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盟軍成功登陸諾曼底開辟第二戰場,並經過1944年7月到8月的一係列大勝利後,盟軍對德軍便逐漸產生了一個錯誤的認識:
德軍已經在盟軍的打擊下潰不成軍,連基本的作戰能力都已經喪失殆盡,盟軍隻需要再加把勁就能突破德軍的阻攔,從低地國家進入德國境內。
為求盡快擊敗納粹德國,結束持續多年的戰爭,遂由英國蒙哥馬利元帥向艾森豪提出代號市場花園作戰計劃。
本計劃的提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便是德國對英國本土實施v-2導彈攻擊給英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心裏壓力。
根據有關情報,盟軍得出v-2導彈發射地點可能位於荷蘭境內,為免除英國國內的輿論壓力,英國首相也讚成此一攻擊計劃,以消除飛彈威脅。
在這種局麵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決定冒險一搏,製訂了利用空降部隊奪取荷蘭境內的九座主要橋梁的''“市場花園行動”。
等空降部隊鞏固陣地後,等待裝甲部隊抵達會合,再一舉進入德國邊境,然後主力將掃向魯爾工業區,使德國失去經濟命脈而提早結束戰爭。
這個計劃剛開始就遭到了美軍將領的激烈反對,布萊德雷認為這個計劃充滿詭計和欺騙,冒險戰略,簡直不象是出自極端保守的蒙哥馬利之手。
但由於來自盟國高層的壓力,艾森豪威爾最終隻能同意這個計劃。
為了這次行動能夠成功,能夠畢其功於一役,讓盟軍在1944年內進入德國本土,盟軍第一空降集團軍可謂是精銳齊出,參戰部隊總兵力達到15萬人。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過份樂觀,蒙哥馬利麾下的情報部門忽略荷蘭境內有武裝黨衛軍裝甲部隊駐防之情報,還有開戰後各部隊聯絡協調問題,致使他們得到的不是勝利,而是一場慘痛失敗。
9月17日12時30分~14時05分,約1550架運輸機和近500架滑翔機載運各空降師突擊梯隊空降,掩護兵力為1113架轟炸機和1240架戰鬥機。
18日,1360架運輸機和1203架滑翔機空運各師的後續梯隊。
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降戰役,盟軍出動運輸機5500餘架次,滑翔機2400餘架次,在敵後空降3.5萬餘人、火炮568門,車輛1927輛、物資5230噸。
很快,盟軍的整個作戰意圖被德軍知曉,德國西線總司令的莫德爾元帥立刻聚集阿納姆附近的兵力反撲英軍第一空降師,其它地區的德軍部隊也開始對美軍的兩個空降師展開攻擊。
從9月18日開始,局麵就開始向盟軍空前不利的一麵發展,英國第一空降旅在進攻阿納姆時損失慘重,大部分軍官和士兵或戰死或被俘。
美國第82空降師在後續部隊的增援之下,和德軍浴血廝殺,形成膠著態勢。而美軍第101空降師則被德軍奪迴了數座橋梁,整個進攻計劃嚴重受挫。
而原本應該和第101空降師匯合的英國第30軍卻還在路上磨磨蹭蹭,其進攻速度大幅度落後。
戰鬥不斷的向絕望的方向發展,戰至9月20日,德軍坦克如潮水般湧向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英國第一空降師。
在彈盡糧絕後,英國第一空降師隻能退守歐斯特貝克附近做最後的抵抗。
美軍兩個空降師不得不以巨大傷亡拚死守衛公路兩側,以避免英國第30軍隊列被德軍切斷。
可至始至終,英國第30軍都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隻能在公路上被德軍打成廢鐵。
到了這一步,“市場花園行動”已經失敗了,盟軍所能思考的已經不是如何奪取橋梁,而是盡可能的救迴英國第一空降師,以免他們統統做了德國人的俘虜。
直到9月25日,傷亡慘重的英國第一空降師才收到了撤退命令,最後在美軍的掩護下成功逃脫,可人數已經從之前的萬餘人銳減至2398人。
最終,盟軍付出了17200人總傷亡,其中大部分在英軍和美軍身上。
而德軍方麵的傷亡數字則在7500人左右。
很明顯,德軍才是這次戰役的勝利者,並且挫敗了盟軍野心勃勃的作戰計劃。
“市場花園行動”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敗筆,盟軍空降力量在這次戰役幾乎徹底賠光,想在1944年內進入德國境內,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夏威夷火奴魯魯島,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部,總統先生,馬歇爾、麥克阿瑟、尼米茲等人聚集一堂。
戰爭進入了1944年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已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尤其是馬裏亞納海戰“一邊倒”的結局,更是讓日本聯合艦隊的再次受到嚴重消耗。
在節節敗退、越來越艱險的戰爭時局下,日本國內矛盾衝突陡然加劇,日本重臣們無一例外的將失敗責任指向了首相東條,從而引發了一場國內政壇變革。
作為昔日的“日本民族英雄”,戰爭狂人東條敢於和美國叫板,橫掃東南亞,屢戰屢勝,讓島民的自尊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脹。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如今日軍被盟軍打得落花流水、連戰連敗,這樣的結局自然得有站出來背鍋,他們隻有把東條英機趕下台,才能平複民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軍內部也發生了“內訌”。
讓人奇怪的是,這場“內訌”的主角依然還是麥克阿瑟和尼米茲。
比起上次的爭吵,這次爭執更加激烈,甚至於不惜撕破臉皮,徹底鬧翻,這是到底是為什麽呢?
這還要從新鮮出爐的一份作戰計劃說起。
和日本如出一轍,美國陸、海軍同樣也是素來不合,相互反感。
隻是美陸、海軍的矛盾還屬於可以調和的“人民內部矛盾”,大敵當前,完全能夠精誠團結。
不過即便如此,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為了更好發揮部隊的作用,美利堅政府還是有意識地將兩軍種的作戰任務分開,省得彼此看著不順眼,影響戰局。
於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有了太平洋戰區和西南太平洋戰區。
兩個方向的戰鬥,彼此攪和的不多,倒也都打得順風順水,勢如破竹,逐步形成鉗形攻勢,直到雙方逼近菲律賓海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這一對老冤家又出現重大分歧了。
德軍已經在盟軍的打擊下潰不成軍,連基本的作戰能力都已經喪失殆盡,盟軍隻需要再加把勁就能突破德軍的阻攔,從低地國家進入德國境內。
為求盡快擊敗納粹德國,結束持續多年的戰爭,遂由英國蒙哥馬利元帥向艾森豪提出代號市場花園作戰計劃。
本計劃的提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便是德國對英國本土實施v-2導彈攻擊給英國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和心裏壓力。
根據有關情報,盟軍得出v-2導彈發射地點可能位於荷蘭境內,為免除英國國內的輿論壓力,英國首相也讚成此一攻擊計劃,以消除飛彈威脅。
在這種局麵下,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決定冒險一搏,製訂了利用空降部隊奪取荷蘭境內的九座主要橋梁的''“市場花園行動”。
等空降部隊鞏固陣地後,等待裝甲部隊抵達會合,再一舉進入德國邊境,然後主力將掃向魯爾工業區,使德國失去經濟命脈而提早結束戰爭。
這個計劃剛開始就遭到了美軍將領的激烈反對,布萊德雷認為這個計劃充滿詭計和欺騙,冒險戰略,簡直不象是出自極端保守的蒙哥馬利之手。
但由於來自盟國高層的壓力,艾森豪威爾最終隻能同意這個計劃。
為了這次行動能夠成功,能夠畢其功於一役,讓盟軍在1944年內進入德國本土,盟軍第一空降集團軍可謂是精銳齊出,參戰部隊總兵力達到15萬人。
但是事與願違,由於過份樂觀,蒙哥馬利麾下的情報部門忽略荷蘭境內有武裝黨衛軍裝甲部隊駐防之情報,還有開戰後各部隊聯絡協調問題,致使他們得到的不是勝利,而是一場慘痛失敗。
9月17日12時30分~14時05分,約1550架運輸機和近500架滑翔機載運各空降師突擊梯隊空降,掩護兵力為1113架轟炸機和1240架戰鬥機。
18日,1360架運輸機和1203架滑翔機空運各師的後續梯隊。
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降戰役,盟軍出動運輸機5500餘架次,滑翔機2400餘架次,在敵後空降3.5萬餘人、火炮568門,車輛1927輛、物資5230噸。
很快,盟軍的整個作戰意圖被德軍知曉,德國西線總司令的莫德爾元帥立刻聚集阿納姆附近的兵力反撲英軍第一空降師,其它地區的德軍部隊也開始對美軍的兩個空降師展開攻擊。
從9月18日開始,局麵就開始向盟軍空前不利的一麵發展,英國第一空降旅在進攻阿納姆時損失慘重,大部分軍官和士兵或戰死或被俘。
美國第82空降師在後續部隊的增援之下,和德軍浴血廝殺,形成膠著態勢。而美軍第101空降師則被德軍奪迴了數座橋梁,整個進攻計劃嚴重受挫。
而原本應該和第101空降師匯合的英國第30軍卻還在路上磨磨蹭蹭,其進攻速度大幅度落後。
戰鬥不斷的向絕望的方向發展,戰至9月20日,德軍坦克如潮水般湧向缺乏反坦克武器的英國第一空降師。
在彈盡糧絕後,英國第一空降師隻能退守歐斯特貝克附近做最後的抵抗。
美軍兩個空降師不得不以巨大傷亡拚死守衛公路兩側,以避免英國第30軍隊列被德軍切斷。
可至始至終,英國第30軍都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隻能在公路上被德軍打成廢鐵。
到了這一步,“市場花園行動”已經失敗了,盟軍所能思考的已經不是如何奪取橋梁,而是盡可能的救迴英國第一空降師,以免他們統統做了德國人的俘虜。
直到9月25日,傷亡慘重的英國第一空降師才收到了撤退命令,最後在美軍的掩護下成功逃脫,可人數已經從之前的萬餘人銳減至2398人。
最終,盟軍付出了17200人總傷亡,其中大部分在英軍和美軍身上。
而德軍方麵的傷亡數字則在7500人左右。
很明顯,德軍才是這次戰役的勝利者,並且挫敗了盟軍野心勃勃的作戰計劃。
“市場花園行動”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敗筆,盟軍空降力量在這次戰役幾乎徹底賠光,想在1944年內進入德國境內,顯然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夏威夷火奴魯魯島,太平洋戰區盟軍總司令部,總統先生,馬歇爾、麥克阿瑟、尼米茲等人聚集一堂。
戰爭進入了1944年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已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尤其是馬裏亞納海戰“一邊倒”的結局,更是讓日本聯合艦隊的再次受到嚴重消耗。
在節節敗退、越來越艱險的戰爭時局下,日本國內矛盾衝突陡然加劇,日本重臣們無一例外的將失敗責任指向了首相東條,從而引發了一場國內政壇變革。
作為昔日的“日本民族英雄”,戰爭狂人東條敢於和美國叫板,橫掃東南亞,屢戰屢勝,讓島民的自尊心得到了空前的膨脹。
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如今日軍被盟軍打得落花流水、連戰連敗,這樣的結局自然得有站出來背鍋,他們隻有把東條英機趕下台,才能平複民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軍內部也發生了“內訌”。
讓人奇怪的是,這場“內訌”的主角依然還是麥克阿瑟和尼米茲。
比起上次的爭吵,這次爭執更加激烈,甚至於不惜撕破臉皮,徹底鬧翻,這是到底是為什麽呢?
這還要從新鮮出爐的一份作戰計劃說起。
和日本如出一轍,美國陸、海軍同樣也是素來不合,相互反感。
隻是美陸、海軍的矛盾還屬於可以調和的“人民內部矛盾”,大敵當前,完全能夠精誠團結。
不過即便如此,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為了更好發揮部隊的作用,美利堅政府還是有意識地將兩軍種的作戰任務分開,省得彼此看著不順眼,影響戰局。
於是,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有了太平洋戰區和西南太平洋戰區。
兩個方向的戰鬥,彼此攪和的不多,倒也都打得順風順水,勢如破竹,逐步形成鉗形攻勢,直到雙方逼近菲律賓海域,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這一對老冤家又出現重大分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