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東條所預判的那樣,兩天過後早就憋壞了的美國人便發動了瓜達盧佩島收複戰。
經過十餘天時間的血戰,占盡了絕對優勢的美軍終於如願以償的收複了自己家門口的失土,一舉將日軍的最前沿陣地擊退到了3700多公裏外夏威夷群島。
此戰美軍付出了3000多條人命,而據守該島的日軍旅團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也沒有人投降,這一仗讓美國人真實感受到了日軍的堅韌和戰鬥力。
雖然如此,此戰的勝利還是極大鼓舞了美國軍民,讓他們找到了複仇的快感,找到了對日本人的優越感!
在剪除了家門口的眼中釘後,美軍天平洋艦隊活動範圍一下子就增強了許多,已經開始躊躇滿誌準備向夏威夷群島發起進攻了。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就來到了兩個月後,也就是1942年7月22日。
此時,德國在列寧格勒和伏爾加格勒與蘇軍激戰正酣,蘇聯紅軍正在兩座廢墟般的城市裏頑強的與德軍進行著逐街逐巷、逐房逐屋的血腥消耗戰。
盡管元首咬牙切齒的想將蘇聯紅軍撕成碎片,但戰鬥民族還是那個戰鬥民族,在長期的艱苦抗戰中不但沒有被消滅、被征服,反而越打越強。
不僅這兩座城市與德軍打得難分難解,就連莫斯科也開始了大規模反撲,已經有一小半城市重新掌控在蘇聯紅軍手裏。
另外在高加索地區,蘇聯紅軍和盟軍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完全穩住了防線,還呈現出了主動優勢,高加索山脈隻有極少部分山口還處於德軍控製。
不過,北高加索的邁科普與格羅茲尼兩座油田,則是已經落入了德軍掌控,並開始為德軍出產石油。
盟軍陣營這邊形勢正在穩中變好,反法西斯同盟力量正在快速增強,之前搖擺不定的土耳其見勢不妙,於是將囤積在蘇土邊境的土耳其師撤迴一半,向盟軍方麵釋放善意。
7月22日,北非盟軍總司令部,今天楊帆召開了一個很特別的會議。
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裏,北非戰場的盟軍可以說是不斷的凱歌高進,在接連突破德意軍的防禦地域後,迅速向西挺進,
為了能徹底將軸心國軍隊趕出非洲,美軍動用了兩個集團軍在摩洛哥登陸,由西向東挺近,想先一步搶占突尼斯。
這一下子就使得隆美爾非洲軍團兩麵受敵,情況一下子變得極為危險。
但隆美爾終歸還是隆美爾,見勢不妙,便當機立斷放棄了利比亞全境,一口氣直接撤到了利比亞西麵的突尼斯高地。
在那裏,隆美爾重新在突尼斯和意大利西西裏島之間建立了補給線,很快就穩住了陣腳。
突尼斯是大形的矩狀地域,其北部和東部大部分是地中海,有很多優良的地點可作防守。
其西部大部分內陸邊境與阿爾及利亞連接,組成阿特拉斯山脈大型三角的西部界線。
這部分的邊界很容易防守,因為山區南北界線上隻有數個地點可以通過。
在南麵的馬特馬塔山到海岸之間,有第2條高度較低的山脈麵對東麵的利比亞,限製了人們隻能使用狹窄的空隙通行。
此前,法國沿著這裏平原建造了一條寬20千米、縱深30千米的一係列堅強的防禦工程,被稱為馬特雷防線,
這條防線原本是為了阻止意大利從利比亞入,而現在則是被德意聯軍很好的利用起來了。
隻有在北部的地形有利於進攻:在這裏阿特拉斯山脈延伸至東部海岸附近,留下一個大麵積的西北部海岸沒有獲得掩護。
總的來說,突尼斯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防守基地。
對於軸心國更加利好的是,突尼斯擁有2個在突尼斯和比塞大的主要深水港口,這距離位於意大利在西西裏島的供應基地隻有幾百英裏。
而補給可以在夜間進行,以保護他們在日間免遭英國皇家空軍的巡邏飛機攻擊,而在第2天晚上再迴來。
相比之下,從意大利到利比亞的航程是全日間行程,使得補給行動因白天的空襲而變得極為疲弱。
元首此刻也知道突尼斯是北非的最後一個登陸支點,是牽製盟軍歐洲計劃的關鍵,所以增援了隆美爾一支非常強大的空軍,部署在了意大利撒丁島。
元首給隆美爾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堅守突尼斯直到永遠,絕不能再丟掉最後一塊非洲橋頭堡!
尚有70餘萬兵力的隆美爾非洲軍團,在這塊極有利的防守基地上堅守不出,又有源源不斷的補給,自然就使得突尼斯變成了一個極為難搞的硬骨頭。
這樣一來,突尼斯戰役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一場漫長且艱難的戰鬥。
而楊帆卻沒有那個時間和耐心繼續在這裏耗下去了,因為國內戰場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死大戰很快就會爆發了。
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後,長達5個月時間裏,日軍方麵顯得很低調很隱忍,實際上一直都在調兵遣將,積聚力量。
日軍大本營源源不斷的從緬甸、遠東地區、日本國內的精銳部隊調集到河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廣東等地。
如今在這一片區域裏,光是日軍部隊就已經高達220萬之眾。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動員了整整770萬軍隊,除去各處戰場死亡人數,還有現役兵員640萬左右,其中華夏國內就達到了270萬之多,將近一半之多。
而這270萬的絕大多數則是集中在華夏虎賁軍四周,其意圖自然再明顯不過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日本鬼子引而不發,楊帆自然懂得他們是在等什麽,也知道他們等的那個時機很快就該到了。
所以,楊帆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向盟軍總司令部提出了辭呈,並要帶著華夏遠征軍主力部隊迴歸國內戰場,僅留下一個軍的兵力在非洲繼續打醬油。
經過一番交涉,盟軍總司令部最終同意了楊帆的辭呈,因為非洲戰場確實已經大局已定,美軍、英軍已經成長起來了。
他們已經有實力、有信心與軸心國軍隊正麵硬剛。
楊帆和華夏遠征軍在不在非洲,對於整個大局已經不重要了。
而對於楊帆來講,現在確實是時候迴去專心國內戰場了!
經過十餘天時間的血戰,占盡了絕對優勢的美軍終於如願以償的收複了自己家門口的失土,一舉將日軍的最前沿陣地擊退到了3700多公裏外夏威夷群島。
此戰美軍付出了3000多條人命,而據守該島的日軍旅團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也沒有人投降,這一仗讓美國人真實感受到了日軍的堅韌和戰鬥力。
雖然如此,此戰的勝利還是極大鼓舞了美國軍民,讓他們找到了複仇的快感,找到了對日本人的優越感!
在剪除了家門口的眼中釘後,美軍天平洋艦隊活動範圍一下子就增強了許多,已經開始躊躇滿誌準備向夏威夷群島發起進攻了。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就來到了兩個月後,也就是1942年7月22日。
此時,德國在列寧格勒和伏爾加格勒與蘇軍激戰正酣,蘇聯紅軍正在兩座廢墟般的城市裏頑強的與德軍進行著逐街逐巷、逐房逐屋的血腥消耗戰。
盡管元首咬牙切齒的想將蘇聯紅軍撕成碎片,但戰鬥民族還是那個戰鬥民族,在長期的艱苦抗戰中不但沒有被消滅、被征服,反而越打越強。
不僅這兩座城市與德軍打得難分難解,就連莫斯科也開始了大規模反撲,已經有一小半城市重新掌控在蘇聯紅軍手裏。
另外在高加索地區,蘇聯紅軍和盟軍的共同努力下不僅完全穩住了防線,還呈現出了主動優勢,高加索山脈隻有極少部分山口還處於德軍控製。
不過,北高加索的邁科普與格羅茲尼兩座油田,則是已經落入了德軍掌控,並開始為德軍出產石油。
盟軍陣營這邊形勢正在穩中變好,反法西斯同盟力量正在快速增強,之前搖擺不定的土耳其見勢不妙,於是將囤積在蘇土邊境的土耳其師撤迴一半,向盟軍方麵釋放善意。
7月22日,北非盟軍總司令部,今天楊帆召開了一個很特別的會議。
在過去兩個月時間裏,北非戰場的盟軍可以說是不斷的凱歌高進,在接連突破德意軍的防禦地域後,迅速向西挺進,
為了能徹底將軸心國軍隊趕出非洲,美軍動用了兩個集團軍在摩洛哥登陸,由西向東挺近,想先一步搶占突尼斯。
這一下子就使得隆美爾非洲軍團兩麵受敵,情況一下子變得極為危險。
但隆美爾終歸還是隆美爾,見勢不妙,便當機立斷放棄了利比亞全境,一口氣直接撤到了利比亞西麵的突尼斯高地。
在那裏,隆美爾重新在突尼斯和意大利西西裏島之間建立了補給線,很快就穩住了陣腳。
突尼斯是大形的矩狀地域,其北部和東部大部分是地中海,有很多優良的地點可作防守。
其西部大部分內陸邊境與阿爾及利亞連接,組成阿特拉斯山脈大型三角的西部界線。
這部分的邊界很容易防守,因為山區南北界線上隻有數個地點可以通過。
在南麵的馬特馬塔山到海岸之間,有第2條高度較低的山脈麵對東麵的利比亞,限製了人們隻能使用狹窄的空隙通行。
此前,法國沿著這裏平原建造了一條寬20千米、縱深30千米的一係列堅強的防禦工程,被稱為馬特雷防線,
這條防線原本是為了阻止意大利從利比亞入,而現在則是被德意聯軍很好的利用起來了。
隻有在北部的地形有利於進攻:在這裏阿特拉斯山脈延伸至東部海岸附近,留下一個大麵積的西北部海岸沒有獲得掩護。
總的來說,突尼斯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防守基地。
對於軸心國更加利好的是,突尼斯擁有2個在突尼斯和比塞大的主要深水港口,這距離位於意大利在西西裏島的供應基地隻有幾百英裏。
而補給可以在夜間進行,以保護他們在日間免遭英國皇家空軍的巡邏飛機攻擊,而在第2天晚上再迴來。
相比之下,從意大利到利比亞的航程是全日間行程,使得補給行動因白天的空襲而變得極為疲弱。
元首此刻也知道突尼斯是北非的最後一個登陸支點,是牽製盟軍歐洲計劃的關鍵,所以增援了隆美爾一支非常強大的空軍,部署在了意大利撒丁島。
元首給隆美爾下達了死命令,必須堅守突尼斯直到永遠,絕不能再丟掉最後一塊非洲橋頭堡!
尚有70餘萬兵力的隆美爾非洲軍團,在這塊極有利的防守基地上堅守不出,又有源源不斷的補給,自然就使得突尼斯變成了一個極為難搞的硬骨頭。
這樣一來,突尼斯戰役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一場漫長且艱難的戰鬥。
而楊帆卻沒有那個時間和耐心繼續在這裏耗下去了,因為國內戰場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一場前所未有的生死大戰很快就會爆發了。
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後,長達5個月時間裏,日軍方麵顯得很低調很隱忍,實際上一直都在調兵遣將,積聚力量。
日軍大本營源源不斷的從緬甸、遠東地區、日本國內的精銳部隊調集到河北、湖北、安徽、江西、江蘇、廣東等地。
如今在這一片區域裏,光是日軍部隊就已經高達220萬之眾。
到目前為止日本已經動員了整整770萬軍隊,除去各處戰場死亡人數,還有現役兵員640萬左右,其中華夏國內就達到了270萬之多,將近一半之多。
而這270萬的絕大多數則是集中在華夏虎賁軍四周,其意圖自然再明顯不過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日本鬼子引而不發,楊帆自然懂得他們是在等什麽,也知道他們等的那個時機很快就該到了。
所以,楊帆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向盟軍總司令部提出了辭呈,並要帶著華夏遠征軍主力部隊迴歸國內戰場,僅留下一個軍的兵力在非洲繼續打醬油。
經過一番交涉,盟軍總司令部最終同意了楊帆的辭呈,因為非洲戰場確實已經大局已定,美軍、英軍已經成長起來了。
他們已經有實力、有信心與軸心國軍隊正麵硬剛。
楊帆和華夏遠征軍在不在非洲,對於整個大局已經不重要了。
而對於楊帆來講,現在確實是時候迴去專心國內戰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