嗬一笑,「我有五子,唯第四子常驥從文,今年十八,生得眉目清秀……」
不等他的話說完,高昌已然發現皇帝的眼神微變,忙捂嘴輕咳,常大人你挖牆角都挖到禦書房,擺明就是誇自家兒子,頗有毛遂自薦之意。
常亮立馬迴過神:我的娘啊,皇帝變臉了。他話風立轉:「我膝下有個幼女常驕,最是仰慕洛門才學,世侄女得空定要去常府多坐坐,你一定與她談得來。」
他低著頭,「這字寫得好,大氣端方,若非親見,瞧不出是女子所寫。好字……」
高昌又咳了一聲,「常大人,外頭還有幾位大人等著與皇上議事,你該退下了。」
常亮走了幾步,迴頭看洛儷,這真是老翁看兒媳,越看越滿意,正滿意地笑,「平——」的一聲撞在禦書房的門上,直引得周圍的小太監忍俊不住,常亮微感尷尬,垂頭賠笑退出禦書房。
戶部尚書進入禦書房,稟的近來抄沒各家得了多少錢糧等物,入了多少金銀入庫,又收沒了多少田莊、店鋪、奴婢等等,皇帝看了下簿子,讓他照著規矩著辦。
戶部尚書年輕時就讀瓊林書院,雖是清流,與洛家走得並不近,卻也不算疏遠,不知是好奇還是怎的,走到洛儷案前歪頭看了洛儷的字,末了又移到唐大滿身邊瞧了一眼,「無比對不知優劣,一比對方知真有狀元之才。」
什麽叫「真有狀元之才」?皇帝兩眼犀厲一望,戶部尚書趕緊出了禦書房。
禮部進來,說的是皇帝該充盈後宮了,問皇帝是不是考慮一下明春選妃事宜。
皇帝捂嘴輕咳。
洛儷裝未聽見。
他又咳了一下。
洛儷抬頭,一臉茫然。
皇帝問:「洛愛卿,你以為禮部尚書建議如何?」
「大人說得正是,皇上還沒兒子,應該早育子嗣,鞏固江山社稷。微臣以為,生兒子與女人多少沒關係,重要的是皇上得挑幾個滿意的後妃,這樣才能與他們生皇子公主。不一定要多,得挑最好的,一個省挑上三個,層層選拔下來,最後再挑上十個、八個……」
禮部尚書原是保皇派的人,聽到這話輕斥道:「你一個小姑娘懂什麽,胡說八道。」
廣納嬪妃,那自是重在一個多字。
歷朝歷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隻選十個、八個算什麽?
「大人說得正是,我就是胡說八道,這種事問我,我怎麽知道,我隻知道寫寫畫畫。」
禮部尚書被堵得無語。
洛儷對「胡說八道」幾個字並不生氣,反而承認自己就是胡言亂語。
禮部尚書轉而揖手道:「皇上,江南自古出美女,是不是定在江南大選,至於其他各省,就各擇一百二十名,於明春入宮,才德優勝者為嬪妃,平庸者降為宮女。
明和十八年以來,已有二十年沒有大選;自天隆元年選過三千宮女入宮。宮中的宮女也都年齡偏大,年滿二十五歲者亦不下一千五百人,他們亦該出宮了。」
趙太祖皇帝時期,宮中便定下規矩,凡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女要放其出宮嫁人。
早前,禮部尚書不敢提此事,那時候皇帝沒有親政,可此次太後瘋癲,竇國舅身亡,竇家舉族關押至天牢,皇帝已親政,自要充盈後宮。
皇帝道:「你與內務府拿出大齡宮女名簿、查點人數。」
</br>
皇帝看著麵前的楊丞相,如果要起用新人為左相,楊丞相也得動動位置。
楊丞相道:「皇上,洛康審理竇氏案,太有板有眼,想當年,竇家對功勳名門、忠臣良將們的案子,有多少家連審都未審直接定罪,到了竇家,怎麽能像現下這樣真的弄個三司會審。」
皇帝道:「來人!傳朕口諭,洛康從竇氏案裏撤出來,由刑部尚書任監審官,大理寺少卿、西衛指揮使盧淮安、刑部員外郎楊玉稹共同擔任主審官,著四人盡快組建定案,朕隻給他們三日時間審結竇承嗣父子案。」
楊丞相大唿一聲:「老臣謝主隆恩!」
楊丞相替兒子討得差事,退出禦書房。
不多時,翰林院掌院學士到了,此人是個四十多歲的文人,行止如風,中氣十足,是來商議剝奪竇承嗣父子爵位、官職旨意的事,要定罪,就得先貶為庶人,再審案定罪。
說完了事,立在洛儷的案前看洛儷抄錄,還將洛儷錄好、修撰過的書看了一遍,麵露讚賞,翻了一遍又擱迴原處。
一上午,禦書房裏來來往往,兵部尚書請求撥付軍餉的奏疏,呈遞三軍年邁的老兵有多少人數,朝廷到了招募新兵之時。
定西軍、鎮北軍、平南軍將帥聽聞城郊戌邊軍校場訓練了三萬多的新兵,個個年輕體壯,紛紛上書,請求將新兵送到自己軍中。
皇帝拍板:「鎮北軍先送二萬人,定西軍送一萬餘人。平南軍鎮守閩粵二省,屬水軍,就從南方招募新兵。愛卿與戶部商協,拿出個招募新兵的章程來,再稟朕批閱,爭取在十月前完成新兵招募事宜。」
兵部尚書道:「東衛、西衛指揮使上折,說兩衛之中年紀偏大者不少,現軍中年滿三十五的兵士尚未成家者占了九成。」
「讓他們稟報撤換人數,今歲不必在西北招募新兵,從無災州省募新兵從軍。」
「是。」
兵部尚書臨離開時怪異地打量著洛儷,看她坐在案前抄書,好奇地走到跟前,立在旁邊:「洛侍讀是在原搬抄照?」語調裏帶著輕蔑之色。
洛儷聽罷,從另一本拾了一本書過來:「禦書房的書,多是孤本、稀本,難不成要我在原本上修改、批註?自是要先抄下來,再行修撰,修撰合宜,再抄一遍。」
兵部尚書常亮蹙了蹙眉頭,「這種細緻活,也就適合會繡花的女兒家來做,要是本官做,還不得急死了。」
洛儷知他原是軍中之人,笑了一下,「這種活還真是細緻,像世伯這樣的急性子真做不來。」
常亮嗬嗬一笑,「我有五子,唯第四子常驥從文,今年十八,生得眉目清秀……」
不等他的話說完,高昌已然發現皇帝的眼神微變,忙捂嘴輕咳,常大人你挖牆角都挖到禦書房,擺明就是誇自家兒子,頗有毛遂自薦之意。
常亮立馬迴過神:我的娘啊,皇帝變臉了。他話風立轉:「我膝下有個幼女常驕,最是仰慕洛門才學,世侄女得空定要去常府多坐坐,你一定與她談得來。」
他低著頭,「這字寫得好,大氣端方,若非親見,瞧不出是女子所寫。好字……」
高昌又咳了一聲,「常大人,外頭還有幾位大人等著與皇上議事,你該退下了。」
常亮走了幾步,迴頭看洛儷,這真是老翁看兒媳,越看越滿意,正滿意地笑,「平——」的一聲撞在禦書房的門上,直引得周圍的小太監忍俊不住,常亮微感尷尬,垂頭賠笑退出禦書房。
戶部尚書進入禦書房,稟的近來抄沒各家得了多少錢糧等物,入了多少金銀入庫,又收沒了多少田莊、店鋪、奴婢等等,皇帝看了下簿子,讓他照著規矩著辦。
戶部尚書年輕時就讀瓊林書院,雖是清流,與洛家走得並不近,卻也不算疏遠,不知是好奇還是怎的,走到洛儷案前歪頭看了洛儷的字,末了又移到唐大滿身邊瞧了一眼,「無比對不知優劣,一比對方知真有狀元之才。」
什麽叫「真有狀元之才」?皇帝兩眼犀厲一望,戶部尚書趕緊出了禦書房。
禮部進來,說的是皇帝該充盈後宮了,問皇帝是不是考慮一下明春選妃事宜。
皇帝捂嘴輕咳。
洛儷裝未聽見。
他又咳了一下。
洛儷抬頭,一臉茫然。
皇帝問:「洛愛卿,你以為禮部尚書建議如何?」
「大人說得正是,皇上還沒兒子,應該早育子嗣,鞏固江山社稷。微臣以為,生兒子與女人多少沒關係,重要的是皇上得挑幾個滿意的後妃,這樣才能與他們生皇子公主。不一定要多,得挑最好的,一個省挑上三個,層層選拔下來,最後再挑上十個、八個……」
禮部尚書原是保皇派的人,聽到這話輕斥道:「你一個小姑娘懂什麽,胡說八道。」
廣納嬪妃,那自是重在一個多字。
歷朝歷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隻選十個、八個算什麽?
「大人說得正是,我就是胡說八道,這種事問我,我怎麽知道,我隻知道寫寫畫畫。」
禮部尚書被堵得無語。
洛儷對「胡說八道」幾個字並不生氣,反而承認自己就是胡言亂語。
禮部尚書轉而揖手道:「皇上,江南自古出美女,是不是定在江南大選,至於其他各省,就各擇一百二十名,於明春入宮,才德優勝者為嬪妃,平庸者降為宮女。
明和十八年以來,已有二十年沒有大選;自天隆元年選過三千宮女入宮。宮中的宮女也都年齡偏大,年滿二十五歲者亦不下一千五百人,他們亦該出宮了。」
趙太祖皇帝時期,宮中便定下規矩,凡年滿二十五歲的宮女要放其出宮嫁人。
早前,禮部尚書不敢提此事,那時候皇帝沒有親政,可此次太後瘋癲,竇國舅身亡,竇家舉族關押至天牢,皇帝已親政,自要充盈後宮。
皇帝道:「你與內務府拿出大齡宮女名簿、查點人數。」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