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4年6月,德軍在西線總共部署58個師,其中包括33個守備師,15個步兵師,9個裝甲師和1個裝甲擲彈兵師。
從表麵上看,德軍雖然在西線集結了大量的師級單位,但由於希特勒不停地從西線抽調士兵前往東線,所以造成西線每個步兵師缺員非常厲害。
更嚴重的是,具有戰鬥經驗的步兵師僅占少數,大部分是缺乏訓練與作戰經驗的守備師,真正能投入戰鬥的人數和裝備寥寥無幾。
西線部隊中,共有38個步兵師和守備師部署在海岸線上,防守自荷蘭、比利時蜿蜒至法國大西洋沿岸以及至地中海的長達3000餘公裏的海岸線。
部署在荷蘭、比利時境內有8個師,另有17個師分布在法國南部。
諾曼底300餘公裏的海岸線上卻隻有6個師,而且其中4個是守備師。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諸多的原因造成了德軍在大西洋絕大部分堡壘並不構成“防線”一說,,而隻是防護。
這種兵力廣泛分布的現象造成的直接後果,那就是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當然,這絕不是說花費海量人力物力財力打造的大西洋堡壘一無是處,完全就是樣子貨。
實際上,在眾多重點防禦區海岸線上,遍布混凝土碉堡以及防禦工事,完全可以用火力恐怖、堅不可摧來形容。
隻不過,被動防禦就意味著被動挨打,就算德軍當前防守大西洋堡壘的兵力翻上一番也不可能將這漫長的海岸線守得嚴嚴實實。
作為西歐最大的國家,法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港口,由於和英國隔海相望,所以法國沿岸無疑是盟軍最理想的登陸場地點。
為此,德軍在這一地區屯集重兵,其重點防禦的地區有敦刻爾克、加來、布洛涅和勒阿弗爾港。
德軍以加來和布洛涅為中心,在此構築了4個大型海軍炮台,以及為數眾多的各種中小型炮台。
防禦最嚴密的無疑是眼前的敦刻爾克,防禦工事包圍了整個鎮,並且隨海岸線延伸5公裏。
站在一處高地上,隆美爾神情肅穆的大量著眼前的一切。
正前方的海岸線上是一處典型工事群,海灘上先是木製的障礙物,鐵絲網,然後是雷場,繼而則是4米高反坦克牆。
再往後,則是經過精心建造和偽裝起來的碉堡群和炮台群。
為了迷惑盟軍,德軍對碉堡和炮台上都進行了偽裝,往往將整個碉堡群被偽裝成一個海濱城鎮。
比如,將炮台或者碉堡的外壁漆成各種民用房屋的外形,或者加裝偽裝網,有些更簡單的則直接在工事外壁塗上泥巴,與周圍的地貌保持一致。
一些臨海的工事會在外壁上畫上窗戶和門,偽裝成濱海別墅。
一些火炮陣地的大部分都埋入地下,僅僅將炮管露出地麵,為了躲避盟軍轟炸,這些炮管上還掛上了偽裝網或者帳篷。
工事必須和地形充分結合,對陽光和透氣並沒有多高要求的工事一律埋入地下,而頂部則盡可能和周圍的水平線相持平。
同時為了降低盟軍轟炸機的命中率,防禦工事的對空橫截麵要可能小。
炮台、彈藥庫等盟軍重點打擊對象對橫截麵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其設計和建造的原則是不妨礙炮手操作火炮就行。
大西洋堡壘上的工事可以分為如下幾類:敞開型掩體、碉堡、炮台、封閉型掩體和觀察哨,當然還有各種抗登陸障礙物,如反坦克壕、“龍牙”、各式雷場等。
可以說德軍在建造大西洋堡壘的這些防禦工事時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無論是防護、火力還是隱蔽性,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
也難怪美軍在戰後調查完大西洋堡壘後會說,幸虧諾曼底登陸的早,這些堡壘真是太可怕了。
隻不過,此時此刻,麵對這些銅牆鐵壁的防禦堡壘體係,隆美爾卻沒有多少信心和底氣,有的隻是憂心忡忡和惶恐不安。
根據情報顯示,盟軍開辟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的登陸作戰行動已經是唿之欲出,或許在幾天時間內就將變成現實。
而德軍在兵力和技術裝備方麵卻正處於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麵,同時又因為無從判斷盟軍究竟從哪一個地段實施登陸作戰,這就使得隆美爾更加難受了。
盡管除了陸軍外,德國海軍和空軍在大西洋沿岸也建有為數眾多的基地。
因此在大西洋堡壘上德國空軍和海軍部隊的人數也不少,但從數量上看,海軍海岸炮兵和空軍高射炮部隊占據了海軍和空軍部隊的大多數。
德空軍第3航空隊雖位於西線區,不過卻直接受空軍總司令戈林指揮,轄下共有815架各式飛機,而飛機可靠率隻有不到50%,最好條件下也隻有半數左右的飛適合作戰。
德國在海峽地區的海軍兵力計有:100艘左右各式潛艇、8艘驅逐艦和大型魚雷艇、5艘小型魚雷艇、34艘魚雷快艇、262艘掃雷艇和巡邏艇。
更要命的是,德國海軍在諾曼底地區隻擁有4艘魚雷艇、15艘快艇以及6艘炮艇。
雖然岸上配置有海軍炮台,但海軍並未擁有自己的偵察飛機能夠實施偵察。毫無疑問,以這樣的海、空軍兵力與裝備來對付盟軍的登陸,難度是十分大的。
早在1941年9月,蘇聯就向英國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
到了1943年上半年,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斯大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製德軍減輕蘇軍壓力。
英國隻好倉促派出由6018人組成的突擊部隊在法國第厄普登陸,結果遭到慘敗,傷亡5810人,傷亡率高達96.5%。
之後,英國借第厄普的失敗,以大規模兩棲登陸的複雜與危險必須謹慎從事為理由,堅持要求推遲對歐洲大陸的登陸。
實際上英國一則想乘蘇德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二則想借美國的力量恢複大英帝國戰前在北非和南歐的傳統勢力。
直到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終於做出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
之後又經過了長達一年時間的準備和籌劃,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底登陸作戰計劃已經新鮮出爐,具體行動時間定在1944年6月6日清晨。
從表麵上看,德軍雖然在西線集結了大量的師級單位,但由於希特勒不停地從西線抽調士兵前往東線,所以造成西線每個步兵師缺員非常厲害。
更嚴重的是,具有戰鬥經驗的步兵師僅占少數,大部分是缺乏訓練與作戰經驗的守備師,真正能投入戰鬥的人數和裝備寥寥無幾。
西線部隊中,共有38個步兵師和守備師部署在海岸線上,防守自荷蘭、比利時蜿蜒至法國大西洋沿岸以及至地中海的長達3000餘公裏的海岸線。
部署在荷蘭、比利時境內有8個師,另有17個師分布在法國南部。
諾曼底300餘公裏的海岸線上卻隻有6個師,而且其中4個是守備師。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諸多的原因造成了德軍在大西洋絕大部分堡壘並不構成“防線”一說,,而隻是防護。
這種兵力廣泛分布的現象造成的直接後果,那就是無法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
當然,這絕不是說花費海量人力物力財力打造的大西洋堡壘一無是處,完全就是樣子貨。
實際上,在眾多重點防禦區海岸線上,遍布混凝土碉堡以及防禦工事,完全可以用火力恐怖、堅不可摧來形容。
隻不過,被動防禦就意味著被動挨打,就算德軍當前防守大西洋堡壘的兵力翻上一番也不可能將這漫長的海岸線守得嚴嚴實實。
作為西歐最大的國家,法國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港口,由於和英國隔海相望,所以法國沿岸無疑是盟軍最理想的登陸場地點。
為此,德軍在這一地區屯集重兵,其重點防禦的地區有敦刻爾克、加來、布洛涅和勒阿弗爾港。
德軍以加來和布洛涅為中心,在此構築了4個大型海軍炮台,以及為數眾多的各種中小型炮台。
防禦最嚴密的無疑是眼前的敦刻爾克,防禦工事包圍了整個鎮,並且隨海岸線延伸5公裏。
站在一處高地上,隆美爾神情肅穆的大量著眼前的一切。
正前方的海岸線上是一處典型工事群,海灘上先是木製的障礙物,鐵絲網,然後是雷場,繼而則是4米高反坦克牆。
再往後,則是經過精心建造和偽裝起來的碉堡群和炮台群。
為了迷惑盟軍,德軍對碉堡和炮台上都進行了偽裝,往往將整個碉堡群被偽裝成一個海濱城鎮。
比如,將炮台或者碉堡的外壁漆成各種民用房屋的外形,或者加裝偽裝網,有些更簡單的則直接在工事外壁塗上泥巴,與周圍的地貌保持一致。
一些臨海的工事會在外壁上畫上窗戶和門,偽裝成濱海別墅。
一些火炮陣地的大部分都埋入地下,僅僅將炮管露出地麵,為了躲避盟軍轟炸,這些炮管上還掛上了偽裝網或者帳篷。
工事必須和地形充分結合,對陽光和透氣並沒有多高要求的工事一律埋入地下,而頂部則盡可能和周圍的水平線相持平。
同時為了降低盟軍轟炸機的命中率,防禦工事的對空橫截麵要可能小。
炮台、彈藥庫等盟軍重點打擊對象對橫截麵的要求就更加嚴格,其設計和建造的原則是不妨礙炮手操作火炮就行。
大西洋堡壘上的工事可以分為如下幾類:敞開型掩體、碉堡、炮台、封閉型掩體和觀察哨,當然還有各種抗登陸障礙物,如反坦克壕、“龍牙”、各式雷場等。
可以說德軍在建造大西洋堡壘的這些防禦工事時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無論是防護、火力還是隱蔽性,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
也難怪美軍在戰後調查完大西洋堡壘後會說,幸虧諾曼底登陸的早,這些堡壘真是太可怕了。
隻不過,此時此刻,麵對這些銅牆鐵壁的防禦堡壘體係,隆美爾卻沒有多少信心和底氣,有的隻是憂心忡忡和惶恐不安。
根據情報顯示,盟軍開辟歐洲大陸的第二戰場的登陸作戰行動已經是唿之欲出,或許在幾天時間內就將變成現實。
而德軍在兵力和技術裝備方麵卻正處於捉襟見肘的尷尬局麵,同時又因為無從判斷盟軍究竟從哪一個地段實施登陸作戰,這就使得隆美爾更加難受了。
盡管除了陸軍外,德國海軍和空軍在大西洋沿岸也建有為數眾多的基地。
因此在大西洋堡壘上德國空軍和海軍部隊的人數也不少,但從數量上看,海軍海岸炮兵和空軍高射炮部隊占據了海軍和空軍部隊的大多數。
德空軍第3航空隊雖位於西線區,不過卻直接受空軍總司令戈林指揮,轄下共有815架各式飛機,而飛機可靠率隻有不到50%,最好條件下也隻有半數左右的飛適合作戰。
德國在海峽地區的海軍兵力計有:100艘左右各式潛艇、8艘驅逐艦和大型魚雷艇、5艘小型魚雷艇、34艘魚雷快艇、262艘掃雷艇和巡邏艇。
更要命的是,德國海軍在諾曼底地區隻擁有4艘魚雷艇、15艘快艇以及6艘炮艇。
雖然岸上配置有海軍炮台,但海軍並未擁有自己的偵察飛機能夠實施偵察。毫無疑問,以這樣的海、空軍兵力與裝備來對付盟軍的登陸,難度是十分大的。
早在1941年9月,蘇聯就向英國提出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夾擊的要求,但當時英國根本無力組織這樣大規模的戰略登陸作戰。
到了1943年上半年,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斯大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製德軍減輕蘇軍壓力。
英國隻好倉促派出由6018人組成的突擊部隊在法國第厄普登陸,結果遭到慘敗,傷亡5810人,傷亡率高達96.5%。
之後,英國借第厄普的失敗,以大規模兩棲登陸的複雜與危險必須謹慎從事為理由,堅持要求推遲對歐洲大陸的登陸。
實際上英國一則想乘蘇德相爭坐收漁翁之利,二則想借美國的力量恢複大英帝國戰前在北非和南歐的傳統勢力。
直到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終於做出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辟第二戰場。
之後又經過了長達一年時間的準備和籌劃,代號為“霸王行動”的諾曼底登陸作戰計劃已經新鮮出爐,具體行動時間定在1944年6月6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