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番外二 太子番外
當我發現我的新婚妻子是男人之後 作者:首陽八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番外二太子番外
大幹元安三年冬,謝皇後難產離世,身後隻留下了一個公主,等到來年春天,懿貴妃生下了景仁帝的第二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剛一出生,便被景仁帝立為了太子。
按照大幹律法,應該是立嫡立長,這二皇子雖不是嫡,可畢竟還占了個“長”字,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順。
說來自謝皇後離世之後,後宮後位空缺,二皇子已經被立為太子,生母懿貴妃應被封為皇後才對,可景仁帝卻始終不允,於是便隻能作罷。
二皇子滿月那年,景仁帝從禮部呈上的名冊之中,挑選了“明”“瑞”兩字。
於是賀明瑞,便成了太子的名字,可從始至終都很少有人這麽叫過他,若是說名字隻是一個人的符號,那他的符號卻應是“太子”二字而已。
而從記事開始,他的那位嫡長姐,先皇後留下的唯一的孩子,當今的長公主,便是壓在他頭上的一座大山。
他從來都比不過他。
不管他再怎麽努力,哪怕是夜夜不休,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最後呈到父皇那裏,也隻能得到一句“愚笨魯莽,不堪大任,比不上搖清”之類的話而已。
而父皇每次說這些話的時候,那長公主便總是坐在一旁,卻是從始至終連眼光都不曾分過他一點兒。
他不知道賀搖清當時的情況,便隻以為是根本不屑於看他。
那時他不過是七八歲,那般勤勉卻依舊隻得了到這些評價,心中自然會委屈不解,可他哪怕再難以忍受,也是毫無辦法,更無人傾訴理解,隻能默默壓在心裏。
因為母妃曾經說過的。
“你難道以為自己能當上太子,是因為有多大的才能嗎?不要再想著這般可笑的事情了,這都是因為本宮!你現在能坐到太子的這個位置,隻是因為正好是本宮生出的孩子而已。”
“你怎麽又挨了聖上的責罵?不要跟本宮狡辯,為何皇上不罵別人,單單就隻責怪你?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麽難的,你就不會好好努上一點力嗎?天天都是在做些什麽,你到底知不知道本宮費了多大的力氣才讓你坐上了太子的位置!你這樣怎麽對得起皇上,又怎麽對得起本宮的心血……”
太子其實是知道的。
父皇與母妃所說的每一句話,從始至終都伴隨著他,耳提麵命一般不停在他耳邊迴響,令他絲毫也不敢忘卻。
可那時的他,卻
還是能勉強安慰自己,不論那位長公主再如何天賦卓絕,治學謀略再如何勝於常人,終究也還隻是個公主而已,他才是大幹名正言順的太子,不論是誰,總歸不能越了他去。
?——可他終究還是無意間知道了那番隱蔽的真相。
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太子獨自坐了很久,剛開始時隻是覺得可憐可笑,甚至有了幾分同病相憐的感受。
分明是男子,卻隻能藏在深宮之中裝作女子過活,而罪魁禍首,卻正是那所有人眼中都對他“寵愛有加”的父皇,這怎麽不能讓他感到可悲可歎。
可緊接著出現的,卻是猛烈地讓他再難以控製的驚慌恐懼,這份恐懼宛若附骨之疽,從此以後就刻在了他的骨子裏,再也無法拔除。
——因那賀搖清若不是長公主,便應是嫡長子!
一片慌亂中,他轉瞬間想了很多,若是父皇哪日突然醒悟,恢複了賀搖清的身份,到了那時,他又該有什麽辦法呢。
他枯坐了整整一夜,最後得到的結果,卻隻是毫無辦法。
他原來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分明是萬人之上的太子,卻從此以後,都是惶惶不可終日,活成了戰戰兢兢宛若驚弓之鳥一般的模樣。
而自從枯坐了那一夜之後,他便像是變了一個人,暴躁易怒,又乖戾陰鷙,似是性情大變。
如此過了很久,直到父皇開始為長公主尋覓良婿的消息傳出,才讓他稍微鬆了一口氣,也好像看見了一絲曙光。
可長公主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得安寢。
於是在賀搖清出嫁之前,他尋了一個機會,在謝家的那位嫡長子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他以己度人,想著若是自己心心念念娶迴家的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男人,承受這堪稱是屈辱的一樁事,定會懷恨在心,可這長公主一日為正妻,便一天也不得痛快,太子想著等賀搖清嫁進了謝府,他再設計從中作梗,往後這人的日子便不能好過了去。
可卻萬萬也沒有想過,他在酒樓裏的那番話,竟是傳到了父皇的耳中。
於是這次,除了“難當大任”之類的話以外,第一次多了另一句話——“不配為一國儲君”。
迴去之後,他將當日跟在身邊的人盡數處死,胸口翻騰著的怒氣卻還是難以壓抑。
不配為一國儲君?真是可笑至極,他會告訴所有人,除了他這個當今的二皇子,再不會有誰會配得上“太
子”二字。
……之後,當北狄試探地傳遞消息過來時,他想了很久,最後還是選擇了答應。
他不管北狄背後到底是有著什麽目的,卻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要了賀搖清的一條性命——隻要這“長公主”活在世上一天,他的頭頂便始終懸著一把搖搖欲墜的劍,再也難以喘息。
至於跟他合作的人是北狄的人,又有什麽關係呢?太子這般強行安慰著自己。
北狄的要求,是廢了武安侯謝家,與他的目的也正好相合,這更是父皇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他沒有做錯什麽。
對的,從始至終,他從來沒有做錯過什麽。
而北狄也不過是他大幹的手下敗將,兩百多年來也未敢再犯邊境一步,又有什麽好忌憚害怕的?再說,等達到了目的,再收拾這群異族人也不遲。
他就這樣想著,與北狄一起設下了一個堪稱是天衣無縫的局,那時他看著整個局,而後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心中一直以來的恐慌終於是消除了一點,那時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無論是謝、許兩家,又或是賀搖清,怎麽可能會有逃脫的辦法。
在這棋盤正式開局的半月之前,他在北狄的幫助之下,設計讓景仁帝下令,命賀搖清不得不離開京城,獨自上了清泉寺。
而在那清泉寺之旁,早就有一隊北狄的死士正在等著,等到京城大亂,武安侯府被重重包圍的那一日,不論是父皇還是其他的人,都也再顧不上清泉寺。
如此這般,等到賀搖清“不幸”身死,而刺殺長公主的那群人,又會和他這個太子有什麽關係呢?
終於是到了那日,謝侯爺下朝之後,便被軟禁在了皇宮,而他與那“宣威將軍”許元武一起,拿著聖旨帶兵包圍了謝家府邸,當時的他看著那謝家眾人的樣子,真的是暢快至極。
他本以為自己就要成功了,十幾年了,他終於能逃脫了那個一直懸在周身的夢魘。
可轉瞬間局勢卻又是翻天覆地,隻是過了一夜而已,一切卻再也迴天無力。
……最後得到的結果,終究還是棋差一籌。
不論對於是京城謝家,還是城外寺內,都是棋差一籌。
他沒能殺得了賀搖清,那群北狄人也沒能滅得了謝家,這般天衣無縫的籌謀,最後竟沒能傷了他們一分半點。
太子畢竟還沒有蠢到極致,很快,他便發覺了自己身邊並不
幹淨,於是開始暗中調查,查出了許多旁人暗中安插的人手,可這背後藏著的人,直至最終也是沒能揪出來,不過在調查途中卻是得知,隱藏在他身邊的那批人,也在暗暗查探著北狄。
他這次沒有成功,便隻能再暗暗等著機會。
可賀搖清哪怕出了嫁,謝家與皇上又是變得如今的這般情形,卻還是受寵異常,父皇三天兩頭便會要他入宮,太子暗中看著這一切,簡直能活活將他逼瘋。
而後他卻得知了,他的這位“嫡長姐”,竟然是真的喜歡上了那個駙馬。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太子愣了半晌,而後笑得幾乎快要喘不過氣來。
一個男人,本應該是大幹尊貴無比的嫡長子,卻隻能以女子的麵目過活,更是不得不嫁給了臣子——最後,卻又真正喜歡上了那本應該是有名無實的駙馬?一個男人?
太子努力迴想著與那駙馬見過的幾麵,第一麵是在很久之前的酒樓,那時還未大婚,他說出那些話之後,那駙馬迴道“耳聽為虛,背後言人是非,不該是君子所為”,而後便轉身拂袖離去。第二麵,他帶兵包圍武安侯府,這駙馬麵上血色盡失,卻將身旁母親穩穩護在身後,最後漠然地深深看了他們一眼,最後被兵士押送著進了房門。
真是可笑,這深宮之中長出來的都是怪物,又有哪個人會真正喜歡上一分半點?
太子隻是覺得命運無常,更是變幻莫測,天上仿佛有著一張看不見的手,肆意玩弄著這世間之人,他們都是棋子,隻能被命運拉扯著不斷前進,從始至終,都沒有旁的路可以走。
可在他的心裏,他能走的那條路,從始至終,便隻有著一條而已。
他是大幹的太子,而大幹的太子,也隻能是他。
作者有話說:
二更
大幹元安三年冬,謝皇後難產離世,身後隻留下了一個公主,等到來年春天,懿貴妃生下了景仁帝的第二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剛一出生,便被景仁帝立為了太子。
按照大幹律法,應該是立嫡立長,這二皇子雖不是嫡,可畢竟還占了個“長”字,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順。
說來自謝皇後離世之後,後宮後位空缺,二皇子已經被立為太子,生母懿貴妃應被封為皇後才對,可景仁帝卻始終不允,於是便隻能作罷。
二皇子滿月那年,景仁帝從禮部呈上的名冊之中,挑選了“明”“瑞”兩字。
於是賀明瑞,便成了太子的名字,可從始至終都很少有人這麽叫過他,若是說名字隻是一個人的符號,那他的符號卻應是“太子”二字而已。
而從記事開始,他的那位嫡長姐,先皇後留下的唯一的孩子,當今的長公主,便是壓在他頭上的一座大山。
他從來都比不過他。
不管他再怎麽努力,哪怕是夜夜不休,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最後呈到父皇那裏,也隻能得到一句“愚笨魯莽,不堪大任,比不上搖清”之類的話而已。
而父皇每次說這些話的時候,那長公主便總是坐在一旁,卻是從始至終連眼光都不曾分過他一點兒。
他不知道賀搖清當時的情況,便隻以為是根本不屑於看他。
那時他不過是七八歲,那般勤勉卻依舊隻得了到這些評價,心中自然會委屈不解,可他哪怕再難以忍受,也是毫無辦法,更無人傾訴理解,隻能默默壓在心裏。
因為母妃曾經說過的。
“你難道以為自己能當上太子,是因為有多大的才能嗎?不要再想著這般可笑的事情了,這都是因為本宮!你現在能坐到太子的這個位置,隻是因為正好是本宮生出的孩子而已。”
“你怎麽又挨了聖上的責罵?不要跟本宮狡辯,為何皇上不罵別人,單單就隻責怪你?這些事情到底有什麽難的,你就不會好好努上一點力嗎?天天都是在做些什麽,你到底知不知道本宮費了多大的力氣才讓你坐上了太子的位置!你這樣怎麽對得起皇上,又怎麽對得起本宮的心血……”
太子其實是知道的。
父皇與母妃所說的每一句話,從始至終都伴隨著他,耳提麵命一般不停在他耳邊迴響,令他絲毫也不敢忘卻。
可那時的他,卻
還是能勉強安慰自己,不論那位長公主再如何天賦卓絕,治學謀略再如何勝於常人,終究也還隻是個公主而已,他才是大幹名正言順的太子,不論是誰,總歸不能越了他去。
?——可他終究還是無意間知道了那番隱蔽的真相。
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太子獨自坐了很久,剛開始時隻是覺得可憐可笑,甚至有了幾分同病相憐的感受。
分明是男子,卻隻能藏在深宮之中裝作女子過活,而罪魁禍首,卻正是那所有人眼中都對他“寵愛有加”的父皇,這怎麽不能讓他感到可悲可歎。
可緊接著出現的,卻是猛烈地讓他再難以控製的驚慌恐懼,這份恐懼宛若附骨之疽,從此以後就刻在了他的骨子裏,再也無法拔除。
——因那賀搖清若不是長公主,便應是嫡長子!
一片慌亂中,他轉瞬間想了很多,若是父皇哪日突然醒悟,恢複了賀搖清的身份,到了那時,他又該有什麽辦法呢。
他枯坐了整整一夜,最後得到的結果,卻隻是毫無辦法。
他原來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分明是萬人之上的太子,卻從此以後,都是惶惶不可終日,活成了戰戰兢兢宛若驚弓之鳥一般的模樣。
而自從枯坐了那一夜之後,他便像是變了一個人,暴躁易怒,又乖戾陰鷙,似是性情大變。
如此過了很久,直到父皇開始為長公主尋覓良婿的消息傳出,才讓他稍微鬆了一口氣,也好像看見了一絲曙光。
可長公主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得安寢。
於是在賀搖清出嫁之前,他尋了一個機會,在謝家的那位嫡長子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他以己度人,想著若是自己心心念念娶迴家的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男人,承受這堪稱是屈辱的一樁事,定會懷恨在心,可這長公主一日為正妻,便一天也不得痛快,太子想著等賀搖清嫁進了謝府,他再設計從中作梗,往後這人的日子便不能好過了去。
可卻萬萬也沒有想過,他在酒樓裏的那番話,竟是傳到了父皇的耳中。
於是這次,除了“難當大任”之類的話以外,第一次多了另一句話——“不配為一國儲君”。
迴去之後,他將當日跟在身邊的人盡數處死,胸口翻騰著的怒氣卻還是難以壓抑。
不配為一國儲君?真是可笑至極,他會告訴所有人,除了他這個當今的二皇子,再不會有誰會配得上“太
子”二字。
……之後,當北狄試探地傳遞消息過來時,他想了很久,最後還是選擇了答應。
他不管北狄背後到底是有著什麽目的,卻隻有一個要求,那便是要了賀搖清的一條性命——隻要這“長公主”活在世上一天,他的頭頂便始終懸著一把搖搖欲墜的劍,再也難以喘息。
至於跟他合作的人是北狄的人,又有什麽關係呢?太子這般強行安慰著自己。
北狄的要求,是廢了武安侯謝家,與他的目的也正好相合,這更是父皇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他沒有做錯什麽。
對的,從始至終,他從來沒有做錯過什麽。
而北狄也不過是他大幹的手下敗將,兩百多年來也未敢再犯邊境一步,又有什麽好忌憚害怕的?再說,等達到了目的,再收拾這群異族人也不遲。
他就這樣想著,與北狄一起設下了一個堪稱是天衣無縫的局,那時他看著整個局,而後長長舒了一口氣。
他心中一直以來的恐慌終於是消除了一點,那時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來,無論是謝、許兩家,又或是賀搖清,怎麽可能會有逃脫的辦法。
在這棋盤正式開局的半月之前,他在北狄的幫助之下,設計讓景仁帝下令,命賀搖清不得不離開京城,獨自上了清泉寺。
而在那清泉寺之旁,早就有一隊北狄的死士正在等著,等到京城大亂,武安侯府被重重包圍的那一日,不論是父皇還是其他的人,都也再顧不上清泉寺。
如此這般,等到賀搖清“不幸”身死,而刺殺長公主的那群人,又會和他這個太子有什麽關係呢?
終於是到了那日,謝侯爺下朝之後,便被軟禁在了皇宮,而他與那“宣威將軍”許元武一起,拿著聖旨帶兵包圍了謝家府邸,當時的他看著那謝家眾人的樣子,真的是暢快至極。
他本以為自己就要成功了,十幾年了,他終於能逃脫了那個一直懸在周身的夢魘。
可轉瞬間局勢卻又是翻天覆地,隻是過了一夜而已,一切卻再也迴天無力。
……最後得到的結果,終究還是棋差一籌。
不論對於是京城謝家,還是城外寺內,都是棋差一籌。
他沒能殺得了賀搖清,那群北狄人也沒能滅得了謝家,這般天衣無縫的籌謀,最後竟沒能傷了他們一分半點。
太子畢竟還沒有蠢到極致,很快,他便發覺了自己身邊並不
幹淨,於是開始暗中調查,查出了許多旁人暗中安插的人手,可這背後藏著的人,直至最終也是沒能揪出來,不過在調查途中卻是得知,隱藏在他身邊的那批人,也在暗暗查探著北狄。
他這次沒有成功,便隻能再暗暗等著機會。
可賀搖清哪怕出了嫁,謝家與皇上又是變得如今的這般情形,卻還是受寵異常,父皇三天兩頭便會要他入宮,太子暗中看著這一切,簡直能活活將他逼瘋。
而後他卻得知了,他的這位“嫡長姐”,竟然是真的喜歡上了那個駙馬。
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太子愣了半晌,而後笑得幾乎快要喘不過氣來。
一個男人,本應該是大幹尊貴無比的嫡長子,卻隻能以女子的麵目過活,更是不得不嫁給了臣子——最後,卻又真正喜歡上了那本應該是有名無實的駙馬?一個男人?
太子努力迴想著與那駙馬見過的幾麵,第一麵是在很久之前的酒樓,那時還未大婚,他說出那些話之後,那駙馬迴道“耳聽為虛,背後言人是非,不該是君子所為”,而後便轉身拂袖離去。第二麵,他帶兵包圍武安侯府,這駙馬麵上血色盡失,卻將身旁母親穩穩護在身後,最後漠然地深深看了他們一眼,最後被兵士押送著進了房門。
真是可笑,這深宮之中長出來的都是怪物,又有哪個人會真正喜歡上一分半點?
太子隻是覺得命運無常,更是變幻莫測,天上仿佛有著一張看不見的手,肆意玩弄著這世間之人,他們都是棋子,隻能被命運拉扯著不斷前進,從始至終,都沒有旁的路可以走。
可在他的心裏,他能走的那條路,從始至終,便隻有著一條而已。
他是大幹的太子,而大幹的太子,也隻能是他。
作者有話說:
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