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布雷站在賓館房間的窗戶前,看著繁花似錦的高密縣城,極為感歎的說道:“這楊帆不僅打仗是一把好手,治理地方也是奇才,若非親眼所見,我真不敢相信山東一個小小的縣城竟然會如此繁華熱鬧!”
站在一旁的王礪國點頭道:“去年夏天我來過高密,那時候已經讓我很驚訝,以為自己算是見過世麵了!但一年過後故地重遊,我才發現自己眼界還是不夠高啊!”
“哈哈!那咱們就拭目以待,看看楊帆還能不能給咱們更多的驚喜,現在正值國家存亡之秋,正需要楊帆這樣的能人異士挽大廈於不傾!”
陳布雷1個月前就借著毒氣彈由頭親身犯險抵達德州前線,跟楊帆算是有了不錯的交情,此番在南京風雨飄搖之際便再次主動請纓前來搬救兵!
“陳主任,恐怕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我昨天可聽說就連韓複榘都沒有辦法從楊帆這裏討到一兵一卒啊!”
王礪國暗自搖了搖頭,楊帆做事情向來都是天馬行空,根本無法用正常思維和邏輯判斷!
陳布雷輕歎了一聲道:“咱們盡人事聽天命吧,我跟楊帆接觸時間短,但我始終覺得他是一個講究民族大義的真正軍人!或許咱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後,會有轉機呢?”
陳布雷此時可以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來之前可是很清楚南京現在依然是風雨飄搖四麵楚歌,若是沒有得到強有力的外援,淪陷隻是時間問題!
淞滬會戰後無序撤退演變成了大潰逃,使得距離上海300多公裏的首都南京直接處在日軍威脅之下。
日軍認為攻占華夏首都指日可待,侵華氣焰更為囂張,他們認為一旦占領了華夏政治中心就可以迫使華夏政府屈服!
於是利用華夏軍隊大撤退的機會,日軍動用8個師團兵力,分三路水陸並進,進逼首都南京!
由於戰局演變,使得蔣介石籌建多年的吳福線和錫澄線的國防工事沒有起到絲毫阻擋日軍的作用。
為了應對南京危局,蔣委員長在上海淪陷兩天後,連續在他的陵園官邸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
第一次會議隻有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和劉斐等幾個人參加。
湖南人劉斐作為大本營作戰組長首先發言,認為淞滬會戰國軍傷亡慘重,而南京地理位置又不利於防守,日軍擁有水陸空的立體進攻南京的能力!
所以建議南京做象征性防守,頂多18個團就夠了!
接著大本營副參謀長白崇禧、第四戰區司令官何應欽、軍委會軍令部長徐永昌也表示讚同。
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一主張不做“無謂的犧牲”!
會議總結時,蔣介石雖然沒有下定結論,但決定將上海作戰損失嚴重的部隊一縷調到後方整補,與象征性防守南京的方案是吻合的!
然而過了兩天,蔣委員長又召開了第二次高級幕僚會議,這次參會的人比較多,除了何應欽等人,還有陸軍一級上將唐智生和南京衛戍司令穀正倫。
會議上唐智生情緒極為激動,稱南京是首都,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將何以麵對總理在天之靈?
劉斐依然堅持上次的意見,兩個湖南人發表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第二次會議,麵對唐智生的大義凜然和占據的製高點,蔣介石依然沒有做出定論,隻說“孟瀟的意見很對,值得考慮,我們再研究研究罷!”
又過了一天,晚上接著召開第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唐智生依然堅持要固守南京,經過再三權衡,蔣委員長終於明確表示同意。
蔣委員接著又問:“誰負責固守南京為好?”
然而偌大的會場沒有一個人做聲!
半晌後,唐智生終於打破沉寂,信誓旦旦的說道:“委員長,我願與南京共存亡!”
“很好!這事就由孟瀟負責!”
蔣委員長很高興的點了點頭,然後對著何應欽道:“就這麽辦,有什麽要準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
第二天,唐智生走馬上任,衛戍司令部設在鼓樓百子亭附近的一棟兩層樓房內。
一時間唐智生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外記者紛紛采訪他,請他談談對抗戰的決心!
唐智生大義凜然的說道:“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兩件事情有把握!第一,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
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傷亡代價!”
11月20日,唐生智發布戒嚴令,南京地區進入戰時狀態!
唐智生此時確實是抱定主意要與日軍血戰到底,此後還下令封鎖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銷毀渡船,禁止任何部隊和軍人從下關和浦口渡江!
唐智生著實把背水一戰的架勢做足了,有決心和勇氣是好事,奈何他並不是淮陰侯韓信,但卻沒有逆風翻盤的能力!
蔣委員長確定了固守南京的方針,又決定遷都重慶,而此時日本空軍已對南京進行了三次空襲轟炸,國民政府各部門已紛紛遷往武漢,隻有少數人還在南京!
就在今天11月25日,蔣委員長下達保衛首都的作戰序列,共計七個軍、十四個師及配屬單位。
在這14個師中,除徐源泉的第二軍團是剛從武漢調來,其餘大部分都是從淞滬戰場撤下來的部隊,傷亡較大且來不及補充和休整!
蔣委員長批準的作戰方案,將防守重點放在了鎮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上的湯山鎮和淳化鎮。
唐智生以此將14個師、教導總隊以及2個憲兵團進行了安排部署。
然而這些部隊都是倉促進入新的防區,其中第二軍團第四十八師,在南京保衛戰打響以後,才於12月7日從漢口到達南京!
“哈哈,陳主任,王特派員,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最近事務比較繁雜,實在身不由己啊!”
前腳送走了高藝珍、羅蘭和張紹堂,緊接著楊帆便開車前往陳布雷下榻的賓館,一臉笑容的握手問好!
“完全能夠理解,楊師長現在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自然是事務冗雜,我們此行前來多有叨擾,還請楊師長能見諒!”
陳布雷連忙收迴思緒,臉上堆滿了笑容打起十二分精神和楊帆交談。
站在一旁的王礪國點頭道:“去年夏天我來過高密,那時候已經讓我很驚訝,以為自己算是見過世麵了!但一年過後故地重遊,我才發現自己眼界還是不夠高啊!”
“哈哈!那咱們就拭目以待,看看楊帆還能不能給咱們更多的驚喜,現在正值國家存亡之秋,正需要楊帆這樣的能人異士挽大廈於不傾!”
陳布雷1個月前就借著毒氣彈由頭親身犯險抵達德州前線,跟楊帆算是有了不錯的交情,此番在南京風雨飄搖之際便再次主動請纓前來搬救兵!
“陳主任,恐怕事情沒有那麽簡單!我昨天可聽說就連韓複榘都沒有辦法從楊帆這裏討到一兵一卒啊!”
王礪國暗自搖了搖頭,楊帆做事情向來都是天馬行空,根本無法用正常思維和邏輯判斷!
陳布雷輕歎了一聲道:“咱們盡人事聽天命吧,我跟楊帆接觸時間短,但我始終覺得他是一個講究民族大義的真正軍人!或許咱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後,會有轉機呢?”
陳布雷此時可以說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來之前可是很清楚南京現在依然是風雨飄搖四麵楚歌,若是沒有得到強有力的外援,淪陷隻是時間問題!
淞滬會戰後無序撤退演變成了大潰逃,使得距離上海300多公裏的首都南京直接處在日軍威脅之下。
日軍認為攻占華夏首都指日可待,侵華氣焰更為囂張,他們認為一旦占領了華夏政治中心就可以迫使華夏政府屈服!
於是利用華夏軍隊大撤退的機會,日軍動用8個師團兵力,分三路水陸並進,進逼首都南京!
由於戰局演變,使得蔣介石籌建多年的吳福線和錫澄線的國防工事沒有起到絲毫阻擋日軍的作用。
為了應對南京危局,蔣委員長在上海淪陷兩天後,連續在他的陵園官邸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
第一次會議隻有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和劉斐等幾個人參加。
湖南人劉斐作為大本營作戰組長首先發言,認為淞滬會戰國軍傷亡慘重,而南京地理位置又不利於防守,日軍擁有水陸空的立體進攻南京的能力!
所以建議南京做象征性防守,頂多18個團就夠了!
接著大本營副參謀長白崇禧、第四戰區司令官何應欽、軍委會軍令部長徐永昌也表示讚同。
蔣介石的德國軍事顧問一主張不做“無謂的犧牲”!
會議總結時,蔣介石雖然沒有下定結論,但決定將上海作戰損失嚴重的部隊一縷調到後方整補,與象征性防守南京的方案是吻合的!
然而過了兩天,蔣委員長又召開了第二次高級幕僚會議,這次參會的人比較多,除了何應欽等人,還有陸軍一級上將唐智生和南京衛戍司令穀正倫。
會議上唐智生情緒極為激動,稱南京是首都,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將何以麵對總理在天之靈?
劉斐依然堅持上次的意見,兩個湖南人發表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第二次會議,麵對唐智生的大義凜然和占據的製高點,蔣介石依然沒有做出定論,隻說“孟瀟的意見很對,值得考慮,我們再研究研究罷!”
又過了一天,晚上接著召開第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唐智生依然堅持要固守南京,經過再三權衡,蔣委員長終於明確表示同意。
蔣委員接著又問:“誰負責固守南京為好?”
然而偌大的會場沒有一個人做聲!
半晌後,唐智生終於打破沉寂,信誓旦旦的說道:“委員長,我願與南京共存亡!”
“很好!這事就由孟瀟負責!”
蔣委員長很高興的點了點頭,然後對著何應欽道:“就這麽辦,有什麽要準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
第二天,唐智生走馬上任,衛戍司令部設在鼓樓百子亭附近的一棟兩層樓房內。
一時間唐智生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外記者紛紛采訪他,請他談談對抗戰的決心!
唐智生大義凜然的說道:“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兩件事情有把握!第一,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
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傷亡代價!”
11月20日,唐生智發布戒嚴令,南京地區進入戰時狀態!
唐智生此時確實是抱定主意要與日軍血戰到底,此後還下令封鎖南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銷毀渡船,禁止任何部隊和軍人從下關和浦口渡江!
唐智生著實把背水一戰的架勢做足了,有決心和勇氣是好事,奈何他並不是淮陰侯韓信,但卻沒有逆風翻盤的能力!
蔣委員長確定了固守南京的方針,又決定遷都重慶,而此時日本空軍已對南京進行了三次空襲轟炸,國民政府各部門已紛紛遷往武漢,隻有少數人還在南京!
就在今天11月25日,蔣委員長下達保衛首都的作戰序列,共計七個軍、十四個師及配屬單位。
在這14個師中,除徐源泉的第二軍團是剛從武漢調來,其餘大部分都是從淞滬戰場撤下來的部隊,傷亡較大且來不及補充和休整!
蔣委員長批準的作戰方案,將防守重點放在了鎮江方向,其次是南京至杭州公路上的湯山鎮和淳化鎮。
唐智生以此將14個師、教導總隊以及2個憲兵團進行了安排部署。
然而這些部隊都是倉促進入新的防區,其中第二軍團第四十八師,在南京保衛戰打響以後,才於12月7日從漢口到達南京!
“哈哈,陳主任,王特派員,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最近事務比較繁雜,實在身不由己啊!”
前腳送走了高藝珍、羅蘭和張紹堂,緊接著楊帆便開車前往陳布雷下榻的賓館,一臉笑容的握手問好!
“完全能夠理解,楊師長現在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員,自然是事務冗雜,我們此行前來多有叨擾,還請楊師長能見諒!”
陳布雷連忙收迴思緒,臉上堆滿了笑容打起十二分精神和楊帆交談。