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犀六年五月,丞相水壽腰斬,妻骨氏梟首,曝屍三月,夷三族。”
這是新修的《南增國史.公卿列傳》中的一句話,我看了忍不住一聲冷笑。當初的血流成河,冤魂無數,不過做了今日史冊上的幾滴筆墨。
我再次為他們感到不值,十幾年的鞍前馬後,鞠躬盡瘁,換來一個鳥盡弓藏的結局。癡耶?悲耶?
站起身來,隨手將書卷拋入窗外的深淵。我的居處建在孤絕崖上,臥室的窗戶正臨著百丈深淵。
我的父親就是南增國前丞相水壽,亦曾是當今南增皇帝火祿及的義弟。
當年南增國的老皇帝火黎駕崩,三位嫡係皇子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以至於老皇帝死後三月尚無人收殮。
爭奪的最後結果是三位嫡係皇子無一幸存,如此一來漁翁得利就成了必然。身為先皇侄子的火祿及在以我父親為首的一幹心腹的輔佐下,最終登上大寶,定年號元望。
元望七年,有白犀牛奔入國都焚城,世人以為祥瑞,遂改年號為元犀。
我爹娘為南增國平反叛、擒巨盜、治冤獄、使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父被封定國侯,母親位列郡主,一時位極人臣,榮寵無限。
元犀二年上元節,母親產下我。當時正值越夷國使者來朝,獻金麟鮫綃鸞服。這件衣服薄如蟬翼,文彩斑斕,入水不濡,近火不焚,夏可生涼,冬有暖香。孝貞太後親以此衣為我裹繈褓,並因此為我取名龍衣。
我周歲之時,聖旨特下,將我指婚給皇太子火正。當時負責來丞相府宣讀聖旨的大學士陸升見到奶娘懷中的我時曾下了八字考語——胎發未齊,媚豔入骨。
自我出生起,就常常出入皇宮。記事後更是常隨太後皇後身邊,孝貞太後最疼我,常留我在她宮中,一住便是月餘。
一次,太後身旁的一位秉燭宮女不小心將滾燙的燭油滴在我的額頭,當即就燙起了燎泡。我始終隱忍不言,所幸太後年事已高,鳳目不明,又有劉海遮擋,因此並未發現,迴家後母親問起。
我答道:“太後見憐,召女兒入宮相伴,那宮女亦非有意,無心之失原本不必在意,孩兒當時若是聲張,必令太後心下難安,以此不說,並非不愛惜自己身體發膚。”
當時母親聽了大為感慰,撫著我的臉頰說:“早就擔心你生得太好,又過於早慧,恐難長成。如今稍稍破相,也是喜事。”
爹爹聽說後,將我高高舉起,朗聲大笑道:“此吾家鳳凰也!”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額上的傷疤隻剩了隱隱一線,若非格外有心,決計看不出來。而爹娘唯一留給我的東西,也隻有娘親的一隻鏤花嵌寶金釧。
如今我年甫及笄,爹娘罹難已滿十年。
其實我的爹娘並非貪戀富貴之輩,更不是不知進退之人。當年我娘也曾跟爹爹說起過“月滿則虧”的道理,爹爹也曾多次上書,請求歸隱。
但火祿及卻再三挽留,說什麽不可失卻肱骨之臣。甚至將堪堪一歲的我封為太子妃,太子火正足足比我大了十歲,依照南增國法,他須要等我年滿十五歲方可舉行大婚,這在南增國立國以來是從來未有之事。
其實我的年紀和二皇子火吉更為相近,但太子和皇子一比,尊卑立現。火祿及這樣做,讓我爹娘不好再辭官歸隱。
元犀四年,我爹作為鎮遠將軍出征烏宛,斬首十萬級。將幾十年來一直侵擾南增國的烏宛部族驅逐至千裏之外,再不敢北上。
我娘出使中渚國,與其結成“尾淵之盟”,使一直虎視眈眈的東持國不敢輕舉妄動。一時間,朝野震動,國中供奉我爹娘生祠者不計其數。
自此,南增國終成高枕無憂之勢。
我爹擔心功高震主,於是再次上書,請求除去名爵,降官三級。火祿及依舊不允,並且當著滿朝文武,親賜我爹免死金牌。
其實這時候,他們兩個人都犯了錯,隻不過我爹錯將他的假意當做了真心,而火祿及卻將我爹的真心錯看成了假意。
火祿及絕不肯背上有功不賞、嫉賢妒能的昏君罵名,卻又容不得臣子的威望高過自己。我當然了解他這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想法,但更可憐我爹娘的一片丹心。
元犀五年二月,孝貞太後駕崩。
元犀五年十月,火祿及以叛國通敵之罪將我爹娘下獄狴犴府。龍有九子,狴犴主刑。狴犴府是南增國專門用來審訊重要犯人的地方。
當時以太子火正為首的諸多大臣徹夜跪在宮門前為我爹娘求情,其中更有四人甚至不惜自盡來剖明心誌。
然而,火祿及不但不收迴成命,反而命人連夜羅織我爹娘的十大罪狀,並且假仁假義地宣稱因為之前曾賜我爹免死金牌,縱使我爹娘死有餘辜,然而君無戲言,姑且以終生下獄抵償。
元犀六年正月,日食,天下血雨。
火祿及以為不祥,命欽天監觀天象。
太史預言,此為國危之象。國中必有人將以下犯上,危及宗廟。
恰逢當時焚城中小兒作歌:
赤焰烈烈,弱水湯湯。
天無二日,誰為我王?
烈焰縱熾,終為水殤。
當時火祿及的寵臣崔徵便趁機進讒言,說此歌謠所指的是水姓之人意欲奪取火家天下。又令術師望氣,皆言狴犴府有天子氣。
火祿及大怒,命人搜捕我家親眷,無論老幼一律下獄。並於當年五月將我爹娘及族人統統處死,我當時因為年紀小,和奶娘監禁在狴犴府偏院。
行刑前一晚,狴犴府都尉褚斷冒死將我和奶娘救出,並將自己的女兒褚素娘以及家中一位忠心老奴白氏頂替了我和奶娘,二人****於狴犴府偏院。事後,褚斷亦因看護不力被下獄折磨致死。
當日,褚斷將我和奶娘救出後托付給了一位世外高人,這個人就是我的師父——俠女嚴無病。
師父與我爹娘素昧平生,隻是她老人家俠義為懷,答應了褚斷之請,並將我帶至孤絕崖撫養。
十年來,師父教我武藝,誨我文章,她本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所學甚博,卻又樣樣精深。她性情孤僻,對我決少言笑,但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授於我,且從不責罵,我清楚在她心裏早就視我為己出。
這是新修的《南增國史.公卿列傳》中的一句話,我看了忍不住一聲冷笑。當初的血流成河,冤魂無數,不過做了今日史冊上的幾滴筆墨。
我再次為他們感到不值,十幾年的鞍前馬後,鞠躬盡瘁,換來一個鳥盡弓藏的結局。癡耶?悲耶?
站起身來,隨手將書卷拋入窗外的深淵。我的居處建在孤絕崖上,臥室的窗戶正臨著百丈深淵。
我的父親就是南增國前丞相水壽,亦曾是當今南增皇帝火祿及的義弟。
當年南增國的老皇帝火黎駕崩,三位嫡係皇子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以至於老皇帝死後三月尚無人收殮。
爭奪的最後結果是三位嫡係皇子無一幸存,如此一來漁翁得利就成了必然。身為先皇侄子的火祿及在以我父親為首的一幹心腹的輔佐下,最終登上大寶,定年號元望。
元望七年,有白犀牛奔入國都焚城,世人以為祥瑞,遂改年號為元犀。
我爹娘為南增國平反叛、擒巨盜、治冤獄、使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我父被封定國侯,母親位列郡主,一時位極人臣,榮寵無限。
元犀二年上元節,母親產下我。當時正值越夷國使者來朝,獻金麟鮫綃鸞服。這件衣服薄如蟬翼,文彩斑斕,入水不濡,近火不焚,夏可生涼,冬有暖香。孝貞太後親以此衣為我裹繈褓,並因此為我取名龍衣。
我周歲之時,聖旨特下,將我指婚給皇太子火正。當時負責來丞相府宣讀聖旨的大學士陸升見到奶娘懷中的我時曾下了八字考語——胎發未齊,媚豔入骨。
自我出生起,就常常出入皇宮。記事後更是常隨太後皇後身邊,孝貞太後最疼我,常留我在她宮中,一住便是月餘。
一次,太後身旁的一位秉燭宮女不小心將滾燙的燭油滴在我的額頭,當即就燙起了燎泡。我始終隱忍不言,所幸太後年事已高,鳳目不明,又有劉海遮擋,因此並未發現,迴家後母親問起。
我答道:“太後見憐,召女兒入宮相伴,那宮女亦非有意,無心之失原本不必在意,孩兒當時若是聲張,必令太後心下難安,以此不說,並非不愛惜自己身體發膚。”
當時母親聽了大為感慰,撫著我的臉頰說:“早就擔心你生得太好,又過於早慧,恐難長成。如今稍稍破相,也是喜事。”
爹爹聽說後,將我高高舉起,朗聲大笑道:“此吾家鳳凰也!”
我看著鏡中的自己,額上的傷疤隻剩了隱隱一線,若非格外有心,決計看不出來。而爹娘唯一留給我的東西,也隻有娘親的一隻鏤花嵌寶金釧。
如今我年甫及笄,爹娘罹難已滿十年。
其實我的爹娘並非貪戀富貴之輩,更不是不知進退之人。當年我娘也曾跟爹爹說起過“月滿則虧”的道理,爹爹也曾多次上書,請求歸隱。
但火祿及卻再三挽留,說什麽不可失卻肱骨之臣。甚至將堪堪一歲的我封為太子妃,太子火正足足比我大了十歲,依照南增國法,他須要等我年滿十五歲方可舉行大婚,這在南增國立國以來是從來未有之事。
其實我的年紀和二皇子火吉更為相近,但太子和皇子一比,尊卑立現。火祿及這樣做,讓我爹娘不好再辭官歸隱。
元犀四年,我爹作為鎮遠將軍出征烏宛,斬首十萬級。將幾十年來一直侵擾南增國的烏宛部族驅逐至千裏之外,再不敢北上。
我娘出使中渚國,與其結成“尾淵之盟”,使一直虎視眈眈的東持國不敢輕舉妄動。一時間,朝野震動,國中供奉我爹娘生祠者不計其數。
自此,南增國終成高枕無憂之勢。
我爹擔心功高震主,於是再次上書,請求除去名爵,降官三級。火祿及依舊不允,並且當著滿朝文武,親賜我爹免死金牌。
其實這時候,他們兩個人都犯了錯,隻不過我爹錯將他的假意當做了真心,而火祿及卻將我爹的真心錯看成了假意。
火祿及絕不肯背上有功不賞、嫉賢妒能的昏君罵名,卻又容不得臣子的威望高過自己。我當然了解他這種“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想法,但更可憐我爹娘的一片丹心。
元犀五年二月,孝貞太後駕崩。
元犀五年十月,火祿及以叛國通敵之罪將我爹娘下獄狴犴府。龍有九子,狴犴主刑。狴犴府是南增國專門用來審訊重要犯人的地方。
當時以太子火正為首的諸多大臣徹夜跪在宮門前為我爹娘求情,其中更有四人甚至不惜自盡來剖明心誌。
然而,火祿及不但不收迴成命,反而命人連夜羅織我爹娘的十大罪狀,並且假仁假義地宣稱因為之前曾賜我爹免死金牌,縱使我爹娘死有餘辜,然而君無戲言,姑且以終生下獄抵償。
元犀六年正月,日食,天下血雨。
火祿及以為不祥,命欽天監觀天象。
太史預言,此為國危之象。國中必有人將以下犯上,危及宗廟。
恰逢當時焚城中小兒作歌:
赤焰烈烈,弱水湯湯。
天無二日,誰為我王?
烈焰縱熾,終為水殤。
當時火祿及的寵臣崔徵便趁機進讒言,說此歌謠所指的是水姓之人意欲奪取火家天下。又令術師望氣,皆言狴犴府有天子氣。
火祿及大怒,命人搜捕我家親眷,無論老幼一律下獄。並於當年五月將我爹娘及族人統統處死,我當時因為年紀小,和奶娘監禁在狴犴府偏院。
行刑前一晚,狴犴府都尉褚斷冒死將我和奶娘救出,並將自己的女兒褚素娘以及家中一位忠心老奴白氏頂替了我和奶娘,二人****於狴犴府偏院。事後,褚斷亦因看護不力被下獄折磨致死。
當日,褚斷將我和奶娘救出後托付給了一位世外高人,這個人就是我的師父——俠女嚴無病。
師父與我爹娘素昧平生,隻是她老人家俠義為懷,答應了褚斷之請,並將我帶至孤絕崖撫養。
十年來,師父教我武藝,誨我文章,她本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所學甚博,卻又樣樣精深。她性情孤僻,對我決少言笑,但將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授於我,且從不責罵,我清楚在她心裏早就視我為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